中新网11月13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3日8时56分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北纬26.98度,东经102.79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中新网11月13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3日8时56分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北纬26.98度,东经102.79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出104家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记者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固原市西吉县公安局吉强派出所、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三家单位入选。
闽宁镇是移民地区,也是全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乡镇。先后引进各类企业40余家落户,创设劳务派遣公司21家,年转移输出劳动力1.5万人,带动1万余人当地就业。由于务工人员数量较多,因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工伤待遇等方面问题引发的纠纷多发。对此,闽宁镇探索出劳动人事纠纷预防、定责、化解、巩固“四步工作法”,从源头预防化解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实现事心双调、案结事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吉强镇作为县城驻地,人口密集,婚恋家庭纠纷频发。近年来,吉强镇派出所着眼事前主动预防、事中主动调解、事后主动化解,形成婚恋家庭纠纷化解“防、建、调、疏、宣”工作法,推行“网格员+警格”模式,将全镇民(辅)警纳入94个网格中,常态化开展网格联勤巡查,全面收集掌握各类信息和风险隐患,坚持多方协同、高效联动,联合法庭、司法所、妇联等相关部门,助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连续三年实现命案“零”发生。
沙坡头区滨河镇共有121个小区,其中84个小区有物业,37个小区无物业。滨河镇探索“红色物业联盟”管理机制破解物业管理纠纷难题,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主线,探索成立红色物业联盟,构建社区、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立体式”物业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各类物业管理纠纷难题,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物业管理纠纷化解经验。目前,全镇90%以上小区实现物业规范化管理,物业领域矛盾纠纷占比由71%下降至53%。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11月8日4时52分更新:
11月08日新疆克州境内发生多次地震,11月08日02时09分至03时46分,共发生5.4级地震一次,4.3级地震两次,3.2级、3.3级、3.6级地震各一次。据了解,截至11月08日04时许,克州应急管理部门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报告,后续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定中。
11月8日3时04分更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8日2时9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0.47度,东经77.72度。2时31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0.55度,东经77.74度。
据了解,新疆克州边境管理支队哈拉峻边境派出所已前往震中核查。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极其稀少,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阿克佐玉代克,20公里内无乡镇驻地分布,50公里内的乡镇有哈拉布拉克乡、哈拉奇乡。
记者从新疆地震局和克州应急管理局了解到,经初步核实,5.4级震中位于无人区,附近乡镇、村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此前消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8日02时09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北纬40.47度,东经77.72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时15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0.55度,东经77.64度。
据了解,阿图什市、喀什市区震感强烈,当地消防已集结待命,当地应急和公安部门正在核查有关情况。
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8%,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
石家庄GDP增速为何连续保持全省第一
10月24日,石家庄市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563.4亿元,同比增长5.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该市在去年GDP增速连续四个季度领跑全国42个主要城市的基础上,今年又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再次跑出了“石家庄速度”。
石家庄如何做到GDP增速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在石家庄市发改委主任赵建林看来,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石家庄市抢抓机遇、担当实干的结果。
“三季度整体经济稳步向好,衡量经济活跃度的经济总量、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均为全省第一。”赵建林认为,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都是助推拿下第一的原因。
近两年来,石家庄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省会发展的重大机遇,锚定“推动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奋斗目标,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全力打造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组建工作专班,编制五大产业发展规划。设立20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每年10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两年为2600多个企业(项目)兑现奖补资金超7.8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新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代表的五大产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前三季度,石家庄重点领域投资拉动有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5%。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今年439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236.5亿元,较2021年增长40.5%;平均单体投资9.7亿元,较2021年增长12.8%,特别是省重点项目单体投资达25.5亿元,较2021年增长近一倍,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这组对比数据的背后,是石家庄以超常规力度狠抓项目落地落实的务实举措。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多次赴北京等地知名企业考察对接,促成了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绿色转型发展项目、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出台了《石家庄市重点建设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等政策措施,实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对急需用地重点项目,预分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确保专地专用。
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洼地,石家庄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必须打赢的“三场硬仗”之一,持续高位推动、顶层谋划。出台全省设区市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深入实施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同时,动态对标全国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出台了2023年127条创新提升举措任务清单,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双盲”评审全覆盖。持续转变思想观念,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探索项目审批四证齐发,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推行区域评估成果共享,全市19个省级以上园区170项评估成果应用项目1500余次,单个项目平均节约时间成本2个月以上,为企业节约成本3亿元。记者采访中,听到企业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石家庄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高效贴心的服务,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11月1日,包头市召开“夹心房”改造工程动员部署会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会,对主题教育办实事解难题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夹心房”改造工程攻坚战,“夹心房”的忧患终于要彻底解决了。
据介绍,此次“夹心房”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包头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己整体拆迁改造中遗留的占地面积小、开发价值低,国有土地上尚未拆除的危旧平房住宅。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包头市梳理确定实施改造33个“夹心房”项目,涉及居民539户,改造面积约3.55万平方米。2023年12月底前将完成所有项目的征拆工作,2024年3月15日前将完成全部手续办理并启动安置房建设,2024年10月15日前将完成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工作,实现“交房即交证”。
部署会强调,“夹心房”是包头市在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包头市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工作专班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抓好日常工作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相关地区要扛牢属地责任,做深做实做细居民动迁、过渡安置等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真抓实干作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韧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抓实干成,切实把“夹心房”改在老百姓心坎上、“改”出群众的幸福生活,把这件雪中送炭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中新社南昌11月2日电连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稳定维持在12米枯水线以下,11月2日1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线,下降至10.99米,并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通报,2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1.01米,比昨日下降0.12米,五河入湖流量1300秒立方米,出湖流量2120秒立方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1080平方公里(比去年大846平方公里),容积22.1亿立方米(比去年多14.8亿立方米),比昨日减少0.849亿立方米。
当地水文部门分析,今年鄱阳湖水位于7月20日首次在丰水期跌破12米枯水线,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退至12米以下的年份;之后,鄱阳湖水位涨跌交替,于9月10日再次跌破12米。
9月底、10月初,受降雨及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止跌回涨,于10月9日上涨至13.6米以上后开始持续回落,10月21日再次跌破12米枯水线。随着立冬节气临近,雨水将进一步减少,湖区已进入稳定退水期,标志着今年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本报讯(记者:弓盛舟通讯员:李纪慰)
为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防范和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筑牢安全防线,11月1日下午,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舞钢分局邀请河南省创安防火中心的李婷婷教官,就消防知识暨火灾防范技能开展进行了培训。
培训中,消防安全专业人士首先讲解了近年来典型的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了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教训,详细阐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为职工日常工作敲响了警钟。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实操的模拟,向员工们讲解了常见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
通过培训,提升了单位干部职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使大家掌握了基本消防知识及灭火、防火技能,以及自救自护能力和日常火灾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让消防安全走进大家心中,让防范责任变成自觉行动,真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圆满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区里出台‘比照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的政策后,我的工资每月涨了2000多元,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富饶社区书记赵擎钧边说边展示手机上工资到账的短信。
2022年以来,青山区通过打通待遇增长、职业发展、素质提升、荣誉保障“四条通道”,有效破解社区工作人员“留不住、用不好、育不强”的难题,真正让他们有奔头、有盼头、有干头、有劲头。
为了打通社工“待遇增长”通道,青山区全面执行“三岗十八级”职业化薪酬待遇体系,率先出台了《社区工作者考评激励办法(试行)》,对年度考核合格的给予200元/月的奖励性绩效;对年度考核评优的给予300元/月奖励性绩效,并一次性奖励6000元;对社区工作5年以上、评优2次以上的比照事业单位同类人员享受工资待遇。截至目前,已有65名社区工作人员享受事业编工资待遇。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偏低、流失率较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为进一步避免享受事业编待遇社区工作人员发展无望、再次出现职业倦怠,青山区又出台了《比照事业待遇合同制聘用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实施方案》,共设置6个档次,打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安心工作。同时,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2022年以来先后提拔使用街镇社区干部86人,有效调动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通社工“荣誉保障”通道,着力破解职业认同感低、归属感不强的难题,青山区从表彰褒扬、培养锻炼、典型选树等多方面发力,全方位营造尊重和关爱社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鼓励支持优秀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各类评选表彰,对评为自治区级以上劳动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小巷总理”等荣誉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至5000元。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推荐符合条件的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目前全区共有社工党员442名、党代表31名、人大代表16名。与此同时,借助各类宣传平台,大力报道街镇社区工作人员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提升社会关注度,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民网雄安11月1日电今天起,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区划代码133100正式应用于户籍管理工作,在居民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的住址信息中,全面应用“河北雄安新区”字样,发放带有“河北雄安新区”字样的身份证及户口簿。自此以后,雄安新区将使用133100行政区划代码编制新生儿身份证件,新区户籍居民在身份证及户口簿住址栏中可统一使用“河北雄安新区”字样。
据了解,雄安新区户籍居民的户口簿和身份证登载信息将会有3处发生变化,一是三县户籍居民的证件住址登载将变为“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二是容东片区户籍居民的证件住址登载为“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其他新建片区也将相应有序更改;三是在雄安新区全域登记户籍的新生儿,公民身份号码将使用133100进行编码,原有其他居民的公民身份号码保持不变。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启动133100行政区划代码用于户籍管理、城市治理等工作,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的重要举措,将切实增强新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今天起,相关部门将有序开展户籍证件办理工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原有证件在有效期内的可不更换。
1天发电量可满足约1300个家庭1个月用电需求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在锡盟下线
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10月30日电近日,明阳智能自主研制的MySE11-233陆上机组在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这是目前全球已下线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陆上机组。
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明阳智能针对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大基地的风沙、高温和寒冷等极端环境条件研发了MySE11-233陆上机组,该风电机组搭载FlexiblePower平台化设计,具有灵活拓展、区域覆盖广、适应性强等特点,风轮直径可由233米向上延伸至243米,塔筒高度范围达130-200米。
这样的设计使得机组运行更高效,其拥有42000平方米扫风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满发情况下1天发电量可满足约1300个家庭1个月的用电需求,促使绿色能源普惠进万家。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紧紧围绕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王磊摄
10月28日,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黄芥壕嘎查收割高粱。据了解,2022年,当地依托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及土地利用“沙漠土壤化”项目,2300亩沙改“土”种植试验田试种成功,20多种农作物长势喜人。2023年种植高粱、土豆等农作物13000亩,在专家和团队的精心管理下,亩产有新的突破,丰收在望。
10月26日是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的环卫工人节。当日,自治区总工会开展了“宣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提升环卫工人幸福感”全区工会系统集中慰问环卫工人活动,向长期以来奋战在一线的广大环卫工人送上“慰问礼包”,并将《致全国环卫工人的慰问信》送到他们手中。
为让全区广大环卫工人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工会组织的关爱,自治区总工会在2022年提标扩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集中慰问活动支持力度,为2023年全区一线在岗环卫工人共计安排400万元慰问活动补助资金。同时,为在全区范围内持续营造关爱环卫工人浓厚氛围,各盟市、旗县(市、区)工会组织又积极筹措慰问资金近380万元,共惠及一线环卫工人超过3.8万人。活动当天,各级工会干部结合实际,深入清扫现场、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等地,为一线环卫工人送上关怀,同时将含有米、面、油、电影票、保温杯等物资的“慰问礼包”送给环卫工人。
此前,在2023年职工困难帮扶项目中,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全区各级工会开展了“关爱环卫职工项目”,筹集资金1285余万元,对全区1.7万余名困难环卫职工和60岁以上环卫职工开展关爱慰问。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