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我们党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准确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持之以恒推进气候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为减缓全球碳排放增长作出积极贡献。自“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重大工程,推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推动二氧化碳排放增速大幅降低。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


    协同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在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过程中,物种生境得到了优化,各类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为全球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中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减污降碳技术推广,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持续提升低碳清洁能源比重,显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带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较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4.8%。2021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比2015年上升18.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


    努力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努力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用实际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从碳达峰目标看,当前,我国正面临推进“双碳”工作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中,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自然达峰的路径不同,我国必须探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以更大减排力度抵消增量需求、进而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全新路径。从碳中和目标看,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大贡献。


    利用技术和政策措施主动加速碳达峰进程。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后逐渐实现碳中和的减排模式,而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动加速碳达峰进程,进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健全完整的政策落实机制,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多种政策措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出台涉及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一系列实施方案,综合运用科技、财税、金融等多种保障措施,着力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引领全球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引领低碳领域技术革命与产业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通过能源生产、原料供给、工艺过程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和突破,建立依托可再生能源、实现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居世界前列,新型储能产业链日趋完善,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使用成本。依托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及全产业链优势,我国正引领全球低碳领域技术革命与产业发展,源源不断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改革。发展中国家大多同时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温室气体减排多重压力。统筹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是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统筹固体废物、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在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整体性的基础上,坚持统筹融合,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强化减污降碳的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碳达峰。通过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提升减污降碳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坚持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坚持把绿色作为底色,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重点。截至2021年底,已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在南南合作中,自2011年以来,累计安排约12亿元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0多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0多份合作文件。这一系列务实合作,创新了全球气候治理国际合作模式,提高了有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

    2022-10-20
  • 云南 绿色能源 动能澎湃(新气象 新作为)

    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工作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验收。


    沙子键摄


    横跨江河的水电站高速运转,立于山脊的风机不分昼夜旋转,荒山坡地上大片光伏电池板绵延展开……云南绿色能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据统计,云南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20%,居全国前列。其中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2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风能资源总储量1.23亿千瓦,可利用区域占全省面积的11.5%;年均日照时间达2200小时,接收的太阳能能量相当于每年获得731亿吨标准煤。


    近年来,云南持续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两基地一枢纽”建设成效初显,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四项指标全国领先,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聚焦清洁能源


    云南一直是绿色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在滇池出水口的螳螂川,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已运转发电110年。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云南分公司管理的水电站,开辟了我国利用清洁能源的先河。


    9月18日,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1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3号机组的投入运行,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右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过半。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的11台百万千瓦机组运行稳定、指标优良,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过4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


    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云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成效初显。近年来,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糯扎渡等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多项技术和指标实现重大突破。


    “这十年,是云南干流水电站投产最多的十年。”云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卢文祥介绍,十年来,云南全省水电装机由3499万千瓦提升至7820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云南有7座。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有效改善了电力供应结构,大幅提升了电力供应能力。


    云南省个旧市莲花山顶,一排排风机快速旋转,在蓝天衬托下,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莲花山年平均风速每秒7.1米,这里的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大,该项目2021年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中国华电集团云南公司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莲花山风电场负责人刀志明说。


    8月24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海坝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由三峡集团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年上网平均发电量为4.25亿千瓦时。


    “巧家海坝光伏项目采用‘牧光互补’模式进行建设,不影响当地群众放牧,实现对土地的高效利用,不仅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还能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总监刘承智说。


    水能澎湃,风光正好,云南全面提速新能源开发建设。十年来,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由153万千瓦提升至1278万千瓦,增长7.35倍,未来3年还将新增5000万千瓦。截至2021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达到1.06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是2012年的2.5倍,电力供给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绿色能源优势不断扩大。


    推动绿色制造


    “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在云南省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这样一句招商口号,不仅成为当地吸引大量新能源巨头入驻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力见证。


    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云南适度承接高水平的、符合环保和能效标准的绿色硅、绿色铝产业转移,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发展,吸引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向云南集中。


    2016年以来,全球领军的光伏生产企业隆基股份便入驻云南,在曲靖市、丽江市、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制造基地。2020年11月18日,伴随着拉晶和切片车间的机器轰鸣声,曲靖隆基投资33.5亿元、年产1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顺利投产。同一天,曲靖晶澳二期投资58亿元、年产20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正式开工。


    随着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阳光能源等知名企业相继入滇,云南绿色硅光伏产业按下“快进键”,跻身全球最大的绿色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


    2018年9月,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与曲靖人深圳德方纳米董事长孔令涌在深圳的偶遇成为了“意外收获”,家乡人的热情真诚让孔令涌有了“回馈家乡、试试看”的意向,德方纳米在曲靖投资7.5亿元落地了第一个项目——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有了第一次后,德方纳米的项目投资一个接一个落地,如今已投资13个系列项目,超过300亿元。


    “不仅如此,园区还通过引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在本地园区内布局全产业链,全力降低企业的生产综合成本。”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企业服务局局长马骏介绍。


    2018年年底,宁德时代和德方纳米合资设立曲靖市麟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两家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绑定产能来保障供应链,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新能源电池引入6户新材料龙头企业的同时引入了6户配套企业,绿色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企业逐步实现聚集发展。


    除了绿色硅产业,绿色铝产业也加速崛起。


    坐落于云南省砚山县的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是云南绿色铝产业新地标,这里建设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绿色铝项目。聚力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当地聚焦精深加工、研发等重点,成功引进魏桥、神火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新建电解铝项目工艺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走进曲靖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68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条生产线4分钟就下线一个铝合金轮毂。公司董事长赵柯介绍,浙江省金华市的今飞控股集团2015年开始在富源投资,至今投资5个项目,富源成为今飞的第二大制造中心,“绿色铝—铝合金—精深加工—回收再利用”的循环铝产业链从无到有,去年铝产业实现总产值80多亿元。


    保障能源安全


    立足新发展阶段,云南绿色能源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云南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蓄力赋能。


    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云南成为国内西电东送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省份。此前,南方电网在云南已建成与大区域电网异步互联的省级送端大电网,是技术先进、特性复杂、电力绿色的异步送端大电网,拥有国内领先的多能互补一体化协同运行调度经验。


    随着金中、鲁西背靠背、滇西北、昆柳龙等直流工程以及云贵互联工程的建成,云南跨省区外送输电通道由2015年的“七交五直”优化为“十直一交”10条直流和1条交流通道,通道能力由2500万千瓦提升至4540万千瓦。


    据统计,云南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1.2万亿千瓦时,占全省全部清洁发电量的一半,减少东部地区标煤消耗近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0亿吨,不仅有力促进了云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更支持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目前,云南已开发绿色能源资源量尚不到全省资源总量一半,绿色能源优势巨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1年4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开出全国首张绿色用电凭证,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累计为省内用电企业开出绿色用电凭证258张,累计溯源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绿色电量折合减排二氧化碳超6800万吨,为企业成功通过国际碳足迹认证、打造“零碳工厂”、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底,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聚合绿色能源资源优势,推动全省绿色能源开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


    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不断扩大第一大支柱产业优势,云南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迈进。


    加快构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云南加速布局新能源开发。整个“十四五”期间,云南将全面有序放开新能源开发,推动新能源成为未来增量电源主体,打造“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加快推进集中式复合新能源项目,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5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电源装机容量超过1.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超过1.3亿千瓦。


    不久前,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南方电网云电科技园举行两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智能电网故障检测与保护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云南省绿色能源与数字电力量测及控保重点实验室挂牌仪式。


    据介绍,两个实验室将结合云南省绿色能源战略共同打造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实验室紧紧围绕新能源关键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


    “云南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绿色能源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绿色能源在全省经济稳增长中的基础作用,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云南力量。”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岳修虎说。

    2022-10-20
  • 街头公园绿地花卉焕然一新 既保证景观效果 也更加低碳环保

    党的二十大正在召开,上海街头和公园绿地花卉布置也焕然一新,营造出喜庆、隆重、热烈的氛围。92个主题景点(大型花坛)、19万平方米花坛花境、6万余组组合容器共使用花卉1000多万盆。在此次花卉景点布置中,既有新设置的景点,又有利用迎国庆花境而增设的“喜迎二十大”元素。此外,部分街头花卉品种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聚焦重要区域和道路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上海花卉布置聚焦重要区域、重点道路,包括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等3个市级核心区域,静安寺等8个市级重点区域,延安路等12条重点道路。92个主题景点(大型花坛)、19万平方米花坛花境、6万余组组合容器共使用花卉1000多万盆。





    图说:上海站南广场


    在上海站南广场、天目小花园、延安西路协和绿地、友谊会堂等多个点位,静安区绿化管理部门布置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绿化景点,绿雕造型充满立体感。天目小花园中,“天圆地方、吉祥如意”主题花境中增加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标语,同时增配了红黄色美人蕉、比格海棠、一串红、孔雀草等红色为主的景观植物,并掺种了多株粉黛乱子草作为点缀,色彩更鲜艳。


    而在上海站南广场,绿化部门以钟柱下的花坛为圆心,在花坛四周配置了立体花钵。花坛中,选用一串红、一串鲑红和蓝花鼠尾草等,并竖起醒目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牌,烘托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花境增设二十大元素


    在杨浦区,各公园的花境布置也已“上新”。杨浦绿化公司介绍,民星公园的“民星盛会”栽种了一串红和孔雀草,以红色为底色,用黄色描绘出号角、祥云以及“20”字样。杨浦公园中,“时代的号角”景点面积约为127平方米,使用一串红、孔雀草、鼠尾草、红绿草等植物,号角造型的绿雕和三个不同形式的“20”字样的绿雕栩栩如生,象征吹响了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冲锋号。


    除了新布置花坛外,不少公园绿地和街头也沿用了国庆的花卉布置,在其中增加“二十大”的元素。在黄浦区毛家园路中山南路路口,“改革春风”花境增加了一组雕塑,红色漆面上印有淡黄色的底纹,勾勒出中共一大会址、天安门、兰花、百合等图案。此外,黄浦区还有4组街头绿化景点中,也增加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元素。绿化部门还在去年设置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绿化景点中,增设了不少二十大元素。


    街头花卉布置更低碳


    除了在重要节庆前新设、增设花卉布置外,上海近年来正试点在街头花卉种植和养护上采用各种“节约办法”,即保证景观效果,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降低养护成本,提升景观效果,丰富植物结构,提升绿地固碳能力……低碳生态的花卉布置,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比如,徐汇绿化部门用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替代每季需要更换的草花,让街头景观植物在美丽耀眼的同时,又可循环重复利用。目前,虹桥路的绿化带中,萱草、绣球等宿根花卉已成为下层地被植物的“主角”,不同花期的花卉还被搭配成一个个“套餐”,大大延长观赏期。“大花绣球搭配圆锥绣球,大百子莲搭配小百子莲,萱草搭配石蒜……我们已经摸索出好几种‘花境植物套餐’,景观效果反而比纯草花更好。”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绿地管理科科长曾俊表示。


    又如,在虹桥路中央隔离带里,有不少2010年世博会期间种下的红叶李,经过10多年的风吹雨打,花量越来越少。区绿化部门并未直接换树,而是将美人梅的枝条嫁接到了红叶李母本上,让97棵红叶李“焕发第二春”。如今,经过三轮修剪的美人梅枝条长势喜人,预计明年花量可达70%-80%,后年可达满花状态。

    2022-10-19
  • 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新画卷(绿色家园)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江山如画,青绿满目。


    林草兴则生态兴。最近,全国绿化委员会等部门表彰一批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些先进模范以实干担当践行绿化祖国的职责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期绿色版讲述部分先进模范植绿护绿的故事,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在新征程上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图①: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前)与林场职工为新种树苗浇水。


    新华社记者郭刚摄


    图②: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农民陶凤交在采摘木麻黄种子。


    本报记者周亚军摄


    图③:湖北枝江市顾家店镇农民薛传根在查看疏花水柏枝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图④: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青翠满目。


    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图⑤:风光壮美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累计治沙造林25.2万亩


    发扬当代愚公精神建设绿色长城


    本报记者付文


    “今年雨水多、墒情好,得赶紧准备秋季造林的稻草、树苗!”清晨,郭万刚俯下身轻摇一丛梭梭,看到露珠抖落如雨,心头一喜。这里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今年70岁的场长郭万刚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林场中转一转,“不管风霜雨雪,我总要亲眼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地处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为了不让风沙吞没口粮田,土门公社6位农民向沙漠挺进、组建八步沙林场,被称为“六老汉”。他们约定,献了终身献子孙,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强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3年来,我们新增绿化面积57.42万亩。”“六老汉”之一郭朝明老人的儿子郭万刚激动地说。


    “新时代这十年,是八步沙林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过去,治沙造林全靠驴拉人扛。现在,我们有了装载机、抱草机等设备,职工年收入已有六七万元。”郭万刚说。


    “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郭万刚说,父辈摸索出的压沙造林经验,在今天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40多年来,八步沙林场累计治沙造林25.2万亩、管护面积扩大到43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700多万株。


    58岁的护林员张延龙已在甘蒙省界管护站坚守8年多。“不忙的时候,一周回一次家。赶上造林季,两个多月才能回一趟。”张延龙说,他的管护面积有20万亩,巡护一圈下来要六七个小时,“刚来的时候,没有房住,只能在沙窝窝里搭帐篷。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沙地绿了、树长高了。”


    管护站周围,花棒、梭梭等沙生苗木生机盎然。“这是今年春天栽的,面积2万多亩,有10多种沙生苗木700多万棵,长势很好,估计成活率能到70%以上。”郭万刚带记者爬上一处沙丘,向北远眺,“剩下这片沙漠,秋季能全部绿化完。”


    林场探索出“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发展“溜达鸡”养殖、梭梭树嫁接肉苁蓉等林下经济,既治沙又致富。


    植树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红沙塘今年7月形成了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水面,蓄水量达1万立方米。”郭万刚说,“往年,古浪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0毫米,今年已经达300毫米,局地小气候有了明显改善。”


    “当地的风沙线从八步沙向北后退了30公里,沙尘暴强度、频次大幅降低。”古浪县林草局副局长杨鑫山说。


    郭万刚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会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全力完成沙区治理任务,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治沙用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海南昌江县昌化镇农民陶凤交带领乡亲们不懈植绿


    建造沿海防护林呵护碧海银滩


    本报记者周亚军


    碧海蓝天,绿林绵延。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海岸线200米外,一排排海防林傲然挺立。这里曾是海南最大的荒漠沙丘,为了营造海防林,昌化镇农民陶凤交带领近百名“绿色娘子军”持续奋斗,助力生态持续改善。


    “有海有沙滩,现在又有了绿树,多好看!”63岁的陶凤交戴着一顶大斗笠,笑容满面。


    棋子湾曾是一片滨海荒漠,有5000多亩流动沙丘和1.3万多亩半流动沙土地。刚开始造林固沙时,树木难以成活,专家来看了也连连摇头,陶凤交却不认输,“这是我们的家园啊,我们一定要把树种活。”


    在县林业局支持下,陶凤交和乡亲们艰辛探索。第一年种下100棵树,当年最多活30棵,到了第二年、第三年也难以存活。后来,省林科所的专家指导改种野菠萝和木麻黄,挖深坑40厘米,有湿沙层再栽苗。同时,找红土,浇足水,用上营养袋。终于,树苗成活率大大增加,沙海有了绿色。


    苗木一点一点长起来。林业部门提供了育苗场所,运苗木有了车辆,种树条件大大改善。陶凤交和乡亲们在昌江流沙上种活338万株林木,形成1.88万亩海防林,占全县海防林面积的36%。在海南全岛,她们种活651万株林木,形成4万多亩海防林。


    “过去是滨海荒漠,现在是森林城市,就连三狮岭旧矿山都复绿了,山上山下全都种满了树,绿油油一片。”陶凤交说。最早种下的木麻黄已成栋梁之材,陶凤交抱着树,笑得眯起了眼,“再辛苦都值得啊。”


    现在每逢下雨等适宜种树的天气,陶凤交就会带着乡亲们去补栽补种,近3年又种下60万株木麻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海防林成了好风光,黎乡成了昌江旅游的金字招牌。”


    “这10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昌江以森林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8万亩,县域内河流、公路、铁路两旁以及宜林荒山荒地全部实现绿化。”昌江县林业局局长文继恋说。


    现在的昌江,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爱绿护绿,生态越来越美。


    湖北枝江市顾家店镇农民薛传根和大伙儿在江堤植绿复绿


    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范昊天


    大江奔流,生机盎然。在长江湖北宜昌枝江段北岸,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水的小镇——枝江市顾家店镇。江堤上,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沿着岸线向远方延伸;堤坡绿草茵茵,俨然是一个美丽的江滩公园。


    每天早上,74岁的老党员薛传根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到江堤上,修剪树枝、除去杂草,沿着岸线巡查。“我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看着这些防护林长得越来越好,长江变得水清岸绿,心里比蜜还甜。”薛传根笑着说。


    薛传根1988年调任顾家店镇堤防管理站站长。他回忆:“当时的长江大堤外,不仅没有树,连草都没有,到了汛期经常崩岸、溃堤,岸上的泥巴和污染物也容易冲到江里。”那时候堤防沿线村庄人多地少,一些农民利用枯水期江边裸露的河滩种粮。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减少长江水质污染,薛传根动员大伙儿退耕还林、护壤固土。农民的观念逐渐转变,开始在河滩上植树造林,汛期险情大幅减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薛传根带领乡亲们更加积极地投入长江岸线植绿复绿工作中。夏天,他们顶着火热的太阳,汗流浃背地干;冬天,冒着寒气袭人的江风管护树木。


    植树造林,要讲科学。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薛传根四处奔走,向专家求教。根据不同树木的特性,薛传根和大伙儿把大树苗和不怕淹水的树苗种植在低洼处,把耐旱的种在高处。树种起来之后,薛传根每天骑着自行车沿着长长的堤坝巡查,加强管护。


    守一方水土,护一片林木,保一方平安。在26.5公里长的江堤上,薛传根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栽种下18万株林木,面积达2800亩,昔日的荒滩变成了长江堤防的绿色屏障。


    如今,薛传根不仅坚持每天到江堤巡查,还时常乘船到顾家店镇南部长江江心的关洲岛上,照看2000余亩疏花水柏枝,捡拾岸边的垃圾。“疏花水柏枝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水域,能长时间适应浸泡和暴晒,属于我国珍稀物种。”薛传根说。


    2016年退休后,他组建成立了顾家店镇关洲珍稀动植物和珍贵文物管护站,带动周边居民参与长江珍稀动植物保护。同时,自己筹款栽植30多亩花卉树木,将荒滩改造成了鸟语花香的关洲江滩公园。


    “这10年来,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薛传根说,“在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守护好、建设好长江绿色岸线,进一步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激励更多的人投入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惠泽人民。”

    2022-10-19
  • 碧水清流润燕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河北的题中之义。


    濒危物种青头潜鸭选择在白洋淀安家;地下水超采区出现泉水复涌;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今年全部退出全国“后十”……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幅尽显自然生态之美的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在此背景之下,人民网河北频道推出《美丽河北》系列报道,带大家领略河北这幅壮美的“千里江山画卷”。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依水而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燕赵大地水脉重生,山川灵动。天蓝水碧,飞鸟翔集,一个个“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风景区内水上运动员在训练。人民网祝龙超摄


    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风景区内水上运动员在训练。人民网祝龙超摄


    清水绿岸,燕赵水脉再现“梦里水乡”


    秋高气爽,碧波荡漾。


    初秋,石家庄滹沱河畔,层林尽染,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经过上游黄壁庄水库的连续补水,水库以下滹沱河40公里河段保持了清水长流。滹沱河是石家庄人的“母亲河”。经过持续多年的连续整治,曾经黄沙弥漫,满目疮痍的滹沱河,如今已成为水清岸绿、花海成片、鱼翔浅底、鸟栖水面的美丽之河。两侧的荒滩已经变成生态绿廊,两条绿廊串联起了一座座公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石家庄人拥河而居的梦想已然实现。


    “周末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家人一起来河边走走看看,心情特别舒畅。”带着爱人和孩子在河边散步的石家庄市民王先生说。


    10月6日,晨风吹拂,沧州市百狮园因晨练健身者的到来而热闹起来。临水木栈道上,市民悠闲散步;码头景观旁,武术爱好者习练拳脚……随着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系列建设项目推进,百狮园成了市民休闲“打卡地”。


    京杭大运河蜿蜒流经沧州城,海盐和漕运造就沧州数百年繁华。京杭大运河在沧州中心城区穿城而过,是沧州人的“母亲河”。近3年来,来自黄河、长江的生态补水,让断航40多年的河道碧水丰盈。沿线建成南川楼、百狮园等12座旅游码头,今年9月1日实现旅游通航。通航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很多市民选择“运河游”,感受千年运河的时代之“变”与别样之“美”。


    “大运河沧州段古迹和遗存多被保留或再现,运河之美今朝更胜往昔。”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说。2021年,昔日房舍破旧、街道狭窄的南川楼村被整体拆迁,崭新的南川楼、朗吟楼拔地而起。两楼依偎在大运河臂弯,再现运河盛景。


    10月7日上午10时,天津屈家店水利枢纽开闸,永定河秋季生态补水水头牵手永定新河汇入渤海。这是继今年春季实现全线通水后,永定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


    按照河北省委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统筹本地水和外调水,累计实施生态补水44亿多立方米,通过河道补水和引黄调水形成有水河长约3500公里,水面面积近195平方公里,常态化补水的主要河流河段实现常态有水,河湖水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河北受水区“资源型缺水”困境得到大幅缓解。截至今年9月下旬,河北省已引调江水160多亿立方米,其中约60亿立方米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在广袤的冀中南平原地区,一批批河流相继恢复了河畅、水清、鱼游、蛙鸣的美丽景象。燕赵儿女亲水而居,拥河发展的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沙鸥翔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驻足觅食,盘旋嬉戏……秋日,在河北省泊头市清凉江畔,成群的白鹭在这里栖息。


    “这几年,每年到这个季节白鹭都来这里,环境变好了,鸟类也多了。”泊头市文庙镇太平庄村居民毛长林说。据介绍,泊头市境内河道纵横,当地政府持续推进河渠清理,并对主要河道进行绿化,高标准打造河渠沿岸绿化带。如今,“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生态目标已经初步实现。此外,当地积极争取引蓄水指标,持续加大生态补水力度,四通八达的河渠再现碧水长流。


    春季碧波荡漾,夏季荷红柳绿,秋季芦苇摇曳,冬季群鸟翱翔。自2013年起,衡水湖的禁渔期延长至每年9个月。同时,衡水滨湖新区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放流鳙鱼、青虾、泥鳅等,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衡水湖记录到的鸟类已达332种、昆虫已达757种,其中新增鸟类、鱼类、昆虫类、两栖类等231个物种记录。”自2020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石建斌副教授团队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地监测考察,随后,他在《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调查报告》中写道,“这标志着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廊坊市文安县赵王新河湿地公园,水面碧波荡漾,清澈的河水吸引了上千只野鸭在此繁殖栖息;沙软潮平,海天一色,在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的七里海海面与沙洲间,长脚鹬、蛎鹬、白鹭、灰鹤……数不清的鸟儿们飞翔、捕食;碧水如镜,倒影翩翩,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野生植物由原来的106种增加至318种,野生鸟类由原来的169种增加到192种,天鹅、凤头䴙䴘、灰鹤、赤麻鸭等野生鸟类的种群数量在不断提升……


    水润万物,泽被苍生。


    碧水清泉,重点泉域修复提速


    水面宽阔,波光粼粼。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河北单元的邢台市复涌后的百泉图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历史上,邢台是水城,是泉城。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生活和工业、农业等用水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邢台泉水断流。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仓,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大,水位下降威胁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随着国家决定实施的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的全面展开,到2021年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同期总体上升1.89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4.65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


    地下水位抬升,自然慷慨回赠。


    去年9月至10月,百泉、狗头泉、黑龙潭、小儿泉、石羊泉等泉眼时隔多年再次实现复涌。目前,泉域内日均出水量约2万立方米,形成水域面积约790亩,蓄水量约1050万立方米。


    监测显示,截至今年8月,邢台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幅度位列全省第一,深层超采区地下水回升幅度位列全省第三。邢台地下水位的大幅回升,支撑了“百泉”持续复涌。


    不光邢台,2019年,沧州市东光县油坊口村600多年的古井又“苏醒”了!


    油坊口村位于京杭大运河一处河湾地带。20世纪80年代末大运河断流,加之不断超采地下水,村里唯一水井变为枯井,再无水可取。如今古井复涌,专家认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大运河生态修复的持续推进对其影响至关重要。


    河北省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通报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1.04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1.56米,82个县(市、区)水位回升,占全部88个浅层超采县的93%。全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2.9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5.67米,70个深层超采县水位全部回升,占全部71个深层超采县的99%。与2018年同期相比,全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1.72米,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8.82米。


    百泉复涌,古井微澜。大地不言,清水回声。

    2022-10-18
  • “种树卖空气”帮助中国西南山区“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

    贵州省从江县,青山逶迤,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高达69.3%。在从江县东朗镇刚边村的森林里,每一株杉树都被编码记录。有了“身份证”,它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具有特别的价值。这种转变源自贵州从2017年12月开始实施的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全省拥有林地的农户可通过碳汇交易获益。

    2022-10-18
  • 转型十年 大庆为幸福加油

    十年转型,十年发展。今天的大庆,城市现代,科技领先,人民安康。


    大庆“城”长,他们最有发言权——在城市建设参与者、摄影发烧友、健身爱好者的视角之下,一幅幅产业勃发、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大庆城市幸福图景跃然而出。


    “大庆制造”蜚声海内外


    崔占新是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冲压车间模具维修班班长。2013年,大庆沃尔沃尚处于起步期,四周的建筑寥寥无几,摆在崔占新眼前的模具调试区域还是一片空地。那段时间,崔占新和同事们从无到有,经过无数次测量与分析、模拟与验证,冲压车间渐渐有了模样。2014年,大庆沃尔沃冲压车间迎来了首个车型XC90;2016年11月11日,第一辆全新沃尔沃S90成功下线;2017年4月12日,大庆沃尔沃生产的S90出口美国。“大庆制造”蜚声海内外。


    2018年12月3日,随着第10万辆右舵版沃尔沃S90从总装车间尾线缓缓驶出,崔占新的眼眶湿润了。“当时我已经在大庆生活了5年,正面临着劳动合同到期可以自由选择去留的时刻,我选择留在大庆。”和很多人一样,崔占新享受到了大庆人才引进政策的福利,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政府补贴住房,在大庆扎下了根。


    2019年,大庆沃尔沃迎来了第三个车型S60。崔占新带领模具团队进入了24小时设备不停歇的工作模式,不但攻克了轿车铝板材翼子板等冲压模具和包边压合模具等多项技术难题,还先后优化改善全车外观件匹配项22项,使S90车型的冲压件合格率首次突破了98%。同时,他们还组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281项,让“大庆制造”的标签更加闪耀!


    转眼十年,无数像崔占新一样的奋斗者为大庆产业转型升级默默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也收获着累累硕果。以大庆沃尔沃为龙头牵引,汽车产业配套项目频频落地生根,“花开”百湖城,大庆汽车产业正在由蓝图变成现实。


    行进中感受民生温度


    “这十年,大庆的变化太大了!”骑车行驶在滨水绿道上的周凤义,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周凤义是一名摄影发烧友,十几年来,他走遍了大庆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着城市的点点滴滴。对于大庆的城市建设和变化,他有着比一般人更直观的感受。


    今年,大庆市滨水绿道建成使用。这条以黎明河为载体,连接三永湖、黎明湖、滨洲湖、兰德湖的生态走廊,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纵贯南北、环抱城中。


    滨水绿道落成后,周凤义迫不及待地骑自行车体验了全程,感受到了满满的趣味性和幸福感。


    “滨水绿道的建设因地制宜,沿线的景观小品都是专属于大庆人的城市记忆,秀水路上的钢结构桥俨然成为了大庆的新地标。一路走下来,心旷神怡!”周凤义说,滨水绿道是一条路,也是一道风景。


    而在大庆,能带给人视觉享受的道路还有很多。


    “大庆修的路注重功能性,行人、机动车、自行车各行其道,人走累了,路边就有休闲座椅,道路两侧绿化、风景、小品都很美,开车走在路上一点都不会感觉枯燥。”


    从倍感亲切的绿皮火车到便捷高效的高铁列车,从“夕发朝至”到“一小时经济圈”,曾经以“天”计数的旅程,如今缩短为以“分”计算,让市民体会到了与幸福相拥的民生温度。


    大庆市萨尔图机场通航,搭建起大庆连通世界的“空中桥梁”。看到机场从建设到竣工、投用全过程,周凤义说:“感觉大庆的经济、大庆人的梦想也随之腾飞起来,心中充满了希望。”


    车站,是一座城市的门厅,也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曾经的“让胡路站”“龙凤站”早已华丽蜕变为“大庆西站”“大庆东站”,不仅为旅客带来全新出行体验,也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大庆市综合交通体系。


    2013年,大庆西站落成通车。周凤义清楚地记得一句新闻播报:“大庆西站是目前全国地级市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含量最高的铁路客运站。”


    11年前,大庆客运枢纽刚落成时,周边基本没什么建筑物,“大帆船”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当附近十几个住宅小区、商超、学校陆续建成后,不远处的三永湖也逐渐完善,这里成为有名的市民休闲打卡地。


    小区改造,楼体粉刷,政府投入让老旧小区焕发了新风采。周凤义说:“现在不但小区里住得舒服,周边的配套绿化、休闲广场、口袋公园也建得越来越多,一个十字路口都可能吸引市民拍照留影。”


    生态大庆幸福家园


    成立近十年的大庆黎明长跑队,是黎明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队员们亲身感受着大庆醉人的“天空蓝”和怡人的“生态绿”。


    “队员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50人左右。队伍刚成立时,黎明湖边还没有专业跑道,如今的黎明湖、滨洲湖等湖畔,清波荡漾、鸟鸣啾啾,已成为队员们跑步‘洗肺’的首选地。”黎明长跑队队长董占说。


    十年间,大庆的湖提档升级,百姓的幸福感也大幅提升。今年,随着滨水绿道的建成使用,黎明长跑队又有了新的跑道。翻开董占和队员们的朋友圈,红色跑道、蓝天白云,“晒”得是大庆人的自信和骄傲,更是一份幸福感。


    曾经的大庆,自然形成的大小湖泡因缺乏治理而杂草丛生、蚊虫飞舞、臭气熏天,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精管细养等措施,大庆市先后完成三永湖、万宝湖、明湖、燕都湖4座黑臭水体治理。治理后的湖泊“摇身一变”,柳叶低垂、道路干净、水面清澈,一年四季,环湖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著名的“城市之肺”龙凤湿地,如今安装有观测设备,实施河湖长制“清四乱”,湿地内80余处鱼池得到全面清理,过去隔断的水系全部贯通,在此基础上清淤补水,人为干扰越来越少,湿地环境越来越好。


    摄影发烧友周凤义镜头下的鸟,从十年前的几十种变成了现在的200多种,不乏东方白鹳、丹顶鹤、白琵鹭等珍贵鸟类,还有几千窝鸬鹚在龙凤湿地安了家,形成的独特风景在国内首屈一指。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年来,大庆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


    全市空气环境质量6项指标年均值连续5年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2.5%,森林覆盖率12.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26%;


    扎实推进城乡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环保督察整改等重大任务;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效益持续释放、环境民生有力保障……


    如今的大庆,一幅幅绿色生态图景,在百湖大地展现。


    那边,龙凤湿地的芦苇随风飘荡,候鸟觅食嬉戏、繁育后代……


    这边,奥林匹克公园、湿地公园人来人往,各色湖泊浪涌千叠、鸥鹭鸣空……


    美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幸福感满满。(孙娜肖瑶程诚记者刘楠赵吉会)

    2022-10-17
  • 建设美丽新宁夏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彭阳金鸡坪。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十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宁夏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念明显增强,政府各部门协同抓环保的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空前加大,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宁夏生态环境部门凝聚力量、引导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风清气正”涵养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精心守护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广泛凝聚正能量。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计划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环境优美”作为宁夏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生态优先战略被确立为“五大战略”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宁夏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颁布了《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基本建立起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宁夏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不断提标,推动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新步伐。


    宁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高位推动这场全社会参与的战役。建立健全省级领导包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出台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法,实现了地级城市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的全覆盖。


    2017年至2021年,自治区财政累计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资金达到762.9亿元,年均增长11%。10年来,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和成果,转化为助力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绿色“成绩单”——


    国土空间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压茬推进。


    贺兰山整治成效持续提升,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位、保护区外围45处整治点位全部得到治理,关闭退出煤矿28家,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国家肯定,列入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率先在黄河流域编制完成“四水四定”方案,扎实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工新建黄河右岸头道墩至都思兔河56.26公里滨河道路工程,星海湖水域面积从21.1平方公里减少至10.55平方公里,不再耗用黄河水。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42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1.57万平方公里;建成沙化土地封禁区5个,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


    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完成营造林667.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134万亩,保护恢复湿地6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45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6.91%和52.65%;西华山、香山寺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日渐优美的生态环境,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近年来,宁夏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坚持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措施不软,持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


    2015年至2021年,全区地级城市年平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96天增加至306天,随处可见的“宁夏蓝”生动诠释了群众的高品质生活。2021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较2016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稳定“清零”,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由“十二五”的Ⅲ类提升到目前的Ⅱ类,连续五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已成为宁夏生态环保事业的“亮丽名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750个。


    扩大“四尘”同治成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大力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扩大“五水”共治成果,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河湖治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持续改善水环境,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断面水质继续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扩大“六废”联治成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环境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加大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碧水蓝天也是幸福……宁夏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向纵深推进。


    逐绿而行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成效凸显


    如果说宁夏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上做的是减法,那么在绿色发展上做的就是加法。


    绿色是美丽宁夏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10年来,宁夏不断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奋力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关口,推进“碳达峰”行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发展新路。


    ——宁夏加快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立覆盖区、市、县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2021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15.6%。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启动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降至26.6%,2018年以来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04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448万吨,化解过剩产能773万吨。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比分别达到45.7%和28.8%,2021年较2018年分别提高6.9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银川市、吴忠市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两高”项目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紧盯存量、在建和拟建的220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管,狠抓违规“两高”项目问题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39个“两高”项目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减少新增能耗1725万吨标准煤。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对拟建“两高”项目全部停批、停建,244家重点用能单位建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312吨、2693吨、1794吨、123吨,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正朝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打造生态环保铁军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天蓝地绿水净,是群众期盼的一座幸福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管理者给群众承诺的民生工程。为了这份优秀“成绩单”,宁夏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和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在改革创新、环保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和服务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明确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策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制度,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压缩时限、精简环节、提高效率,对自治区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先期介入,主动服务,对不符合规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


    在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上实现新突破。完成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用重典、出重拳,开展专项执法,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屡查屡犯、弄虚作假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集中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最严格的执法监管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权力清单指导目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严格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加强绿色金融协作和联合惩戒,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企业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巩固和深化“绿盾”专项行动成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在环保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完成全区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00个区控水质监测断面实现采测分离。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科技支撑与生态环保投入,深化先进治污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平台。持续强化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推动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改造。

    2022-10-17
  • 广西来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地处广西中部的来宾市,按照自治区赋予的建设“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发展定位,全面抢抓区域协调发展试点政策机遇,科学主动谋划,高位统筹推进,着力把位于“珠江—西江”黄金水道上游的红水河、柳江、黔江交汇处的三江口新区打造成为“东融”主阵地、主平台。通过推进三江口新区开放开发,新区岸线资源、港口资源、土地资源高度匹配的叠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东部产业转移加速集聚,来宾逐渐成为“北联”对接长江经济带和“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产业基地。来宾正以崭新姿态扬帆出海,全力打造成为港产城一体化产业新城。


    打造“东融”主平台


    三江口新区位于红水河、柳江、黔江交汇处,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是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航道将升级为二级航道,3000—5000吨船舶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平陆运河建成后从来宾市走河运,可直达北部湾经济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贺州至巴马、鹿寨至钦州港等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新区区位优势,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络,打通三江口新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通道,高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依托三江口新区开发试点,来宾市持续深化“东融”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大吞吐量的港口基础设施和内河水运网络,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开发模式,一个开放开发、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逐步聚集的新区已初现雏形。


    构建区域水陆联运产业基地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三江口新区内的港口、码头将成为西江流域最接近航运上端的大型水路交通节点,届时,木材、钢材、矿石、重机、汽车等桂中地区优势产品,将在三江口新区“登船”通江达海。


    区位交通优势+土地资源+产业集群效应,吸引众多面向东盟的企业投资来宾。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来宾市共签约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约340亿元,涉及绿色环保、高端金属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依托区位交通和水陆联运优势,来宾市在三江口新区规划建设了三江口森林工业城、锦江象州东融绿色建材产业园、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高性能纸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达产后总产值预计可达1300亿元,带动就业人口约4万,加上配套产业带动,将形成一个集聚5万—10万产业工人工作生活的港产城一体化产业新城。


    建设辐射桂中的港产城新飞地


    “十四五”时期,来宾市规划的“一主一副两翼多点”产业布局,以主城区范围内工业园区作为“主中心”,重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培育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打造转型升级加速发展先行区;以三江口新区作为“副中心”,重点对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突出主导产业定位,打造广西“东融”主平台;以迁江华侨工业园和凤凰工业园为“两翼”,加快铝、铁合金等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打造铝及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和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来宾市辖区内的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兴宾区等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对标三江口产业集群,打造忻城县桑蚕全产业链、金秀瑶族自治县生态康旅产业链、兴宾区木材全产业集群链等特色产业。三江口新区已经成为“以一地带一域”的经济发展新支点。


    截至目前,来宾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超300个,已成为“四类五百强”企业落户的新高地,30余家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纸基新材料、林业和高端绿色家居、精品碳酸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组团式发展已初具规模,引领来宾发展新速度。

    2022-10-14
  • 改作风、纠“四风”、树新风,山东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山东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8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4万人。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我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加深入。


    “一个村委会,挂了三四十块牌子,有些牌子就是摆设。”针对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很大的“牌子之乱”,我省部署开展纠治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机构、制度等牌子过多过滥问题,全省6.5万个村(社区)共清理各类牌子190余万块,有效解决了基层牌子数量多、形式多、虚名多问题。重拳清理“牌子之乱”,是我省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项具体举措。


    我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贯穿于各类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查处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维护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以及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一刀切式落实等突出问题。每年制定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完善以下看上“直通车”机制,对整改不力的督责问责。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7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4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万人,一些作风顽疾得到有效整治,干部作风更加严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遏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更加有力。


    “要把纠治节日‘四风’问题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实际行动,紧盯易发多发的‘节日病’和隐形变异‘四风’问题……”8月30日,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典型问题,再次在重要节假日前敲响作风建设警钟,持续释放对“四风”零容忍、露头就打的强烈信号。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省紧盯重要节点、关键人群和薄弱环节强化监督执纪,健全常态化明察暗访、查处问责、通报曝光、每月公布查处结果等机制,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等问题露头就打,对不吃公款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等新动向新表现深挖严治,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治理效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奢靡问题2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万人,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今年5月份,龙口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食堂存在检查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宗食品供货采购不规范、校领导陪餐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市教体局收到问题清单后,立即开展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专项整治,督促全市48所中小学开展自查自纠,进行全方位整改。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省坚持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保障民生福祉。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省突出教育、医疗、住建、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探索“一市一领域”整治模式、“一县一监督清单”和重点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着力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万人。聚焦脱贫攻坚,连续三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万人。聚焦扫黑除恶,把“惩腐打伞破网”同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伞网清除”行动,对重点案件逐案过筛、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异地执纪执法,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14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645人。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加强对全省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倡树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划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强家教家风教育,构建清廉社会生态……一系列举措潜移默化、化风成俗,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与此同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等工作力度,在全省营造担当干事浓厚氛围,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大以来,共为1191名干部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党员干部案件180件,为3769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以新风正气为“走在前、开新局”凝聚强大正能量。(魏然)

    2022-10-14
  • “五个大起底”行动全力唤醒乌海沉睡资源

    全力推进“五个大起底”,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图为正在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高瑞鹏摄


    这段时间以来,全力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的热潮涌动在乌海大地。为让“资源从沉睡中醒来”,乌海市将“五个大起底”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政治要求抓实抓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该市制定印发了《乌海市认真贯彻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议精神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安排部署方案》,成立了市推进“五个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各区和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更是亲自上手、亲自推动,有效确保了各项大起底工作稳步推进。随着“五个大起底”行动深入推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集中解决,经济建设、民生福祉、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得到补齐加强,持续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超期未审批项目立行立改


    “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待批项目大起底行动,全面起底待批项目,建立台账,对超期未审批项目立行立改。”近日,乌海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博就该市开展待批项目大起底行动进行了表态。


    据介绍,按照《乌海市待批项目大起底工作方案》要求,乌海市发改委和各相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建立待批项目台账。市直各审批部门按照自治区对口厅局工作要求,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本系统各级审批部门受理的待批项目、超期未审批项目、已立项未开工项目,限期完成问题整改。一是不合规项目移出项目库。各区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照相关产业政策和节约集约要求对已立项未开工项目进行分析研判,将不合规的项目从在线审批平台、重大项目库中移除。二是不符合要求项目及时退回。已提交审批申请但不符合审批相关要求的项目,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存在问题,并根据项目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无法达到审批要求的及时退回。三是符合要求项目限时审批。对要件齐全、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不同审批事项承诺的办结时限集中力量高效完成审批。


    建立高效审批机制。一是建立审批全程记录机制,除自有审批系统的部门外,其他部门要全程使用在线审批平台受理项目审批并全过程记录,实现“阳光审批”。二是建立通报督办机制,按月统计超期未审批项目,并抄送相关审批部门派驻纪检组,督促审批部门尽快受理办结。三是建立审批红绿灯预警机制,对超期未审批项目亮红灯,并第一时间告知审批部门相关负责人员。四是建立主动靠前服务机制,实现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确保项目单位不走弯路,审批部门高效办理。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增设项目审批问题受理专线,畅通市场主体、项目单位审批问题反映渠道,重点监督审批部门以各种非正当理由阻止项目单位上报、拖延审批等突出问题。


    7月份以来,待批项目大起底已圆满完成部署阶段和摸底阶段的全部工作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处置措施,提前启动了集中处置工作。目前,479个待批项目涉及的689项手续,已办结258项;110个补批项目涉及的123项手续,已办结49项。


    坚决向“半拉子”工程亮剑


    “半拉子”工程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来,乌海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部门主管”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各区、各有关部门形成的各类政府投资性质的“半拉子”工程开展大起底行动,依法依规、分类施策处置,推动“半拉子”工程尽早投入使用,坚决遏制新增“半拉子”工程问题,树立节约集约发展的鲜明导向。


    乌海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博介绍说,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结合该市实际,乌海市制定了《乌海市“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摸底、分类施策处置,坚决向“半拉子”工程亮剑。


    对此,乌海市以自治区发改委下发的2016年至今通过在线审批平台立项的政府投资项目清单为基础,各区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类梳理本行业、本领域“半拉子”工程,形成了项目台账。对符合规划要求但手续不全的已完工工程,允许按照相应标准规范先行组织竣工技术性验收,待补齐、缴清相关手续和费用后,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补办验收手续,依法进行不动产登记。对有续建能力且开发建设单位积极配合的工程,其不动产权利人对房屋建筑安全质量进行评估鉴定,符合现行规划、建筑安全、生态红线管控等要求的,由施工主管部门确认后,方可在不拆除原有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续建,同步制定续建方案,落实续建主体,承诺竣工验收时限。同时,积极引导盘活,对因资金短缺确实无力续建的工程,通过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解决债务纠纷,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开发企业进行收购、续建、开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对盘活“半拉子”工程的建设主体予以支持。


    目前,该市已组织市城投公司、乌海机场等项目主管部门,集中研究“半拉子”工程激活启用、补办手续等事宜,制定实施了《乌海市“半拉子”工程处置工作方案》,“一项一策”明确问题项目处置方式方法,逐项建立“时间表、路线图”,逐个环节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力争2023年一季度前将9个“半拉子”工程全部整改销号。


    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盘活低效用地,释放发展活力,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让我们沉睡的宝贵的土地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真正发挥好土地要素的保障作用。”日前,乌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自然资源总督察杨雪峰谈到该市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时说。


    杨雪峰介绍说,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作为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盘活利用对增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和市场化配置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自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乌海市自然资源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乌海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全力推动行动开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内政办发〔2022〕51号)要求,乌海市“十四五”期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消化目标共计513.33公顷,消化处置闲置土地任务量80公顷。


    对此,乌海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梳理历年来批而未供数据,形成了《乌海市批而未供问题的调研报告》。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治区下发数据,认真摸排,对所涉及的用地已经上图入库,形成“一张底图”。同时,采取周调度、通报等督办方式,督促三区政府按照《乌海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认真分析造成土地批而未供和闲置的原因,“一地一策”分年度进行处置消化。截至目前,2022年自治区下达该市批而未供消化处置任务为93.33公顷。已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7118公顷,完成今年处置任务的15.8%,正在推进消化处置78.62公顷;自治区下达乌海市2022年度闲置土地处置任务13.33公顷,该市现已消除闲置土地22.56公顷,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认定完成率169%,超额完成2022年度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有效处置消化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不得也慢不得,缓不得更拖不得。我们将以此次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为契机,认真分析造成土地批而未供和闲置的原因,转变用地观念,坚持向每一寸土地要效益,寸土不弃、寸土必惜以换来寸土必用、寸土不闲。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程序,规范行为,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产生,切实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杨雪峰说。


    挖沉淀保支出促发展


    “深入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唤醒‘沉睡’财政、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部署,也是乌海市委、市政府准确研判乌海市财政收支情况所做出的重要举措,对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近日,乌海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孔章如是说。


    自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乌海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该局制定了《乌海市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实施步骤,乌海市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分为单位自查(8月25日前完成)、重点核查(8月26日—9月25日)、清理盘活(9月26日—10月31日)、总结完善(11月1日—12月10日)四个阶段。通过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全面掌握市、区两级各部门沉淀资金规模、结构、结存状态、变动情况及沉淀成因,分类提出处置意见,坚决收回长期沉淀资金,统筹用于清偿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严格沉淀资金使用审批程序,未经报批不得擅自安排使用,确保收回的沉淀资金用于发展急需领域和保障民生支出,力争提前完成每个阶段任务,让资金有序流转起来,变“零钱”为“整钱”,用“整钱”办实事,努力实现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自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以来,乌海市财政部门协同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全市15家商业银行、147个商业银行网点,对全市509户预算单位、1093个实有资金账户进行了全面起底摸排。截至目前,该市拟缴回资金2.66亿元,已缴回财政2.42亿元,清缴进度90.9%(其中:拟缴回沉淀资金2.05亿元,已缴回财政2.02亿元,进度为98.6%),已核销各类多余闲置账户73个,缴回资金和清理账户情况均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破难而行”激活开发区发展引擎


    自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推进以来,乌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制定了《乌海市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起底范围、工作目标和整改时限,以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金等资源价值为导向,有效推动开发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盘活闲置资源、提高亩均效益。市工信局积极组织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产业园对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先后进行了三轮摸底排查,对涉法、涉诉以及多年遗留难解、难办问题进行全面起底。目前,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摸排工作已全面完成,制定了“一企一策”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整改工作进展与《方案》预期一致。


    经过摸底排查,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待批项目方面,有未办理待批项目7个,涉及未办结手续14项,目前完成办理3项;沉淀资金方面,目前各产业园沉淀资金已全部完成上缴;停产企业方面,现有长期停产企业7户,目前已完成整改2户,盘活土地25.2公顷;僵尸企业方面,现有僵尸企业21户,目前已完成整改7户,盘活土地18.7公顷;停建项目方面,现有长期停建项目9个,目前已完成整改2个,盘活土地211.54公顷,停建5年的洪远120万吨电石(中间产品)、40万吨聚乙烯项目完成了重组。


    按照要求,停产企业、僵尸企业和停建项目需2024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乌海市共有停产企业、僵尸企业和停建项目37个,经调度,今年年底前可完成整改27个,剩余3户停产企业、4个停建项目和3户僵尸企业计划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全面摸底查找问题,深入整治促进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开发区的内生动力,为乌海市全力打造以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盘活要素资源。”乌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庆远说。(郝飚)

    2022-10-13
  • 既是生态树种又是经济树种的文冠果,在翁牛特旗成材经济 林面积18.67平方千米,为世界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绿化荒山生态树 “弄色芙蓉”文冠花

    暮秋时节,驱车从赤峰市出发,一路向北抵达翁牛特旗。


    在翁牛特旗花果营林场,最震撼的场面是从高空俯瞰,深绿浅绿将大地装扮得如织锦一般。再近一些看,绿树成行。这是刚刚“搬家”来这里的2.8万亩文冠果树,已经全部成活,树上挂满了拳头大小的绿莹莹的文冠果。


    “文冠果树既是生态树种,又是经济树种。它抗旱、抗寒、耐瘠薄、移栽成活率高,是绿化先锋树种。”花果营林场场长王子彬说,“每年5月初,文冠树进入盛花期,朵朵鲜花争奇斗艳,香气扑鼻。山野林间,花潮涌动,白的、黄的、粉的、红的,各色相映,引来无数游人。”


    文冠果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东北部,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生态先锋树种,也是北方水土保持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改造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它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


    “种植文冠果树可有效绿化荒山和沙荒地,减轻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王子彬说。


    历史上的翁牛特旗,水草丰美、森林茂盛。然而,受干旱、开荒、滥牧等因素影响,草场一度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上世纪50年代末,翁牛特旗政府开始将文冠果作为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发展。


    人们说,赤峰市境内,翁牛特旗沙地有“四最”: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为了生存,翁牛特旗人与沙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抗争,在治理方式和树种选择上有了新突破,选择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飞封造并举的治理方式,发展樟子松、文冠果等适生高效树种。


    王子彬说,除了防沙治沙,人们还认识到文冠果这个油料树种十分珍贵。“文冠果号称铁杆庄稼,叶子可以做茶,果实可以入药,也可以用于工业用油及食用油等。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亚油酸占37.8%—39.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于是,60年代初,翁牛特旗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发展文冠果经济林为主的经济林场。


    1963年,翁牛特旗在白音汉公社(如今划归乌丹镇)的北大庙、德日苏、三星他拉等大队落实了3万余亩宜林地,根据旗政府高标准设计造林的要求,在赤锡公路两侧乌丹至三星他拉(也叫赛沁塔拉)段划出4000亩宜林地,设计出10个网格造林地,网格四周栽上10米的杨树防护林带,种植了4000亩文冠果,到1964年春,成活率达95%。到上世纪70年代,文冠果发展进入鼎盛期,全旗共有文冠果林近10万亩。


    “文冠果成材林在世界上仅存5万多亩,其中翁牛特旗花果营林场就占了近3万亩,而且树龄都在40年以上。”王子彬说,“这些文冠果树是由上个世纪60年代,林业技术人员对野生文冠果进行驯化后人工栽植的。普通文冠果果实要600粒一市斤,而这里只要300粒就达到一市斤,目前这里的文冠果已经成为翁牛特旗文冠果栽植的采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文冠果产区。”


    赤峰市翁牛特旗文冠果成材经济林面积18.67平方千米(约2.8万亩),2021年5月,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审核,被确认为“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如今,该文冠果基地还被评为国家级文冠果林木种质资源库和自治区级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


    在向生态要效益的同时,翁牛特旗也在不断巩固生态建设。在红山林场大洼退化林分改造修复项目区,樟子松、文冠果带状混交林里,有的文冠果树已经结果。“现在,我们把文冠果树用于退化林分改造,既要生态还要富民。”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孙林说。


    “文冠花在古代的雅称是‘弄色芙蓉’,可见它的花有多美。每年花期,都有很多游客来赏花。”孙林说。


    一手托起绿水青山,一手拓展群众富路。2021年5月,举办了首届翁牛特文冠花文化旅游节,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同时,翁牛特旗还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记者张慧玲)

    2022-10-13

  • 首 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