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际车展显示——汽车行业正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深度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全球10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公司参展、超过150款新车全球首发、展出800余款新能源车型、跨国品牌携全系电动化车型深耕中国市场、中国品牌智能电动汽车加快走出去步伐……4月27日落幕的上海国际车展显示,全球汽车行业正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得益于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更得益于中国品牌车企紧抓转型机遇推出适应消费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6.2%,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行业企业正聚焦成本、效率与用户体验,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向规模效益型迈进


    “2022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年销售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63.6%,中国继续实施财税金融、积分管理、道路通行等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销量占比25.6%,提前3年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开门红,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1%。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继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千瓦时每千克、新型成组技术和高镍无钴电池等实现突破应用、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下降到12.35千瓦时之后,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再上新台阶。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宣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首发落地奇瑞iCAR品牌车型。该电芯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不仅成本更低,产业链也将实现自主可控。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千瓦时每千克的凝聚态电池,其车规级版本在年内即可具备量产能力。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加速落地。在去年开启高速NCA(智驾导航辅助系统)的基础上,阿维塔汽车日前在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正式开放城区NCA用户试驾体验。华为发布的最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ADS2.0,同样可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就能实现城市NCA功能,该系统在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小鹏汽车“视觉为主、雷达为辅,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也迎来收获期,3月31日向旗下两款高端车型用户开放X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第一阶段能力,不仅可在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城市依靠高精地图实现点到点全程智能辅助驾驶,在无高清地图的城市也具备直行红绿灯识别起停、跨线绕行障碍能力。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继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之后,国产大算力芯片正陆续实现装车应用。自去年9月首发量产以来,地平线高等级智能驾驶芯片征程5累计获得9家车企近20款车型的量产定点,出货量已突破10万片。基于国内首款自主研发7纳米车规级SoC芯片“龙鹰一号”,亿咖通科技发布了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两款核心产品。其中,搭载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的车型将由中国一汽年内量产。上海车展期间,黑芝麻智能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武当系列,可灵活支持双脑、智舱智驾、中央计算等各种架构方案。


    ——品牌高端化迈出新步伐。售价50万元至60万元的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官方预售价格109.8万元的比亚迪高端品牌首款纯电SUV仰望U8、预售价格区间70万元至160万元的中大型豪华电动越野车东风猛士917、预售价168.6万元的广汽埃安超级电动跑车HyperSSR赛道版……本届上海车展,中国新能源车企品牌迈出高端化新步伐。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为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小鹏汽车推出国内首个量产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蔚来汽车3月份开始布局换电时间缩短20%、日服务次数提升30%的第三代换电站,计划年内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300座。


    “在可见的时间窗口内,中国品牌正在改变智能电动车竞争模式,也拥有了重塑产业格局、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机会。”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说,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从规模型迈向规模效益型的新阶段。


    拥抱中国市场,跨国品牌加大在华研发投资力度


    上海车展开幕前夕,欧洲某汽车跨国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们再度来华。在仔细品鉴、试驾了数款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爆款”车型后,曾经的全球汽车产业领跑者们不禁发出感慨。


    惊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进步之大的,不只这家欧洲车企。本届上海车展,本土新能源车企扎堆的6号馆,以及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所在的8号馆,成为各大跨国公司高管关注的焦点。在仔细参观了上述展台以及本土供应商智能化、电动化解决方案后,丰田汽车公司首席技术官、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表示,“对中国的全新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品牌高端旗舰纯电车型全球首发,全品牌、全车系掀起电动攻势,加大新产品导入计划,成立本土研发公司……一个个跨国品牌,正加速拥抱中国市场。


    ——着眼中国市场巨大潜力,不断推出新品。


    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汽车发布了奥特能纯电平台第二款车型别克ELECTRAE5。“上汽通用汽车不断加大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领域的战略投入。”上汽通用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底,仅别克品牌就将推出5款奥特能纯电动车型。上海车展,梅赛德斯—奔驰打出了“在奔驰中,超越奔驰”的品牌口号,并带来了豪华品牌中最丰富的全品牌新能源产品。宝马宣布今年计划为中国消费者带来11款纯电动产品,2030年之前,纯电动车型将占据集团全球年度交付量的50%以上。


    ——依托中国产业链完备优势,降低综合成本。


    搭载丰田第五代混动系统的一汽丰田荣放智能插电双擎车型中国首发、搭载1.5T发动机和双驱动电机的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首度亮相、基于第四代双电机混动系统打造的本田雅阁e:PHEV强电智混车型将于5月上市……本届上海车展,以混动技术见长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分别为旗下的混动车型打造了“智能电混”“超混电驱”“强电智混”新标签,上述混合动力系统将陆续搭载到三大品牌全系车型上。


    “丰田在中国生产的混动车型中,一级供应商本地采购比例已经达到95%,以后这些零部件供应商也会服务中国本土的整车生产厂商。”中嶋裕树表示,进一步提升本地采购比例,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丰田混合动力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与中国研发力量合作,补齐技术短板。


    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与采购的新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公司与清华大学成立“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建设了德国以外最大研发和创新网络的基础上,宝马宣布全面升级在华研发,以更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与本土三电龙头企业联合开发,一汽丰田车展期间上市的纯电轿车bZ3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据悉,该车型三电技术由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研发,其中,动力电池来自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驱动电机则来自弗迪动力。


    在合资企业中充分发挥中方合作伙伴的技术和研发优势,建立全新合作模式,马自达走在了前面。上海车展前夕,马自达宣布将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优势全面融入合作开发的新能源车型中。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两款本土化研发、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将先后上市。


    “电动化转型需要政府制定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强有力的产业推动政策,智能网联化则离不开语言环境、文化环境,两者都有明显的本土属性。”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只有精准了解目标市场,满足和引导本地消费需求,补齐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短板,才能赢得市场。


    成本、效率、全球化,中国品牌打响体系能力“攻坚战”


    “中国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取得了暂时领先,但绝不能骄傲。”冯兴亚表示,中国品牌确实尝到了先行者的红利,但当跨国车企都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之后,就到了真正比拼实力、比拼体系能力的时候。


    “淘汰赛刚刚开始。”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说,智能电动汽车驶入“后半程”,车企的生存之道在于成本平衡、高效研发和高端体验。


    体系能力的比拼,首先体现在成本上。2022年,受碳酸锂价格暴涨影响,国内多数新能源车企亏损扩大。财报显示,除比亚迪实现净利润166.22亿元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相较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王俊说,原来的动力传动系统大概占整车原材料成本的22%至28%,而新能源汽车大概要占40%至55%。因此,除了通过规模效应降成本,研发范式、合作关系、资源体系甚至商业模式也要转变。比如,下车身一体化铝压铸,大大减少了冲压和焊接工艺的结构件数量,在减少设备投入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体系能力的比拼,还体现在效率上。未来,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20%,智能体验迭代周期缩短30%,整车综合研发成本降低50%,车载智能系统的软件适配成本降低85%,语音对话服务成本降低50%……上海车展前夕,小鹏汽车发布的“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将助力企业实现效率全面提升。


    体系能力比拼的另一个维度是全球化。本届上海车展,长安汽车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万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奇瑞汽车,邀请1000多名海外经销商、合作伙伴参加上海车展,为全球化战略按下“加速键”。极氪宣布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年内在瑞典、荷兰开设首批直营门店并实现交付,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力争2030年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品牌。


    “下一步,要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辛国斌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中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2023-05-17
  • 江苏践行长江大保护——江南岸 绿意平添新动力(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滚滚江水自西向东,一座郁郁葱葱的沙洲横隔江面。这座沙洲是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黄金水道上奔忙来往的船只宛如颗颗珍珠穿梭在翠色绸带当中。


    周营村是新济洲对岸的一个小村庄,也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曾经,将近28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临江布满船舶修造等数十家企业,船厂切割、轧钢、喷漆、除锈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挤压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010年至2017年,周小祥在船厂从事机械台班租赁工作。由于产业附加值低,沿江十几家造船厂陆续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污染也越来越多。


    宁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坚决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自2019以来,南京市全力完成长江岸线整治,浦口区累计投入24亿元,整治违法违规项目47项,拆除船厂、养殖场等38项,拆除建筑物约13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50万平方米,复绿面积170万平方米,并全部恢复生态绿地。


    “很多人当时不理解,现在看却是利在千秋。”清新的江风,拂过周小祥的面颊,也吹暖了村民们的心。大家心里明白,整治十里船厂带不是不发展,而是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就这样,在船厂上班的人逐渐投入新的岗位,有人去到周边的开发区打工,有人为新开通的地铁做配套服务,还有人回归田园,搞起设施农业。


    在江苏,长江蜿蜒432.5公里,岸线总长1169公里,其中常州拥有长江岸线25.8公里,曾是江苏省沿江城市中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常州市将“手术刀”对准了年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滨江化工园区,沿江1公里范围内,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关停腾退并连片复绿,现复绿面积已超3300亩,建成万亩新龙生态林。


    破立并举,从低端产能转向绿色发展。300米曾经是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距离江岸的直线距离,这家生产化学农药的工厂成为第一家被拆除的企业。“搬迁后,我们瞄准了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材料项目。”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常州已有755亩土地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指标调剂置换,并充分利用搬迁腾退的工业用地指标,引进一批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滨江经济开发区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3.3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税收21.1亿元,同比增长66.9%;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2023-05-17
  • 向“绿”而行,“碳”寻新路 ——山东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一线见闻

    5月15日,在广饶科力达石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新型超低硫船舶动力燃料项目施工现场,管廊纵横、钢架林立,施工人员正对装置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准备近期开工投产。


    “船舶动力燃料项目原料来源于公司现有装置的石脑油、柴油、蜡油和渣油,我们通过与石化领域专家合作,突破了渣油加氢精制脱硫技术,对重质渣油所含的硫、氮、杂质进行回收和处理,油品质量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将船燃油硫含量从3.5%降低到0.5%,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万吨。”公司总经理刘国东介绍。项目投产后,公司成为省内首家达到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要求的船舶动力燃料生产企业,有效填补国内低硫燃料油市场空缺。


    石化行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山东石化企业聚焦“双碳”战略,通过能效提升及工艺改进、构建循环经济、开发生产绿色低碳产品等,探索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


    作为典型的复杂流程工业,石化行业的低碳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5月14日,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巡检3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去年投产的丙烷脱氢项目每年可产聚合级丙烯30万吨,同时副产氢气1.2万吨。这些副产的氢气,可以为鑫泰石化的高端特种油加氢装置提供氢气资源,实现了化工与炼油的资源互补,凸显节能降碳优势。


    “我们规划建设的六期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七期绿色烯烃低碳一体化项目,将打通原油炼制—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特色产业链,助推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小油头、大化身、高化尾’的差异化发展路线,实现特种油、芳烃、碳三、氢能源四大高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规划目标。”鑫泰石化副总经理张志鹏说,完成转型后,化工产品的占比可提升至76%。


    向“绿”而行,也为企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在汶上化工园区,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虽不到3年,但公司的新一代微晶材料精脱硫技术已在多个大型钢铁厂、焦化厂的高炉气、焦炉气脱硫项目应用,节能减排、节约增效成果明显。


    “采用新一代微晶材料精脱硫技术进行脱硫,相比传统的氧化铝、活性炭等脱硫方式,每生产一吨铁可以节省费用10元。自前年脱硫塔投入使用以来,已节约运转费用1000多万元。”近日,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1号热风炉精脱硫项目负责人马盼告诉记者,4个脱硫塔是并联的,其中一个脱硫塔微晶材料再生时,不影响其他3个脱硫塔正常运转,避免了停炉带来的损失。


    在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型车间里,过滤机、筛分机、成型机排列整齐,伴随着阵阵清脆的声音,硕大的双层袋逐渐被微晶材料装满。“这种微晶材料可以像洗衣服一样进行清洗,脏了可以通过工业装置进行再生,再生后重新具备强大的吸附功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5至7年;除此之外,公司还研发设计了脱硫塔体,对钢铁厂、焦化企业的高炉气、焦炉气进行前端脱硫处理。”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承科介绍。得益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今年公司的营业额目标是10亿元。


    当前,众多山东石化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绿色转型,释放着绿色低碳发展新活力,助力打造山东化工的发展新优势。(李明吕光社刘磊)

    2023-05-16
  •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⑮·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分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层实践。


    ——编者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北京朝阳区王浩骅


    绿色低碳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对此,必须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近年来,北京许多社区积极倡导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有的社区开展“以车易物”活动,居民长期废弃不用的自行车,可以置换成礼品兑换券,推动了闲置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的社区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知识讲解、趣味游戏等活动,居民参与热情高涨;还有的社区通过举办节约用水宣传周,介绍节水小窍门……从生活入手,从小事抓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节约资源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为加快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将生态优势变产业优势


    重庆两江新区王欣悦


    三峡库区是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农业占比高的山区。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库区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重庆的答案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以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涪陵区因榨菜闻名,但榨菜废水对水环境易造成严重污染。涪陵区建起污水处理站,引入高端工艺,让腌制盐水变纯净水,同时对废弃材料再利用,“绝不让一滴未经处理达标的榨菜废水排入长江”。在万州区,过去三峡库区消落带裸露的淤泥不仅影响美观,还散发难闻气味。万州区推广栽植不怕水淹水泡的中山杉,在沿江乡镇建设中山杉繁育场,形成了色彩缤纷的“水上森林”景观带,周边延伸出多家民宿农家乐。


    如今,在丰都县,一座座“大风车”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在忠县,皇华岛上植被丰茂,游人络绎不绝;在巫山县,数十家矿山关停,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生态优势成功转变为产业优势,让三峡库区人民真切感受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好这方山水,生活定会越来越美好。


    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


    宁夏银川市玉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笔者所在的地方,因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过境黄河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


    去年,宁夏有关部门印发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3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等目标。严格落实“四水四定”重要原则,要加大刚性约束,督促重点行业“拧紧”水龙头;也要加大柔性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还要加大科技投入,让水资源调配更加精细快捷……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让老百姓用上水、用好水,也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收获了看得见的成效。


    水是生命线,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沿黄地区必须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从严从细管好每滴水,必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水资源保障的基石。

    2023-05-16
  • 亦庄崛起33座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再生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管理模式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曹政


    如果从天空俯瞰全球500强ABB公司位于亦庄的工厂,会看到屋顶上覆盖着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这屋顶一年能发电约42万度,改造后两年多来相当于减少约920吨温室气体排放。


    在产业聚集的工业重镇亦庄,绿色正成为一座座工厂的“底色”。北京经开区近日介绍,通过多年来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和企业升级,目前共拥有3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绿色制造体系多点开花


    在亦庄,ABB的3家子公司都是国家级绿色工厂。除了屋顶上的光伏,工厂的绿色之处还在于智慧能源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设备的监视、优化、预测和管理。这些法子助力其自身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三年减少约65%。


    越来越多这样的绿色工厂崛起:京东方在亦庄的两家工厂率先实现100%使用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赛诺菲制药公司使用绿色智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每年分别平均减少能耗的31%和10%;悦康药业通过烟气余热回收热量代替原蒸汽提供热量,每天可节省热量数千千瓦……


    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达33家,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级绿色工厂覆盖了北京亦庄四大主导产业,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多点开花。”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连接着大批工业厂房的供水管线里,也流淌着高品质的再生水。“我们已经累计生产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1.4亿吨,占开发区总供水量约三分之一,相当于70个昆明湖。”运营着多座水厂的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水厂使用双膜法等多种水处理工艺,使区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绿色工厂牵动绿色产业链


    置身绿色浪潮中,每家企业都不是单打独斗,一家绿色工厂更要带动一条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而行。


    本身已是绿色工厂的京东方再发力,从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绿色回收体系、搭建绿色信息收集监测披露平台等关键环节制定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完善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如果说绿色供应链是探索行业转型,而绿色能源产业全链条培育则是一次全新的布局——自2020年起,亦庄陆续引进联合燃料电池、华丰燃料电池、新研氢能总部等氢能产业链上的重要力量,布局氢能产业。如今,在氢能领域已形成一定基础,覆盖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研等全产业链。


    资金助力产业向“绿”而行


    凉水河畔,巨大的风车随风转动。风车旁,正是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智慧能源驱动智慧园区的创新路径。”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解释了其中的奥秘:通过部署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实现电力的自发自用,各类节能措施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园区能效。


    在产业园区聚集的亦庄,这些经验正加速复制。“我们积极复制推广‘金风零碳’模式,在碳中和方面已经完成了8个试点项目。”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亦庄还推出了“绿色发展资金”,累计支持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项目596个,支持资金3.33亿元,带动企业环保投资16.62亿元,节能5871.5吨标准煤。


    今年,亦庄将推进整区光伏试点工程;鼓励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车间”,打造“零碳产品”;加速“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智慧低碳能源供应、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

    2023-05-15
  • 天津:绿色供应链“链”出高质量发展

    数个十多米高的货架并排而立,间距不大;前后保险杠总成、扰流板等大型汽车零部件置于其中,物料不轻。如此紧凑的立体仓储空间怎么存取货品?走近一看,数个堆垛机器人“飞檐走壁”,与地上跑的AGV(无人搬运车)默契配合,搬运、拣选、装卸、检验……一气呵成。在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车间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一目了然。


    “三年前我们还是传统仓储方式,费地儿不说,还耗时耗人。是下游客户一汽-大众的绿色‘链’动,让我们的发展之路越走越轻松。就说这个投入700多万元建的智能仓库,一年能省200多万元,隐形效益更多。”生产经理潘昱企的话不禁令人好奇,什么“链”作用这么大?


    “是绿色供应链”,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高解放揭晓答案,“工信部最近公布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我们名列其中。”若把绿色工厂形容成“一枝独秀”,绿色供应链便是“春色满园”。作为核心企业的一汽-大众在注重自身低碳发展的同时,通过绿色供应管理、绿色采购等方式,引领并指导上下游企业齐齐绿色转型,带动全产业链竞争力和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问及为何坚持绿色发展,高解放说:“我们始终牢记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把绿色作为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为天津建设‘无废城市’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之力。”


    想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可不容易。“只有行业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实力雄厚、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的核心企业有资格参评。工信部组成专家评审组,从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等五大维度考察企业,对30项指标打分,综合条件过硬才可通过评审。”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物流规划与管理科负责人陈志刚介绍,凭借联动生产管理、采购、质保、整车制造等多部门,企业实现跨供应商、物流、生产、回收等全供应链绿色创新管理,评审组对诸多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因而,企业在2020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后斩获又一殊荣。


    陈志刚用“不胜枚举”形容绿色亮点:大力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实现平均减少使用纸箱450万个/年、木托盘120万个/年;将可循环包装材料向内包装扩展,减少包装使用80万个/年,使包装单车体积降低3%;首创厂内物流无纸化项目,节约用纸837万张/年;对物流能源精益管控,单车物流去年实现节约能耗55%、减少碳排32%,减少水耗36%……


    “2013年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企业2016年来津谋定方向。”高解放表示,工厂建设之初,在环保方面的总投资额超过2.2亿元,并持续加大投入。“拿去年年底建成使用的光伏项目来说,一期工程每年提供13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发电量占全年用电总额15%以上,不仅年减碳1.1万吨,还能节省大量电费。”他透露,今年春节后,企业将再投资23亿元开工建设新厂房,预计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绿色”对链上中小企业也能获益良多?“能!”潘昱企给予肯定的回答,一汽-大众定期为上下游企业做绿色培训,还深入富维东阳在天津、长春、青岛等地的工厂,解决绿色制造上的痛点。“企业从智能仓储到整个周转、生产流程,在一汽-大众带动下均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精益化,更加提高效率、提升质量。”


    “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不竭动力,让绿色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目前,天津的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累计达154家,新增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国各城市前三。其中35家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它们联动供应商实施了百余个绿色低碳改造项目,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水平。”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许玉程表示,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行动方案,本市协同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等,高质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同时通过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手段、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体系等“组合拳”,持续打造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记者史莺)

    2023-05-15
  • 赵龙在南平三明调研:发挥生态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至11日,福建省省长赵龙赴南平建瓯市、延平区和三明尤溪县,调研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南平竹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笋都竹乡”美誉,去年竹产业产值达440亿元。赵龙十分关心竹产业发展,深入建瓯圣象华宇集团的展厅和智能车间,察看各品类竹木地板产品,了解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勉励企业继续扎根福建,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随后,赵龙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竹家居、竹制品、竹炭、竹纤维、竹笋、竹机械、竹创意等企业代表共商产业发展,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得知笋竹精深加工带动竹农增收,“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开辟了新赛道,他高兴地说,竹子“生来即有节,长成更虚心”,寓意文雅,浑身是宝,竹产业是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全链条发展大有前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业链条梳理,统筹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文化、竹工艺,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实用管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竹林种植质量,有效解决伐运、加工和竹纤维生产利用等问题,把“一根竹”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大里做、往强里做。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心无旁骛做实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百姓增收。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各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赵龙先后考察了福矛酒业、太阳电缆、空天碳智慧、元力活性炭、旭源纺织等企业,每到一处,他都认真了解产品生产工艺、经营销售情况、市场发展前景,详细询问并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勉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供给,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他说,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要强化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要守牢环保底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赵龙还察看了企业所在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情况,要求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大力推进以商招商,鼓励更多企业入园,带动产业兴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群众就业增收。


    尤溪县桂峰村既完整保存了古村落格局风貌,又很好进行了活化利用,慕名而来的游览者众。赵龙沿途察看古民居、古建筑,与沿街商铺、民宿经营者、来此创业的“新村民”茶叙交流,了解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保护和利用并举,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做强特色,把业态培养起来,把人气集聚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和尤溪县朱子文化园,赵龙察看了解保护利用情况,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同时要加强活化利用,丰富功能业态,加强宣传阐释,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福建省已进入汛期,赵龙专程来到延平区建溪与西溪交汇处,现场检查闽江流域防汛抗旱与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他指出,要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预警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巩固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让一江碧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记者林宇熙)

    2023-05-12
  • 辽宁鞍山搭建菱镁工业虚拟电厂,为高耗能企业提质增效 看虚拟电厂如何用好智慧绿电(经济聚焦)



    在国网鞍山供电公司鞍山菱镁工业虚拟电厂中控室,工作人员在监控数据。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供图


    核心阅读


    精准控制负荷,智能响应指令,日常监测能耗……作为联通供电和用电主体、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位于辽宁鞍山的菱镁工业虚拟电厂,近年来积极助推当地的菱镁产业实现用电智慧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可持续化。


    走进辽宁鞍山海城,大型货车奔驰而过,企业厂房鳞次栉比。这里是国内重要的菱镁产品生产基地,菱镁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辽宁菱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5%,其中鞍山又占全省的95%,鞍山规上菱镁企业有219户。菱镁产业耗能很高,供电稳定性及电费成本波动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同时,国家强化能耗“双控”约束,也倒逼行业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力度。


    为了助推行业发展,自2019年起,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934万元,在鞍山建设了菱镁工业虚拟电厂,接入了当地多家规上菱镁企业。


    一场产业智能升级的革命,悄然打响。


    记者深入海城调研发现,虚拟电厂建设几年来,成功为接入企业实现了电力负荷精准控制(可切)、参与电网调节(可调)、日常生产能耗监测分析(可看)三大服务。


    负荷控制精准


    降低生产风险


    “所谓虚拟电厂,其实是一个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它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连接各类终端,联通供电和用电主体,聚合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或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时任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的宁辽逸介绍,“应用虚拟电厂,既能有效避免用电高峰时的电网安全问题,又能减少新能源发电资源的浪费。”


    对于菱镁产业而言,电费是电熔镁工艺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因而企业一般选择利用低谷电价政策,集中在夜间生产。由此造成了局部电网白天利用率低,夜间电网负载率过高,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局部电网运行安全和电力供应。


    “作为高耗能企业,在用电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应当参与电网避峰错峰,但如何保护厂内的高价值设备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海城市海鸣矿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多层煅烧窑炉为例,一旦全厂停电,可能导致窑炉出现温度突降、炉衬塌陷的风险,如果在半个小时内恢复供电重新起炉,修复炉衬、重新升温等的费用需要三四十万元,如果超过半小时,相关费用则可能高达七八百万元。”


    “接入虚拟电厂后,我们与电网之间打通了信息交流渠道。在电网负荷过高时,我们可以依托平台的精准控制负荷功能,主动切除不怕短时停电的生产线,避免因整体拉闸限电造成的损失。”海城市海鸣矿业相关负责人说。


    “虚拟电厂的建立,让生产线可以快速响应电网公司的负荷调节需求,对需求侧参与电力平衡,提升电网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国网鞍山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刘宇说。


    智能响应指令


    参与电网调节


    一股气团进入渤海海峡。海风呼啸,风力发电机巨大叶轮旋转,电力源源不断注入电网。


    “预计今晚新增风力发电量待消纳,否则将造成‘弃电’。”调度指令信息上线菱镁工业虚拟电厂。入驻平台的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菱镁企业当即做出增加生产的计划。依靠虚拟电厂,电网企业高效组织高耗能用电企业,迅速消纳新能源发电,实现绿色电力有效利用。


    “新能源发电出力受天气影响大,发电高峰时期,如果电不能被及时消纳或储存,便只能被舍弃,因而亟须开发储能资源和需求侧响应资源。对鞍山来说,高耗能的菱镁产业恰恰是非常好的需求侧响应资源。”宁辽逸说。


    东和新材料董事长毕胜民告诉记者:“之前传统电熔镁生产线的加料、冶炼都要靠现场人工参与控制,无法快速响应电网公司的负荷调节需求。”2022年,在国网鞍山供电公司的主导下,由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新型矿热炉智能控制系统在企业进行了示范安装应用,不仅实现了电熔镁的自动化稳定生产,降低电耗4%,还通过企业集控中心与虚拟电厂接口,实时响应电网的功率调节指令,响应延时不超过1.5秒。


    “企业给电网调控中心开放了一定范围的调节区间,在区间内电网可根据负荷压力直接对企业生产功率进行调节,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也是对保障供电安全的极大支持。”宁辽逸说。


    毕胜民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们企业已接入虚拟电厂的电熔镁负荷如果全部参与调峰,按±15%可调节区间计算,可调容量将达到±1万千瓦。这部分负荷进入辅助调峰市场进行交易,按2020年东北电网辅助调峰市场交易均价0.6元/千瓦时、每天调峰1小时计算,全年365天可为企业增加年经济效益219万元。”


    从以更低价格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角度看,据推算,辽宁现有菱镁企业如果全部实现智能响应调节指令功能,每年可消纳风光电量超2亿千瓦时,同时也为企业大幅降低电费成本。


    监测企业能耗


    助推绿色发展


    接入虚拟电厂后,还给毕胜民带来了一个新变化。在他的手机上,通过菱镁综合能耗管理APP,能实时掌握生产线运行情况、能耗情况。他告诉记者:“电费成本、国家能耗‘双控’约束都在倒逼行业、企业加大节能改造。有了APP方便多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工况,还能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科学参考。”


    而从整个平台来看,效果更不止于此。


    在菱镁工业虚拟电厂中控室的大屏幕上,记者可以清晰看到“能效看板”一栏,实时显示着接入企业的用电量、电费均价、单品能耗等信息。点击进入相关企业看板,可以看到当日实时的负荷监测信息。


    “平台对辅助政府部门监测、分析菱镁企业的产能、能耗、碳排放等指标,依据监测数据制定行业未来节能减排的准入标准,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鞍山市副市长孙平说,“这也为我们通过电力数字化赋能,推动高耗能‘原字号’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用能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提供了样板示范和思路。”


    “未来,有可能由电力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能源大数据中心,接入重点工业企业,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并为高能耗工业企业的用能优化、节能改造、能源托管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国网鞍山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主任何海说。


    优化交易机制


    探索商业模式


    目前,菱镁工业虚拟电厂已接入鞍山当地规上菱镁企业30家,实时监测电熔镁生产线243条,累计接入电力负荷容量129万千伏安。


    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联合辽宁省发改委、工信厅日前印发了《辽宁省电力需求侧响应实施方案》,目标是形成辽宁电网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侧响应能力,辽宁电力现货市场也在有条不紊建设中。


    “未来,当有更多像东和新材料这样的菱镁企业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便可形成菱镁行业的可控负荷主体群,进而推广到其他工业领域,不断扩大工业负荷参与市场化交易的能力和规模,让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降低用电成本的实惠。”刘宇说。


    刘宇表示,这既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不断增强各工业领域企业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及负荷调节能力,以适应实时电力市场电价波动;也需要积极的政策引导,做好虚拟电厂组织企业消纳绿电后的认证工作,通过“电—碳”市场联动将绿电消纳与碳减排量关联。


    目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正在联合鞍钢集团等企业研究钢铁行业参与电网互动的潜力和策略,不断扩大资源池可控负荷种类和规模。未来,如果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交易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将形成以市场为驱动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构建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共享生态圈。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辽宁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的潜力,利用现有虚拟电厂建设工程,探索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商业运行模式,实现虚拟电厂在电力市场中稳定运行及利益最大化。”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说。

    2023-05-12
  • 高质量发展看现代化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创新发展调研行 内蒙古包头市:加快构建风电装备产业链

    作为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4.6亿千瓦,约占全国57%。据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风力发电量为311.0亿千瓦时,是全区新能源发电量增长的主动力。风力发电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包头市正在持续加快构建风电装备产业链,着力打造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的叶片。人民网孟佳澍摄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包头市石拐区喜桂图新区,园区一期建设用地650亩,是涵盖大型陆上风电整机、碳玻混合超长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智能电气设备等核心部件的智能制造基地,具备年产1000台套以上5-10MW陆上超大型风电整机及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走进园区,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工人在主机生产车间里安装轮毂系统。人民网苗阳摄


    在主机生产车间,各个环节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测试调试。包头基地总装厂副厂长赵伟说:“我们这个基地主要是做陆上6.25—8.0兆瓦的机型,现在我们生产的就是华电达茂旗120兆瓦的一个19台机型的项目。接下来,我们也在减轻机型重量方面下功夫,积极研造新机型,降低成本。”据悉,包头基地总装厂以打造智能化的工厂为目标,智能化的设备预计在5月25日之前装配完成。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全球最大叶轮直径陆上叶片。人民网孟佳澍摄


    走进叶片生产厂房,瞬间被一个横卧在地上的“庞然大物”吸引。据叶片厂工艺科科长刘旺旺介绍,面前的叶片是全球最大叶轮直径陆上叶片,长105米。今年4月15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制的MySE216陆上超大型玻纤叶片成功下线,叶轮直径达216米,为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陆上机组叶片。是继引领海上最长风电叶片记录后,明阳在陆上风电叶片叶轮直径上的又一次突破。








    工人在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风力发电叶片生产车间内作业。人民网张聿修摄


    “制造一片叶片需要预成型、成型、修型三大工序,预成型就是提前做一些小部件,成型是在主模具里把叶片做出来,修型是对叶片外观进行一些处理。成型工序又分为三个小工序,铺层、灌注、合模。目前成型车间已经有4条生产线,计划今年6月份投产6—7条生产线。”叶片厂工艺科科长刘旺旺介绍。





    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齿轮。人民网张聿修摄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核心部件,是连接风轮和发电机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将输入转速增加到发电机的工作转速,使风能转变为电能。位于包头市青山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为风电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齿轮箱,实现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为包头市实现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据悉,目前已有13家风电装备产业头部企业落户包头,2022年,全市风电装备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预计2023年,整机产能和发电机产能将分别达到全国陆上风机产能的20%。


    伴随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不断完整,营商环境持续升级,包头市正朝着打造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目标稳步前进。目前,包头市加快推动明阳超大型陆上风机产业园、龙马高端风电产业园、南高齿大型风电齿轮箱等项目投产达效。围绕延链补链,积极引进大型叶片、大功率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构建明阳、龙马等龙头引领,中车电机、南高齿等骨干支撑,天顺风电、金海新能源等配套企业协作共进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风电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25年底,达到1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2023-05-11
  • 黑龙江:迈向绿色制造新赛道 注入转型发展新动力

    5月,黑龙江春意渐浓,黑土地上新绿丛生。


    绿意浓,不仅在山水间。林立的工厂、喷薄的蒸汽、轰鸣的锅炉之间,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绿”,正在这片土地上呈现着勃勃生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黑龙江省17户绿色工厂、10个型号绿色设计产品、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个绿色园区入选。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65户、绿色设计产品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个、绿色园区1个。传统制造业可谓“绿”意盎然。


    观念更新绿色设计激活绿色制造


    小到家家户户需要的电风扇、排烟机,大到冶金、建筑、矿山、风力发电、核电站,都离不开电机的身影。位于佳木斯市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电股份”),有着80余年的电机生产历史,也是省内获得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最多的电机制造企业。这里研发和生产的特种电机主要应用于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





    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工车间。人民网尚城摄


    “能够被称为绿色设计产品的电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一级能效。”佳电股份设计部相关负责人李兴波介绍,“佳电股份近年来订单大增,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研发出应用于各个场景、各种行业的一级能效电机。”


    就像家用电器上的能效标识一样,一级能效的家电最省电,一级能效的电机也最为节能。在应用多台大功率电机的场景下,一级能效的节能减排优势更为明显。但想要成为绿色设计产品,不仅要提升能效,更要考虑电机制造的各个环节。“比如,电机成品在包装运输时,包装如果用木材,就不如预制板环保,但如果用预制板,就不如木材抗震抗压,所以我们要在设计环节统筹考虑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李兴波说。


    从最初接触绿色设计,到陆续有多个绿色设计产品入选绿色制造名单,佳电股份设计部门的常颜芹参与了这一过程。“起初,我对绿色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就是单纯的节能。后来我们发现,国家对于绿色制造的要求不是单一的,是成体系的。如果只考虑节能这一项指标,无法带动上下游形成绿色产业链,也不足以推动企业成为绿色工厂。”常颜芹表示,自己也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我们设计部门带头更新观念,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和生产的全部环节去统筹考虑,怎样融入绿色理念。”就这样,佳电股份从产品设计环节入手,从生产的全流程各个环节节能降耗。在此基础上,2020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021年被评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以及此次获批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就成为了“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百威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全自动化二氧化碳回收系统。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图


    哈尔滨的夏天不能没有啤酒,而啤酒传统酿造工艺中,发酵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碳排放,灌装工艺有时还需要购买二氧化碳注入,以获得更畅快的口感。百威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贯穿生产全流程的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将啤酒发酵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回收,并再次注入到啤酒中,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零碳排放”,多余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出售。


    区域协同绿色园区引领绿色发展


    走进黑龙江省首个国家级绿色园区——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成排的风力发电、风光互补路灯映入眼帘,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和绿色电力设备在这里成了“标配”。





    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废水处理生成沼气并回收利用。人民网杨雪楠摄


    能够成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光靠这些节能设施是不够的。位于园区东侧的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用粮食作物加工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在企业的污水处理区里,矗立着一个五米多高的厌氧塔。这里就是污水处理和沼气回收区,加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在工厂内被回收储存、生成沼气,沼气会通过特定的管道,继续用于生产车间的锅炉点火加热,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将玉米运入生产车间。人民网尚城摄


    在生产车间,工人们使用叉车将一袋袋玉米运入生产车间,这些玉米将用于生产苏氨酸、赖氨酸等饲料添加剂,而车间产生的部分废弃物,将为下游企业生产提供原料。技术管理部节能减排专员张烈鑫介绍:“玉米在淀粉车间生产出淀粉乳,淀粉乳在制糖车间经过浓缩、糖化、过滤等工序后产生糖渣、玉米浆和氨基酸母液,这些废弃物会分类别放入储罐中,售卖给园区内的其他企业。”


    在园区另一侧,大庆市裕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辆储罐车正在缓缓驶入,储罐里装的正是从伊品公司购买的氨基酸母液。这些母液将与其他原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浸润处理,发酵后变为该公司主要产品——禽饲料的原料。“伊品公司的废弃物,却是我们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这样我们不必出园区采购原料,伊品也免去了排放的麻烦。”裕丰公司负责人表示。





    黑龙江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应急指挥平台。人民网尚城摄


    高效智能化管理,也是评选绿色园区的“加分项”。在黑龙江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大楼内,通过化工产业园应急指挥平台,工作人员点点鼠标即可实时监测园区内各项指标和企业运转情况——这里,便是整个园区的“大脑”。工作人员介绍说:“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园区的应急指挥平台可以实现化工园区应急、消防、环保、监控、重点部位、车辆出入、人员信息等数字化管理,同时帮助园区进行能耗、评估、运营等数据监测。”





    俯瞰园区全貌。黑龙江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供图


    “近年来,我们持续更新园区基础设施,同时推进企业非常规水和冷却水循环利用,锅炉炉渣、建材行业脱硫石膏、机械制造行业边角料、包装废料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鼓励再制造企业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黑龙江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徐彦飞说。由于园区注重绿色发展,强调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技术进步,其理念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企业。目前,在5.4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杜尔伯特经开区已经拥有了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园区。


    典型带动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初具规模


    农业大省黑龙江作为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可谓休戚相关。黑龙江拥有森林、湿地、江河湖泊等优越的生态资源,而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工业制造又难以摆脱“污染”“消耗”等问题。如何“既要发展、又要绿水青山”是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必须面对的课题,更是传统制造企业绕不开的必答题。


    “从绿色制造评价标准上看,要求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行不断的追求,是对企业能源管理、环境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综合衡量。”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处处长杨宇深入研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近十年,十年间,他也不断见证着省内企业生产经营观念发生积极转变。这种变化,带动着黑龙江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早年间,企业对于绿色制造的认识比较局限。其实绿色制造的内涵非常丰富,不是针对企业某个单一指标的评价,而是根据企业的整体情况综合考虑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企业的发展理念。如果企业只是一时兴起,想要加一块‘绿色’的牌子,却没有绿色转型的决心,是难以获得这一称号的。”杨宇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省级层面也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育力度,调整优化绿色制造推行措施,转型增“绿”发展理念在企业中已经基本普及。


    2022年,随着黑龙江省“工业振兴20条”政策的发布,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首次列入省级财政奖励范围,这也是黑龙江省下决心摆脱老工业基地“老、破、脏”的固有印象、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强烈信号。


    “我们明显感觉到,省级层面的规划引领、专班推动、树立典型、帮扶培育和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推行措施,有力调动了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工信厅副厅长王冰介绍,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家级绿色制造创建名单中,黑龙江省推荐的2022年绿色工厂的通过率达到了85%,为历年最高,杜尔伯特经济开发区成功实现黑龙江省内国家级绿色园区“零的突破”,绿色设计产品入选数量也是历年最多。全省绿色制造体系初具规模,充分彰显了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和省级奖励政策的带动作用。


    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领绿色转型发展。传统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正沿着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前行。

    2023-05-11
  • 宁夏标准化助力葡萄酒产业绿色发展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该厅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工作,于近日下达《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两项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率先在全国研究制定葡萄酒产业种植和生产领域碳足迹评价标准,以明确排放源范围、数据采集方法,建立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模型等方式,为节能降碳提供技术支撑。


    宁夏通过立规则、制标准,助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绿色发展。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指导评价葡萄酒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重点依托准确核算葡萄酒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葡萄酒产业低碳升级、绿色发展,探索为宁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增强宁夏“碳汇能力”,突出宁夏低碳种植及生产标准的规范引领与源头把控作用。围绕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将葡萄酒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化表示,披露产品碳足迹,鼓励引导葡萄酒外贸企业推进葡萄酒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转型,打破欧美国家设置的低碳准入环保标准及限制,打通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提高企业的绿色品牌形象,提升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围绕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充分考虑葡萄酒产业技术发展、绿色环保等因素,实现快速准确查询实时碳排放数据和信息,加强葡萄酒产品的安全防伪,进一步提升葡萄酒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记者陶涛)

    2023-05-10
  • 高质量发展看现代化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产业创新发展调研行 内蒙古包头市:“风光”无限 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人民网包头5月10日电(张聿修、苗阳、孟佳澍)“风光”无限,逐“绿”而行,内蒙古包头市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着力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包头市抢抓“双碳”机遇,不断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加速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生态链企业集聚,全力推进现代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包头市石拐区喜桂图新区,园区一期建设用地650亩,是涵盖大型陆上风电整机、碳玻混合超长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智能电气设备等核心部件的智能制造基地,具备年产1000台套以上5-10MW陆上超大型风电整机及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今年4月15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制的MySE216陆上超大型玻纤叶片在包头市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叶轮直径达216米,为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陆上机组叶片。


    风力发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而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核心部件。位于包头市青山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为风电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齿轮箱,实现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为包头市实现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据悉,目前,已有13家风电装备产业头部企业落户包头,2022年,包头市风电装备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力争到2023年底,包头市风电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25年底,达到1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2023-05-10

  • 首 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