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运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及周边环境巡检。张晓闽摄





    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员工帮助用户检查光伏发电板。郑极摄





    国家电网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四川段放线现场。卢忠东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当前,我国传统电力系统正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国家电网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坚持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表示。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家电网如何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记者近日走进江苏、福建、四川等地进行了采访。


    电源——


    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撑非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


    从成都向东驱车约两小时,记者来到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占地面积相当于30多个足球场的成都东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正忙。这里,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西地区电量富余,川东中部地区供应紧张,我们既要打‘保供战’又要打‘消纳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衣立东介绍,川西地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现有外送通道已满载运行,亟须新增通道。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省内“西电东送”能力,既满足川西地区清洁能源高效送出需求,也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供电保障能力。


    往东千余公里,跨越长江、“北电南送”的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同样施工火热,这是国内首个交流改直流工程。目前,江苏99%的风电和67%的光伏发电分布在苏北地区,富余电力需通过跨江通道送至苏南地区消纳。


    “受生态保护、成本等因素限制,长江江苏段很难再新建其他跨江输电通道。扬镇直流工程相当于把‘小石桥’改造成‘大跨桥’,投运后将增加120万千瓦输送容量,约占镇江最大用电负荷的25%。”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马生坤说。


    新型电力系统中,水、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然而,从全国看,这些清洁能源的资源和需求一直存在逆向分布问题,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风光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东中部和南方地区。


    与煤炭方便远距离运输不同,水、风、光等资源只能就近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网送到负荷中心。这样一来,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联网”、省内主网架“补网”,提升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工程。“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力争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送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0%以上。


    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其大规模高比例接入,除了保障“送得出去”,还要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推动“消纳得了”。这就需要它们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比如,风电光伏出力高峰时,常规电源就需压低发电出力、为其让路,而这也意味着常规电源发电收入的减少。


    那么,如何通过市场化方式激发常规电源调峰的积极性,合理补偿调峰电厂的成本?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天风光发电出力较大,需要1、2号机组执行深度调峰。”这天一早,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公司当班值长李钊接到国网江苏省电力调控中心发布的调峰需求。两小时后,1、2号机组的出力负荷从50万千瓦平稳降至30万千瓦。“之前我们通过江苏调峰辅助服务系统提前申报了两台机组的调峰能力。今天响应了40万千瓦的调峰需求,预计能获得100多万元补偿。”目前江苏已有109台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了深度调峰能力改造,装机容量占全省30万千瓦以上统调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的93.1%。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全国共挖掘全系统调节能力超过9000万千瓦,年均促进清洁能源增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煤电企业由辅助服务获得的补偿收益约320亿元,灵活性改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


    电网——


    强化前沿技术布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大量替代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对电力系统安全、高效、优化运行提出更大挑战。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关键平台,电网企业亟须强化前沿技术布局,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国家电网做了不少探索。


    ——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为电网运维装上“千里眼”。


    按下启动键,一架黑色无人机缓缓升至120米高空,按照预定轨迹巡检电塔。“以前运维人员拿着望远镜抬头看,难以精准发现问题,效率也不高,一座塔需要两名运维人员巡检半小时。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检只需10分钟。”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王一丁介绍。


    2022年,江苏电网无人机自动巡检作业量超过52万架次,提前发现、消除输电铁塔缺陷及通道隐患4.2万处,缺陷发现效率大大提升,由此可节约运维成本约2亿元。


    电网运维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离不开全息数字电网对上亿千瓦负荷的大电网进行数字化呈现。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公司大屏上,无人机巡检坐标点、危险类别、实测水平距离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全息数字电网覆盖了10万多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多座输电杆塔以及输电通道地形地貌数据。这相当于用数字孪生的方式,给电网运维装上了精度达厘米级的‘千里眼’,能够实现输电通道环境状态智能评估报警、无人机自主巡检航迹规划等功能,提升输电线路智慧运检水平。”公司总经理张天培表示。


    ——配网负荷精准“画像”,调度研判时间大幅缩短。


    把电网主网比作“主动脉”,连接千家万户的配电网则相当于“毛细血管”,直接关系“最后一公里”用电问题。相比主网,配网设备多而分散,出现重过载、低电压等故障后,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很容易影响可靠供电。


    在四川资阳,配网负荷精准“画像”系统起了大作用。今年春节前夕,当地用电负荷大幅攀升。“配电线路负载率达89%”——1月16日傍晚,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的调度员蒋祥玲在电脑前收到异常提醒后,借助“画像”系统推荐的负荷转供方案,在1分钟内下达线路转供指令,负载率迅速下降至65%,而过去靠人工计算研判平均需15分钟以上。


    “‘画像’系统基于现有调度、运检、营销等数据,通过配网状态估算等技术,可准确感知配网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状态,精准定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总经理栗璐介绍。


    ——多端互联微电网,实现多能互补和时空互济。


    搭乘轮渡登上福建湄洲岛,宫下码头的“彩色光伏”风雨廊映入眼帘。漫步岛上,充电桩、移动储能车等设施星罗棋布,周边还布局着许多海上风电机组,送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去年7月,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此投运。“我们选取岛上轮渡码头、宫下村、朝圣停车场等5个片区,形成环网,让不同片区间实现多能互补、时空互济。”国网湄洲岛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瀚说。


    不仅如此,过去岛上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在并网时首先要转换为交流电,送到直流充电桩等用户侧设备时,又需再转换为直流电,由此造成电能损耗。“我们的项目创新应用了光伏、充电桩直流并网技术,减少转换环节,实现了光伏电量就地就近高比例消纳。”王瀚说。


    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董事长阮前途说,接下来福建电力部门将年均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配电网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数字闽电”,支撑接入各电压等级、各类型电源和负荷,兼容各形态电网运行方式。


    负荷——


    引导更多负荷侧资源成为可生产电能的“产消者”,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工业可调控负荷、电动汽车、储能等负荷侧资源不再是单纯消耗电能的“消费者”,而是既消耗电能又可生产电能的“产消者”。比如,电力用户利用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富余时可以把电卖给电网,不足时从电网买电。电动汽车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放电。负荷侧与电网灵活互动,可使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幅提升。


    “听说这里有V2G(车网互动)技术,我过来‘尝尝鲜’。电动车放了30度电给电网,充电账户返了90度电。”在江苏常州新型站网互动示范中心,电动汽车车主蒋梦迪体验了一把“模拟需求响应”。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主任李敏介绍,借助V2G技术,电网负荷较高时,电动汽车能够反向送电给电网,可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谢永胜介绍,接下来,江苏电力部门将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支持各类负荷资源的全接入、全监测、全管理和全方位服务,持续提升负荷管理水平,深挖各类可调节资源,引导更多资源参与需求响应。


    当前,各领域还在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福建武夷山,片片茶园满目青翠。来到皇龙袍茶业的加工厂,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摇青机、热风炉、揉捻机、焙茶机等设备,为制茶季作准备。


    炭焙,是制作武夷岩茶的一道关键流程,传统做法是将木炭倒入焙坑燃烧,再盖上一层细灰,将茶叶焙透。如今,工人在焙茶机的屏幕上,就能设定焙茶的空气温湿度、通风强度、翻茶状态等,确保茶叶均匀烘焙。


    “过去师傅每隔半小时要翻一次茶叶,时间长的要十几个小时。1个炭焙房12个焙笼,每烘焙一次就要消耗60多公斤木炭,成本高也不够环保。”皇龙袍茶业负责人王剑锋说,目前茶厂80%的生产流程已实现电气化,较改造前增产35%,平均综合用工成本降低20%。“2020年开始,我们联合相关企业研制类炭焙工艺电焙茶设备,相比传统工艺可节省约4/5的能耗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烘焙增香效果也很接近。”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吴宏涛介绍。


    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有助于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中,终端用能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将逐步提升。在江苏,全省累计推动建成各类全电厨房1万余个,推广空气源热泵等粮食电烘干设备6000余台;在四川,成都空港花田打造全电景区,观光车、商业餐饮、花田浇灌等设施实现全电化;在浙江,宁波累计投资建设13套智能高压港口岸电,实现宁波港集装箱港区高压岸电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预计替代电量达到6000亿千瓦时以上。


    储能——


    多技术路线发展储能,支撑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5、4、3、2、1,开始!”随着指令下达,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春厂坝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变速抽水蓄能功率响应试验。


    “就响应速度来说,常规抽水蓄能是分钟级,变速抽水蓄能可做到百毫秒级,而且功率可大可小,相当于可快充、可慢充。”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理杰解释道,光伏发电出力跟天气紧密相关,“即便晴天时飘来一朵云,光伏发电出力也会突变,这时就需要变速抽水蓄能平抑光伏出力的快速波动。”


    “十四五”时期,四川还将推进大邑、道孚及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此前几乎没有建设过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电大省四川,开始大力推进储能建设,可见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需求正在增加。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这个“超级充电宝”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内,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在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万吨;在安徽,国网安徽电力投资建设的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了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为解决长时间大规模电能存储提供了技术验证;在福建,在建的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采用了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全数字化模式等先进技术……国家电网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2025年、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分别达到5000万千瓦、1亿千瓦;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预计2030年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亿千瓦。


    记者同时在采访中发现,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足够支撑能力尚需时日,新型储能的技术安全性和经济性仍需提升,抽水蓄能虽技术相对成熟,但建设周期较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仍是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煤电机组还需要持续开展灵活性改造和节能减排改造。


    去年夏天,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部分时段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主任李晨介绍,四川水电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8%,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6%,具有顶峰兜底作用的火电装机仅占16%。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近年来四川煤电装机占比有所降低,极端天气情况下火电难以弥补水电出力不足带来的电力缺口。针对电源多能互补性不强的问题,四川已经行动起来。《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抓紧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项目,在成都等省内负荷中心、天然气主产区新增布局一批气电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马拉松”。“国家电网公司将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有利机遇,凝聚各方合力,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辛保安表示。

    2023-04-21
  •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南北鸿沟”(环球热点)

    在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风机。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摄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新发布的报告称,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刺激了全球能源转型投资,但投资额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少可用于投资的资源。


    专家指出,当前,国际社会亟需加强能源合作,切实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突破能源转型瓶颈,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步调差”明显


    近期多家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启动“加速度”。在《2023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中,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2022年的全球能源投资额飙升至创纪录的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化石燃料投资。国际能源署今年发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也预计,受能源危机推动,各国可再生能源设备安装明显提速,未来5年全球装机增量有望接近此前5年增量的两倍。


    另据英国能源智库Ember日前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力评论》报告,2022年,清洁电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占全球电力结构的39%,创历史新高。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从2021年的10%上升至2022年的12%,未来还有望继续增长。


    然而,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发展的同时,南北国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步调差”。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2/3的人口,但其清洁能源投资只占全球的1/5。除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支出仍停留在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时的水平。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世界上近60%的最佳太阳能资源都在非洲,但该大陆目前的太阳能输出量仅为美国的1/10。目前,全球约有9000座煤电厂,其中3/4位于发展中国家。报道援引专家分析称,这并非因为他们不关心环境,而是因为煤炭是他们负担得起的最好选择。对这些国家来说,没有其他稳定而廉价的替代能源。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离不开煤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崔守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在能源投融资和能源技术发展等方面,全球依然存在显著的“南北差距”。在能源投资方面,去年来,受乌克兰危机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多国纷纷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其中,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及非洲国家等则进展缓慢。在能源技术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不仅加强了对能源相关新兴技术的政策指引,这些国家的能源企业也加快了新兴技术研发,而“南方国家”在缺乏资金驱动和技术援助的情况下,与发达国家的技术鸿沟持续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失衡,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巨大挑战。


    多因素影响


    不少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缺乏能源转型的“启动资金”,是出现“南北鸿沟”的重要根源之一。世界银行今年2月发布的研究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深陷“越贫困、越难发展”的“能源贫困陷阱”:他们负担不起清洁能源转型前期的高昂成本,且难以获得融资,被迫依赖化石燃料,承受化石燃料巨大的价格波动,并付出高昂的长期成本,陷入能源结构难以升级的恶行循环。


    发达国家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能源融资缺口。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来,发达国家始终未能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欧洲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5年对非洲较贫穷国家的气候项目财政支持增加一倍,这一承诺目前也只是“嘴上说说”。


    外部冲击进一步推高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成本。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23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债务风险等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财政压力,限制了他们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20年和2021年,发达国家用于疫后复苏的资金支出为人均1.22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的30倍,是最不发达国家的610倍。


    今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峰会上表示,由发达国家设计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困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前发布的《贸易和发展报告》更新版中警告称:“随着全球经济在金融动荡加剧的情况下放缓,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持续多年的经济困难,这对其公共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正如崔守军分析指出的,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南北鸿沟”日益显著,原因至少有三方面:首先,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增长客观上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推动能源转型时的方针和策略可能更趋于保守,导致投资不足。其二,地缘政治的复归、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两个危机的叠加,使部分发达国家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在高科技和能源投资等领域更注重增强自身投资,而非面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南北合作。其三,美联储等带头激进加息,导致大量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融资和偿债成本大幅攀升,进一步趋向以保守态度面对能源转型投资。


    此外,“南北分歧”也持续阻碍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承受能力不同,南北方国家在气候和能源转型政策、历史排放责任与补偿、碳排放权等问题上长期持不同意见。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除了注重减排,他们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其他优先事项,如公共卫生、减贫、经济增长等,因此有必要平衡发展和减排,探索适合自己的减排路径;同时认为发达国家应当承担历史排放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减排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则认为,应该基于目前状况,寻求能源结构转型,同时敦促发展中国家加快气候友好型发展。


    需合作应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脆弱国家亟需更多援助来增强其能源转型能力。然而目前融资“太少、太慢”,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比预估需求量低了5—10倍且差距还在扩大。到2030年,估计每年需要1600亿至3400亿美元,到2050年为3150亿至5650亿美元。但目前支出还不到总额的1/10。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日前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前瞻报告》显示,当前,能源转型投资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只集中在少数技术上。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为0.5万亿美元,而为了实现1.5℃的气温目标,各方每年还需投资这一数字的3倍以上。报告建议,发达国家和多边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的资金支持。只有集中力量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转型的瓶颈,释放其巨大市场潜力,才能早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碳排放造成的影响不分地点,而且碳排放可以转移。因此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必须是全球性应对。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帮助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林伯强说,“各国应鼓励以贸易全球化支持低碳全球化,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要弥合‘南北鸿沟’、促进能源转型,国际社会应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合作框架下,加强南北协商合作。”崔守军表示,“在南南合作方面,金砖合作机制大有可为。金砖五国拥有较强经济基础,同时具备推动能源转型的意愿和行动。此外,金砖国家设立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有专门款项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投融资,有望为全球能源治理和南南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崔守军表示,南南合作机制对推动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做法赢得了广泛认可。“中国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传授技术、分享经验,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正能量。未来,各国应继续凝聚合力,促进缩小南北差距、弥合发展鸿沟、推动包容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崔守军说。

    2023-04-20
  • 信贷优惠、消费折扣……低碳生活能“变现”!

    62人获“减碳消费贷”1587万元


    探路碳账户,低碳生活能“变现”


    最近一年,在威海市文登区龙山路经营百货商行的孙洲,一直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绿色低碳从我做起,还能让碳账户多积分。”孙洲说的碳账户,是在文登农商银行小微贷中心办理的。


    “我们依托银行账户,制定了个人碳账户管理办法,明确了碳账户等级划分标准。”4月12日,记者来到文登农商银行,该行小微贷中心主任荣文峰说,根据市民使用水、电、天然气、纸制品、驾驶低油耗汽车、乘坐公共汽车、驾驶新能源汽车等7个方面的减碳量,碳账户系统给予相应赋分。


    减碳量的计算是个难题。“我们根据公式‘减碳量=节约量*兑换因子’,计算出用户减碳数据,划分3个等级,0至50kg为浅绿,50kg至100kg为中绿,100kg以上为深绿。”文登农商银行副行长李中元说,“根据不同积分及等级,客户在我行办理业务享有不同的优惠。”


    贷款额度增加、贷款利息减少,是碳账户的福利。“拿客户孙洲来说,我们以他上一季度节约用水量1吨、节约用电量30度、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4755公里来计算,合计减少碳排放量104.7kg,属于深绿等级。”荣文峰介绍,“我们给予客户授信额度上浮20%—30%,利率优惠50—100个基点,最终该笔贷款额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5万元,每年可减少利息支出1950元。”


    碳账户跟消费场景结合,还能有效拉动消费。文登农商银行将49家“智e购”合作商户和29家异业联盟商户认定为绿色商户,持有该行碳账户的市民在绿色商户消费,可以享受100元立减20元、打折秒杀、随机立减、消费抽奖等优惠活动。


    “有了碳账户,不仅贷款省钱,消费也省钱了。”文登市民于子林也申请了碳账户,“我有117kg的减碳量,属于深绿等级。”


    碳账户还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碳账户能给‘海贝分’加分。碳账户等级不同,加分也不同。深绿加1至1.5分,中绿加0.5至1分,浅绿加0至0.5分。”于子林说的“海贝分”,是威海市社会信用中心为个人信用信息的量化打分。市民“海贝分”达到相应等级后,可享受暖气费退费、社保服务绿色通道、景区门票优惠、医院住院免押金、惠民消费券等权益。


    有了碳账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不仅仅是一项倡导,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李中元说,“碳账户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将融入更多应用场景。我们正在大力推动碳账户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导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推动消费端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文登农商银行建立个人碳账户145个,为62名客户发放全省首批减碳消费贷1587万元。


    信贷优惠、消费折扣、信用积分……对市民来说,碳账户的好处不胜枚举。对银行来说,碳账户也是转型发展的利器。李中元提到,“借助碳账户,我们可以吸引用户把生活场景绑定在银行,活跃存量用户,增强客户黏性。通过碳账户对客户信息进行积累收集,也为我们后期探索推出更多绿色金融产品作准备。”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王继东说,“全省农商银行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引导生产要素有序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王新蕾)

    2023-04-20
  •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深度观察)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运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及周边环境巡检。


    张晓闽摄





    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员工帮助用户检查光伏发电板。


    郑极摄





    国家电网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四川段放线现场。


    卢忠东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当前,我国传统电力系统正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国家电网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坚持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表示。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家电网如何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记者近日走进江苏、福建、四川等地进行了采访。


    电源——


    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撑非化石能源高效开发利用


    从成都向东驱车约两小时,记者来到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占地面积相当于30多个足球场的成都东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正忙。这里,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西地区电量富余,川东中部地区供应紧张,我们既要打‘保供战’又要打‘消纳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衣立东介绍,川西地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现有外送通道已满载运行,亟须新增通道。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省内“西电东送”能力,既满足川西地区清洁能源高效送出需求,也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供电保障能力。


    往东千余公里,跨越长江、“北电南送”的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同样施工火热,这是国内首个交流改直流工程。目前,江苏99%的风电和67%的光伏发电分布在苏北地区,富余电力需通过跨江通道送至苏南地区消纳。


    “受生态保护、成本等因素限制,长江江苏段很难再新建其他跨江输电通道。扬镇直流工程相当于把‘小石桥’改造成‘大跨桥’,投运后将增加120万千瓦输送容量,约占镇江最大用电负荷的25%。”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马生坤说。


    新型电力系统中,水、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然而,从全国看,这些清洁能源的资源和需求一直存在逆向分布问题,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风光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东中部和南方地区。


    与煤炭方便远距离运输不同,水、风、光等资源只能就近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网送到负荷中心。这样一来,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联网”、省内主网架“补网”,提升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工程。“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力争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送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0%以上。


    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其大规模高比例接入,除了保障“送得出去”,还要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推动“消纳得了”。这就需要它们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比如,风电光伏出力高峰时,常规电源就需压低发电出力、为其让路,而这也意味着常规电源发电收入的减少。


    那么,如何通过市场化方式激发常规电源调峰的积极性,合理补偿调峰电厂的成本?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天风光发电出力较大,需要1、2号机组执行深度调峰。”这天一早,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公司当班值长李钊接到国网江苏省电力调控中心发布的调峰需求。两小时后,1、2号机组的出力负荷从50万千瓦平稳降至30万千瓦。“之前我们通过江苏调峰辅助服务系统提前申报了两台机组的调峰能力。今天响应了40万千瓦的调峰需求,预计能获得100多万元补偿。”目前江苏已有109台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了深度调峰能力改造,装机容量占全省30万千瓦以上统调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的93.1%。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全国共挖掘全系统调节能力超过9000万千瓦,年均促进清洁能源增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煤电企业由辅助服务获得的补偿收益约320亿元,灵活性改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


    电网——


    强化前沿技术布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大量替代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对电力系统安全、高效、优化运行提出更大挑战。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关键平台,电网企业亟须强化前沿技术布局,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国家电网做了不少探索。


    ——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为电网运维装上“千里眼”。


    按下启动键,一架黑色无人机缓缓升至120米高空,按照预定轨迹巡检电塔。“以前运维人员拿着望远镜抬头看,难以精准发现问题,效率也不高,一座塔需要两名运维人员巡检半小时。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检只需10分钟。”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王一丁介绍。


    2022年,江苏电网无人机自动巡检作业量超过52万架次,提前发现、消除输电铁塔缺陷及通道隐患4.2万处,缺陷发现效率大大提升,由此可节约运维成本约2亿元。


    电网运维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离不开全息数字电网对上亿千瓦负荷的大电网进行数字化呈现。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公司大屏上,无人机巡检坐标点、危险类别、实测水平距离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全息数字电网覆盖了10万多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多座输电杆塔以及输电通道地形地貌数据。这相当于用数字孪生的方式,给电网运维装上了精度达厘米级的‘千里眼’,能够实现输电通道环境状态智能评估报警、无人机自主巡检航迹规划等功能,提升输电线路智慧运检水平。”公司总经理张天培表示。


    ——配网负荷精准“画像”,调度研判时间大幅缩短。


    把电网主网比作“主动脉”,连接千家万户的配电网则相当于“毛细血管”,直接关系“最后一公里”用电问题。相比主网,配网设备多而分散,出现重过载、低电压等故障后,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很容易影响可靠供电。


    在四川资阳,配网负荷精准“画像”系统起了大作用。今年春节前夕,当地用电负荷大幅攀升。“配电线路负载率达89%”——1月16日傍晚,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的调度员蒋祥玲在电脑前收到异常提醒后,借助“画像”系统推荐的负荷转供方案,在1分钟内下达线路转供指令,负载率迅速下降至65%,而过去靠人工计算研判平均需15分钟以上。


    “‘画像’系统基于现有调度、运检、营销等数据,通过配网状态估算等技术,可准确感知配网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状态,精准定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总经理栗璐介绍。


    ——多端互联微电网,实现多能互补和时空互济。


    搭乘轮渡登上福建湄洲岛,宫下码头的“彩色光伏”风雨廊映入眼帘。漫步岛上,充电桩、移动储能车等设施星罗棋布,周边还布局着许多海上风电机组,送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去年7月,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此投运。“我们选取岛上轮渡码头、宫下村、朝圣停车场等5个片区,形成环网,让不同片区间实现多能互补、时空互济。”国网湄洲岛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瀚说。


    不仅如此,过去岛上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在并网时首先要转换为交流电,送到直流充电桩等用户侧设备时,又需再转换为直流电,由此造成电能损耗。“我们的项目创新应用了光伏、充电桩直流并网技术,减少转换环节,实现了光伏电量就地就近高比例消纳。”王瀚说。


    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董事长阮前途说,接下来福建电力部门将年均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配电网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数字闽电”,支撑接入各电压等级、各类型电源和负荷,兼容各形态电网运行方式。


    负荷——


    引导更多负荷侧资源成为可生产电能的“产消者”,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工业可调控负荷、电动汽车、储能等负荷侧资源不再是单纯消耗电能的“消费者”,而是既消耗电能又可生产电能的“产消者”。比如,电力用户利用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富余时可以把电卖给电网,不足时从电网买电。电动汽车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放电。负荷侧与电网灵活互动,可使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幅提升。


    “听说这里有V2G(车网互动)技术,我过来‘尝尝鲜’。电动车放了30度电给电网,充电账户返了90度电。”在江苏常州新型站网互动示范中心,电动汽车车主蒋梦迪体验了一把“模拟需求响应”。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主任李敏介绍,借助V2G技术,电网负荷较高时,电动汽车能够反向送电给电网,可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谢永胜介绍,接下来,江苏电力部门将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支持各类负荷资源的全接入、全监测、全管理和全方位服务,持续提升负荷管理水平,深挖各类可调节资源,引导更多资源参与需求响应。


    当前,各领域还在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福建武夷山,片片茶园满目青翠。来到皇龙袍茶业的加工厂,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摇青机、热风炉、揉捻机、焙茶机等设备,为制茶季作准备。


    炭焙,是制作武夷岩茶的一道关键流程,传统做法是将木炭倒入焙坑燃烧,再盖上一层细灰,将茶叶焙透。如今,工人在焙茶机的屏幕上,就能设定焙茶的空气温湿度、通风强度、翻茶状态等,确保茶叶均匀烘焙。


    “过去师傅每隔半小时要翻一次茶叶,时间长的要十几个小时。1个炭焙房12个焙笼,每烘焙一次就要消耗60多公斤木炭,成本高也不够环保。”皇龙袍茶业负责人王剑锋说,目前茶厂80%的生产流程已实现电气化,较改造前增产35%,平均综合用工成本降低20%。“2020年开始,我们联合相关企业研制类炭焙工艺电焙茶设备,相比传统工艺可节省约4/5的能耗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烘焙增香效果也很接近。”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吴宏涛介绍。


    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有助于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中,终端用能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将逐步提升。在江苏,全省累计推动建成各类全电厨房1万余个,推广空气源热泵等粮食电烘干设备6000余台;在四川,成都空港花田打造全电景区,观光车、商业餐饮、花田浇灌等设施实现全电化;在浙江,宁波累计投资建设13套智能高压港口岸电,实现宁波港集装箱港区高压岸电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预计替代电量达到6000亿千瓦时以上。


    储能——


    多技术路线发展储能,支撑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5、4、3、2、1,开始!”随着指令下达,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春厂坝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变速抽水蓄能功率响应试验。


    “就响应速度来说,常规抽水蓄能是分钟级,变速抽水蓄能可做到百毫秒级,而且功率可大可小,相当于可快充、可慢充。”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理杰解释道,光伏发电出力跟天气紧密相关,“即便晴天时飘来一朵云,光伏发电出力也会突变,这时就需要变速抽水蓄能平抑光伏出力的快速波动。”


    “十四五”时期,四川还将推进大邑、道孚及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此前几乎没有建设过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电大省四川,开始大力推进储能建设,可见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需求正在增加。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这个“超级充电宝”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内,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在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万吨;在安徽,国网安徽电力投资建设的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了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为解决长时间大规模电能存储提供了技术验证;在福建,在建的宁德霞浦渔洋里储能电站,采用了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全数字化模式等先进技术……国家电网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2025年、2030年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分别达到5000万千瓦、1亿千瓦;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预计2030年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亿千瓦。


    记者同时在采访中发现,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足够支撑能力尚需时日,新型储能的技术安全性和经济性仍需提升,抽水蓄能虽技术相对成熟,但建设周期较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仍是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煤电机组还需要持续开展灵活性改造和节能减排改造。


    去年夏天,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部分时段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主任李晨介绍,四川水电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8%,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6%,具有顶峰兜底作用的火电装机仅占16%。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近年来四川煤电装机占比有所降低,极端天气情况下火电难以弥补水电出力不足带来的电力缺口。针对电源多能互补性不强的问题,四川已经行动起来。《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抓紧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项目,在成都等省内负荷中心、天然气主产区新增布局一批气电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马拉松”。“国家电网公司将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有利机遇,凝聚各方合力,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辛保安表示。

    2023-04-19
  • 未来制造业:碳中和、AI和数字化

    以“产业转型,作出改变”为主题的202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于4月17日至21日举行。作为汉诺威工博会的一部分,碳足迹相关的技术创新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工业领域的参与者聚焦二氧化碳中和生产、人工智能、数字化工厂等方面,竞相展示未来生产和能源供应的解决方案。多家企业展示了实时确定产品碳足迹的案例。


    4月17日至21日,全球约4000家来自机械工程、电气和数字行业以及能源行业的企业参加了202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工业贸易展览会上,从复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到人工智能(AI)渗透和优化生产与设计,以及能源管理、碳足迹分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工业领域的参与者聚焦二氧化碳中和生产、AI、数字化工厂等方面,竞相展示未来生产和能源供应的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中和生产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上,人们聚焦气候友好型生产转变的方式,例如,过程用能的电气化、氢气和生物质的使用、二氧化碳的回收、循环经济的扩展等。


    尽管欧洲的氢能产业处于世界前列,但现在仍然迫切地需要将氢经济从小众转向规模化。在工博会上,围绕氢气的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和安全存储,以及氢能应用的各种场景,很多企业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作为化石燃料的环保替代品,电力合成燃料(E-Fuel)是由水、二氧化碳和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制成的。它具有与传统燃料相似的特性和化学性质,可用于传统内燃机,但不会释放额外的破坏气候的气体。欧盟特许2035年后继续销售使用E-Fuel的内燃机汽车。经典内燃机的拥护者将电力合成燃料视为未来出行的气候中和选择方案之一。工博会上,关于电力合成燃料规模化生产及其经济性的讨论仍在继续。德国西门子能源等展示了其在智利南部以工业规模利用绿色电力和水生产二氧化碳中性燃料的项目“HaruOni”。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投入运营的电力合成燃料的全集成工厂,2023年计划生产13万升合成燃料。


    工博会上,人们还能看到不同的提取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例如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热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的技术就可从大气中直接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炭黑。通过这种方式,有害的温室气体可转化为高科技应用的原料。经过不断改进,KIT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测试设施,每天可从环境空气中提取近两公斤的二氧化碳,并在连续运行中转化大约0.5公斤的固体碳。


    在二氧化碳回收方面,工业自动化领军者费斯托公司独辟蹊径。费斯托的生物反应器拥有最佳的生长条件,其中的藻类吸收的二氧化碳比陆地植物多一百倍。在202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费斯托展示了该系统的规模化以及工业化的初步阶段。


    人工智能渗透工业领域


    伴随新一波AI的热潮,汉诺威工博会也聚焦“生产中的AI”这一主题。从机器人技术到生产单元,AI和流程自动化相互作用,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表现不凡。除了优化流程外,制造业在仿真、测试和产品开发方面越来越依赖AI。


    在智能优化生产流程方面,西门子公司以一个巧克力工厂模型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机器学习模型有效集成到生产流程中。在模型案例中,经过大约72小时的数字孪生训练,AI制定了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得所有巧克力棒都尽可能快地在前面的传送带上运输,并且仅在最后一个传送带上精确控制速度。弗劳恩霍夫所属4个研究所联合展示了用AI优化生产计划的例子。面对制造时间精确到分钟,订单网络和数据结构异常复杂的情况,人工管理已很难胜任,而AI可确保将不同订单分配给最合适的生产机器,以实现最佳的利用率。


    弗劳恩霍夫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IDMT)在工博会上展示了一个基于AI的工业噪声分析在整个生产链上应用的案例。内容包括过程监控、产品在线和终端质量控制以及机器的预测性维护等。创新的测试系统可以根据每次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来识别部件是否正确连接。给人的反馈可以是听觉的、视觉的或触觉的,例如通过振动。机器人则直接从传感器系统获取必要的信息。IDMT开发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用语音命令可靠地控制机器。即使在工厂车间嘈杂的环境中,语音识别也能正常工作。


    在模拟仿真方面,领先的工程AI软件公司MonolithAI展示了其机械工程仿真解决方案。它的AI方法比普通的数字模拟走得更远。每次模拟都可进一步开发一个产品模型,从而为制造商提供更多分析数据。这意味着机械工程可节省大量测试。像ChatGPT或DALL-E这样的系统已可支持当今的文本生成、编程和设计。在传统的设计空间探索(DSE)中,工程师必须手动扫描非常大的问题空间来获得设计解决方案。而在AI的帮助下,包括芯片设计在内的复杂设计领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可以预见,DSE将是未来AI项目的重点之一。


    此外,参观者还可在工博会中找到能激发灵感的AI工具和用例。例如,费斯托在开发生物反应器时就利用AI和量子传感器来检查细胞的活力;英特尔与合作伙伴则展示了基于AI的机器人如何确保装配线上的质量;西门子展示了在AI系统ChatGPT的协助下如何加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代码编程;弗劳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统研究所则展示了针对AI程序的开发测试工具和程序,从可靠性、公平性、稳健性、透明度和数据保护方面检查和评估AI应用程序。


    制造业的数字化趋势


    自动化之后是生产的数字化,目标是生产效率、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使企业在通向未来工业的道路上获得更高竞争力。未来的生产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数字化工厂需要从产品研发、工艺、制造、质量和内部物流等与产品制造价值链相关的各个环节都基于数字化软件和自动化系统进行支撑,例如制造执行系统(MES)。通过监控、跟踪、记录和控制整个生产周期来优化制造流程,MES填补了生产计划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的鸿沟,实现了企业计划、执行、控制三层之间的信息流通。


    在工博会上,参观者可看到下一代MES产品,即面向工业物联网框架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MOM)。现代企业需要全球化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供应链分段管理,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以及任意地点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MOM强调生产同步性,支持网络化制造。现代企业的管理架构在云/工业物联网平台、本地、边缘或混合场景中得到灵活使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实现数字化企业转型意味着要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OM和自动化整合在一起。


    至于已提出10多年的“工业4.0”,作为德国工业制造的伞形品牌概念,它将传感器制造商、自动化专家、机器人制造商、软件制造商和用户聚集在一起,成功激发了人们对自动化的热情,也对工业过程的数字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亚洲的充满活力的公司,正在企业的数字化领域投入巨资,并且已超越了许多西方竞争对手。慕尼黑大学与合作伙伴一起对全球899家工业公司进行了数字化程度调查。结果发现,只有50%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最有效的是两种技术是自主运输和AI。在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和美国的公司中,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大约44%是自动化的,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已达到69%。


    在工博会现场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德国分公司经理杨斐说:“我们这次重点展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包括搭载智能力控补偿技术和离线编程技术的工业机器人磨抛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的高精度移动机器人;为工业领域智能、高效完成清洁作业量身打造的‘星卫来’工业清洁机器人;让质量控制更加简单高效的多可协作机器人3D扫描检测系统等。我们希望各国的参观者能够切身感受到新松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进步。”


    杨斐希望未来能为德国客户提供一整套的工业4.0解决方案。他强调说:“新松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及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已累计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4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是大势所趋。新松不断攻关智能感知、自主决策等行业前沿、共性技术,将机器人与机器视觉融合、与更多的传感器融合、与人工智能融合,使其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

    2023-04-19
  • 辽河油田积极打造绿色发展“新增量”

    规划建设5台风机,装机容量31.25兆瓦,预计年发电近一亿千瓦时……日前,辽河油田首个风力发电工程沈阳采油厂前进-静安堡风力发电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项目核准及可行性研究,正加快组织初步设计。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辽河油田清洁能源替代率,并实现对外清洁供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


    今年,辽河油田进一步将绿色低碳和新能源工作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绿色低碳613工程”,抢抓发展机遇,以高质量规划引领油田生态优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的“新增量”。


    辽河油田主动与辽宁省内6个城市、7家炼化企业沟通对接,协同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制定驻辽炼化企业升级改造项目方案,确立辽阳县200兆瓦风力发电等6个重点新能源项目,与辽中佟二堡镇、盘锦智慧城市签订共200万平地热供暖项目协议,加快推进盘锦、锦州、沈阳区域光伏项目,预计6月底建成投产。


    2月15日至16日,辽河油田与辽阳市、抚顺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与两市在储气库、CCUS、风光发电、地热、储能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业务发展。


    3月30日,辽河油田邀请中国石油11家驻辽企业交流研讨,就油气生产绿色转型、炼化企业“减油增化”转型升级等内容凝聚共识。


    在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欢三联合站,技术人员以地热水为介质,通过改造后的注采系统将地下热能提取上来,用于生产生活加热,一季度累计供热4.41万吉焦,节约天然气126万立方米。辽河油田通过自主建设地热、光伏等工程,推动联合站碳减排,努力打造油田首个“零碳”联合站。


    目前,油田重点攻关项目取得进展,储能库探索实现新突破。辽河油田利用二氧化碳辅助稠油吞吐开发,在减少稠油注汽和能耗的同时,年埋存二氧化碳上万吨;欢采、特油二氧化碳捕集站成功投运,首次具备了二氧化碳自主液化处理能力,将为持续开展CCUS试验奠定更为稳定的碳源基础。电热熔盐储热技术进入现场试验,通过新型锅炉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利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与采出液连续换热,实现单井稠油升温输送,这一技术替代天然气加热,为稠油降低开采成本和碳排放探索了新的途径。

    2023-04-18
  • 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今年要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1.6亿千瓦左右。


    记者梳理发现,为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我国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为补充,综合考虑采煤沉陷区,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


    近期,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优先将大型光伏基地用地列入重点项目计划清单;提倡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建设大型光伏基地,鼓励采用林光或草光互补模式。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方向,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表示,我国正在以风光资源为牵引,以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为依托,以灵活调节电源为支撑,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原副司长胡培兴认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发掘沙漠、戈壁广袤的土地资源和充沛的光照资源,创新发展沙漠光伏,实现沙区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实现地方经济振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技术创新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加速器。10年来,光伏、风电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高效光伏发电、大容量风电、“华龙一号”核电、新型储能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以光伏行业为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吉瓦、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


    “能源领域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提升国际竞争力、迈向工业4.0时代的必经之路,更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表示,随着世界能源格局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日益迫切,能源领域亟需加快创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与此同时,在能源产业加速变革,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氢能的创新与发展备受关注,由绿电与绿氢耦合而形成的“电氢体系”,也被业内视为氢能创新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断加快氢能布局,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据吉林省能源局总经济师叶雪松介绍,吉林省正在推进交通领域率先行动,加快培育氢能应用场景,稳步扩大氢能应用市场规模。推进化工领域重点突破,开发氢能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潜力,开拓规模化用氢场景,实现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就地消纳。


    “下一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转型机制保障,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力度,不断完善促进能源转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023-04-18
  •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评论员观察)——加快数字中国建设⑥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


    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


    在浙江宁波,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洪水演进的仿真预演,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在湖北石首的天鹅洲保护区内,水温、溶氧率、江豚进食量等数据被采集汇总到智慧生态保护系统中,助力动物保护更加精准高效;陕西省建设的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具有数字乡村环境监测、可视化地理信息服务等功能……近年来,不少地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今世界,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作为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才能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以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为例,从海漂垃圾重点监测、空气质量精准研判,到指挥中枢部署工作“点对点”、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无纸化”,该平台更好帮助生态环保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证明,有了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生态治理不仅有了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了科学分析、有效应对的“智慧脑”“灵巧手”。下一步,丰富生态领域数字应用,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就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有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很多数字科技企业制定低碳发展计划,5G基站单站址能耗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节能建筑、节水农业、零碳工厂等数字应用新探索,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据预测,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数字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将达到121亿吨。数字化与绿色化相融合,有助于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推动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看房到实现无纸化签合同,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打卡健身到参与线上二手交易,数字化应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中来。依托数字技术,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促进节能、降碳、减污的同时,推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有了更加坚实的根基。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下一步,不断夯实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必定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让美丽中国不断展现更加壮丽的新图景。

    2023-04-17
  • 投资超3100亿,持续“增智降碳”,山东交通运输今年这么干

    记者在4月16日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山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投资3100亿元以上,建成通车济郑、莱荣高铁项目,济南至潍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高速项目,年内济宁新机场转场运营,建成烟台机场二期、临沂启阳机场改扩建工程。


    2022年投资额创新高,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2022年是山东交通运输持续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转型、大产出的一年,全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84亿元,同比增长16.1%。黄东联络线、济莱高铁2条高铁开通运营,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446公里;建成通车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等7个项目和2个项目局部路段,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48公里,六车道以上占比提升到32.8%;全省通用机场达到16个,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


    运输方面,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累计完成27.7亿吨、7913亿吨公里,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位。港口一体化改革规模化、集约化效应加速显现,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亿吨,同比增长6.1%,沿海港口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位。铁路货运量完成3.34亿吨,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397万吨,增长27.5%,创历史最高。


    面向未来,山东力争到2025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交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市市通高铁、98.5%的县“县县双高速”,构建起“123”客运通达网和“123”货运物流网“两个运输网”,沿黄达海、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战略支点作用充分发挥,初步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建成这些“铁公水空”大项目


    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加快总规模1.08万亿的125个续建项目建设,抓好总规模2200亿的32个新开工项目,积极推进总规模1000亿的20个储备项目。铁路方面,强力推进雄商、津潍、潍烟、济滨等6个高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和青岛连接线2个项目,建成通车济郑、莱荣2个项目,年底全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2800公里。


    高速公路将进一步“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加快推进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东营至青州改扩建等23个、1749公里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庆云至章丘、济南至宁津等13个项目,建成济南至潍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2个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200公里。此外,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公路扩面提标的重点,年内实施1556公里、建成1229公里,将公路“毛细血管”延伸到旅游景点。


    港口方面,加快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国际中转港“四港一体”,推动海河陆空“四港联动”,全面建设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世界级港口群。抓好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码头工程、烟台港西港区LNG接收站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底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等项目。


    内河水运方面,推动京杭运河济宁港、枣庄港扩能提级,高标准建设菏泽港、泰安港。推进大清河航道工程建设,年内启动实施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加快小清河复航进度,上半年实现全线通航,统筹考虑沿线物流发展,逐步培育市场。


    机场方面,加快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建设,年内济宁新机场转场运营,建成烟台机场二期、临沂启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泰安仪阳、德州庆云2个通用机场,并再启动一批通用机场。


    构建智慧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2023年,山东交通运输行业还将持续“增智降碳”,主要表现在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今年年内我省将建成通车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项目,扩大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的智慧高速试验段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打造一批公路数字化应用“样板路”。加快国家智慧港口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省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打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智慧港口。全面推进济南机场航空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重点推进“氢能高速”“氢能港口”建设,推广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应用,全面推进“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推动铁路向重要货源地延伸,年底前完成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建成铁路专用线6条,开工4条,确保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3%以上,年内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0%以上。(常青)

    2023-04-17
  • 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活动启动

    人民网西宁4月13日电(杨启红)4月13日,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启动。据悉,本次科学考察活动将通过进一步了解长江源湿地水体、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分布格局,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碳中和生态补偿机制,从而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撑。





    三江源国家公园。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表示,开展本次科考对加强三江源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原位观测实验、多源遥感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碳储量估算与固碳潜力评估工作,编制本底数据集,提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可行性建议,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双碳”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本次科学考察活动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联合长江科学院共同推出,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积极助力青海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举措。


    此外,启动仪式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邓本太为科考队员们授旗。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与长江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依托科技支撑和项目优势,围绕三江源地区社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考察、乡村优势产业调整和发展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023-04-14
  • 京津冀“碳谷”启动建设

    本报廊坊4月13日电(记者邵玉姿)以“碳索创新发展应用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河北省廊坊市举办,京津冀“碳谷”同时启动建设。


    据介绍,京津冀“碳谷”将以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利用3—5年时间,培育引入20家以上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优势的重点企业及若干配套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碳纤维—中间材料—复合材料—多元制品”的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此外,京津冀“碳谷”将发挥产业链共建优势,对接京津两地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机构,共同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京津研发孵化、廊坊转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2023-04-14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青海:牢牢把住绿色发展之脉

    3月23日,在青海零碳产业园区海东红狮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青海省集中开复工1236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那么,青海如何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兼顾协调之路?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青海省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并建成投产,各项工作进展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如今的青海,戈壁荒滩上架起“蓝色海洋”,盐湖资源产业链不断壮大,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全国,美丽的花海、湖泊成为世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青海湖周边湿地得到明显恢复。青海湖管理局供图


    提质增效: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在柴达木盆地,每片盐湖都是具有开发价值的“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富含钾矿,主要出产氯化钾;东台吉乃尔盐湖富含锂矿,主要出产碳酸锂;大柴旦盐湖富含硼矿,主要出产硼酸……


    筛分、浓缩、浮选、结晶……春节刚过,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车间就忙碌起来。技术员穿梭在生产线内进行着设备调试、检测及控制等工作,各数字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争分夺秒抓生产。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期,国内钾肥市场需求旺盛,订单不断。作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探索出了钾资源“固液转化、驱动开采、贫富兼采、循环回收”的独特开发模式。2022年实施了前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工程,进一步实现了盐湖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近年来,青海高度重视盐湖产业的绿色、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在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铆劲发力,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单一钾肥生产模式,对盐湖资源中丰富的共生资源千淘万漉,基本建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推动盐湖资源产业链不断壮大。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需要从资源勘探、后备资源保障、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科技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全面提升能力,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水平,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实现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贠红卫说。








    中电建青海共和50兆瓦光热电站。资料图片


    风光正好: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能,主要体现在水丰、光富、风好、地广,且具有互补性。据测算,青海水能技术可开发量2585万千瓦,太阳能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555万千瓦,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以上。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是能源革命赋予青海的时代机遇,更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初春时节,黄河羊曲水电站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羊曲水电站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的交界处,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茨哈、班多和羊曲”三个规划梯级电站的最下一级。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大坝工程镶嵌混凝土坝浇筑、堆石坝填筑,溢洪道泄槽及堰闸段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段军邦介绍,“羊曲水电站是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特高压外送的重要支撑电源,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耗146.7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41.2万吨,对加快青海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风生水起”到“风光无限”,青海已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截至2022年年底,青海电网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4076.0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814.58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比重分别为91.22%和62.99%。


    “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全省风电、光伏装机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真诚期待与有关各方面加强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和应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绿电制氢制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创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在中共青海省委“中国这十年·青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省长吴晓军说。


    生态优先:聚焦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今天运气不错,看到了四只雪豹,还有一头熊。”3月22日,才改在朋友圈写道,配图中的雪豹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皑皑白雪与棕熊形成鲜明对比。


    才改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绕果村的牧民,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自然体验接待向导。昂赛乡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核心区域,70%的辖区面积是高山草场和山间林地,是“雪山之王”雪豹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2017年,昂赛乡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第一个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的试点,从无名小镇一跃成为游客进行生态体验的打卡地。包括才改在内的21个自然体验接待家庭接受培训后,轮流接待来昂赛乡进行自然体验的体验者。


    “我主动报名申请了特许经营,成为登记在册的生态体验接待家庭。”才改讲起自己曾经放牧的日子,“过去,我们以放牧和挖虫草为生,收入很不稳定。现在作为接待家庭,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分红。同时我还是生态管护员,每个月拿1800元的固定工资,再加上卖虫草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


    才改生活的变化是玉树州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缩影。近年来,玉树州立足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字号”招牌,大力推动昂赛雪豹野生动物自然观察、澜沧江和通天河流域漂流、可可西里藏羚羊自然观察等7个特许经营项目,不断释放生态红利,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


    目前,青海省规划打造了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多条生态旅游精品环线,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推介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8条、“乡村是座博物馆”主题线路8条,推出“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


    发挥优势:做好绿色农牧业大文章


    3月14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镇吉龙村生态有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时,正待出栏的500只羊已经装车,即将运往海南州贵德县。


    仔细一瞧,这羊与普通羊长得不大一样,黑眼圈、大波浪。“这是什么品种啊?”记者问。


    “这是我们这里特有的泽库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以产肉为主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畜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之一。”合作社负责人多杰吉布介绍,目前合作社养着5000多只羊。


    吉龙村是泽库羊核心养殖区之一,牧民们靠着放养泽库羊摆脱了贫困。为了更好地与乡村产业对接,村里成立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进行泽库羊的标准化高效养殖。2020年,合作社畜牧产业收入达59.3万元,农业收入达54.6万元,商业收入达16.7万元,年底为社员分红68万元。


    如今,合作社还将发展畜牧业拓展到了羊毛被加工、民族传统羊毛帽制作等领域。“接下来,我们将科学整合优势资源、改变传统产业模式,合理有效利用资金,争取在2025年建成万只羊基地,带动更多牧民共同致富。”多杰吉布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借助青藏高原“超净区”的地理生态优势,青海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鲑鳟鱼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农作物北繁制种基地。2022年,青海省牛羊肉、油料、青稞、枸杞等绿色产品输出规模达80万吨,价值超过130亿元,全社会创建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氛围正在形成。


    西宁市“河湟田园”、海东市“河湟硒谷”、海西州“神奇柴达木”、黄南州“山水黄南绿色农牧”、海南州“天路飘香”……好产品源于好生态,好产品成就好品牌,青海将高原农牧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青”字号产品正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2023-04-13

  • 首 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