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评:“五一”假期,让“绿色消费”引领新风尚

    “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群众出游渴望积蓄已久。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假期出行、购物时需要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践行绿色消费的理念,维护自身享有的权利。


    购物消费要理性。假期,向来是观察消费活力和经济态势的窗口。“五一”假期,不少群众选择外出旅游、踏青、购物、聚餐等活动。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是首要原则。据相关在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内酒店、景区门票、机票订单量均超2019年水平。机票车票一票难求,酒店民宿“量价齐升”、出境游热度逐步回升……这些都直观表明,群众出行、出游意愿强烈。越是假期、越是轻松愉悦的氛围,越要防止冲动购物。消费者在购物前要考虑是否真正需要,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三思后行。面对低价促销的商品,选购时要多些心眼,物美价廉当然好,但质量好才是最重要的。购买商品后要注意索要发票,保存好购物消费维权证据。


    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思想决定行为。绿色消费不仅是“买买买”,更是优化产业结构、牵引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要从培养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产品的内生动力。绿色消费,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有助于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节约开支;对于社会而言,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逛街购物自带环保购物袋开始,引导人们养成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习惯,强化资源稀缺意识和节约意识。


    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绿色消费是通过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转变,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碳排放降低。比如,聚餐时要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主动践行“光盘行动”,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又如,购买茶叶、蛋糕、水果等商品时,主动选择包装简约、质量过硬的商品,抵制奢华浪费的包装商品,摒弃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再如,餐饮住店尽量减少一次性餐盒、纸杯、吸管、以及浴巾、床单等商品的消费,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生存环境的压力。实践证明,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坚决抵制餐饮浪费、过度包装等不良行为,才能共筑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


    当下,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消费新风尚。相信,通过火热的“五一”假期,会有更多的群众自觉践行参与到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之中,珍惜公共资源,呵护社会财富,保卫绿色家园。

    2023-04-28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9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高敬)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部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共7章,包括总则、生态安全布局、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风险防控、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本法所称青藏高原,是指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行政区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法律明确,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科学防控、系统治理。


    法律规定,国家统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布局,明确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法律明确,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从严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法律还规定了青藏高原国土空间利用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制度措施。


    法律提出,国家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法律对雪山冰川冻土、河湖、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要素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规定,加强三江源等核心区域重点保护,强化青藏高原珍贵濒危或者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规定了建立完善生态廊道、水土流失防治、绿色矿山建设等制度措施。


    在生态风险防控方面,法律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态风险防控体系,规定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评估、自然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重大工程生态影响监测、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制度措施。


    在保障与监督方面,法律明确了财政、金融、税收、生态保护补偿等支持政策。

    2023-04-27
  • 国产新型离子膜问世 将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隔膜材料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汽车玻璃上的防爆膜、手机面板上的保护膜等。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们手机电池里也有一张隔膜,用于防止电池短路,同时传输离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传导膜。这种离子膜有望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大规模储能以及分布式发电等领域。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4月26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离子膜是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或装备的关键部件,它既要防止短路,又要保证离子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高效通过、减少损耗,而传统离子膜普遍存在吸水后容易发生溶胀变形,结构疏松等问题,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结构老化、性能下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研发的这类新型离子膜,解决了离子在材料中传导性与选择性不可兼得的难题,离子传输更加迅速,在膜内实现了近似无摩擦传导,使用该膜组装的液流电池,充放电电流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厘米500毫安,相比传统离子膜更加坚固、不易老化,并且不会因为吸水而产生溶胀现象。


    据了解,多年来,高效储存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是我国科研人员的重要研发课题。这种国产离子膜的问世,将打破国外同类型产品多年的技术垄断,大幅提升液流电池等储能装备的效率,有望在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实现该型离子膜量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介绍,我们可以把这种新型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与我们的电网结合起来,用于家庭用电、工业生产。我们也可以把太阳能、太阳板发的电储存起来,建立一个电站,给汽车充电。这样可以达到我们节能、环保,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总台央视记者褚尔嘉王帅)

    2023-04-27
  • 一家沿江化工企业的转型路(一线调研)

    “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行驶在江面上。


    宋金戈摄(人民视觉)





    江豚逐浪。


    杨河摄(人民视觉)





    湖北省宜昌市,清理整治后的长江岸线。


    周星亮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企业搬迁要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


    2018年4月26日,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5年时间,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的田田化工旧址,以及其母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区,探寻这家沿江化工企业的治理情况、转型变化。


    春日暖阳下,江面上波光粼粼、水鸟翱翔,不时有江豚跃出水面,几艘等待过坝的船只静静停泊在江上。


    这里是长江南岸的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位于三峡大坝下游50公里左右的冲积平原上。小镇常住人口只有8000人,街道两旁的店铺和门面前,一些居民悠闲地坐着晒太阳。长江日夜不停地从他们眼前流过,却并未带走那段关于化工的记忆。


    沿着主路走上一个斜坡,一处废弃的门岗旁,“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油漆已经脱落斑驳。6年前,为了保护长江母亲河,这家已有40多年历史的化工企业成为宜昌市实施“关改搬转”的首家企业。


    关停


    多渠道共同发力,展开污染整治


    艾家镇政府办公楼里,42岁的张春梅正在为群众办理养老保险,手边的电话响个不停。


    张春梅是艾家镇的一名人社协理员,每天都在忙着镇上群众的养老、医保、就业等事情。而6年前,身为田田化工车间操作工的她曾面临失业的困扰。


    田田化工的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2月的原宜昌县化肥厂,2005年改制为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典型的煤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合成氨和碳酸氢铵,2009年11月被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后,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年均利税约2800万元。田田化工解决了镇上不少居民的就业,光公司所在地刘家村,每年就有200多人在这里务工。


    虽然带来了就业和收入,但周边居民对田田化工的态度很复杂、很矛盾。村党支部书记陈达年是土生土长的刘家村人,他还记得,从化工厂建厂开始,村民的反映、投诉就没有停过。


    “生产设备时不时出现跑冒滴漏,排出的氨气把村民种的菜叶子都烧枯了;气味难闻,还导致果树果形小、品质差。”陈达年说,化工厂距离长江最近的地方不足百米。


    2016年以来,宜昌制定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全市134家化工企业“关停、改造、搬迁、转型”,实现沿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当年底,田田化工率先停产。


    一家年收入近3亿元的企业突然要关停,很多职工都接受不了。“那时我都快40岁了,突然听说要失业,心里真不好受。”张春梅说,厂里还有很多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再就业比她更难。


    破解“化工围江”困局,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员安置问题。宜昌成立工作专班,多次组织政策宣讲,明确补偿标准、后续就业等问题。市里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用于保障职工退休金、养老保险等;举办6期转岗培训、8场次专项招聘会,邀请30多家企业到厂区现场招聘。


    “企业内部解决一批、省内同行消化一批、区内重点项目对接一批,帮助员工转岗到新单位。”点军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梁晨介绍,一部分熟练工人选择到三宁化工或省内其他化工企业上班;不愿离家太远的,经过叉车、电工、家政、厨师等技能培训,就近转岗安置;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则实行政策兜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


    根据张春梅的情况,镇里推荐她参加了公益性岗位招考,先是成为镇扶贫专干,后又担任人社协理员。新单位艾家镇政府的办公楼就在田田化工旧址旁边,离她家仅1.5公里。


    各级部门精心对接、贴心服务,田田化工的拆除、整治工作正式展开。


    修复


    多点位监测取土,修复土壤生态


    漫步在田田化工旧址,曾经机器轰鸣的厂房消失不见,地上分布着一片片明显翻动过的土壤,上面已是绿树成行。只有厂区四周留下的一段段围墙,让人们记起工厂的大致范围。


    2017年12月19日,一支70多人的专业施工队进入田田化工,开始对总估值近2亿元的300多台(套)生产装置进行拆除。艾家镇的居民挤在厂区门外,见证拆除过程:大型吊车将粗壮的钢丝绳架起,几名施工队员爬上碳化塔,将绳索固定到工艺管道上……


    曾担任田田化工董事长的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银华介绍,为避免二次污染,拆除中没使用爆破,而是对所有生产装置和厂房采取切割搬运,厂内剩余的化工废料和垃圾也闭环运输至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处理。


    田田化工遗留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成为宜昌市搬迁化工企业开展修复治理的首个工程。对于“关改搬转”化工企业土壤修复治理费用,一般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田田化工遗留工业场地土壤治理项目概算总投资近3000万元,经过宜昌市争取,该项目获批中央土壤治理专项资金1810万元,余下治理费用由现业主单位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原企业田田化工共同承担。


    “早在2017年7月,我们就请来专业环境监测公司,开始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初步调查。”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晶晶介绍,监测单位采取“拉网式”检测,在占地206亩的厂区内布设了50多个采样点位,在每个点上钻孔取土,取土深度最深达5米。调查结果显示,土壤中的超标污染物为重金属镍,污染面积约1.5万平方米,需修复的污染土方量为3万多立方米。


    张晶晶说,经过政府招投标程序,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土壤修复。通过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异位固化稳定化与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两种不同工艺方式。“经过处理后,污染土壤中的镍将得到修复稳定,避免其向周围环境迁移转化。”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地下水的修复相对简单一些,在现场建设临时的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水土分离,分离的污水经预处理,由专门运输液体污染物的罐车拖到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从2018年7月进场,田田化工土壤修复项目历时近一年完成。通过环保验收后,第三方监测结果显示,该污染场地修复后污染物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值,可用作绿化及建设用地。


    转型


    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对于母公司三宁化工来说,关停田田化工意味着包括企业固定资产、停产停业等带来的近3.5亿元损失。但在殷银华看来,这是公司的“沿江突围”,这条路必须得走。殷银华说,公司抓住老厂房和旧装置拆除搬迁的契机,加快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艾家镇下游约50公里,在宜昌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距离长江岸线3公里之外的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厂区内,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带植物郁郁葱葱,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018年初,宜昌市出台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对现有的10多个化工园区实行分类整治,除枝江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化工园两个集聚优化提升区外,其他区域不得承接新的化工项目。


    “在政府的支持下,三宁化工投资近百亿元,在姚家港化工园高标准建设湖北三宁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三宁公司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经理游华彬介绍,通过对田田化工和原长江边尿素厂的产能置换,淘汰此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利用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节能环保技术,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转化。


    占地近2000亩的新厂区内,不仅看不到一辆运煤车,也很少看到工作人员的身影。这些庞大的装置是谁在操控?走进三宁公司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办公楼的5G智能中控室,记者找到了答案——长达35米的大屏幕上,几块分屏并排显示着生产现场的实时画面。30多名员工坐在一台台电脑前,紧盯操作界面和实时数据。


    “传统的化工行业生产流程繁琐,需要人工加料、拧阀门等,耗时耗力又存在风险。”游华彬说,公司总投资10亿元,采用热成像、数字化交付、自动巡检等智能设备,只需三四十人即可完成全流程生产操作。工厂每年节能降耗2%左右,生产成本下降4000多万元。通过改造升级,三宁化工逐步走出转型的阵痛。2022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39%;上缴税收8.5亿元,同比增长55.3%。


    保护


    推动长江岸线治理,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吃过早饭,76岁的屈家焱沿着老厂区外的一条小路,溜达到长江边。金色的伍家岗长江大桥,在朝阳映衬下显得雄伟壮观。


    “这里以前有好几个排污口,江滩上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那边是货物装卸码头,运煤的大卡车烟尘漫天。”屈家焱指着江滩说,现在排污口和码头都拆除了,土壤经过修复、回填、平整,种上了花草。


    屈家焱是田田化工的退休职工,他家与化工厂仅一墙之隔。“长江生态改善,生活环境变好了,受益的是我们每个人。”屈家焱说。


    近年来,宜昌市全面推动长江岸线整治修复,建成了城市滨江绿廊,艾家镇也正着力打造“十里花海”。曾经“灰头土脸”的化工小镇,正在向城市“后花园”华丽转身。


    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保护长江的行列中来。入夜,艾家镇桥河村的“江南渔港”美食街人气火爆,农家乐老板向伯勋正忙着招呼前来就餐的客人。


    “过去我们这儿是个小渔村,长江禁捕后,不少人转型发展餐饮,带动了200多名上岸渔民就业。”向伯勋告诉记者,近些年周边化工厂陆续关停、搬迁,环境好了,前来就餐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


    “保护长江生态,就是守护我们的‘金饭碗’。”向伯勋说,为了更好保护长江,他联合村里的另外17户农家乐,筹资80万元建设了两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每天污水处理能力达80吨,各家分摊运行费用,轮流巡查值守。环保部门每季度抽检一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从个人到企业,从城区到园区,生态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驱车行驶在枝江姚家港化工园,一排多层的空中管廊沿着道路两侧向远处延伸。


    “新建污水、物料等管道全部上空中管架,实现一企一管,管道中安装有实时监测的流量计,有效避免管道在地底下跑冒滴漏。”枝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家港化工园负责人汪鹏介绍,今年还将投资4000万元,将园区原来的地下管网全部改到空中。


    经过企业预处理的废水,通过这些管网统一收集到园区配建的城西污水处理厂,经过10多个环节精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


    汪鹏说,近年来,当地严把入园关,先后否决了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30多个项目,园区向着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不断迈进,先后被授予“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


    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经过攻坚克难,目前宜昌市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市精细化工企业占化工产业产值比重由2016年的18.6%提升到2022年的40%以上,长江干流宜昌段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近六成。

    2023-04-26
  • 广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创建一批绿色公路、航道、港口、枢纽、铁路和机场

    4月24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日前该厅印发《广西绿色交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西将创建一批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枢纽、绿色铁路和绿色机场等绿色交通项目或工程,加快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便捷、经济、舒适、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


    根据《方案》,广西将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建设和升级改造,坚持以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具体抓手,全面推动公路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针对广西内河航道建设和改造,将绿色低碳建设理念和思路引入并应用于航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量。


    广西将以全区沿海主要港口和西江内河港口为重点,持续开展绿色港口(港区)创建,建设能源消耗少、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小、碳排放低、增长方式优、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展新型港口。将依托全区在建(或已建)客货运场站,推动综合枢纽建设、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加快智慧减排能力,加快创建绿色枢纽。


    《方案》明确,鼓励开展绿色铁路和绿色机场创建,依托全区在建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等项目,科学规划布局设计铁路线路和枢纽设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道、桥位及车站枢纽等空间资源及水资源,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依托全区现有在建机场(或改扩建)等工程,着重提升机场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提升环境质量、促进能源节约,确保机场低碳高效运行。(记者/吴丽萍通讯员/黄静兰)

    2023-04-26
  •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和全产业链建设, 内蒙古抢抓机遇、落子如飞,以生动实践作答发展之问——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向何处发力?

    内蒙古集中连片的光伏发电项目区。毕力格摄





    内蒙古光伏发电项目区,工人在安装光伏板。毕力格摄





    兴安盟风电电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忙碌不停。毕力格摄





    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电解水制氢车间,工作人员检查生产线安全。张俊英摄





    内蒙古大型风电场。毕力格摄


    核心提示


    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内蒙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定策施策切中肯綮、破题解题放眼未来。


    仲春时节,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数百台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平整场地。


    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强烈信号。


    “当前,能源特别是新能源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必须锚定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的目标,抢抓机遇,抓紧布局,敢拼敢干,闯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的新天地,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抢抓机遇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锚定宏伟目标,内蒙古高歌猛进、一路向前。


    发挥资源优势担起历史重任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全区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发展新能源,内蒙古优势独具。


    为此,在全国能源“一盘棋”局下,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内蒙古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特别是《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规划方案,为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发展和全产业链建设,自治区决策层的发声与时俱进:


    “在新能源建设上,一定要创新开发利用方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要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并举,以解决消纳能力不足问题为突破口‘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锚定绿色低碳方向提升煤炭、煤电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发展新能源要树立全局观念、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统筹能源供应和消纳,统筹基地建设与服务运维,确保一体推进、相互促进,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要坚持系统观念,按照全产业链要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集中力量打造全国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基地。”


    发展新能源产业,内蒙古着眼大局大势、统筹谋篇布局,定策施策切中肯綮、破题解题放眼未来。


    ——印发实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油气、技术创新、氢能、能源数字化转型等多个专项规划,制定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意见等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搭建起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聚焦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一体化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完成投资620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3倍,呼包鄂通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初步成形。


    ——聚焦新能源全产业链头部企业,确定了第一批链主企业名单,推动设立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基金,确定风电、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全力以赴补齐产业链短板,先后引进远景、明阳、天合、龙马、隆基、晶澳、金风等30余家新能源链主头部企业。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新增负荷配置相应规模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能耗总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2022年,全区批复实施6类市场化新能源并网项目112个,总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


    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向何处发力?内蒙古发展新能源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行动有力。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在北疆大地徐徐铺展。


    创新开发方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现场,各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在这里,每小时就可生产1000方氢气,15分钟就能加满1辆氢能重型卡车动力燃料箱。


    “该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于去年7月底开始试生产,生产的氢气纯度达到99.99%,高于国家标准,可实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氢气自给。”项目负责人说。


    这是内蒙古首家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首批2座固定加氢站、6座撬装式加氢站已投入使用。


    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一排排储能集装箱整齐放置,宛若一块块大型充电宝。


    这里是乌兰察布市新能源储能的重要技术试验基地,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


    “2021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一期)并网试运行,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包括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渊介绍。


    在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陆上风电大型化及差异化需求,去年我们对7条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的风电叶片长度达到90米及以上级别。”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总经理隆翊介绍,今年公司将再增加一条90米及以上级别风电叶片生产线,届时,公司将全面进入大叶型风电叶片生产阶段,全年风电叶片最大产能可达到600套。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向何处发力?全区各地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走出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包头市依托良好的能源、资源与产业集聚优势,成功吸引一批硅基材料和光伏龙头企业落户,晶硅光伏产业正快速成长为当地实体经济新增长极。


    乌海市以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为产业转型主攻目标,在坚持链群思维中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鄂尔多斯市积极推进“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引进远景、协鑫等头部企业项目,奇瑞新能源矿用卡车和上汽红岩、美锦国鸿氢能重型卡车项目已经投产。


    ……


    放眼北疆大地,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身影,成为内蒙古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与发展的亮丽风景。


    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内蒙古跑出“加速度”、拼出“新高度”。2022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两年风电光伏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的省区。


    “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


    2023年以来,一个个来自新能源领域的好消息格外令人振奋: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并初步实现并网供电,阿拉善盟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乌海市3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乌海市迈上新赛道;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500兆瓦风电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反送电一次性启动成功,“风电之都”再一次向着能源转型、多能互补的产业多极化发展方向铿锵前行。


    在2022年内蒙古新能源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2023年,内蒙古继续掀起推进新能源建设的澎湃热潮。


    仅2023年1月份,内蒙古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15万千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为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方风来春潮起,弄潮儿向涛头立。


    逐浪奔涌的时代大潮,不进是退,慢进亦是退。


    自治区在2021年底已经提出这样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新征程上,内蒙古如何实现目标?如何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翻开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清晰的行动路径——


    “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现阶段新能源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风口’,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全产业链思维,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装备制造业发展。”


    “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


    “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


    锚定目标,奋楫出发。


    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能源系统将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立足全区资源禀赋和区情,抢抓国家新能源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大潮涌起、风正帆悬。时下的内蒙古新能源产业一如波涛汹涌的大潮,浩浩汤汤,义无反顾,奔向更加壮阔的航程。(记者李永桃康丽娜)

    2023-04-25
  •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时介绍,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细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首次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实现近10年来连续下降。全国74.6%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达标,同比增加15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降低到1%以内。


    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其中,长江干流持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


    去年,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黄润秋指出,当前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实施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报告指出,2023年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保护蓝天碧水,要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标志性战役,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

    2023-04-25
  • 为绿水青山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财经观)

    绿色金融,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长久动力源。脚踏实地、精耕细作、锲而不舍,绿色金融这片发展沃土一定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3.98万亿元,建设银行推进绿色租赁、普惠租赁及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877亿元……不久前披露的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绿色正成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多家银行传统绿色信贷业务增速加快,绿色债券、绿色理财产品等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箱”不断丰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支持,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约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0%,绿色债券余额已超2.5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局之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产生的资金需求,规模高达百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金融机构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不断做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的同时,加快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以高质量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添绿,是科学精准发展绿色金融的有效手段。绿色金融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货币政策要更好发挥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发展领域。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学有序助力绿色发展。截至2022年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提供资金3000多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近6000亿元,2022年全年带动碳减排量约一亿吨。实践证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充分发挥了政策激励作用,精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更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积极性,以市场化方式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下一步,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创新助绿,是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绿色发展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金融机构因势利导,开发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新产品。从上市银行年报看,不少银行已经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发力,平安银行在手机APP上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鼓励用户绿色生活方式,中信银行发行绿色低碳主题借记卡,并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引导绿色消费转型。未来,适应绿色金融发展的新形势,金融机构要用心打造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绿色发展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创新服务。


    耐心护绿,是推动绿色金融长远健康发展的应有心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与传统融资项目相比,绿色项目往往具有周期长、收益低、投资大等特点,金融机构要以久久为功的历史耐心对待绿色金融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多长期、低成本、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切不可急功近利,希望通过绿色金融赚快钱。还要看到,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先立后破,要统筹好绿色项目与传统项目的关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稳妥把握好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平稳过渡,防止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未来一年将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发力。”这是多家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的发展展望。绿色金融,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长久动力源。脚踏实地、精耕细作、锲而不舍,绿色金融这片发展沃土一定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023-04-24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专家解读)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将氢能定位为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为此,中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的目标,并将在公交车和物流等领域普及氢燃料电池车。中国还提出,在氢能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称,绿色氢能正得到世界各大经济体越来越多关注,中国也加入这个浪潮,寻求转变能源模式,将发展氢能作为重点。


    氢能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因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强、发热值高、清洁低碳、可回收利用等多重特性而备受青睐,在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中国在氢能领域已取得多方面进展:首先,氢气产能稳步提高。当前,中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其二,氢能技术持续发展。中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长距离输送氢气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其三,氢能应用领域逐步扩大。中国已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成为国际公认的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14979辆,居全球第三。其四,加氢站网点建设正在铺开。到2022年年底,中国已建成加氢站310座,居世界第一。其五,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汇集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


    近年来,中国着力布局氢能产业,为氢能技术与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和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除一系列顶层设计,各地方政府已累计发布70余项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构建起涵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环节的氢能综合发展体系。


    全球绿色氢能合作空间广阔,中国始终积极融入全球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各国在技术创新、绿色氢能贸易、标准规则等方面的开放合作。近年来,中国氢能联盟积极开展中欧联合产业研究,促进共建中欧“一带一路”绿氢贸易走廊,共同推动中欧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不久前,国家能源集团还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扩展合作协议,规划在江苏东台共同建设“风光氢储”绿色能源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总规划装机150万千瓦,并将积极达成第三方市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具体合作投资机会。2022年12月,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苏州市人民政府及多家企业,发起设立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专注于中欧氢能产业研究、人才培养、装备技术展示和孵化等工作。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6-203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元。未来,引导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推动建设氢能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氢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二是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统筹规划加氢网络;三是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积极开展储能领域示范应用,合理布局发电领域多元应用,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四是加快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氢能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

    2023-04-24
  • 成都:绿色税制服务公园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为进一步突破部门职责壁垒,解决好纳税人的要事难事急事,成都市税务局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水务局不断完善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将在信息共享、协作监管、联合宣传、调研分析等方面开展更有深度、更为广阔、更加全面的合作,通过精诚共治推动税收治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全力落实《成都市“十四五”绿色发展转型规划》。”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在“税收共治绿色共享公园城市共建”座谈会上表示。


    本次座谈会由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主办,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水务局共同出席,还邀请多家企业代表们分享了在绿色制造、节能环保领域向绿而行,因绿而兴,推动企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历程。


    绿色税制加速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座谈会上,参会企业一起观看了绿色税制守护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相关成果展示短片。“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公司共投入2.4亿元用于污染物深度治理、清洁生产、噪声封闭治理等项目,大气污染物减排量超67%,从短片中看到环境保护成果,我与有荣焉!”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军说。


    绿色税制对推动产业绿色低碳改造起着积极作用。“因为改造后的超低排放,我们共计减免环保税800余万元,此外还积极利用固体废物,近5年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逾4000万元。我们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建设了四川省首个中低温SCR脱硝项目,达到水泥行业环保绩效A级,从而实现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潘军说。


    据悉,为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促进市场主体对于环保节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成都市税务局切实践行“人民蓉税”理念,以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为契机,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梳理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清单》,制作电子书、动漫微课以及短视频,切实增强政策宣传的系统性与趣味性;用活税收大数据,靶向定位政策适用企业,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定向推送适用政策,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绿色税制为推动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注入了强劲的“税动力”。“2020年至今,成都各公司共计享受设在西部地方的鼓励类产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73亿元;享受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设备抵减企业所得税约985万元。绿色税制带来的税收优惠给了我们充足的发展底气,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我们在全行业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盘查和企业碳排放核查,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进。”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枭说道。


    绿色税制助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据介绍,成都市的道路上,节能环保的“绿牌车”越来越多,除了用车成本更低之外,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的减免政策也是大家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理由。相较于2018年,2022年成都市购置新能源车数量同比增长超500%,享受车辆购置税税收优惠金额同比增长近800%;享受车船税税收优惠金额同比增长超300%。“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对市民的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


    绿色税制的助力不仅反映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端”,为“生产端”也带来了澎湃的发展动能。“2022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27%,公司享受各类税收优惠7000余万元,这激励着我们积极布局多元化新能源生态,也为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竞争力、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带来发展动力。”吉利汽车成都基地财务部部长刘佳伟说。


    水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则在调节用水需求、抑制地下水开采、促进节约用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五年来,成都市有622户纳税人停止直接取用水,地下水取用水量下降27%,地下水开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有效抑制,优化用水结构的政策调控效应初步显现。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主动停止取用地下水,封填了自备井,这也为我们省下了水资源税款。”成都温江华亨酒店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唐霖说。


    四川蓝筹建材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胡女士算了一笔账,“我们取用地下水的用水成本为2.6元/立方米,如果取用地表水,成本仅0.11元/立方米,超20倍的价差让公司主动调整用水结构,将生产所用的地下水全部置换为地表水,地下水使用量清零。”


    精诚共治深入推进全域治污增绿


    座谈会上,参会企业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壮大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谈感受、提建议,与会各单位对企业关切进行逐一回应,同时呼吁企业积极担负起治污增绿的社会责任,共同守护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我们集团拥有四川最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占成都市的70%以上。环保发电厂建设投入多,资金需求较大,税收政策‘红包’落袋可以直接减少部分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据成都市兴蓉万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万兴发电一厂厂长徐方利介绍,该公司享受到环保税优惠1611万元。作为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公司还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今年,我们拟继续建设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日处理固废9500吨,额定日发电量396万度,可供约140万户居民日常用电。税收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我们也将继续为成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助力。”徐方利说。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规划与环境统计处处长吴军介绍,自2021年3月1日起,《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成都市在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内的排污单位已超3.6万家。排污许可制的实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构成了一个更严密的污染物排放法律责任体系,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审核程序、强化证后管理,同时加强宣传培训、主动服务企业,携手市场主体共同推进污染治理。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四川省税务局将继续推动绿色税制向纵深发展,引导企业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为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税收绿色通道,携手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四川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副处长廖镭说。


    据了解,截至2022年,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至38.8(微克/立方米),114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至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5%。(杨芮)

    2023-04-23
  • 湖南“碳”路|湖南电力:推进绿色计量,构建拆旧物资循环生态圈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居民用电量大幅增长,环保高效电能表也在不断升级更新。电表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如何推进绿色计量、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圈,成为当前湖南电力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


    为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聚焦拆旧电能计量物资梯次利用,深入挖掘电子设备运行数据,建设国网一流数字化拆回计量资产分拣中心,构建电能表状态评价与更换体系,为推动绿色计量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


    “创绿”精益管理打开循环利用生态圈


    湖南电力把构建拆旧物资循环生态圈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两大”要素数据库、创新生态应用区块链平台、推动绿色计量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面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计量资产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要求,在国网系统率先实施拆回电能计量资产省级集中分拣,形成绿色低碳业务模式,促进计量物资实现“绿色复苏”。


    加快变革,物资回收集约化。2019年,在长沙建成省级拆回电能计量资产分拣中心,按照“及时分拣、充分利旧、规范处置”原则,重构拆回计量资产管理体系,将运行现场拆下来的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模块等曾经的“电子垃圾”,进行集中全量、全品类回收。截至2023年1月,累计回收电能表658.94万只,采集终端29.7万只,模块2250.64万只,全省回收率由工作启动之初的78%提升至100%。通过管理模式的变革,打开了电能计量资产“变废为宝”的新生态模式。


    精准分类,“变废复绿”标准化。建立“三检三评”分拣检测体系,巡检拆前履历,查检资产状态,精检拆后指标,以此开展施工管理末端评价,对资产质量进行多维评测,评估废旧处置经济价值。对每道检测环节建立严谨的内控流程,编制了8套分拣检测方案,48项作业规范,涉及23类75项检测项目。对分拣后的电表建立统一处理工作机制,实现质量问题计量资产统一理赔,再利用计量资产统一维修,待报废计量资产统一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实现204.25万只计量资产再利用,集中报废处置各类计量资产2374.42万只,理赔电能表13.34万只,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管控手段,实现了物资循环“复绿”新生态模式。


    持续创新,降碳能力数字化。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快速迭代更新,电能表、采集终端、通讯模块等计量采集通讯设备技术也不断升级,在拆回资产故障检测能力方面也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先后研制了国网首台采集终端故障检测分析装置,该装置可自动收集HPLC模块的运行和检测数据,可精准识别存在的批次质量问题,为HPLC通信模块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起到数据支撑和指导作用。迄今为止,累计检测终端6.03万只、HPLC通信模块10.9万只。同时成功研制出环保高效电能表报废装置,有效避免故障资产的回流,且使生产效率提升了2.5倍。通过自主创新,荣获中国质量协会等单位颁发的各级荣誉3个,申请专利10项,发表论文25篇,通过能力数字化建设,夯实了管理提质增效的新生态模式。


    “唤醒”沉睡数据建立绿色循环生态圈


    在每一只回收的电能表背后,都隐藏着数以万计的数据,中心将海量数据收集整理,建立“两库三平台”,开展多维度数据分析,并从源头服务电能表生产企业,驱动电能表质量管控及提升,提升用户用电体验。


    加大绿色循环顶层设计。为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在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开展批次抽样试点和搭建电能表在线监测平台,构建了科学的评价和更换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一刀切”式的到期轮换模式,构建了监管新模式。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编制及发布了JJF(湘)32-2018《在用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和JJF(湘)33-2020《智能电能表运行校准规范》,让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更科学更智能更规范。在线监测平台可按日评价湖南省3200万电能表运行状态,输出计量误差数据和异常情况,每年可减少换装工时4.17万天,减少用户停电时长100.08万小时。同时,为了客户的用电安全,减低电能表烧损可能引发用户火灾的风险,创新开发了国内首个电能表烧损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智能电能表烧损从事后处理到事前、事中在线监测与排查的转变,支撑完成5215个隐患台区治理,隐患台区烧表下降1.8万只,每年可缩短因表计烧损产生的停电时长约6万小时。两个平台的成功应用,有效节约社会成本,减少电子垃圾污染,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建立健全“两大”要素数据库。将拆回电能表的生产、运行、拆装等不同阶段的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归集,建立故障现象数据库及故障诊断分析库。建立健全“两大”要素数据库。将拆回电能表的生产、运行、拆装等不同阶段的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归集,建立故障现象数据库及故障诊断分析库。故障数据库是整理记录拆回电能表的封印缺失、外观异常老化、零线端子烧损、火线端子烧损、环境因素烧损等外观现象,开展成因分析与概率统计分析;故障诊断分析库则是从电能表使用年限、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发生地点、电能表规格、电能表生产厂家等维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统计和研究拆回电能表故障情况,实现对某一厂商生产电表开展质量综合研判。“两库”的建立,可对计量器具前端拆装、安装工艺提供数据应用服务,还可为产品质量索赔提供佐证依据,同时,通过总结造成电表故障的技术原因,提出电表生产工艺改进优化建议,为供应商提供检测检定的数据增值服务。先后与16家电能表生产制造企业签订设备质量数据服务合同,2022年电表质量故障率同比下降0.1%。


    创新生态应用区块链平台。为完善计量信任体系、提升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联合中心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湖南电能计量可信平台”,该平台打破单位间的信息壁垒以及监管壁垒,可对公众提供可信查询服务、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数字化的监管服务、对供应商提供数字化的业务协同和数据支撑服务。该平台的构建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质监总局的高度认可,对计量的可信、共享、数字化发展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客户申请校验电表工单数量同比减少55.49%,提升了检定公信力。全省充电桩授权考核不符合项下降35%,授权考核效率提升50%。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建设了透明公开环境,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加持”提质增效形成价值创造生态圈


    通过四年时间的经营运作,湖南电力成为拆回计量资产深度研究探索的领跑者和数据赋能循环“复绿”的开创者,各方面成效突出。


    生态效益优势转化。实施拆回电能计量资产集中,搭建“两库三平台”,确保了废旧电子设备集中处置,有效节约社会成本,减少电子垃圾污染,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拆回电能表利旧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1.86万吨,电能表延迟更换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6万吨。


    社会效益融合共赢。把握绿色低碳改造机遇,树立一盘棋思维,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在电能表管理方面,提升了计量治理水平,降低停电换表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提升居民客户用电体验,实现民生服务、质量保障、资源节约的多赢目标,提升计量工作的社会公信力。二是在产品质量方面,为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了智力支持,使产品质量更可靠;三是在资源利用方面,为资源高效利用发挥了典范作用,使计量设备使用更节约。


    经济效益变现叠加。在实施计量资产“绿色复苏”行动时,经济效益显著。一是通过推动电能表从“到期轮换”向“状态更换”模式转变,每年可节约4亿元换装资金;二是通过实施拆回分拣项目,累计节约成本近2亿元,通过烧表治理,节约电能表采购资金337万元,通过HPLC模块理赔和利旧工作,创效371.3万元。三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在能源计量领域的首次落地应用,在国网公司首创设备质量提升数据服务产品,2021年创效310万元。


    下一步,中心将以建设示范引领的绿色型资源再用基地为己任,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服务“双碳”目标落地,在推动能源电力绿色发展低碳转型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向宇)

    2023-04-23
  • 平安110万株绿植汇聚起全新“绿色碳库”

    4月7日,海东市平安区2023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平安区小峡街道尖山片区启动,这对进一步拓展海东绿色碳库、扩大国土绿化空间版图、筑牢我省东部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海东”绿色本底等意义重大。


    当日上午,平安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党员群众等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据悉,今年春秋两季,平安区共出动12万人(次)按计划植树110万株,4月7日至17日期间,6万人(次)计划完成植树55万株,栽植青海云杉、油松、山杏、丁香等新栽面积达266.7公顷,补植补栽646.7公顷,为平安区“植绿护绿、增绿爱绿”营造浓厚氛围。

    2023-04-21

  • 首 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