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双碳”目标,计量和标准能做什么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计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60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计量被称为工业的“眼睛”,通过精密测量,“盯”住生产的每个环节。标准是一把把“尺子”,为生产生活行为提供规范和引领。“充分发挥计量、标准的约束引领和标尺衡量作用,有利于带动重点领域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升级换代,以及高耗能产品淘汰、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等制度的实施,对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说。

    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要实现“双碳”目标,首先得摸清楚产生和排放了多少碳。知道了各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数据,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实现减排。摸清碳排放,这就是碳排放统计核算。

    “碳排放统计核算为‘双碳’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史作廷强调。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碳核算方法主要为排放因子法。用排放源的数量,乘以该排放源的排放因子,就可以估算出碳排放总量。不过,这种基于计算的统计方法得出的是理论上的碳排放数据,与实际排放之间会出现误差。比如,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不同,燃料燃烧充分度也存在差异,使用同样的排放因子进行核算,会导致结果精准度较低。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告诉记者,例如,欧盟为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

    不依赖计算,直接监测和测量,这就是计量。方向指出,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而且采用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既可以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利于我们的碳排放数据被国际认可。

    《方案》坚持“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方向解释。

    史作廷指出,科学准确计量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可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有利于完善碳排放核算机制,对推动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攻克关键共性测量技术难题

    既然直接测量碳排放量,那么,计量技术的水平很关键。测得越准,碳排放数据才能越精准,基于这些数据的“双碳”决策和工作才能越科学有效。

    “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方法学、碳排放量在线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方向介绍说,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公约数”。

    解决共性关键计量技术问题的同时,前沿基础研究也不能放松。《方案》提出,加强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如,加强量子传感技术和碳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加强碳计量标准物质研制。

    “这些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硬件支撑。”方向说,有了计量基准、标准物质和测量仪器等,可以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

    此外,根据《方案》,还将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重点行业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和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向认为,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可以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

    “双碳”标准将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计量使碳排放的监测更为精准,但要减少碳排放,还需要标准的助推。

    “强制性节能标准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技术依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宿忠民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布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16项,实现年节能量77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8亿吨。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碳排放管理、非化石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但与‘双碳’工作的迫切需求相比,标准体系的全面性、协调性、先进性都有待提升,标准与政策衔接、标准有效实施机制、标准国际化水平等还存在不足。”宿忠民坦言。

    《方案》提出构建多维度、多领域、多层级的“双碳”标准体系,包括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碳市场标准等四个方面。“实现标准对‘双碳’工作重点领域的全面覆盖。”宿忠民说,这些标准将广泛用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草、金融、商务、公共机构等领域,而且兼顾地区、园区、企业、产品等不同层次标准化对象的特点,协同布局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实现各层次各类型标准的协调配合。

    除了规范行为,标准的另一个作用是引领发展。先进的标准,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宿忠民解释,标准在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清除技术等创新技术迭代升级、构建产业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行证”。

    《方案》提出,加快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等碳清除技术标准的研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碳清除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必需的,但目前技术和标准还存在较多空白,因此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协同推进,尽快补齐短板。

    此外,《方案》还提出开展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2025年前完成30项前沿低碳技术标准的制定。宿忠民认为,这种标准先行的做法,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创新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本报记者陈海波)

    2022-12-22
  • 张安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12月20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安顺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统筹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张安顺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真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这篇大文章。

    会前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各自分工作发言。

    张安顺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有机联系、系统论证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阐明了生态与民生的互利共惠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悟得更深、生态优先理念树得更牢、生态保护责任落得更实。要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切实扛起省会担当,深入贯彻省委“绿色龙江”“生态振兴”要求部署,始终把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努力在全省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张安顺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源头治理,在抓好控源治本上下功夫,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要坚持系统治理,在落实修复保护上下功夫,加快张广才岭阿城段生态保护修复、“三北”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松花江百里长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修法等。要坚持长效治理,在推进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张安顺强调,抓生态环保,贵在责任担当,重在真抓实干。要牢牢聚焦“责任”和“落实”两个关键,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及田长制,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问责力度,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标准、最有力举措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记者阴祖峰)

    2022-12-22
  • 绿氢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刘宏宇、潘洁)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北京市提出,2023年前,北京市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上海市计划,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量约3300万吨,但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制氢,属于灰氢;绿氢(通过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较低。如何让氢能产业更绿色、更低碳,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积极布局绿氢产业

    在广东佛山,氢能源有轨电车、氢能源公交车在城市穿梭,行人骑着氢能共享单车,加氢站随处可见……

    在距离佛山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宝利煤矿,几个月前,一个“零碳矿区”实现了突破: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佛山仙湖实验室打造出矿山行业的首台氢能源运输用车,利用矿区丰富的太阳能光伏制氢作为车辆的动力源,能耗大的老问题得到解决。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国企、民企、外企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出极大热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未来要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各地上马绿氢项目达40多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新疆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

    今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2022年度风光制氢一体化7个示范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可年产6.3万吨绿氢;宁夏宁东2022年拟开工新建绿氢制备和应用项目4个,绿氢产能将达到3.6万吨;今年10月,广汇能源公司表示拟投资1.34亿元,在新疆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吉诗说,绿氢示范项目有四大特征:一是绿氢制备规模大型化,已进入万吨级;二是地域分布集聚化,以风、光资源丰富地区为主;三是终端应用多元化,由交通向石油炼化、煤化工领域拓展,为工业领域脱碳开展示范探索;四是项目主体多以央企为主,如中石化、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

    为何要大力发展绿氢?

    日前,西班牙、法国、葡萄牙三国启动欧盟首条大型绿氢输送走廊计划,项目将在2030年前投入使用,每年输送绿氢200万吨,约占欧盟绿氢消费量的10%。

    专家表示,绿氢取代灰氢,将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说,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主要发达国家都出台了氢能发展战略,把绿氢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项。未来,绿氢将成为能源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全球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1年全球氢气产量达到9400万吨,基本来自化石能源制氢,绿氢占比仅为0.4‰,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亿吨。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至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至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构建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张晓强表示,全球绿氢合作空间广阔,中国要积极融入全球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参与国际氢能标准体系建设。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应尽快制定绿氢国际标准。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说,要想真正实现全球绿氢贸易,必须实现绿氢标准互认。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鲍威表示,绿氢认定需要有统一核算方法,同时需有相对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

    下一步发力点在哪里?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远高于化石燃料制氢,成为绿氢进一步商业化的最大“拦路虎”。

    “大规模低成本绿氢技术路线尚不明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景春梅分析认为,碱性电解水制氢缺少规模化应用,难以适应风、光电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质子交换膜制氢成本高,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阴离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水解制氢技术还处于基础研发或试点示范阶段。

    景春梅介绍,电解水制氢成本是化石能源制氢的2到3倍,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相比化石能源制氢差距则更大。

    “绿氢成本高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张晓强说,要积极探索低成本的绿氢供应路径,稳步构建绿氢产业体系。

    “绿氢社会的到来,还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锐明坦言,成本问题是氢能规模化应用最主要的痛点,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降低,有赖于材料的技术进步,而这将会是比较长的过程。

    景春梅建议,未来应以绿氢为导向,鼓励新能源大基地优先发展制氢产业;鼓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通过从绿电到绿氢,在化工、冶金等领域逐步实现绿氢对灰氢的减量替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要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强化绿色氢能消费引导,探索构建绿氢碳足迹证书制度。加快氢能产业碳市场建设,探索绿电交易、汽车产业积分交易等同国家碳市场的衔接机制,推动绿色氢能从制取到应用的产业全环节融入国家碳循环管理体系。

    2022-12-21
  • 青海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参与者

    12月11日,记者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近日《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发布。数据显示,青海省2022年度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要素更加完备,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统筹全省资源,全面加快创新型青海建设。青海省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能力不断增强。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青海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28位,虽仍处于第三梯队创新追赶地区,但得分十年间提升8.41分,达到49.09分,距进入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50分)仅一步之遥。同时,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青海省排名较上年提升6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跃升至21位,在西北五省区排名第二。一级指标中,青海省创新环境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11位;二级指标中,每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国内技术成交金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等指标排名处于全国前列,青海省科研论文、企业设计能力、创新基础设施、金融环境4项综合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专利、科研论文、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效率指标排名上升明显。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指出,近年来,青海省立足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基础研究和特色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硕果累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未来,青海省应继续围绕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维持与修复、碳达峰和碳中和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盐湖资源保护利用、绿色储能、生态农牧业等国家重点创新平合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2022-12-21
  • 鞍山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日前,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岫岩满族自治县,被正式命名为辽宁省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岫岩县立足生态优势,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成功签订了30万吨碳汇交易协议,实现东北地区首笔碳汇交易。同时,大力推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岫岩县的发展不仅是鞍山市“两山”转化路径的成功探索,也是鞍山市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生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鞍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两山”基地创建步伐,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推动“钢都”向“绿城”转变,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鞍山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围绕12条产业链和4个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延链建群,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把绿色低碳要求全面体现到一、二、三产业发展中,推进以鞍钢为主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统筹推动鞍钢和地方企业节能减排,加快钢铁、菱镁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鞍山市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三峡风电、龙潭抽水蓄能等项目,分步有序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快形成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节能降耗推动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021年,鞍山市PM2.5平均浓度为38.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19天,优良率为87.4%;与2015年相比,PM2.5浓度改善了45.1%,优良天数增加了86天。全市累计投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资金达5.2亿元,修复治理总面积达655.84公顷,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2022-12-20
  • 北京:核心区告别燃油锅炉 实现清洁供暖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从2021年起,北京市全力推进核心区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经过两年“攻坚”,在2022年采暖季前,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全部改为更清洁的天然气,或拆除后采用电取暖或并入城市热网。至此,北京核心区告别燃油锅炉,实现清洁供暖。

    能源清洁化改造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从1998年起,北京市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2013年以来,北京市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大规模开展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降氮改造和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三项工程性减排,大力推进清洁供暖。到2018年供暖季,平原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在这个过程中,东、西城清洁供暖步伐从未停止。

    北京市结合核心区燃油锅炉现状,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首都功能核心区能源等市政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底前实现核心区燃油锅炉基本“清零”的目标任务。北京还将核心区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列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按照“电力改造优先、并入城市热网优先”的原则,“一点一策”确定最优改造方式,并组织开展具体实施。

    经过两年攻坚努力,北京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全部实现清洁化改造,其中有超过一半通过“油改电”,其余采用“油改气”或并入热网供暖,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热保障,也同步缓解了燃油频繁配送运输给市政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东城区某驻区单位及家属区多年来一直由燃油锅炉供暖,经过30天外线施工和锅炉改造,“油改气”供暖终于成为现实,可满足附近1.6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现在屋子和以前一样暖和,再也闻不到油子味儿,更环保也更干净了。”居民王先生说。

    燃油锅炉清洁化改造也带来了环境效益,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相关人员介绍,核心区通过燃油锅炉能源清洁化改造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2715吨,氮氧化物每年可减少排放近5吨,二氧化碳每年可减少排放近7000吨,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供暖更加绿色低碳。

    2022-12-20
  • 江西:从“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

    偏远山区的空气“卖”出了好价钱,“不砍树”的小县城成了全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外来老板凭进山种植的作物就可获得银行贷款……林业资源大省江西以改革思路和大胆做法激活“沉睡”的山林,山区百姓逐步实现“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的转变。

    给“林老板”放贷,银行为何大胆了起来?

    在江西崇仁、资溪等地种了4万多亩灵芝的聂国军,前不久靠一本证书获得资溪县农商银行300万元授信贷款,年利率最低3.8%。此前,他曾在两个月内跑银行20多趟仍贷不下款,无奈找民间借贷借了3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

    从连吃“闭门羹”到银行“送上门”,困扰无数“林老板”的难题,以今年6月资溪颁发的全国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得以破题。

    “以前银行宁愿把钱贷给林和地都权属关系明晰的林农,也不愿给能创造亩产利润2万元的企业。”资溪县金融办主任金建华说,只靠一纸租赁合同,确实证明不了灵芝收益权在法律上属于聂国军,而证书的作用就在于此,这也是银行敢贷的关键。

    在聂国军的“林下经济收益权证”上,写明了林地租赁年限、灵芝生长周期和面积。但光有证还不够,为打消顾虑,资溪以财政担保搭建收储平台“两山银行”,如出现坏账,由平台代偿并收储运营相关林业资源。

    “县里为平台托底,能让银行敢放贷、企业能发展。”资溪县委书记吴淑琴说。当前在资溪设立生态支行或生态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已有10余家,截至8月底,林业相关贷款余额达32.62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四成以上。

    “改革成为撬动资本愿意进入深山老林的杠杆,让无形的山林经营权成了有形的资本。”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韦秀长介绍,截至今年9月,江西全省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44.54%。

    好空气“卖出”好价钱,“空壳村”有了厚“家底”

    半年前,江西赣州崇义县麟潭乡龙峰林场独石村,这个靠财政转移支付摘掉“空壳村”帽子的村集体,拥有了一笔1500万元的“家底”。去年底,江西省林科院的专家进山评估,核算出林场未来10年有30万吨空气可以“卖”钱,独石村老支书黄德顺当时还以为遇到了骗子。

    今年6月,民生银行南昌分行召开年中会议,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骆明根据参会人员交通、食宿,以及使用的纸张、矿泉水等消耗品计算碳排放量,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每千克0.05元的价格买了2.5吨碳汇,卖家就是独石村。

    龙峰林场占地3.8万余亩,林子虽大,但过去林业收入不到大伙收入的1%,约九成村民从中没有收益。“除了3位每月拿1500元工资的护林员,大多数人认为林子长得好不好,和自己没啥关系。”黄德顺说。

    为让山里的好空气从林间走向市场,江西探索建立自愿减排市场,挂牌交易包括崇义在内的3个试点县的林业碳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董事长刘超说,集团会同林业和环保部门,按照当前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企业减排成本,商议出每千克0.05元的林业碳汇交易价格。截至目前,已完成林业碳汇交易121万余宗。

    江西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63.1%,居全国第二。好空气虽“多”,也不能“贱卖”。实际上,过去两年老区的好空气已出现涨价态势:两年前每吨预估值35元左右,如今每吨50元。“这背后不仅是交易机制逐渐捋顺,也得益于‘降碳、控能、增惠’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相信‘生态好就是家底足’。”刘超说。

    最近,龙峰林场一派热闹景象,黄德顺和村民忙着锄草、搞残次林改造。“我们得把林子看好,保证接下来的10年固碳量稳定在30万吨。”黄德顺说,村里还考虑用卖空气的钱给林子上份保险,防止出意外。

    江西省分管林业工作的副省长陈小平说,江西以市场化手段改变过去“城市排碳、深山固碳”彼此割裂的关系,带动林农从碳汇交易中受益,使得他们把护林看得更重,以金山银山反促绿水青山,让山更绿、水更清。

    眼睛向外找木材,“南康木匠”买卖全球

    在赣州南康区,记者听闻了一段“木匠之乡”满世界找木材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南康十万木匠下广东,后返乡创业,把家具产业做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富民工程,但始终没能走出“要致富,得砍树;不砍树,难致富”的怪圈。2009年,当地数百家家具企业因无法证明所用木材系合法砍伐,一夜间面临取缔关门。

    如今,“木匠之乡”换了光景,成为“全国最大实木家具制造基地”,每天两列中欧班列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源源不断运来木材,全年进口木材上千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亲历这一变化的赣州市南康林业分局副局长肖相如说,当年南康6000多家家具企业每年所需的800万立方米木材,仅三成是有砍伐指标的“合法木材”。进口木材合法,但从沿海兜兜转转到南康,每立方米就要比沿海同行多上900元。

    从广东家具企业辞职,回乡创办南康第一家家具厂的杜永红说,南康并非林木资源富集地,如果“只看得见眼前山头”,不仅产业难上台阶,前期靠“放水养鱼”发展起来的百亿产值化为泡影也就几年功夫。

    被逼到死角的南康向外找出路。6年前,当地打破先例在内陆县城建无水港口。当时,全国10个内陆港口7个在省会城市,只有一个在南康这个县级城市,这让进口木材直抵南康。家具产业不仅要活下来,还想和国际品牌掰手腕,就不得不对产业链不全、品牌设计弱等病灶“痛下狠手”——

    南康引进500多家物流企业,打造“半小时配套圈”,物流成本比广东顺德还低15%;引进甘中学博士团队,打造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从木材上料到成品下线,生产一把椅子不到5分钟;引进全球上百家设计公司、500名设计师入驻,产业链不断升级……

    曾经一张南康木床只能赚5块钱,如今融入国际一线设计,成本1万元,售价近3万。去年南康家具产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户籍人口只有80万的县城却常住120万人,近50万人被家具产业吸纳就业。

    “改革思维助力南康家具产业蹚出了一条林茂、民富、产业兴的现代林业产业新路。”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说,根据规定,江西全省每年允许采伐1200万立方米,有赣州港的进口木材,实际采伐还不到300万立方米。

    不砍树,青山也能变金山。大山深处,更多“点绿成金”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

    2022-12-19
  • 已有59家企业80个产品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 湖州南浔:绿色认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电梯行业首批《浙江制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日颁发,位于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的某电梯企业所生产的VE系列乘客电梯产品顺利通过评审,成功获得了第一张证书。靠着绿色产品,企业今年各项订单同比增长两成。

    眼下,在南浔,高质量建设绿色产品认证已成为共识。该区积极融入浙江省绿色产品认证集成改革,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截至目前,该区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企业59家,产品80个。

    木业、电梯是南浔的支柱产业,更是绿色发展的领头雁。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开展木业和电梯行业源头替代工作,实施绿色生产两项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原料、涂料源头替代及废气治理技术规范。南浔区249家涉油漆木业企业、40家电梯整机企业已全部完成源头替代。

    自2018年绿色产品认证工作试点开展以来,南浔木业紧抓绿色转型机遇,参与制修订木地板产品国家标准1项,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6条。同时,将绿色产品认证纳入双随机检查项目。近3年,开展获证企业双随机监督检查83次,对木地板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抽检93批次,产品合格率达100%。

    为提升电梯产业绿色竞争力,今年,南浔发布《绿色产品评价电梯》团体标准和《“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电梯》,为电梯制造业提供绿色制造技术支撑、有效管理措施以及配套服务保障。

    “对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及制修订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20至150万元奖励,今年以来已发放奖励1500万元,并在绿色融资基础上增加碳排放考量,助推重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产业绿色转型。”该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学明介绍。

    此外,南浔在木业、电机行业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小微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36家木业、电机试点企业导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家企业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4个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

    2022-12-19
  • 京港共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李博)12月15日,作为京港洽谈会活动之一的“减污降碳,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通过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双方围绕京港两地环境改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交流,助力京港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京港合作的重要议题,两地环境部门在此框架下开展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形成了互学互鉴先进经验的机制。两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保持了频繁的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拓宽协作范围,为两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专题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减污降碳行动措施和成效及“十四五”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具体措施;机动车排放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移动源管控措施及电动车发展思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及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北京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工作、低碳试点工作及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案例。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等内容。

    专题活动上,京港环保同仁均表示,京港两地在深入推进污染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交流共享,对推动京港高质量发展、共建美丽大都市非常重要,希望进一步巩固交流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通过分享措施和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家园而努力。

    2022-12-16
  • 宁夏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日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等21项举措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的深度协同做出顶层设计。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宁夏将因地制宜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严格规划环评审查、节能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严控严管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项目,严控钢铁、煤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规模,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严禁在黄河临岸1公里范围内新增“两高”项目,推动园区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曾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工业项目搬迁入园。逐步推进各类企业迁入合规园区,新建化工、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等企业,应布局在符合产业定位和准入要求的合规园区,严禁“挖湖造景”等不合理用水需求。

    宁夏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城乡散煤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清洁取暖,逐步减少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领域散煤使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力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5000万千瓦,电力消纳比重达到30%以上。

    方案规定,宁夏将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货运车辆。推广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一体化应用,推动光热系统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学校、乡村办公建筑中应用。加快自备电厂、钢铁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到2025年底,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记者李锦)

    2022-12-16
  • 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系列解读之三 降碳减排持续推进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在行动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王绍绍、实习生施懿芝)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瞄准“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主要目标,聚焦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水资源集约化利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提升、产业数字化升级等5个重点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国华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指导意见》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既有明确目标也有具体举措,是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久久为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手抓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保障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安全,还承担了河北、天津、胶东半岛等地区的供水任务,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线。

    但受地理条件等制约,黄河流域一直“体弱多病”。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沿黄各省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水资源短缺和开发利用的矛盾、产业布局粗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等突出问题,按照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要求,持续推动由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全域科学治理,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

    刘国华认为,《指导意见》与已出台的各规划方案有机衔接,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转型,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步前行,制定了系统的实施路径。在目标上,《指导意见》也一脉相承,突出了黄河治理科学谋划的特点,为未来五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到2025年,通过提高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使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传统制造业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刘国华表示,这些目标的顺利达成是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的重要体现。

    立足实际

    调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产业布局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耗水、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为主。刘国华表示,“三高”传统产业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立足实际、逐层突破、持续推进。

    《指导意见》明确了黄河流域未来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坚决遏制黄河流域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项目盲目发展,构建适水型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充分考虑黄河流域地区与产业分布特点,推动黄河干流沿线分散企业园区化建设、能源基地绿色化建设、工业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能源消费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带动新产业。

    《指导意见》强调了各重点方向的技术引领和标准体系建设。在水资源集约化利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提升方面,重点对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新型绿色低碳材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转化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努力提升重点行业技术装备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发挥水耗、能耗、碳排放等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设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标准,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率先达标。

    刘国华表示,《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打造一批节水龙头企业、能效领跑者企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推进节水低碳技术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将对黄河流域产业新格局的形成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对于加快黄河流域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数据共享

    信息技术提升区域产业管理水平

    科技革命带来数字化转型契机,数字化技术已经重塑交通、环境、行政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动力和治理模式。《指导意见》强调,要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依托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进黄河流域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降低数据中心、移动基站功耗。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库电能利用率降至1.3以下,积极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提升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

    刘国华表示,将数字化、智能化与工业发展绿色化有机融合,赋能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对推动黄河流域内工业企业节能增效、降碳减排的绿色发展,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管理水平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12-15
  • 构建高端化“氢能双链”打造氢能示范产业园 联盟助力天津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抢抓国家能源战略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氢能产业,并通过成立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以下简称“氢能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一批氢能大好项目相继落地,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新氢能源加氢母站项目、新氢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这些氢能重点项目早在两年前的氢能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上就已签约落地。如今,杭叉氢能叉车已销售300台以上,产出氢气纯度大于99.999%的新氢能源加氢母站一期一次开车成功,新氢动力在氢能工业车辆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5%。得益于氢能产业联盟的引领和带动,两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成果喜人,联盟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有效促进企业间协同创新。

    时间回到2020年5月17日,在当天举办的“天津港保税区氢能应用推介会”上,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揭牌成立,同时发布《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会上,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氢能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初步形成了氢能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终端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经过两年的快速崛起,如今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40家,涵盖了氢能技术研发、氢动力核心零部件生产、氢能源核心装备生产、氢能配套及终端产品生产、氢能终端应用、政策咨询与保障服务共六大板块,“研发-生产-配套-应用-服务”的全流程产业链条已显现,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

    从企业成立到获得超3.3亿元合同额,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这家保税区自主培育,专注于氢能工业车辆发动机研发生产、绿色搬运体系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70项项相关专利以及数十项自主核心技术,是国内首批聚焦氢能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率先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并实现批量交付的氢能企业。

    “自2019年在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以来,新氢动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氢能叉车租售已超400台。”据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东介绍,在核心产品方面,企业拥有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及商用车发动机系统研发和生产能力。在产品应用与市场服务方面,企业可为客户提供定制级的解决方案,已与石化、化工、食品加工、物流、仓储、冷链等诸多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创新方面,企业结合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出氢能+5G的绿色无人搬运体系,并实现了固态金属储氢技术在氢能叉车上的应用,相关技术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我们和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叉车产业链。”谈起氢能产业联盟的项目带动作用,张启东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张启东口中的合作伙伴就是2020年落户天津港保税区的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有限公司,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叉车研发制造集团杭叉集团在津注册成立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资子公司,重点打造以氢燃料电池叉车为主的新能源工业车辆,这也为新氢动力与杭叉天津新能源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21年,两家企业携手完成全国首批100台氢燃料电池叉车的生产,并实现国内氢燃料电池叉车首次批量化商业应用,该批次叉车搭载的正式新氢动力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氢能产业联盟成立以来,不仅起到显著带动作用,还积极推动重点工作开展。联盟以强链补链建链为导向,聚力做强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应用链、做大以氢气制供为核心的能源链,构建保税区高端化“氢能双链”。在产业谷建设方面,联盟依托保税区临港区域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聚集氢能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主要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孵化平台、生产装备平台、氢能物流园等。截至目前,产业园吸引了新氢动力、氢璞创能、杭叉集团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发展,同时还汇聚了能源资源、示范场景及前沿科技等领域的重点企业,聚集效应显现。

    除了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聚集外,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绿氢”,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制约氢能应用过程中制氢、运氢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痛点。

    2021年落户保税区的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专业从事“绿氢”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其产品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应用于制加氢一体站、天然气掺氢、绿氢化工、氢冶金及实验室用氢等。该项目的落地对区域氢能产业“绿氢”制备方面给予有效补充,为保税区打造氢能应用场景提供支持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落户保税区当年,企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碳电极电解水制氢设备就成功交付。今年,企业的“分布式碳电极水解离制氢装置”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2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氢能产业联盟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与市场应用需求,全面梳理“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靶向攻研技术清单,聚焦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氢气制供、加氢站建设等技术密集领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今年1月,在顺利完成72小时运行测试后,新氢能源公司年产能1600吨加氢母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滨海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供了氢能供给保障。

    “我们以联盟之合力强化示范城市群建设,以链条之完善建设氢能示范产业园。”据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代表滨海新区参与申报的京津冀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批。一年来,保税区积极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主要示范企业共勉共进,全力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任务。第一年度工作达成氢能车辆平均行驶里程城市群第一、氢气年产能京津冀区域第一、加氢网点数量第一、氢能叉车推广量第一、氢能场景市场化程度第一,“五个第一”的好成绩。

    成员单位不断扩充,项目带动作用显著,氢能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切实推动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阔步前行,已推动国家电投、渤化集团加氢母站、中石化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新氢动力燃料电池系统、氢璞创能燃料电池电堆、杭叉新能源叉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落地,中石化、荣钢、新天钢三大示范运营平台已在保税区落户,还积极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营,并建成京津冀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套规模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而展示联盟企业的天津市氢能展示中心也即将建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以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氢能企业,建设保税区氢能产业“专精特新”集群,构建新型氢能产业矩阵。同时继续发挥氢能产业联盟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保税区氢能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加速产业升级壮大,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单毅朱绍祥王鼎鑫摄影报道)

    2022-12-15

  • 首 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