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高端化“氢能双链”打造氢能示范产业园 联盟助力天津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抢抓国家能源战略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氢能产业,并通过成立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以下简称“氢能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一批氢能大好项目相继落地,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新氢能源加氢母站项目、新氢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这些氢能重点项目早在两年前的氢能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上就已签约落地。如今,杭叉氢能叉车已销售300台以上,产出氢气纯度大于99.999%的新氢能源加氢母站一期一次开车成功,新氢动力在氢能工业车辆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5%。得益于氢能产业联盟的引领和带动,两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成果喜人,联盟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有效促进企业间协同创新。

    时间回到2020年5月17日,在当天举办的“天津港保税区氢能应用推介会”上,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促进联盟揭牌成立,同时发布《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会上,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氢能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初步形成了氢能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终端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经过两年的快速崛起,如今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40家,涵盖了氢能技术研发、氢动力核心零部件生产、氢能源核心装备生产、氢能配套及终端产品生产、氢能终端应用、政策咨询与保障服务共六大板块,“研发-生产-配套-应用-服务”的全流程产业链条已显现,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

    从企业成立到获得超3.3亿元合同额,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这家保税区自主培育,专注于氢能工业车辆发动机研发生产、绿色搬运体系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70项项相关专利以及数十项自主核心技术,是国内首批聚焦氢能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率先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并实现批量交付的氢能企业。

    “自2019年在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以来,新氢动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氢能叉车租售已超400台。”据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东介绍,在核心产品方面,企业拥有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及商用车发动机系统研发和生产能力。在产品应用与市场服务方面,企业可为客户提供定制级的解决方案,已与石化、化工、食品加工、物流、仓储、冷链等诸多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创新方面,企业结合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出氢能+5G的绿色无人搬运体系,并实现了固态金属储氢技术在氢能叉车上的应用,相关技术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我们和氢能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叉车产业链。”谈起氢能产业联盟的项目带动作用,张启东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张启东口中的合作伙伴就是2020年落户天津港保税区的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有限公司,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叉车研发制造集团杭叉集团在津注册成立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资子公司,重点打造以氢燃料电池叉车为主的新能源工业车辆,这也为新氢动力与杭叉天津新能源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21年,两家企业携手完成全国首批100台氢燃料电池叉车的生产,并实现国内氢燃料电池叉车首次批量化商业应用,该批次叉车搭载的正式新氢动力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氢能产业联盟成立以来,不仅起到显著带动作用,还积极推动重点工作开展。联盟以强链补链建链为导向,聚力做强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应用链、做大以氢气制供为核心的能源链,构建保税区高端化“氢能双链”。在产业谷建设方面,联盟依托保税区临港区域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聚集氢能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主要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孵化平台、生产装备平台、氢能物流园等。截至目前,产业园吸引了新氢动力、氢璞创能、杭叉集团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发展,同时还汇聚了能源资源、示范场景及前沿科技等领域的重点企业,聚集效应显现。

    除了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聚集外,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绿氢”,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制约氢能应用过程中制氢、运氢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痛点。

    2021年落户保税区的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专业从事“绿氢”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其产品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应用于制加氢一体站、天然气掺氢、绿氢化工、氢冶金及实验室用氢等。该项目的落地对区域氢能产业“绿氢”制备方面给予有效补充,为保税区打造氢能应用场景提供支持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落户保税区当年,企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碳电极电解水制氢设备就成功交付。今年,企业的“分布式碳电极水解离制氢装置”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2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氢能产业联盟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与市场应用需求,全面梳理“卡脖子”关键技术,形成靶向攻研技术清单,聚焦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氢气制供、加氢站建设等技术密集领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今年1月,在顺利完成72小时运行测试后,新氢能源公司年产能1600吨加氢母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滨海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供了氢能供给保障。

    “我们以联盟之合力强化示范城市群建设,以链条之完善建设氢能示范产业园。”据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代表滨海新区参与申报的京津冀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批。一年来,保税区积极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主要示范企业共勉共进,全力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任务。第一年度工作达成氢能车辆平均行驶里程城市群第一、氢气年产能京津冀区域第一、加氢网点数量第一、氢能叉车推广量第一、氢能场景市场化程度第一,“五个第一”的好成绩。

    成员单位不断扩充,项目带动作用显著,氢能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切实推动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阔步前行,已推动国家电投、渤化集团加氢母站、中石化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新氢动力燃料电池系统、氢璞创能燃料电池电堆、杭叉新能源叉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落地,中石化、荣钢、新天钢三大示范运营平台已在保税区落户,还积极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营,并建成京津冀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套规模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而展示联盟企业的天津市氢能展示中心也即将建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以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氢能企业,建设保税区氢能产业“专精特新”集群,构建新型氢能产业矩阵。同时继续发挥氢能产业联盟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保税区氢能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加速产业升级壮大,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单毅朱绍祥王鼎鑫摄影报道)

    2022-12-15
  • 聚焦“双碳”目标 共谋绿色发展 青海省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以来,省工信厅围绕实施“双碳”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统筹工业经济增长与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和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在增加值同比增长14.7%的情况下,实现能源消费量1706万吨标煤(当量值),同比增长仅为0.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1%的较好成绩,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能耗增速持续降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投资、控能耗为导向,持续优化工业用能预算管理,对重点领域招商企业和项目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对标“十四五”工业领域节能目标,测算执行“四合三档”节能审查标准,将能耗指标向产业链条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能耗强度低的优质项目倾斜配置。今年,天合光能、比亚迪动力电池等27个高附加值重点项目节能审查,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提供支撑。青海省继续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统筹推进能效技术升级,提升监管能力,稳步推动工业用能高效化低碳化。

    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打造行业能效“领跑者”为抓手,指导重点园区、企业积极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制造体系,加快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全省4个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28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4个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

    为强化企业节能技改,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启动《“十四五”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用能单位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实现工业领域节能12.4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0万吨,节水163.35万吨、资源综合利用32万吨。深入实施电解铝、水泥、钢铁、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全省8家电解铝企业、12户水泥企业、1户钢铁企业均达到能耗基准水平,28户铁合金企业中19户达到基准水平。

    2022-12-14
  • “碳达峰碳中和看安徽”系列报道—— “碳”路者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每项国家战略落地的背后,都孕育着安徽省赶超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






    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见证着安徽绿色发展的新脉动。















    位于滁州天长市的光伏发电站。滁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黄山市,随处可见的茶园里,漫山遍野的“小黄板”点缀其间。黄山通过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插放黄板2800余万张,以生态“含绿量”铸发展“含金量”。







    在蚌埠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供着“蚌埠方案”。







    在芜湖市,海螺集团在水泥行业首开先河,建成的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年可回收二氧化碳5万吨……







    近日,安徽省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确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在奔向“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安徽勇当“碳”路者。







    制造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看似宏大的能源革命主题,却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根筷子、一件衣服的制作变化上。







    前几天,在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一件件“普通T恤”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好奇。“这是一件聚乳酸材料制成的衣服,它的原料其实就是秸秆!”安徽丰原集团副总经理陈礼平自豪地介绍,以秸秆为原料制成的贴身衣服,手感柔软舒适,而且具有抑菌、抗螨、不回潮的优点,还环保无毒可降解。







    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变身”低碳材料,成为安徽推进“双碳”发展的最鲜活注脚。







    在池州市的安徽鸿叶集团,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转动,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竹吸管、竹筷、竹家具,各式各样的竹制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走向全国各地。







    “现在餐厅里的木筷子,几乎都被这些竹筷子代替了。不仅在国内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外市场也有良好的美誉度,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谈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安徽鸿叶集团董事长殷明亮信心满满。一根根竹子正串起一条产业链,成为致富一方的支柱产业。







    依托竹资源,做好竹产业。如今,池州不仅汇集了森林生态、林下经济、制造产业、食品产业于一体,而且连通了循环经济产业、减排产业,一边实现减碳减排,一边推动乡村振兴。







    “拥抱‘双碳’战略,这正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说。







    如今,安徽在“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中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行动里,明确提出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生活绿色赋能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真好,一点噪音都没有。”12月8日早上,合肥市民张建乘坐1路新能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







    谈起坐上新能源公交车的感受,市民纷纷坦言,现在合肥增加了不少新能源公交车,和过去的传统燃油车相比,发动机的轰鸣声几乎没有了,而且车辆运行也更加平稳,乘坐起来更加舒适。







    这得益于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合肥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均采用纯电动车型。至2020年末,合肥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营运车辆已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数据显示,合肥公交集团目前在用的新能源公交车为3440台,占比达98%。该集团技术管理部经理杨海兵算了一笔账:2021年,合肥市公交车辆累计减少排放15.57万吨二氧化碳,“按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来算,我们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多种了850多万棵树。”







    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是一项重要举措。







    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介绍,安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中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将继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政府公务用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车中,合肥、芜湖市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时,除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经主管部门批准外,应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







    挖掘绿色价值







    在“双碳”背景下,林业在碳中和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主体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还是那片森林,但管理的意义不一样了。







    2021年8月24日,安徽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落户旌德县,以14.57万元出售庙首林场3036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2022年3月12日,安徽省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成功签约,为宣城两家国有林场提供5004.17万元风险保障;







    2022年6月28日,安徽省首批森林碳汇授信贷款在宁国市落地,给予3家经营主体贷款167.5万元……







    一笔笔碳汇交易的背后,之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而言,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之于庙首林场来说,将空气“变现”,产生的资金,可反哺林场用于森林管护生态建设,一举多得。







    数据统计显示,作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庙首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达3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4%,林木绿化率91.8%。该林场按照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标准开发碳汇造林项目,目前林业碳汇交易已达10311吨。







    在庙首林场负责人看来,林业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调动社会企业参与造林育林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让“绿色颜值”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态价值”。







    虽然碳汇交易在安徽刚刚起步,但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庙首林场总面积53481亩,其中大部分以乔木林为主,树木固碳能力正处于高峰期,因此林业碳汇交易前景可观。“林业碳汇交易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推动绿色金融赋能生态资源实现有效转化,形成良性循环。”安徽省发改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表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未来可期。

    2022-12-14
  • 中国是全球生态保护重要贡献者(国际论道)

    洱源西湖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云弄峰山麓,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大理洱海源头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的实施,洱源西湖湿地的面积不断增加,水质逐步改善,洱海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图为洱源西湖一景。


    罗铸摄(新华社发)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作为主席国,主持各项议程并推动多方合作。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持续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绿色降碳,生态治理成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表示,中国拥有保护自然的愿景并取得诸多进展,期待中国为全球生态保护发挥关键作用。

    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塞罕坝沙地变身林海,苍山洱海恢复本色,九曲黄河重现清流……一系列中国生态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称,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戈壁上植树造林,形成一道“绿色长城”,防止沙漠侵蚀。目前,中国西北部数千英亩的流动沙丘已经得到稳定,原本经常困扰北京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57亿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2.2亿公顷。

    “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在保护生态方面取得了多项里程碑式成就。”肯尼亚《星报》称,中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近2000平方公里。过去20年间,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世界首位。

    俄罗斯金砖电视台网站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学者日前发文表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这些自然保护区有专门的资金和管理,保护区内指定区域允许开展一些人类活动。2021年,中国正式扩充生态保护系统。中国宣布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朱鹮等中国濒危物种的数量正在增加。

    中国持续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引发外媒点赞。

    “2012年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德国“中国平台”网站称,逐步淘汰煤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最重要的议程之一。中国将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预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每年将下降约1%。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努力减少国内供暖对煤炭的依赖,以改善空气质量。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补贴电力采暖,中国建筑采暖对煤炭的依赖在过去5年里已减少一半。

    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网站发文称,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了50.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至16.6%。整体而言,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上持续领先全球。

    “过去10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施和服务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刊文称,“现在,中国数百个城市都在享受绿色能源对空气和环境质量的有益影响。”

    实际行动超过承诺

    外媒普遍关注到,中国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举措。

    美国能源领域新闻网站“WorldEnergyTrade”称,近10年,中国政府不断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促进技术研发快速创新,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美国纳斯达克网站发文援引国际能源署数据说,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用于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并创造了30万个就业岗位。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不久前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计划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科技方案解决环保挑战,利用大数据、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来应对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该规划还呼吁在气候和环境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实际行动已经超过承诺。”《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电动汽车销量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承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吉瓦以上。而中国各省份已公布的规划显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25年就能提高到1500吉瓦以上。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几乎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比2020年全球销量还多。

    中国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制度,赢得外媒积极评价。

    “过去10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方法的一种总体框架。这一理念源自中国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彭博社报道称。

    “2018年,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这表明中国已经认识到,发展应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目标。”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发文称。

    俄罗斯《劳动报》报道了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认为中国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称,中国城市管理新模式“海绵城市”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低影响开发”理念,标志着中国水资源管理由以工程为主导的模式,转向更基于自然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城市水循环的可持续性。

    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清洁技术的成本。”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网站报道称,从气候角度来看,这种成本的降低符合公共利益,使相对贫穷的国家负担得起大型清洁能源项目的开支。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企业在南亚、非洲、中亚和中东地区修建了大量水电站。中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风力涡轮机和光伏组件供应商,这折射出其对绿色未来和绿色技术抱有信心。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报道称,由于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5%、比美国低20%,中国企业如今在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占据7席。中国多晶硅产量约占全球80%,这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材料。对此,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们认为:“中国是降低光伏成本、促进能源转型的主要力量。”

    英国《自然》杂志发文称,如果中国成功完成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将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有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低碳能源体系构建,加速全球碳中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021年10月,中国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此次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国积极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可以加快国际合作打击毁林,为国际森林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文表示,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指南》,规范中国企业境外森林资源经营利用行为。在非洲加蓬,中国企业在进口当地木材时遵守了指南,这帮助加蓬提升了森林覆盖率。

    “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鼓舞人心。”埃及环境部长亚丝明·福阿德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山岭、海洋、河流等自然资源能更好地融入人类发展。

    彭博社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保护物种的理念是正确的》的文章称,中国重视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做法成效显著。该模式目前正传播到东南亚和非洲热带地区。

    “中国拥有地球上18%的人口,GDP规模占全球的18.5%,在保护自然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瓦妮萨·赫尔在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发文称,“在COP15蒙特利尔大会和今后的几年里,期待看到中国发挥更多领导作用。”

    2022-12-12
  • 两部门发文明确“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重点任务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胡喆、宋晨)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为明确“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规划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镇区域规划、绿色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生态居住环境改善、城市信息化管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挖掘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领域大部分技术仍处在跟跑或并跑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材料、装备及工程专业软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不足。同时,城市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的需求,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更多绿色低碳技术支撑。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为更好实现发展目标,规划提出7项重点任务: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系统技术研究;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加强绿色健康韧性建筑与基础设施研究;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加强文化旅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从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如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加快培养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重点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发展,建设行业专家智库。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独立性和原创性研究等。

    2022-12-09
  • 用绿电、除“黑色污染”、物流零排放……这些在沪外企拿出这些“绿色”方案

    在沪外企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积极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已成为助力上海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生力军”。12月8日,2022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案例报告发布会举行,科思创、伊顿、赢创、瑞安、宜家等外企代表分别进行了案例分享。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绿色低碳发展分会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2022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案例征集活动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指导,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承办。围绕绿色低碳制造、绿色低碳建筑和交通、绿色低碳能源、绿色低碳消费和绿色低碳技术等五个方向,评审专家小组根据创新性、先进性等标准评选出了25个优秀案例。

    园区、社区“绿意”盎然

    如果说绿色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园区和社区就是美好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个绿色“零部件”。上海化工区内坐落着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它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生产商——科思创全球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体化基地,年耗电量超过10亿度。企业负责人介绍,为降低“范围二”碳排放——指外购的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产生的排放,他们的举措是逐步采用绿色电力。

    “作为全国首批跨省绿电交易企业之一,我们基地今年共计购入3.6亿度绿电,除用于替代原有电力消耗之外,绿电还将支持绿色电气化改造,如电锅炉、热泵等。”

    另据介绍,目前基地的光伏自发自用项目一期已经投用,年发电量50万度。2023年底二期投用后,年发电量将达到500万度,将成为上海化工区内企业最大的自建光伏项目。

    瑞安房地产是瑞安集团于1984年投资中国内地后成立的房地产旗舰公司,他们积极践行“双碳”目标企业主体责任,携手政府和专业机构共同推动“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建设。今年3月,面积约1.058平方公里的“一大会址·新天地”已经被列入上海低碳发展(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名单,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区域碳排放强度低于创建基期的50%以上,碳源碳汇比达到2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达到20%以上。

    交通物流一路绿色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案例分享活动上,来自宜家中国的企业代表介绍,目前,他们在上海已经实现百分百零排放配送,全国90%的订单实现百分百零排放配送。

    与传统油车和纯电物流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备加氢快、低噪音、低氢耗、零排放等优势,更能实现绿色无污染和长续航里程。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8月,一汽解放在上海嘉定正式交付1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全部匹配伊顿6档AMT变速箱,“后续我们还将与一汽解放开展更多合作。”



    宜家的新能源物流车辆。(来源:企业官网)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00万辆。如今,将废轮胎制作成胶粉,用于铺筑沥青道路,一方面能解决废轮胎带来的“黑色污染”,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道路的等级,让车辆跑得更“欢畅”,真是一举两得。但是,如果采用传统工艺,会因为废轮胎胶粉黏度过高,不易压实,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产生气味污染,怎么办?

    赢创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他们发明并生产了一种部分结晶的反式聚辛烯橡胶——卫塔耐,在废轮胎胶粉中加入少量卫塔耐后,更易压实,且气味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2019年起,为响应我国提出的“无废城市”和双碳目标,赢创将该方案进行本土化创新,卫塔耐改性胶粉主要用于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和白改黑(白色水泥路面改为黑色沥青路面)项目上。截至目前,赢创已经在中国成功铺设9条卫塔耐改性胶粉沥青路面,其中5条路面位于上海。

    “以上海化工区管理中心区的一个项目为例,共计2.4公里的两条道路,养护和改造过程共消耗了约35吨废轮胎,折合约42吨碳排放。”赢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另外,经过第三方测试,道路在同等情况下,产生的噪音要比同时期铺设的SBS沥青路面低2.1分贝。

    2022-12-09
  • 自治区宣讲团在司法厅生态环境厅宣讲

    12月2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宣讲团到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开展宣讲。


    在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宣讲团成员、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钢以“高举旗帜踔厉奋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为题,重点围绕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解读。全区直属司法行政系统6900余人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上”形式聆听报告会。


    自治区司法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党务工作者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努力奋斗。”


    自治区司法厅行政复议二处处长王立军表示,要紧扣党的二十大关于“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策部署,把行政复议工作放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思考和推进,更好地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推动行政复议工作在法治实践中创新发展。


    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徐成芳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对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聆听宣讲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韦和章感受颇深:“我们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进一步吃透精神实质,高擎生态文明旗帜,立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和踏石留印的作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力量。”


    自治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云利刚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精神践行使命和担当,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重任,守护好内蒙古的蓝天碧水净土。(记者郝佳丽帅政)

    2022-12-08
  • “风光”无限 向“绿”而行

    正在运行中的京能风电项目


    皑皑雪原中,一座座巨大“风车”挥动着白色的风机叶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传送上网;一块块光伏板聚集了太阳的光芒,转化为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如今,走进霍林郭勒大地会强烈地感受到当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脉动。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积极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大力引进建设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至2025年末,霍林河地区计划新能源装机430万千瓦,其中风电335万千瓦,光伏75万千瓦,年可发绿电约136亿度,可节约标准煤约400万吨(等价值),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100万吨。


    “风光”无限,向“绿”而行。下一步,霍林郭勒市将积极抢抓“双碳”机遇,全力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产业生态化、经济绿色化,全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记者帅政通讯员美丽史兴旺张胜军)

    2022-12-08
  • 抢抓发展风口,畅通输送通道 贵州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11月底,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牵引到位,南方电网贵州送变电公司承建的奢香至鸭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一标段顺利贯通,为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外送能力、推动贵州清洁能源发展、打通贵州北部能源送出通道和西电东送北通道打下了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今天的贵州,正主动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


    贵州威宁,在海拔2200多米的高坡上,一排排光伏板栉比相连,在阳光下闪着银色光芒。


    这是威宁能源公司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总投资约15亿元,装机容量344.75兆瓦,年发电量超3.76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除了节能减排,还可以探索‘新能源+’的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荒地,提高综合效益。”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站长毕凯介绍,威宁纬度低、海拔高,年平均日照1812小时,远高于全省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值,很适合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


    2011年,赫章韭菜坪风电场一期并网发电,贵州新能源发展大幕就此拉开;2015年,威宁平箐光伏电站建成发电,贵州新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


    截至今年11月底,贵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986.94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25.45%,能源结构日趋合理,多能互补优势明显。


    要建好,更要用好。完全消纳新能源,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畅通输送通道是关键。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谋划了‘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骨干网架,陆续建成500千伏奢香至鸭溪、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等一批输变电工程,保障了西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富余电力送出。”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刘振铭表示,当地通过全力打通“堵点”,畅通并网“通道”,支持新能源接入并网,助力贵州新能源发展。


    截至目前,贵州统调新能源电量达到2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


    “贵州电网公司出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推动新能源新增装机236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5%以上。”刘振铭表示,贵州电网将高质量开展新能源发展规划,新能源并网服务提速提质,坚决做到“应并尽并、能并快并、随到随审”,支撑贵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

    2022-12-07
  • 感受“低碳生长”的律动——河北雄安新区采访见闻

    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高铁站站顶和高速公路可光伏发电,村民提篮购物、垃圾分类、物品再利用形成习惯……这是记者近日在河北雄安新区看到的场景,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的雄安将低碳理念延伸到各个方面。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站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广场北望,一座朱红墙体、灰色飞檐的建筑进入视野。据介绍,以其为主体构成的城市建筑群,实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全覆盖,部分楼宇还实现超低能耗,年节约用电共计1100万千瓦时。


    雄安新区还形成“原材料无废工厂—绿色建筑—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建材场”的绿色建设链条。位于容西片区的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全封闭生产、集中除尘、地源热泵等工艺和技术,较传统搅拌站降低了30%以上的能耗和60%以上的碳排放。位于容东片区的再生利用建材场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达70万吨,产生的再生料可用于堆山造景和工程填垫。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介绍,新区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其中新建城镇建筑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生态环境部2019年公布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雄安新区作为新区代表参照执行。近年来雄安聚焦“存量无废化、建设无废化、发展无废化”的目标,努力打造一座“低碳生长”的未来之城。


    冬日的阳光照射在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顶4.2万平方米光伏板上,闪闪发光。这里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设置发电系统,自2020年12月正式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超过1000万千瓦时。


    “光伏+”的绿色实践在雄安新区并不鲜见。在荣乌高速新线雄安段,利用路基边坡、收费站等安装光伏组件,每年可发电5300万千瓦时。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五年多来,新区累计造林4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作为千年秀林的一部分,林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雄安郊野公园,每年便可新增碳汇1万吨。


    绿色低碳理念从城市延展到农村,雄安新区在三县选取25个乡村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坐落于雄县龙湾镇的胡各庄村,曾是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的落后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胡各庄村通过积分奖励制度,让村民自发自愿保护家乡环境。


    “我们探索积分制管理与提篮购物、垃圾分类、物品再利用等行为挂钩,建立适合农村固体废物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生活端固废源头减量。”胡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温波说。


    据了解,雄安新区对三县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河道和村庄共排查并清运各类垃圾344.5万立方米。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新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初冬的白洋淀飞鸟翔集、如诗如画。乘船向淀深处驶去,便来到了白洋淀唯一不通陆路的村庄——王家寨。


    “过去村里各种生活污水都是往淀里排,污水横流。取暖做饭全靠煤,每到冬季,水面漂来浩浩荡荡的运煤船,黑压压一片。”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回忆说。


    而如今,各户下水口全部接入管网统一经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王家寨告别了“黑煤球”,完成绿色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成为全电绿色生态景区。


    近日,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成立,他们将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高质量构建标准体系,带动这座新城“低碳生长”进入新的阶段。

    2022-12-07
  • 碳普惠何时落地?上海方案出炉,鼓励给“碳达人”优惠和“好评”

    “出台碳普惠总体实施方案,鼓励公众节能降碳,积极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和低碳社区”被写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上海的“碳普惠”何时、怎样落地?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今天(12月5日)对外公布的《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里有了答案: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并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


    制度和载体是碳普惠落地的基础。


    《方案》明确,将出台上海碳普惠体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及相关专项操作细则,规范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为碳普惠体系的运行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包括个人低碳场景及减排量的管理、碳普惠减排量消纳等。


    上海将依托相关机构建立碳普惠管理及运营机构(中心),承担上海碳普惠机制的管理和运营职能;依托“随申办”等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具备方法学与碳普惠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与登记、交易、激励等功能的碳普惠系统平台。


    普惠的前提是普及,《方案》鼓励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对接各类碳普惠项目和场景,建立碳普惠项目信息库,提供政策、金融信息的对接渠道,尝试与商业碳积分平台连接,推动全社会对碳普惠的支持和激励,还鼓励企业与社会力量自主开发、申报碳普惠方法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上海将率先开发新能源、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相对成熟、数据基础较好的碳普惠项目。


    《方案》明确支持与鼓励上海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抵消机制完成碳排放交易的清缴履约;充分挖掘“双碳目标”下各类组织、产品、服务、活动、建筑、区域等不同维度的自愿碳中和需求,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优先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


    据透露,上海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将个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继而探索建立面向公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个人减排场景可行性评估和申报评估试点工作。


    将来,上海市民可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


    《方案》还明确,个人所持碳积分暂时不可直接用于市场交易或个人交易。“但是,衣、食、住、行、用各领域商业机构可以提供优惠券、兑换券等方式,在消纳减排量的同时激发消费活力,实现公众获益、商家增收、全社会减排的良性循环模式。”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力量的充分参与,是提升上海碳普惠体系可持续运营能力的关键之一。


    在这方面,《方案》提出,金融机构可为碳积分高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部门还可以将碳普惠纳入企业与个人的低碳行为综合评价体系,使企业、个人相关绿色评价体系与其他政策、商业资源联动,让“碳达人”们充分享受到优惠和“好评”。

    2022-12-06
  • 建设自行车专用路,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织密轨道交通线网——绿色出行 低碳高效(倾听)

    核心阅读


    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持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加速推广,轨道交通线网越织越密……各地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通过多样化方式,提升市民绿色出行体验,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交通大有可为。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怎样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出行服务?如何增强人们绿色出行的意愿?记者进行了采访。


    骑车通勤,健康快捷成为新选择


    已经73岁的岳清莲,最近迷上了骑自行车,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家附近的那条自行车专用路。


    “既能锻炼身体也能看看风景,每天不去骑上一圈,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岳清莲家住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退休前是一名司机。离她家不到10分钟的路程,就是2019年5月31日开通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


    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其中5.5公里为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骑行限速为15公里/小时。


    “路两边都是绿植,还有各种景观,让骑行很享受。”岳清莲坦言,其实对骑行这件事,家里人一开始还有些担心,“毕竟我年龄大了,家人怕不安全;后来知道我是在专用路上骑,才放下心来。”


    东起昌平区回龙观文华路,西至海淀区后厂村路。这条自行车专用路,一头连着著名的超大型居住社区,一头接着北京的互联网企业聚集地。骑车通勤,成为很多市民的优先选项。


    头盔、手套、骑行服,加上酷炫的自行车,小张的骑行装备看上去相当专业。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骑行是小张除工作外为数不多的爱好,“以前总是开车上下班,怎么也得1个小时,现在骑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昌平区自行车专用路管理中心负责人刘爽介绍,像小张一样,在自行车专用路上骑行的通勤群体,约1.16万人。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自行车专用路上的累计骑行量已达649万人次,日均骑行量4000—9000人次,平均骑行距离为3.8公里。


    “通勤时间相比开私家车、坐公交车分别节省32%和50%,年累计贡献碳减排量超1500吨。”刘爽介绍,目前,自行车专用路正在进行东拓、南展施工,“建成后,将形成串联昌平、海淀、西城的慢行系统,为更多市民提供低碳、高效的出行选择。”


    绿色公交,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工作日一大早,出小区右转,安徽省合肥市市民项凡直奔公交站台。


    项凡坦言,以前坐公交车总感到不舒服。自从300路公交更换为新能源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没有了,车辆起停更加平稳,就连车厢都变得宽敞,乘车舒适度大幅提升。如今,不光是日常通勤,周末,他也乐意乘公交出行。


    这得益于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合肥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均采用纯电动车型。至2020年末,合肥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营运车辆已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数据显示,合肥公交集团目前在用的新能源公交车为3440台,占比达98%。该集团技术管理部经理杨海兵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21年,合肥市公交车辆累计减少排放15.57万吨二氧化碳,“按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来算,我们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多种了850多万棵树。”


    深夜,走进合肥公交集团和平路充电站,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停放的新能源公交车。另一侧,7台充电桩一字排开,充电工孙琳不停地在其间忙碌穿梭,刷卡、连接、充电。


    “每天夜里,是充电工们最忙碌的时候。”杨海兵告诉记者,为合理使用电力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他们正在推行“错峰填谷”充电策略,尽量利用低谷电给回场公交充电。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仅优化车辆能源结构还不够,还要在线网优化上下功夫。


    合肥公交集团智慧指挥中心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合肥公交所有线网站点、客运量、车辆行驶情况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实现线路运力的精准调配,给市民带去最大便利,也有助于节能减排。”合肥公交集团营运管理部经理卜泽祥说。


    “下一步,合肥市将继续在公交出行的‘小快灵’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推动公交车辆往小型化发展,扩大线网站点的覆盖面,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搭上公交;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解决沿线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负责人说。


    轨道交通,织密线网释放新活力


    空间主体造型融入“树”的概念,墙面展现成都玉林片区街景风貌……走进成都地铁8号线芳草街站,整个车站看起来清新脱俗。


    “以前从城南到城北要花1个多小时,现在坐地铁只要半个多小时,出行更便捷了。”市民刘女士在成都生活多年,见证了成都地铁从无到有再到加速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成都积极推进轨道加速成网,线网规模快速增长。


    “成都已开通运营13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558公里。未来,成都轨道交通线路还将不断延伸,力争‘十四五’末期,线网在建及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双机场轨道交通直达,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日益密织的轨道交通线网,让地铁通勤这一绿色出行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累计客运量突破90亿乘次,历史单日最大客运量超722万乘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正点率99.99%,各项指标持续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成都地铁的智慧化服务持续升级。成都轨道集团在国内率先全线网、一体化推行“智慧安检、智慧票务、智慧测温”,实现12条地铁线路、287个地铁车站所有闸机及安检点全覆盖,较传统闸机检票速率提高20%以上。智慧票务服务上线,市民乘客可享受成都地铁全线刷脸过闸,优化乘客出行体验。


    各项贴心服务也相继展开。“目前,成都地铁已有11条线路推出列车分区控温服务,为孕妇、哺乳期妇女提供的地铁母婴室已超过80间,在部分车站增设乘客呼叫铃,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乘车,提供无障碍预约服务。”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成都地铁还将深化轨道与公交“站站融合”,增开5条旅游专线、协调优化20余条公交接驳线;同步积极改善地铁站点与周边交通、商圈一体化衔接,完成14个“同站过街通道”车站功能改造,切实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2022-12-06

  • 首 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