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英民:中国将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新华社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5日电(记者沈丹琳姚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5日在出席相关活动时表示,中国将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赵英民当天在COP27中国角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发展与展望边会”上致辞表示,碳市场是中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2021年7月,中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2年11月11日,中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7亿吨,累计成交额86.74亿元人民币。


    “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和国际成熟的碳市场相比,中国的碳市场仍需要完善。”赵英民表示,中国下一步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平稳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代理司长克拉拉·德拉托尔说,欧盟与中国在碳交易方面的合作已有十余年,欧盟支持中国建立高效的碳市场体系,建立必要的定价机制,削减碳排放。她表示,欧盟认为中国的碳市场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以达到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


    碳市场机制和合作是《巴黎协定》第六条的主要内容,相关内容的落实有助于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持续参与气候变化减缓行动。赵英民在会上表示,COP27大会正为《巴黎协定》第六条市场机制尽快全面实施而开展谈判。

    2022-11-16
  • 强国新赛道 踏上新征程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党的二十大擎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付诸于扎实有力的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经信领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为展示上海经信人敢为先锋、先行探索、带头突破,从11月开始,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上海市经信委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开辟专栏,报道上海产业抢抓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新赛道,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场景,用更具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呈现“精神伟力”的奋斗画卷、“思想伟力”的精彩答卷和“实践伟力”的壮丽长卷,演绎中国式现代化。


    白鹭纷飞,游鹅戏水,鱼跃羊鸣,翠柳花香……恍惚间,仿佛进入了一座生态花园。无论如何,你也难以想象这是一家与石油化工相关的企业。


    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的生态花园式厂区


    然而,这正是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的厂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人人向往的生态花园式工厂,这也正是公司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的初心和原动力。”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祥军表示。


    桔园变厂房,立得催化剂开启国产化征程


    为打破国外催化剂垄断,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上海金山正式注册成立,主营研发生产石油化工核心产业链中的高端产品——聚烯烃催化剂,是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但随之也不断凸显出新的问题,许多关键设备、技术、原料依赖进口,如化工行业的催化剂制备装置,当时国内仅有的几套也是由外国专利商独家配套提供,极大制约了国内用户产能的提升。要突破这一瓶颈,国产化迫在眉睫。


    “我们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是有着深深的国产化情怀的。”蔡祥军感慨道。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蔡祥军,1986年参加工作,此时已是茂名石化公司聚乙烯装置主任,1999年底任职设计院院长,是单位里非常年轻的处级干部。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国内第一代工业化气相法聚烯烃催化剂应用专家之一。


    随着进口催化剂在国内大型装置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频发,在技术人员不断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茂名石化希望建立自己的聚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的想法日趋成熟。多番磋商之下,茂名石化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以院企合作模式开始筹备组建,最终选址在上海金山。


    2001年3月18日,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金山钱圩一块四面小河环绕的桔园里,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2001年6月29日,立得公司的第一批催化剂如期产出。7月3日,顺利生产出第二批产品。7月10日,两批共计1600公斤的催化剂进入茂名石化聚乙烯装置成功试用。


    最让立得人骄傲的是,2001当年销售10.65吨,销售收入882.51万元,利润197.22万元。在拼搏奋斗的激励和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应用成功、当年赢利分红,且各类事故为零的目标,创造了“立得奇迹”。自此,立得公司开启了聚烯烃催化剂这一产业“芯片”的国产化征程。


    每一颗催化剂都是承诺,争做行业“Leader”


    读到这里,或许不少人会问,聚乙烯催化剂究竟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吗?


    催化剂,从形状上看类似于“小颗粒”,但其内在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却不容低估。日常生活中,塑料,随处可见,大家使用的饮料瓶、包装袋、手机、电脑、家电……无处不用到塑料。然而,在2000年之前,聚乙烯塑料树脂的生产技术、关键装备等几乎控制在外国企业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基本来自国外。


    如今,20余年过去,我国每年大约消费3000万吨聚乙烯塑料,而立得公司每年的销量可以满足国内六分之一用量,可谓是扛起了聚乙烯催化剂国产化的旗帜。


    小颗粒,发挥大作用。20余年,立得执着于催化剂这个细分领域,聚焦在催化剂这个小小颗粒上,推动着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发展。


    据介绍,公司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优选绿色低碳环保的催化剂生产路线,设计新产品,同时统筹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利用,从源头注入绿色精神,指引催化剂品质升级。在此过程中,立得还开发了溶剂回收处理技术、尾气综合治理技术,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技术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运行稳定性,减少了原料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目标。


    催化剂是聚烯烃行业的“芯片”,质量直接影响聚烯烃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决定了客户能否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树脂产品。因此,为客户提供质量稳定优异的催化剂,是立得公司一贯的追求,也是公司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聚烯烃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体现。


    销售经理喻洋是一名“海归”,加入立得多年来,一直负责公司海外市场销售。2020年疫情暴发,尽管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但喻洋还是成功开拓了两家海外新客户,其中一家就是世界石油三大巨头公司之一的埃克森美孚。


    “能够经受住巨头公司的考验,也彰显了立得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过硬的产品品质。”喻洋说,通过美孚带来的“蝴蝶效应”,为公司迎来了不少其他海外市场新突破的好消息。


    秉持“每一颗催化剂都是承诺”,多年来,立得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不断进行全面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公司名字立得,是英文单词Leader的音译,领导者、领头羊的意思,立得就是要做那条搅动国际市场的‘鲶鱼’,争做行业领导者!”面向未来,蔡祥军踌躇满志。


    绿色低碳,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哎呀,快看!综合管理部的萝卜成熟了好多啊!”


    “我要摘点带回家,辣椒炒萝卜,正好我种的辣椒结了不少。”


    ……


    正值晌午时分,天气晴朗,立得公司生态农场里一片嬉笑声。


    自2017年,公司划分给每个部门一块责任田,一到休息时间,大家就分头忙乎开了,根据喜好种植了各类蔬菜。除了责任田里的蔬菜,还有员工认养的樱桃、枇杷、葡萄等果树。旁边的雅致湖里,鸭鹅戏水,草地上,山羊低头吃着青青草,好一派田园风光。


    是的,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生态花园式厂区。


    “我认为,提倡绿色环保,那就要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蔡祥军介绍,立得公司作为国有精细化工生产型企业,是先天具有环保基因的,公司坚持在谋发展、作决策、上项目上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


    从建厂伊始,立得就从生产源头进行污染物减量化或替代工作,开发应用科学、稳定、经济的环保治理技术,降低污染因子排放,实现企业的清洁、绿色生产。


    除此之外,公司还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中,号召员工参与节约型企业创建,鼓励绿色出行,践行光盘行动,积极植树造林,亲自养绿护绿。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厂区的二期预留荒地变身为绿水环荫的“雅致园风景区”。


    蔡祥军坦言,走绿色之路就是一场环保治理攻坚战,为打赢这场持久战,十三五期间,立得公司完成了整体搬迁、扩能及升级项目,通过加大环保和节能投入,开展氮气管网降压、环保达标综合治理等清洁生产工作,公司在产量上升29.6%和产值上升55.6%的同时,单位产品水耗下降54.8%,能耗下降32.7%,万元产值能耗下降达43.9%。十四五期间,公司继续实施节能降耗项目,开展光伏发电、液氮冰机联合制冷等能效提升项目,截止2022年10月底,立得公司年度万元产值能耗0.018吨标煤/万元,远高于《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8版)》中0.132吨标准煤/万元的“专用化学产品制造行业”能耗平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立得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蔡祥军表示,上海立得公司始终以“服务绿色能源催化美好世界”为企业使命,以建设“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为目标,以提升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催化剂制造能力为己任,打造绿色竞争优势,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科技型、生产服务型和先进绿色制造”的世界领先催化剂公司,继续争当催化剂行业示范标杆。

    2022-11-16
  • “碳账本”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

    11月6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七次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绿色生活,共建共享——倡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主题边会在COP27中国角举办。绿普惠公司打造的“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在本次大会亮相。


    主题边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做了“讲好中国碳普惠故事”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在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一如既往发挥了积极主动的建设性作用,在动员公众参与碳减排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他向中外朋友们分享了数字碳中和、碳普惠合作网络、个人数字碳账本等精彩案例,希望让世界看到更多中国行动、听到更多中国故事。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做了“多元化碳普惠机制创新实践”的主旨演讲。她表示,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中,绿普惠公司打造的“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通过科技手段带动全民减排,将个人绿色行为的涓涓细流,通过多元化碳普惠机制汇聚成为数字化时代十四亿人绿色行动的滔滔洪流,让每个人都为中国“双碳”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这是全民参与碳中和的中国故事,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解决方案。


    绿普惠多元化碳普惠机制的数字化平台“碳账本”以数字化的方式创新了绿色生活和消费领域减碳机制,曾获得2021年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绿普惠云”服务的政府碳普惠项目还荣登福布斯全球区块链50强,为国际舞台贡献了中国消费端的碳减排解决方案。

    -0001-11-30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出现“湖泊”

    新疆尉犁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秀美如画。王汉冰摄/光明图片


    干旱荒芜的茫茫沙海中,出现了一汪汪蓝莹莹的湖水。黄沙与碧水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蔚为壮观。前不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湖泊”的视频冲上热搜,并引发社会关注。


    沙漠中为何会出现“湖泊”,是不是意味着“沙漠变绿洲”会成为现实?沙漠湖泊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回应社会关切。


    1、“湖泊”从何来——极端天气造成塔里木河水量加大


    坐落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纵横约1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这里拥有极端干旱的沙漠气候,酷暑季节高温可以达到67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的均值在100毫米上下,极限值更是在4毫米到5毫米。


    在这样的“死亡之海”里,为何出现了“湖泊”?


    “新闻中所说的这些‘湖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湖,这些‘湖泊’是塔里木河水量增大后,河道溢出来的漫滩水形成的‘水塘’或者‘积水库’。”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段伟利开门见山地指出,此“湖”非彼“湖”。


    他分析说,这些临时性水面和沙漠里本身拥有的长期性湖泊,不可同日而语。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本身是有湖泊的,这个不假。”段伟利话锋一转,“像有‘地球之耳’之称的罗布泊,曾经干涸如今又恢复的台特玛湖,还有罗布湖,现在的水域面积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还有所增加。”


    “这些湖泊属于尾闾湖,因为有持续、稳定的水源供给,才得以形成。”段伟利说,从视频上看,沙漠中新出现的这些“湖泊”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它们算是临时性储水点,称水塘更合适一些,是塔里木河水漫溢出河道,在低地形成的积水,过段时间会因为下渗和蒸发而消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临时性“湖泊”的出现呢?


    长期专注新疆水资源研究、目前正在承担第三次新疆科考水资源考察的段伟利说,这与塔里木河水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今年是塔里木河近10年来水量最大的一年,5月以来,高温造成高山区域的冰川积雪融水急剧增加,叠加流域上游山区暴雨的影响,导致塔里木河超过警戒水位。今年塔里木河流域水系范围明显扩大,河水暴涨下泄到沙漠低地中,形成所谓“湖泊”。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姚俊强对此表示认同。


    姚俊强介绍,今年夏季,包括新疆在内的整个北半球被高温笼罩,打破了近些年的高温纪录,包括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昆仑山、天山都受影响,冰雪融水量远超往年;同时,七八月份降水,导致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开都河、和田河都超警戒水位运行,多次出现洪峰。


    “今年的洪水,不仅量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姚俊强说,他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今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0%,干支流中有25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持续了80多天,创近几十年的纪录。


    “洪水期间,塔里木河水位高涨,河水漫溢出河道,流向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地势较低的区域,形成所谓‘湖泊’;而更多的洪水资源,则通过分洪、引水、生态调水等措施,被输送到了沿岸的湿地、胡杨林等生态保护区,实现了洪水的资源化利用。”姚俊强说。


    2、“沙漠绿洲”能否重现——临时性湖泊难以成“气候”


    随着冰川融水的增加,不少人将此和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联系起来。有观点指出,这些“湖泊”的出现,或将是“楼兰绿洲”恢复的前兆。


    “这样的观点并没有科学依据。临时‘湖泊’的出现属于一次极端的气象水文事件,并不能说明西北干旱区出现了暖湿气候,网友们所说的沙漠变绿洲也难以实现。”在回应网友们利用新“湖泊”植树造林、把沙漠变绿洲的提议时,姚俊强说。


    姚俊强称,从短期看,这次塔里木河洪水过程对河流两岸荒漠区的农业、林业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最终存留下的水体面积相对很小,且存在时间较短,无法对区域气候产生实质性影响。


    段伟利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沙漠中的绿洲要有稳定的水源,才能维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这种临时外溢形成的湖泊在蒸发、渗漏作用下,很快就会消失,很难变成我们想象中的绿洲。”他表示,要想在沙漠中植树,需要有合适的土壤,还要有持续性人工抚育和持续性水源补给,仅靠这些临时性湖泊来支撑也不现实。


    近些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明显增多,沙漠中出现湖泊是不是进一步印证了西部地区出现“暖湿化”的趋势?


    段伟利分析称,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一般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对应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是降水、气温。近60年来,西北地区降水以每10年约9.3毫米的速度增加。尽管增幅很大,但降水总量的增加十分有限。同时,在过去60年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以每10年约0.32℃的速率呈上升趋势。在气温快速升高、降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这个干旱区的实际蒸发量则以每10年约11.9毫米的速率在增加,而许多区域原本年均潜在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因此,增水对于蒸发效应来说,完全可以抵消甚至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湿”的效果目前并未明显显现。


    姚俊强表示,近些年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内的新疆干旱区明显感觉到,降水的总量在增加,但降水的次数在减少。也就是下暴雨的次数在增加,中雨、小雨的次数在减少,发生洪灾和干旱的概率都在上升。这就提示我们,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段进行干预,“像在塔里木河上游修建水库,持续对胡杨林进行生态输水,都会对气候产生积极的影响”。


    3、水资源如何科学利用——坚持科学规划和防灾减灾并举


    面对塔里木河来水量加大的现实,如何趋利避害,用好用足这些“活水”?同时,沿线地区又该如何未雨绸缪,消除暴雨、洪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资源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自然因素。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来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科学利用水资源,就需要重点做好科学的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让水资源为我所用。”段伟利分析说。


    实际上,在沙漠“湖泊”美景出现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随着水资源的日益丰沛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螃蟹养殖产业风生水起。


    今年夏季,开壳见黄、丰腴肥美的“六月黄”在罗布湖喜获丰收,成为本地居民餐桌上的“新宠”。养殖场负责人初宁宁介绍,得益于含有微量盐碱的罗布湖水质和“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蟹苗成活率达98%。今年,养殖场共投入5万元的长江蟹蟹苗,螃蟹产量预计达20吨。


    而在塔里木河两岸,为用好水资源,对重点胡杨林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成为各地着墨重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按照精准配置、靶向输水、系统评估的原则,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确定了胡杨林三年一轮灌、面状全覆盖的生态保护目标,划定了24个受水区域,疏浚了37个输水通道,将生态水输送至离河道较远、以往未覆盖、生态出现退化迹象的区域,让新疆的原始胡杨林“喝足”生态水。


    截至10月中旬,新疆已累计完成胡杨林引洪补水26.3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12.83亿立方米。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阶段性分析成果表明,生态补水淹灌胡杨林总面积约582万亩,其中分洪淹灌胡杨林面积约236万亩,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19.4%,流域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抬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做到未雨绸缪的关键,是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引,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科学统筹配置水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防患与利用双管齐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段伟利说。(记者李慧尚杰)

    2022-11-15
  • “把脉”江源 守护“中华水塔”——江源科考十年观察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水系纵横,人烟稀少,长期处于科研“空白区”。


    2012年以来每年开展的江源科考,深入长江源区,摸清生态“本底”,研究变化规律,成为对长江源开展次数最多、覆盖最广的科研活动之一。一批批科考队员克服高原反应,“把脉”江源生态,守护“中华水塔”,成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写照。


    走进江源,定点长期观测摸清“本底”


    “细针形的尖针杆藻,圆形小环藻,像小船的舟形藻……”显微镜里,“90后”研究员李鲁丹正细心分辨和记录各种藻类。这些都是她今年参加江源科考采集的浮游植物样本。





    “我们已发现长江源浮游植物超过40种。”李鲁丹说,江源科考需翻山涉水,十分辛苦,“但探秘江源,每次收获满满”。


    探寻江河源头,人类亘古不息。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关于长江的源头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1976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科考队,首次将长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此后陆续探明“长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


    在多次考察基础上,2012年7月长江委长江科学院等机构组织20多人团队走进江源,拉开江源科考常态化序幕。


    “水是万物之源,江源科考始终聚焦水循环主题。”多年江源科考组织者、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说,江源研究基础薄弱,相较于单次单项科考,只有长期、定点的观测研究,形成“综合+专项”科考体系,才能全面摸清江源生态“本底”。


    一次江源综合科考,高原行程4000多公里,数十个固定采样观测点,采集江水、泥沙、植被、鱼虫等10多类样本。十年来,科考队员陆续查明长江三源各自水质与河势截然不同的原因,钻取冰川冰芯解读江源气候变化密码,建起长江源区首个水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积累形成涉及江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宝贵“数据库”。


    众多科考发现的背后,是队员们在高原克服困难、艰辛作业:河谷中遭遇泥石流,距离巨石仅一、两米;钻取冰芯耗时长,被迫深夜驱车翻越山脊;有队员高原反应出现脑水肿,紧急送医救治后才脱险。


    为研究江源水质,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赵良元先后七次参加科考,“‘勇于挑战、志于科学’的江源科考精神,在一批批科考队员中传承发扬,激励大家走进江源、探秘江源”。


    探究江源,掌握生态环境变化规律


    相较于长江干流“一条大河波浪宽”,江源河流呈现各类辫状、分汊等形态。加上河床经常“摆动”,导致桥梁、道路极易受到冲刷,使用寿命短。为掌握江源河流泥沙运动冲刷特点,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副所长周银军团队,2014年以来先后十上江源。


    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住帐篷、啃馒头,在不同河段打孔取样,首次还原出江源部分河床断面历史形态,发表江源水沙变化和河床演变对路桥水毁影响的论文,为完善涉水工程冲刷防护和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周银军说,江源生态环境与平原截然不同,“科考研究大有可为”。


    翻开厚厚的《江源科考十年论文集》,60多篇涉及长江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土保持等领域的科研论文收录其中。“过半论文是近三年发表的,说明江源科考成果正加速涌现。”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徐平说,江源科考坚持流域视角和问题导向,对江源生态演变规律研究逐步深入,“多项科研成果属于‘全球首次’”。


    多年科考数据显示,全球变暖大背景下,长江源区过去10多年的平均气温比前40多年的气温平均值增加了1.4摄氏度。植物作为维持江源生态健康的重要基础,遇到升温后会有哪些变化?


    长江科学院博士任斐鹏和孙宝洋在江源布设了15个六边形温箱,分组开展“模拟增温试验”,观察不同增温幅度下的植被生态变化。经过连续3年的原位观测发现,当增温达到或超过3摄氏度时,江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变化明显。任斐鹏说,随着升温越高,植被覆盖度降低、物种密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越突出,“这提示我们要加强监测,提高生态退化风险预警能力”。


    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使江源科考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由长江科学院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共建的唐古拉山研究区,聚焦江源布曲流域的冰川、河流、湖泊变化,过去主要依靠人工巡测。2016年以来,11套自动观测站先后架设在研究区,配备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建成国际一流的冰川、冻土、气象、水文的全天候自动在线观测体系。


    多次参加科考的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洪晓峰介绍,自动观测利用物联网,突破气候环境对野外人工作业的限制,每年获取各类数据近50G,使冰川进退、冻土冻融、降雨变化等情况一目了然。


    保护江源,守护“中华水塔”奔流不息


    一条条人工孵化的小头裸裂尻鱼苗放流后,在南源当曲畅游栖息。今年夏季,长江源特有的小头裸裂尻鱼首次实现增殖放流,标志着江源特有物种保护取得新突破。


    江源自然条件恶劣,已知生存鱼类仅6种。来自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李伟,经过连续三年多的试验,基本掌握小头裸裂尻鱼的越冬、产卵和人工繁育机理,“一旦出现种群衰减,就能通过增殖放流快速恢复”。


    长江源所在的“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是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省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长江源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达266.17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6300多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源头之于长江,好比大脑之于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次参加科考的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水资源部部长李燕说,江源生态极其敏感和脆弱,保护江源对长江大保护举足轻重,江源科考正成为江源保护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


    十年来,对江源地区20多个建设项目开展水资源利用评估论证,确保不影响当地水生态;搭建河湖生态安全立体监测和预警技术平台,尽可能降低湖泊扩张和河床改道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影响;牵头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文水生态监测规划……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江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江源草甸草浅土薄,队员们钻孔取样时尽量减少取样量;鱼类分散栖息,捕捞的各种鱼经测量后多数放生;野外遇到塑料袋等垃圾,主动收集带回基地处理。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所长许继军说,江源科考落脚在江源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十年江源科考,搭建了一个科考平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一大批青年科研工作者中播下了研究江源、保护江源的种子。”长江委副主任胡甲均说,近两年科考中,一大半队员都是“90后”,不少都是首次上江源,“青春在江源闪耀,他们在科考中成长成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陆续加入,给江源科考带来更多的跨学科、跨机构合作。来自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90后”博士后王成龙,去年首次参加江源科考,将“碳循环”课题研究地点从海上拓展到江源。“江源科考中,不同学科队友交流合作,能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他说,广袤江源还有更多未知空间,“值得长期探索研究,永葆‘中华水塔’奔流不息”。

    2022-11-15
  • 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综述

    湖北武汉,云梦泽鱼戏绿波,百鸟长鸣;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烟波浩渺,草木绵延。


    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本次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共谋湿地保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举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审议通过,近百场边会和主题论坛相继召开……11月13日,大会在武汉主会场和日内瓦分会场落下帷幕,一次次对话凝聚全球共识,一场场活动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故事,一项项成果闪耀中国智慧。


    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本次大会致力于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为避免全球湿地持续退化和丧失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必须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11月6日下午,武汉东湖之畔,《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行部级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这是本次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


    宣言呼吁,“采取适当和紧急的措施,实现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丧失的目标”;“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和执法”;“鼓励对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红树林、高原湿地、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


    “宣言是对各方共同意愿和行动的汇聚,是向各国发出的号召,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以及对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引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介绍,今年8月以来,中方牵头就起草的宣言草案在172个缔约方中进行了3轮磋商,包括向参加高级别会的部长和大使们征求意见,最终得到缔约方普遍认可。


    “《武汉宣言》强调了湿地保护、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灾和风险预防、滨海保护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说,从《武汉宣言》中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加强湿地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


    本次大会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在以“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大河文明”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论坛上,由我国3位院士领衔,政府、科研机构、司法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方共同发起《全民参与长江大保护倡议书》;在日内瓦分会场,与会代表呼吁,在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及《湿地公约》框架下,深化全球红树林保护合作……


    千湖荆楚阔无边。一场场边会、论坛和活动,围绕湿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球红树林保护等内容展开研讨和交流,分享湿地保护经验成果,呼吁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


    展示生态建设中国经验


    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我国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方案和经验。


    眼前是光影变幻、水清岸绿的大美湿地;耳畔传来呦呦鹿鸣、百鸟欢唱;按压不同的“气味盒子”,菖蒲、莲花等湿地气息扑面而来;把手伸进一个个“湿地盲盒”,可以感知粗粝的树皮、轻柔的苔藓……本次大会上,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令中外代表印象深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展厅里,一组组数据诠释着湿地保护的“中国实践”:


    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


    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中国近10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21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28个省份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


    新时代十年,神州大地上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不断舒展美丽中国新画卷。


    11月10日,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为来自13个国家的25个城市颁发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其中包括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7个城市。全球现有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湿地保护和履约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湿地之水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重要保障,湿地之美为中国山川大地增色添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说,到2025年,我国湿地保护率将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本次大会上,围绕中国的各项主张和倡议,在主会场、分会场举办了多场边会和主题论坛,聚焦健全合作机制平台、推进湿地协同保护和治理,进一步推动湿地保护全球进程。


    11月9日,全球迁飞区水鸟栖息地保护论坛发布了总结中国30年来水鸟保护主要成就的《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保护全球候鸟迁飞通道需要全球协同,需要越冬地、停歇地、繁殖地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


    “缔结于1971年的《湿地公约》,最初就是聚焦迁徙水鸟和水禽栖息地的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杨锋伟说,为更好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中国认定和建设了多处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几乎涵盖了迁飞区上所有的关键节点。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增至2.7万公顷。11月7日,在日内瓦分会场举办的“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上,中方代表表示,中国将在深圳市打造全球首个开展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全面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为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


    11月8日,全球滨海论坛研讨会举行,有关各方从政府部门、多边环境协定、区域伙伴关系、国际非政府组织等不同角度,分享了促进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通过分享国际最佳实践和创新公共产品等方式,推动全球、国家、地方层面共同行动。


    “我们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共同制定滨海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和修复指南,推进全球滨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博勒表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让大美湿地润泽世界人民、惠及子孙后代。

    2022-11-14
  • 解振华:中国将百分之百落实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双碳”目标

    中新网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3日电“我特别要强调一点,现在一直在讲中国有一个‘3060’的‘双碳’目标,不准确,应该是‘3060前’。有了这么一个字才说明中国的信心,我们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所以这个‘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这个目标理解偏了。”


    当地时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并致辞时如是强调。


    解振华表示,在这次大会上,我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参加了气候实施峰会,与很多国家的部长、国际机构负责人会谈,大家都认为COP27大会的主题就是落实和行动,应推动各方交流气候行动最新进展和实践,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只有行动才能有案例,本场边会选题非常好,契合本次大会的主题。


    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当地时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并致辞。中新网记者彭大伟摄


    他指出,十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十年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约34.4%,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37亿吨。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


    “截至2021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6.6%,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达到或超过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50%以上的风电、85%以上光伏设备组件来自中国。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累计投资已达到3800亿美元,总量居全球第一。”


    “中国的森林蓄积量也在增加。202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要再种植700亿棵树。”


    “截至2022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解振华强调,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已走上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气候行动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协同增效。实际上,它鼓励了创新,用创新建立了一些新的产业,特别是还增加了就业。气候行动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是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他说,尽管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影响,气候行动有所回摆,但中国仍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克服一系列困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了“1+N”政策体系。这充分说明中国作出的“双碳”目标决策是稳健的、务实的、正确的、可持续的,是完全可以预测到它的未来的。党的二十大对中国未来推进气候行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也做出了明确的部署。我们说到做到,而且争取做得更好。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零和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合作才能成功。”解振华说,“未来无论其他国家气候政策是否发生变化,中国将百分之百落实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双碳’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与各方携手创造人类共同的绿色低碳未来。”(完)

    2022-11-14
  • 中共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 奋力推动铜仁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铜仁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推动铜仁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日,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必将有力引领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建设绿水青山、江山如画的美丽中国,也必将有力推动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李作勋说,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多次指示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铜仁是省委、省政府定位的“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有7300多种动植物,形成了兼具生物多样性、独特性、完整性的宝贵生态系统。贵州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铜仁有3个,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绿色成为铜仁最鲜明的特色,良好生态环境优势成为铜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他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铜仁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高扬生态文明这面旗帜,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奋力推动铜仁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决当好保护梵净山的生态卫士,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严格落实梵净山保护条例,加快创建国家公园,全面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努力为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作出更大贡献。

    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地,铜仁锰矿储量达到7.4亿吨,为亚洲第一,是国家锰矿资源战略安全供应核心区。我们要千方百计发挥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抓好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狠抓项目,努力把铜仁打造成全国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聚集基地、全国锰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要坚持铁心治锰、铁腕施策、铁面执法、铁肩担责,着力推进锰渣低成本、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大力提升锰渣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创新,依托优美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林下经济。健全完善县域GEP核算指标体系并开展常态化核算,深入研究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持续推进生态养生指数标准体系建设,创新用好贵州首个“生态账户”,进一步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更多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煜妤)

    2022-11-11
  •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向而行”分享更多开放红利

    新华社合肥11月10日电(记者刘菁、马姝瑞、汪海月、吴慧珺)面积相当于16个足球场的车身车间里,800余台机器人协同操作,可以同时进行六种车型的柔性生产……在历时一年多的整体施工建设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大众安徽MEB工厂即将完工。未来,这里将批量生产绿色、智能纯电动车型。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单一市场,也是大众集团全球业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板块。”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们计划于2023年底前在中国正式投产大众安徽第一款新能源车型。”

    万里之外,大众集团总部所在地德国,中国新能源车企蔚来上月在柏林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个国家建立由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

    蔚来计划于2022年底前在欧洲建成20座换电站,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20座。



    2022年7月4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大众安徽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车身车间。新华社发

    中国于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开放的中国市场与世界“相向而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时提出,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成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整车制造企业的特斯拉,短短一年内就在上海完成了建厂、生产、交付,并深度投入中国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

    超大市场规模叠加制度型开放等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不约而同加快在中国增资扩产。

    今年6月,宝马集团在沈阳的第三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正式开业。同月,计划投资额超30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在长春开工。

    紧临大众安徽MEB工厂,包括一座电池系统工厂在内的供应商园区正在建设中,目前已有17家大众安徽合作企业入驻。而在大众安徽已就位的260家生产供应商中,有16家为安徽本土企业,另有37家供应商已随大众来到安徽并在此投资。

    “我们与位于合肥的冲压车间供应商建立了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大众集团还投资了位于合肥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并将安徽本地的供应商整合到大众集团全球供应网络中。”葛皖镝说。

    今年9月,宁德时代与宝马集团宣布达成一项长期协议,从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将为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此前,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从2023年中期开始,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将逐步使用河钢集团的低碳汽车用钢。

    在外资车企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加速“驶”入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汽车211.7万辆,超过2021年全年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在匈牙利,蔚来投资建设的首个海外工厂宣布于9月投入运营。这个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将主要生产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的换电站。

    在泰国,根据比亚迪和泰国当地公司签署的相关协议,比亚迪全资投资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15万辆电动乘用车,主要销往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比亚迪提供了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在助力全球治理空气污染、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和全面开放创新之路。”在合肥举办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目前,比亚迪生产的电动车已进入到挪威、巴西、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中国、看好中国,与中国的汽车伙伴互利共赢、共同成长,已成为全球车企的坚定共识。“我们正在不断拓展研发团队,快速调整研发战略,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展创新研发。”葛皖镝说。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上表示,宝马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汽车制造商,“对中国供应链的实力和韧性充满信心。”

    2022-11-11
  • 自治区视频调度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11月9日,自治区召开视频会议,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推进落实工作。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自治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韶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写入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自觉站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折不扣推进督察整改。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压实盟市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严格按照自治区整改方案要求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卞辑)

    2022-11-10
  • 踔厉奋发向未来·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牧民:守护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初冬时节,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草原天空蔚蓝。在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嘎查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牧民们在嘎查党支部的组织下相互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巴音查干嘎查党支部书记宝玉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句话说到了咱们牧民的心坎上。草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需要大家共同守护。再过两年,梭梭长高了,苁蓉也就有了,大面积的梭梭林可以给边疆增绿、给我们增收。”

    巴音查干嘎查地处荒漠半荒漠化草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受干旱等因素影响,地表沙化严重。为改善生态环境,今年乌拉特后旗在包括巴音查干嘎查在内的牧区实施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项目,通过大面积种植梭梭改善草原生态、提高牧民收入。牧民敖特根说:“梭梭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的优点,不仅能防风固沙、改善生态,还能在根部接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肉苁蓉。我们种好梭梭林,就有了致富新渠道。”



    11月4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查干嘎查党支部书记宝玉查看梭梭长势。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宝玉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梭梭接种肉苁蓉后,每亩每年可以采收40多公斤肉苁蓉,按照每公斤30元的干品市场价格计算,每亩肉苁蓉纯收入可达600元以上。“我们嘎查共有7000亩梭梭可以接种肉苁蓉,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420万元左右,其中30%的收入用于扩大梭梭林种植面积、接种肉苁蓉,剩余的70%分红给牧民,可直接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大会报告里的这些话太有道理了,在我们乌拉特草原,保护好绿水青山不就是有了金山银山?”宝玉说。

    记者在巴音前达门苏木走访发现,当地政府直接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场安排在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现场,大家边干边学,在实际工作中深切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

    巴音前达门苏木党委书记巴根那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家深受启发,要想建设现代化牧区,就必须保护、建设草原生态。现在,我们组织牧民栽种梭梭、接种肉苁蓉,就是建设现代化牧区的具体实践。”



    这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查干嘎查牧民种植的梭梭(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乌拉特草原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面积达7600多万亩,主要分布于乌拉特后旗、中旗、前旗等地,是内蒙古九大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场之一。今年,乌拉特后旗总投资3530万元,分别在巴音前达门苏木、潮格温都尔镇等实施4个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项目,逐步探索一条修复草原、造福牧民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乌拉特后旗副旗长宝力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建设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为契机,逐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牧民积极参与的生态经济建设新格局,推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促进草原生态改善、牧民生活富裕。”他说。



    这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查干嘎查牧民种植的梭梭(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目前,乌拉特后旗梭梭接种肉苁蓉项目实施面积已达15万亩,在守护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逐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牧民富。

    2022-11-10
  • 推动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11月7日至8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四会议在济南召开。围绕“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雷杰委员代表济南市政协、刘君常委代表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会、万永格常委代表民盟山东省委会、刘美华同志代表东营市政协、赵勇常委、张保祥委员、周立军常委作大会发言。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推动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雷杰委员代表济南市政协发言时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当前,起步区战略叠加、机遇满满,建议:

    突出新动能强力引擎,制定新动能产业标准和支持政策,加速集聚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将起步区打造为活力之城。高标准落实“四水四定”,打造黄河流域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争取更多国家级片区化、规模化应用示范场景建设落地,率先建设全国绿色城区。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助力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发展,探索建立“均等化+定制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强化规划实施,加快编制实施方案,引导省属国有企业参与设立黄河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起步区建设,建立常态化干部人才交流挂职机制,助力起步区高质量发展。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1/3左右,我省粮食产量约占黄河流域的20%,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刘君常委代表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会、德州市政协、滨州市政协发言时建议:

    夯实生产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耕地土壤培肥改良等技术,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县创建工作。突破制约瓶颈,强化农业用水保障,支持滨海地区在黄河调水调沙及防汛分洪期间灌区引黄水量不占用引黄指标,推进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推进旱作农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构建粮食高产高效技术体系,设立黄河流域良种培育专项,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持续加强粮食生产服务保障,构建覆盖粮食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保险服务能力和理赔透明度。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补贴标准,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励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政府抓、农民种”的积极性。

    弘扬齐鲁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加快推进我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万永格常委代表民盟山东省委会发言时说,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建议进一步彰显齐鲁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主流定位、根脉价值、精神力量和基础优势,突出黄河山东段“地上河”等独特景观特色,突出黄河在山东入海的独特方位,集中塑造“黄河入海”山东黄河文旅品牌。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重点工程,打通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域断头路,加快山东段标识系统设计建设,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山东段)。进一步完善全域全链、保障有力的要素政策体系,探索制定直接定向供地政策,保障生态用水供给,多措并举增加资金供给,细化产业政策,统筹利用成员单位资源,增加政策有效供给和精准支撑,推进山东段建设提质增效。

    高质量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

    刘美华同志代表东营市政协发言时说,目前黄河口国家公园已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正式进入设立报批阶段。为高质量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建议:

    建立统一科学的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设立综合管理机构,推动多部门协同执法,做好生态移民搬迁及后续安置、大规模种养殖和捕捞转产转型工作。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受损区域生态修复以及刁口河黄河备用流路管护及防洪工程建设,推进河陆滩海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成立黄河口国家公园研究院及东方白鹳、黑嘴鸥研究中心,实施海洋动态监测提升工程。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生态产品本地数据库。积极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两园同建”,扎实推进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

    打造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半岛城市群的蓝图已经绘就,如何科学有效抓好落实,要注重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赵勇常委认为,一要“搭骨架”,加强山东半岛开放性和包容性,扩大发展空间;二要“强筋骨”,加快济青“两心”能级跃升,增强发展内生力;三要“通经络”,构建内通外联的发展大通道。

    建议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与沿黄城市群、都市圈对接协作,完善沿黄城市群战略合作机制和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建立三大经济圈协同联动机制,研究制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制定济南青岛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加速布局创新资源大科学装置集群,构建城市群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加快“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中日韩陆海联运和港口战略合作,打造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东西综合运输大通道。

    坚持系统保护治理

    推进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和永续利用

    张保祥委员建议,进一步提速我省黄河保护的相关立法进程,健全完善黄河流域空间管控、环境总体规划等制度,依法破解黄河防洪、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等难题,确保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抓好重大项目谋划,把东平湖防洪治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谋划论证金山坝及二级湖堤加高培厚、黄河分洪入湖通道等防洪提升工程,主动加强对接国家新一轮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争取将东平湖防洪治理等工程纳入新规划。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灵活统筹使用引黄指标,加快推进海水淡化,多措并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深化系统整治,将“一河(湖)一策”作为关键抓手,加强河湖治理保护,切实保障黄河水生态安全。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保障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备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予以保障。”周立军常委说,应构建政策法规“四梁八柱”,系统规划绿色设计、工业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政策法规,抓紧制定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尽快建立绿色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核算成果在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应用,对典型示范企业给予重点激励,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健全监管执法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建立执法、司法部门跨区域、跨部门常态化联动机制,拓宽执法部门管理服务覆盖面,加强“绿色低碳”普法。(魏然)

    2022-11-09

  • 首 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