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岳阳: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湖南省岳阳市,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近年来,568万巴陵儿女全面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先行者,岳阳正在成长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湖南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837.92亿元增至2021年的4402.98亿元,全省第二经济强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生态优先擦亮“绿”的底色


    2020年8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湖南岳阳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意见》,岳阳成为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第5个试点示范城市。荣誉的背后,是岳阳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


    2020年起,针对“化工围江”乱象,岳阳停产234家造纸企业,完成35家造纸企业制浆产能退出,关闭淘汰47家苎麻纺织企业,出台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长江沿岸和环洞庭湖生态环境系列问题。


    正在建设的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是目前湖南省工业用地面积最大的项目,计划2023年二季度投产,项目建成后,岳阳石化产业技工贸收入有望突破7000亿元,还可实现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减半。


    2018年起,岳阳把修复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点实施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长江岸线码头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沿江环湖生态修复、沿江环湖地区“空心房”整治、重点领域整治、河长巡河“七大行动”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共投入资金300多亿元,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打赢一场漂亮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河湖长制”落到实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每年巡河10万多人次。持续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暗访跟拍和“河湖健康问诊”暗访督察,建立每月县市区生态环境评估排名制度。


    截至2020年底,岳阳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2021年,黄盖湖、东风湖先后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长江干流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7%,“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为岳阳崭新名片。


    产业强劲彰显“链”的成色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产业转型是治本之策,产业强劲是支撑之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岭炼油厂、岳阳化工总厂、岳阳造纸厂等一批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建成投产。


    近年来,岳阳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扎实开展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建设,瞄准三类500强企业,持续招大引强、培优扶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四梁八柱”全面夯实。中联重科新材料、正威、攀华等一批百亿级旗舰产业项目扎堆落户,华电平江电厂、国能岳阳电厂、平江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扎实推进。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深入推进,2022年1—8月,湘商回乡投资项目达239个,实际到位资金509.46亿元。


    经济发展,产业园区是主战场。岳阳市扎实推进“五好”园区创建,科学布局主导产业,探索推行托管、飞地等合作模式,建设产业联盟和园区共同体。抓好土地利用清理、发展主导产业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园区“亩均效益”。今年1—8月,湖南绿色化工高新区亩均效益达36.16万元/亩。


    10年来,岳阳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7家,岳阳经开区、湖南绿色化工高新区晋升千亿产业园区,城陵矶新港区、湘江新区湘阴片区、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走势强劲。


    今年,岳阳市出台市级领导联系“12+1”产业链和重点企业方案,29名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帮扶重点项目,2214名驻企联络员下沉一线,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目前,全市“12+1”产业链企业库里,已有龙头企业84家、重点企业237家,着力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今年1—8月,岳阳市共引进产业链项目506个,总投资2057.28亿元,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体旅游4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岳阳出台《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和“纾困增效”专项行动,推动“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畅聊早餐会”等,按照“企业家需要谁就邀请谁”的原则,让政府部门负责人倾听企业家的诉求,拉近政企之间的距离。


    随着营商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2亿元,同比增长30.4%,跑出产业强劲的“加速度”。


    开放领跑增强“港”的亮色


    岳阳临洞庭、濒长江,孕育了长江重要良港城陵矶港。


    10年来,岳阳市坚持敞开门户促发展,用好用足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推动南北双向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新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走势强劲。


    作为口岸城市,岳阳把港口开放作为兴市必由之路,依凭独特优势,实施双港驱动战略,让“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2019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揭牌,总投资222亿元的16个项目当天签约,岳阳自此开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自贸试验区征程。


    自成立以来,岳阳片区突出制度创新,大力发展航运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临港产业,共引进项目200个,总投资额1066.06亿元。其中,10亿—50亿元项目7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个。


    如今,岳阳城陵矶新港区拥有“三区一港四口岸”——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中国(岳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启运退税港,汽车、肉类、粮食、水果进口指定口岸等8个国家级开放平台。


    依托开放平台,岳阳片区先后开通岳阳至香港直达航线、岳阳至重庆集装箱航线,建成松阳湖铁路专用线,构建立体物流网络和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构建水、公、铁、空多式联运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一枢纽多重点”现代港口集群。


    开放一路向北,依托港口着力对接长江经济带;一路向南,依托“强省会”战略紧密对接长沙,加快长岳协同发展。湘江新区湘阴片区异军突起,总投资300亿元的中联重科新材料(湘阴)标杆工厂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的虞公港及开发区建设正式签约;湖南汨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全面发力,形成以三一筑工、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为主导,中立机械、鼎成汽车等配套项目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岳阳开放的广度、深度、热度全面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城陵矶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69.33万标箱,同比增长49.51%,其中,9月份完成了11.51万标箱。今年,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突破100万标箱,成为长江沿线百万吨级大港。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千年古城,活力澎湃,未来可期。

    2022-10-12
  • 东西问|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气候变化是否为西方限制发展中国家的陷阱?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碳减排确实会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为代价。近年来,美国更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为由,曾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双碳”进程何以同经济发展“双轨并行”?又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


    “这些年,中国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庞军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推行低碳理念同样能带来更多商机。中国通过双碳“1+N”政策体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立健全碳定价等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碳捕获碳吸收技术开发利用等综合举措,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完成“双碳”目标,贡献国际环保事业。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其降碳举措和西方相比有何不同?


    庞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美国从2007年到目标2050年间隔43年,欧盟为71年,中国承诺实现的时间只有30年。


    在碳减排上,中国如今面临的一些困难,是西方当年所没有的。西方提出减碳计划时,基本已走到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较为彻底,很多高污染、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中国由于人口、产业、技术等因素,加上国际产业分工的一些阻力,难以通过产业转移来减碳。同时,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主导的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任务更艰巨。


    虽然只有30年时间,但中国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体行动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立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大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跻身世界前列,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全球前列、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都利于减碳。


    其次,在顶层设计上,中国提出双碳“1+N”政策体系,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对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不同行业,针对重点领域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


    再次,同西方相比,中国采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办法。即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力度。


    最后,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相比于西方国家碳市场的体量更庞大。未来可以利用全国统一碳市场,纳入不同行业,通过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碳税、可再生能源配额、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等措施,形成针对高耗能行业的有效减碳手段。


    中新社记者: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局势下,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国家持续面临“油气荒”。这会否延缓各国迈向“双碳”的步伐?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有何影响?


    庞军:从短期来看,欧盟大量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乌克兰危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盟的低碳转型战略。


    欧洲难以获取俄罗斯天然气,又即将面临冬季采暖压力。此时能源安全显然更优先于低碳与能源转型。为解决冬季采暖等能源需求问题,德国、意大利等国可能会重启燃煤发电,或延缓燃煤电站关闭时间。这甚至可能影响到欧盟在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目标。


    从长期来看,各国最终还是会向低碳方向迈进。若乌克兰危机持续,欧洲可能会重新考虑其能源转型路径。一会设法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加大能源供应多样性。二会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如加快开发太阳能、氢能等能源。


    对于中国能源转型,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影响没那么明显。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区别于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反而有更多的清洁天然气可以供给中国,有利于中国增加清洁能源。但乌克兰危机对欧洲能源的影响也给中国能源转型带来启示,过度依赖国外能源资源,会令本国能源安全存在隐患。


    中新社记者:中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减污降碳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双碳”行动中会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能源转型道路何以同经济发展相协调?


    庞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中国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要保证能源安全,必须充分认识到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主体地位,保证煤炭持续稳定供应。同时,把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对煤炭企业采取适当措施,在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上给予适当支持,促进其技术升级。另一方面,重视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亦然。“双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因为追求“双碳”目标,就对碳排放高的重要行业“一刀切”,而要挖掘、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


    当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能源转型同经济发展相协调,须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多元化,加大对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都有赖于技术支撑。因此,还需不断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等技术,通过技术挖掘转型潜力,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能得到持续供应。


    同时,经济发展也是能源需求重要的驱动因素。能源需求通常会伴随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但经济结构变化也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发展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有助于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中新社记者: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中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何不同?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如何考虑省际碳公平问题?


    庞军:中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特别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突出,重工业、化工业占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往往依靠外部供应能源。


    中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才能在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使各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形成区域间协同分工。


    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发展外向型经济,如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数字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重化工业比例相对更高,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产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升级,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未来可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


    其中有一点尤为重要,即防止污染产业的跨区域转移。不能说东部地区要发展,就将污染产业转移至西部;西部地区为提升GDP,就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承接过来。


    全国碳市场设计也应考虑到省际贸易问题。省际贸易中,能源产业较密集或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的省份,往往会为外省承接一部分碳排放;经济发达且产业结构中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省份,则会将部分碳排放转移到外省。


    因此,为解决省际碳公平问题,首先要充分考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性,科学界定各省碳减排责任。对于高耗能省份,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发放要有所倾斜。配额过于宽松,起不到约束作用;过紧又会给这些省份的产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碳配额应当适度,并给予调整空间,让各省份有时间逐步调整能源结构。


    其次,从长远来看,真正的功夫应下到碳市场之外,即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帮助高耗能省份尽快升级改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例如,通过适度的碳配额拍卖筹措碳减排资金,用以支持传统省份进行节能改造与产业技术升级,缓解因省际分配效应而加剧的地区不公平。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世界减碳历程有否可参考的经验?中国这场“双碳”变革又能为国际环保事业带来什么?


    庞军:发达国家在减碳历程中,通过立法引领、财税刺激、科研指导等手段,促进企业减排降污,限制了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同时,向民众推广低碳文化、低碳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低碳、清洁能源的良好风气。其为全球减碳做出的各项有效举措值得借鉴。


    中国“双碳”变革必将为国际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一则,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对全球减排的贡献毋庸置疑。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能源发展,进行低碳变革,为世界环保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则,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双碳”理念。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的行动措施中获得经验借鉴。同时,形成示范效应与国际减碳风气,给部分消极国家带来压力,倒逼其推进减碳事业,最终促进全球减碳。


    最后,中国推行低碳还能带来更多商机。例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等,均涉及数字化改造。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在新领域的商机,也有助于加速国家新能源技术创新,甚至带动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经济与生态带来双重增益。(徐雪莹)

    2022-10-12
  • 西秀区:秸秆回收开启环保助农“共赢”模式

    秸秆回收。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又到了大量秸秆需要处理的关键时期。在西秀区七眼桥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秸秆清运队和收割作物秸秆的农户,现场收割、打捆、送上装运车动作干净流利。


    好政策带来好收益。在七眼桥镇25个村均设置了“秸秆回收政策宣传小喇叭”,在中午、下午,下班、放学等休息时间进行不间断宣传,让更多的村民知道秸秆回收的好政策。不仅如此,各个村寨还成立了自己的“秸秆清运队”,对无人清运的秸秆进行集中清运。秸秆回收一方面带农增收,另一方面更是助力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守护绿水青山。笔者来到七眼桥镇九龙屯村,看见村里面的清运队正在将地里的秸秆进行打包装车,满满一车的“农业废物”就这样变成了农户抢手的“香饽饽”。


    七眼桥镇九龙屯村村委委员秸秆清运队负责人薛兴广说:“我们村组建秸秆回收队伍,现在有15人,每天的回收量达到14、15吨,人民币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希望隔壁更多的村寨和农户积极参与,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在秸秆回收点,笔者看到前来售卖秸秆的车辆络绎不绝,登记、过磅、搬运秸秆、钱款结算,每天都能看见这样“好丰收”的景象。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村民骑着三轮车,开着拖拉机,将秸秆整车拉到了秸秆回收点。


    据悉,回收点除了按照玉米、高粱秸秆每吨280元,稻谷秸秆每吨360元收取外,政府还将每吨补贴农户50元,以往“不敢烧”的秸秆,变成了现在“不舍得烧”的宝贝。


    七眼桥镇左蒋村村民刘金表示:“这里收秸秆,我把秸秆拉来这里卖,一车买了300元左右。以前放在地里面烧得乌烟瘴气的,影响环境,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比较恰当的。”


    秸秆回收,不仅解决多年来的秸秆处理难题,也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七眼桥镇共有三个秸秆回收点,从九月初开始截至目前总计回收秸秆1915吨,日均回收量达300余吨,农户总收益约达63万元。(图/文廖盈)

    2022-10-11
  • 沂水“照我回家”工程:美了村庄好了乡风亮了希望

    伴随着夜幕的降临,沉睡的路灯缓缓睁开明亮的眸子,化身为黑夜里的守护者,与点点星光交织在一起,眷顾着每一位夜归人的足迹。


    近日,沂水县诸葛镇下梭峪村的小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年纪大的在一块拉呱,年轻的在广场上跳舞,到处是一派祥和的气氛。“在安上路灯之前,天一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村里基本上是没有出门的,即使出门办事也都是提心吊胆。路灯安上之后,晚上大家都愿意出来活动活动了,心情也舒坦,身体也更健康了。现在,路灯上又挂了中国结、五星红旗,节日的氛围也更浓了……”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乔作峰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以来,沂水县紧贴群众需求,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成果,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全县实施“照我回家”工程,投资1亿余元,到9月底,安装路灯6639盏,亮化县城连接乡镇驻地的10条重点线路,共计236.5公里;安装路灯28648盏,亮化1500余公里重点线路连接线和村内道路,照亮群众回家路。


    作为2022年“七县”战略实施的重要项目之一,“照我回家”工程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我们对3760.6公里农村公路进行调查摸底后,以服务群众、经济实用、节能环保、资源共享为原则,科学编制了工程规划。同时还制定了路灯的照度、灯杆高度、间距、抗风度、抗震烈度等详细标准,规范了实施主体工程建设程序和施工行为。”沂水县农村公路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纪奎介绍说。


    在施工过程中,沂水县紧密结合特色城镇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等创建工作,各具特色地推进“照我回家”工程,不仅照亮回家路,还照靓新沂水。黄山铺镇将工程建设与营造发展氛围相结合,注重社会公益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文明实践、镇域特色等方面为主题,制作安装了灯杆260套,努力营造乡风文明;道托镇以道托——塔坡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依托乡村自然风光,通过灯光、造景等方式,突出休闲体验,打造特色夜景景观灯光带,形成道托“民宿经济、田园院落”乡村近郊游夜景亮化体系;沂城街道把“照我回家”工程与城乡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结合起来,在160公里道路上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套做好城乡环境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大文章”。


    “照我回家”工程,不仅实现了与公益广告、商业广告、5G信号设施、天网工程资源共享,还能实现110报警准确定位、交警视频监控设施等资源共享。圈里等乡镇在每一根路灯杆上制作有编号标记,为群众安全出行定位提供便捷,为警网融合、警民联防打下了良好基础。“以前下夜班回家时,到处漆黑,走在路上都觉得有些害怕。现在装上路灯后,上夜班家里人也放心了。如果在路上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打电话求助时,报上路灯杆上的编号,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我们。”圈里乡二郎峪村的刘兰英高兴地说道。


    而位于富官庄镇西部的张家石岭,曾经是安丘至沂水的主干道,随着城镇建设日益发展,这里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今年年初,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重新修建了官张路,将镇驻地与张家石岭再次连接了起来。同时,为保障居民安全出行,美化村庄环境,安装了8米高、12v系统的太阳能路灯150盏,打造出一条农村休闲旅游示范路。“官张路全程5公里,途经8个村庄,现在成为了村民们最喜欢出行的地方,早晚还有在这里晨跑夜跑的人,这条‘照我回家路’,不仅扮靓了村庄方便了百姓,更带来了这些村落连片发展的希望。”富官庄镇副镇长张甲美原本就是张家石岭村的,谈起这条路更是感慨颇深。


    沂水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徐同祥介绍,目前工程基本全面竣工,县里正组织对各条线路进行工程验收评比。以工程质量、亮化效果、综合效益、群众满意度等标准为依据,采取专家评定、社会参评和行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最美回家路”评选活动,让群众公开监督评价,最终评选出10条“最美回家路”。


    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人们夜间出行的平安路,照亮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幸福路,也照亮了乡村大步迈向新征程的振兴路。(温敏管兵)

    2022-10-11
  •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人民观点)——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携手各国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近十年为全球贡献了1/4的新增森林面积……不久前,“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正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发挥更大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指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主张“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70多亿人犹如生活在同一艘大船上的200多个船舱里,必须同舟共济。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才能让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从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从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发布《昆明宣言》,到支持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事业,10年来,我国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


    守护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十年,我们高标准履行国际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影响本身就是世界性的。近年来,我国还不断设立新目标,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比如,在提前两年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并付诸行动,我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国不仅着力保护本国生态环境,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致力于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携手各国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着力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也积极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助力。去年开通运营的中老铁路,与山川同美,成为许多老挝新人拍婚纱照的外景地。设计人员曾出台60多个方案,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绕避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保低碳成为沿线43个车站的共同特色。此外,中国已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有主张也有担当,贡献成功经验也提供公共产品,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肯定,也为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新征程上,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定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2-10-10
  • 雄安新区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

    日前,国铁集团发布消息称,截至今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848公里,其中高铁2369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


    而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均已开工建设,一张以雄安为中心的“四纵两横”区域高铁(城际)网络正在加快成型,“未来之城”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雄商高铁


    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开工


    9月29日,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正式开工建设。当日,开工动员大会在河北雄安、山东聊城、河南濮阳等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沿线三地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国铁集团建设部负责人介绍,国铁集团发挥铁路建设投资对稳住经济大盘的拉动作用,推进新项目开工。9月份,推动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南昌至九江高铁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内,推动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铁、成都至重庆中线高铁、西宁至成都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铁路增建二线等20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开工的25个项目累计建设新线总里程达5387公里,投资总规模达11981亿元。


    此次开工建设的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552公里,建设工期4年。


    线路北起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经河北省雄安新区、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至河南省商丘市,终至商合杭高铁商丘站。全线设雄安、任丘西、肃宁东、深州东、衡水南、枣强南、清河西、临清东、聊城西、阳谷东、台前东、梁山、郓城、菏泽东、曹县西、商丘16座车站,其中雄安和菏泽东2座车站为既有车站,梁山、郓城、商丘3座车站为改扩建车站,衡水南等11座车站为新建车站。


    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全线桥梁占比约94%,其中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的黄河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


    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拟建设的京雄商高铁北京至雄安新区段,在建的南昌至九江高铁和已建成运营的商丘至合肥高铁、合肥至安庆至九江高铁、南昌至深圳高铁、深圳至香港高铁,形成我国又一条南北高铁大通道。同时,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连接石家庄至济南高铁、日照至兰考高铁,可实现与京广、京沪高铁的互联互通,区域路网地位十分重要。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将进一步优化路网整体功能,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雄忻高铁


    畅通太行山区与东部沿海联系


    10月1日上午,由中铁十一局集团负责施工的雄(安)忻(州)高铁北太行山隧道出口现场机械轰鸣,标志着雄安至忻州高铁全线正式开工。


    雄忻高铁全长342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忻高铁经河北省雄安新区、保定市清苑区及望都、曲阳、阜平等县,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区,忻州市五台县、定襄县,接入山西省忻州西站。全线设12个车站(含1个预留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


    中铁十一局雄忻高铁山西段一标项目跨越山西、河北,主要工程包括:12519米的北太行山特长隧道、石砠隧道、4350米五台山特大桥及标段内无砟轨道施工。


    北太行隧道跨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处两大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隧道穿越的太行山区山势陡峻、沟壑纵横,存在浅埋、偏压、突水突泥、岩爆、塌方、断层等不良地质,施工风险高,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雄忻高铁建成通车后,雄忻高铁将与在建的京雄商高铁、既有的京雄城际铁路和既有的大西高铁、津保铁路等衔接,有效缓解京昆通道石家庄至太原间个别区段运力紧张状况,对于加快贯通北京经雄安新区、太原、西安、重庆至昆明的高标准京昆通道,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雄忻高铁穿过太行山区,可畅通太行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助力当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车后,山西可通过雄忻高铁、京雄城际进京,形成第三条进京高铁通道,将服务于西北、西南地区与华北、东北地区间路网性旅客交流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和晋中城市群快速旅客交流。

    2022-10-10
  •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走进中国“智造”,致敬“匠心”,感受科技创新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号召,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215班组织开展了走进中国“智造”、致敬“匠心”、感受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远大科技园研学活动。


    在研学之前,2215班的孩子们充分收集了相关资料,以团队为小组积极开展讨论,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和研学实施方案。


    走进中国“智造”


    10月6日下午,2215班主任王学文老师带着孩子们风雨无阻,怀着探秘中国智造,感受科技魅力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中国“智造”展厅。通过观看远大发明简史宣传视频,了解远大的企业文化、产品发展历程,和非电空调核心机件模型等。一改对中国制造的传统看法,加深了对“环保、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同学们学习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外,实地参观了J57小天城”是如何实现环保、节能的,感受到“中国智造”不仅仅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还十分关注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等问题。


    致敬“匠心”


    远大科技园,是国家第一个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科技园区。这里诞生了全球第一台发电尾气非电空调、洁净新风机、工厂化可持续建筑等数百项影响世界的科技发明。


    跟随着远大工程师的脚步,首先参观了远大X型非电空调车间,了解了其运转原理,其次参观了全球监控中心,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耐心讲解下,知晓了操作流程;在洁净空气体验厅,看到了最新研发能够过滤掉空气中99.9%PM的洁净新风机;最后参观了水厂、粮油加工厂,认识到远大集团对食物、水质量的严格把关……


    感受科技创新


    十年磨一剑,一天建十层,活楼黑科技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孩子们挥着班徽的队旗,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的参观了19天建成的57层超高建筑:J57小天城。随着内部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栋大楼建筑风格上的别出心裁和它在高层建筑中的独特之处——全楼由不锈钢板建成,不掺杂一点水泥,实现楼内建筑垃圾0废弃、5倍节省能源、9度抗震、100度空气净化.....这一项项令人惊讶的数据,都在一点一滴中反映着远大集团对待环境和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


    参观结束,同学们纷纷抒发感慨和志向,写下了自己这次研学的点滴感受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享,努力争做一个“心有远方”的长郡双语学子。


    踔厉奋发,牢记使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215班的孩子们应始终牢记肩负时代使命的初心,刻苦投入学习,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将来更好的服务国家的智能制造,把大国工匠精神铭记在心,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孩子们既为领先国内、乃至世界先进的智造工艺所震撼,也感受到了祖国创新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在内心深处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深切地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的力量,并为国家科技发展,民族自强由衷感到自豪。同时开启了长郡双语学子科学探索的新征程,学时代精神,做时代少年,负时代使命,创时代先锋。(通讯员王学文)

    2022-10-09
  • 进博会展品通关 全球首款量产销售氢燃料重卡抵沪

    第五届进博会展品10月中旬进入通关高峰。


    现代汽车集团为第五届进博会带来的重磅展品——全球首款量产并已开始销售的氢燃料重卡,日前已顺利入境。早在国庆前夕,会展中心海关展览品监管一科便主动对接这批展品的运输代理企业上海国际展览运输有限公司,建立起展品“5+2”全天候预约机制。国庆期间,这批重卡展品在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靠港,会展中心海关值班关员第一时间受理ATA单证册(相当于展览品国际通行“护照”)的申报,“从审核到放行仅用时5分钟,大大节约了企业在国庆长假期间所要承担的仓储费用。”上海国际展览运输有限公司高级业务经理方弘说。





    据会展中心海关透露,随着第五届进博会临近,会做手术的医疗机器人、符合国六环保标准的公路牵引车等一系列特色展品都将在近期密集入境。为此,会展中心海关预先了解企业申报难点,从通关流程优化、税收优惠扩大、食品审批准入手续简化等多方面给予保障。


    上海海关介绍,第五届进博会的海关监管保障举措的亮点在于——为顺应展品“展后不想走”意愿,海关允许参展企业在进博会结束后将展品结转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商品性质从展览品转化为保税货物;根据2020年10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在进博会展期内销售的合理数量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另外,为进一步促进展品变商品,允许列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22年版)的进境展览品,按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模式销售,但须提前在《进境物资证明函》备注栏中写明“本清单展品有转跨境电商意向”。


    据悉,国庆期间,上海浦东机场、外港、洋山等主要口岸的110个进博会通关专窗和专用通道保持运作,保障节日期间通关安全顺畅。截至10月7日,已有珠宝艺术品、乒乓球机器人、医疗器械等展品顺利进境,申报货值约5.65亿元。另经摸排,后续将有200余票展品陆续申报入境参展,预计上海各口岸会在10月中旬迎来展品通关高峰。

    2022-10-09
  • 全国地表水水质“十三五”以来实现“六连升”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


    制图:张芳曼


    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居民张小芹,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小孙女到珠泉河边散步游玩,“水变得越来越干净,瞅着心里就高兴。”


    十年来,随着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各地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上升至84.9%,比2012年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实现“六连升”。重点流域水质持续向好,长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制定修订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制定20多部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夯实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基础。


    奋力攻坚,防治污染。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印发实施,确定10条、238项有力措施,并逐一落实到具体牵头部门及参与部门,政府、企业、公众形成合力,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


    “水十条”着力“保好水”“治差水”。大力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较好水体,进一步提升水质;同时,大幅减少严重污染的劣Ⅴ类水体,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影响较大的黑臭水体。


    饮用水安全更有保障。“十三五”以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累计完成2804个水源地1万多个问题的排查整治,有力提升涉及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的876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4.2%。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进展。“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直接投资约1.5万亿元,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有效拉动了地方投资和经济发展。到2021年底,全国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总体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目标,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


    确立实施“江河战略”


    确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国家的“江河战略”确立并实施。


    “江边曾经有很多码头和工厂,空气中弥漫着怪味。”江苏省南通市一名摄影爱好者回忆起五山及沿江地区的景象。2016年,南通市启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破解沿江地区几十年工业集聚带来的生态之困。如今,200多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顺利完成,拥有约14公里长江岸线的五山及沿江地区变身绿地花海。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长江沿线各地腾退岸线达162公里,滩岸复绿达1225万平方米。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迎来转折性变化,干流全线连续保持Ⅱ类水体。沿江11个省份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7.7%提高到50.5%。


    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碧波无垠。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进行大部门制改革,将玛多县的国土、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一体纳入管委会。“一块牌子、一套人马将黄河源头管全、管到底。”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执法大队队长仁青多杰说。


    经过治理的九曲黄河日夜奔腾,恢复生机与活力。黄河干流全线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到今年8月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沿黄各省份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打出治水组合拳


    清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白洋河湿地公园里歌声动人。附近居民高臻华和朋友们在凉亭内唱歌,“现在白洋河真的太美了!”


    这一带曾是小五金企业集聚的地方,污水直排,河水浑浊。海盐县痛下决心发力治理,关停、搬迁该区域内69家企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打造、文化提升等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白洋河水质提升到Ⅲ类,成了当地闪亮名片。


    水里是否清澈有鱼?周边群众是否满意?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治水,不再停留在减排量、排放标准上,而是直接将水质改善程度作为考核标准,以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为关键。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硬约束下,硬招实招纷纷亮出。


    明确河湖长。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全国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全力治水。


    管住排污口。我国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改革,全面开展长江、渤海和黄河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陆海统筹,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基本消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明显提升。


    携手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治水从“各自为政”变为“同舟共济”。安徽、浙江等18个省份,在新安江、赤水河等13个流域探索开展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黄河从河南省流入山东省的水质明显改善并保持在Ⅱ类以上,今年受益方山东向上游的河南兑付了1.26亿元生态补偿资金。


    2021年,河北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从劣Ⅴ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华北明珠”重放异彩。神州大地上,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不断展现,一条条泽被万物、造福人民的江河奔流不息。

    2022-10-08
  • 生态卫士正“青春”

    9月8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远东实验小学的学生将濒危植物陕西羽叶报春的种子,种在学校操场旁的种植园内。团省委供图


    在三秦大地,活跃着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用脚步丈量山川河流,用奉献守护草木花鸟,用实践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就是——陕西青年生态环保志愿者。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团组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生态环保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将青年的目光引向秦岭保护志愿事业,将磅礴的青春动能汇入秦岭生态保护之中,引导他们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生态卫士们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应,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绿水青山间。


    青年学者把论文写在秦岭山水间


    “荞麦叶大百合看起来特别漂亮,植株有1米多高,花朵洁白艳丽,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9月15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忠虎想起第一次亲眼见到荞麦叶大百合的情景,记忆犹新。


    今年7月,李忠虎团队和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科研人员联合开展陕西秦岭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一个野生居群。这是在秦岭陕西段首次发现野生荞麦叶大百合,是秦岭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队伍不断壮大,科学考察项目方向也越来越全面。他们围绕水利、地质地理、资源环境、建筑规划管理、动植物研究、生态保护6大领域,对水资源、地质灾害、环境、大气、生物、生态规划和水文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研,分析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对策,把论文写在秦岭山水间。


    自2019年起,团省委广泛凝聚生态环保领域青年人才,充分发挥青年智库作用,举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论坛”,组织65支青年学者科考队深入秦岭沿线、腹地和黄河流域开展科考行动220余次,先后出版年度科考报告3册33篇343万字。在第十届“母亲河奖”评选中,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团队荣获绿色团队奖。


    生态环保志愿者的“绿色梦想”


    “希望今后能够为生态环保切切实实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自然赠予人类的所有美丽与感动。”9月16日,获评“2022年陕西省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的西北工业大学2019级本科生李若月这样说。


    因为热爱自然,李若月在入学时就加入了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在这里,她参与认知植物、观察鸟类、测量水质等环境保护活动,了解、传播生态环保知识,主动与外校优秀社团交流沟通,积累了丰富的环保工作经验。后来,她还担任了陕西省高校生态环保社团联盟轮值主席、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参与组织各类生态环保活动近百次,志愿服务时长900余个小时。


    “与自然接触得越深,就越热爱。”李若月决定将自然保护作为终生的事业。2021年,她从航空航天大类专业转入生物技术专业,开启了投身环保事业的新的人生旅程。


    不仅仅是李若月,我省有不少青年在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后,毅然加入环保事业,追逐自己的“绿色梦想”,并持续向社会公众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发动更多人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雄在大学期间就和同学创立了“高校再生资源回收站联盟”,回收校园废弃物。大学毕业后,他成立了陕西绿色原点环保宣教中心,从此在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的公益之路上一路前行。


    如今,我省已打造“团组织+青年学者+高校(社会)环保组织+青少年环保志愿者”的专业化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四轮驱动”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以共青团组织为运行主体,以省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功能平台的“一体两翼”运行模式,推动形成了青年当先、大众参与、区域协同、社会共创的生态环保志愿工作体系,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青春智慧和力量。


    环保公益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9月8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远东实验小学的30多名学生,将曾在秦岭匿迹百年的濒危植物陕西羽叶报春的种子,种在学校操场旁的种植园内,期盼美丽花朵竞相绽放。


    “从刨土、浇水、撒种到培土,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不易,将更加积极参与到秦岭保护中。”该校科学课教师蔡晨说。


    去年9月,远东实验小学承担了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园外种植研究工作,学校四至六年级的600余名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参与到濒危植物的保护之中。同时,学校少年科学院还组建30人的陕西羽叶报春研究小组,开展种子萌发、辨分花型、收种晾晒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历时8个多月的精心培育,孩子们收获了陕西羽叶报春种子万余颗。


    “脚下,是古人曾经走过的山路;远方,是先贤们曾经遥望过并赋满了诗篇的山野;眼前,仿佛晃动着他们登高赋诗的身影,而那飘忽不定的云雾,飞掠而过的鸟群,就连在枝头摇曳的树叶也仿佛在讲述着秦岭的厚重。”这是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的学生毛柄予在参加团省委组织开展的“秦岭自然课堂”活动后写下的感言,他说,“秦岭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爱惜、去守护。”


    曾连续参加四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论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寄语广大青少年和青年学者要真正了解秦岭、爱护秦岭、保护秦岭,让它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汇涓滴以成海,聚微光以成炬。近年来,我省连续16年举办省级秦岭环保志愿行动示范活动,组织千余个生态环保组织、100万余人次深入秦岭沿线、腹地开展“我为家乡添片绿”“保护大秦岭共筑绿色梦”“秦岭青年使者”等主题志愿服务项目活动3700余场次,累计辐射带动150余万名青少年参与秦岭生态保护实践,青少年争当秦岭生态卫士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增强。


    下一步,团省委将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完善队伍建设、深化实践育人,持续深耕品牌项目、搭建实践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源源不断为秦岭生态保护注入“青”动力。(记者刘芊羽)

    2022-10-08
  • 甘肃: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以巍峨的吸热塔为背景,九色鹿腾空飞跃,飞天翩然起舞,满载货物的驼队缓缓前行……画面最后定格在由12000多面定日镜拼出的“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巨幅图案。展示在观众面前的这些酷炫画面,是今年国庆期间,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运用AR技术、结合敦煌文化元素制作的特殊效果,为了献礼国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光电产业园区,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是我国目前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电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释放相当于1万亩森林的环保效益。


    10年来,甘肃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水平建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多学科方向和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体系,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10年前提高近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8位。


    国庆前夕,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又传来捷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熙萌、李湛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纳孔石墨烯宏观异质结膜,可简单、快速、高效地分离天然水中的氘水,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氘作为氢的重要稳定同位素,由其组成的水分子被称为重水。重水在国防、工业、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此前我国的重水生产技术只能依赖进口,外国企业一旦断供,就会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造成影响。


    “这项研究,简单而言就是通过一层薄膜成功实现对氘水的快速分离,对于打破国际垄断、提升我国自主研发水平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已经在与相关企业对接,相信不久的将来便能实现产业化应用。”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国家核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湛说。


    前不久,由兰石重装研制的首台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圆满完工。N08120是一种固溶强化的耐热合金,是多晶硅行业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制造的选材之一,可满足多晶硅制造设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能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工作环境中。该设备装置的成功研制,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类装置原材料的垄断,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陇原大地,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产业化公司研制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实现了重离子治疗癌症的临床应用,被誉为“大科学装置造福人类的典范”;敦煌研究院的古壁画数字保护技术和土遗址修复技术,让世界文化瑰宝焕彩重生;祁连山生态保护依托现代科技,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让生态治理走上信息化轨道;万名科技特派员奋战“三农”一线,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今年召开的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甘肃发展蓝图,甘肃将推动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其中,“强科技”重点强调抓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5年,甘肃将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以强化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打造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点,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科技生态,依靠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创造美好未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表示。

    2022-10-07
  • 守护好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在雪域高原成功实践系列综述之五

    金秋十月,雪域高原风微凉、叶绚烂、山壮丽、湖静美,景色怡人空气新。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更足。


    深化制度创新领航生态文明


    2019年,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勒村、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10月,山南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制度体系的确立让山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愈加宽阔。为推动绿色发展奋力走在全区前列,山南市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四梁八柱”: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居四个层级制度,明确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国土空间、促进产业生态化与循环化、繁荣生态文化等六大工作重点,切实做到目标明、方向清、行动快、步履坚。


    山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是我区坚定不移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也是《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深入实施的具体体现。


    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与此同时,我区还编制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出台《关于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实施意见》,不断健全完善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政策保障体系。


    生态保护的措施越发严格,西藏的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保持良好:绿色,已是广袤高原的生动底色。《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西藏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31%,已记录的野生植物有9600多种。


    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底色


    秀水环绕、林城相彰、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相宜,这是对林芝这个森林城市最贴切的形容。


    “83.2米!科学家在西藏发现中国最高树。”此前,在察隅县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中,科学家发现了新“树王”。对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柯说:“该区域之所以能够保留如此高大完好的原始森林,得益于优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及极少的人类活动干扰。”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藏最突出的优势,保护好西藏的绿水青山,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是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明确将“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求“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为西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区紧紧围绕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决不为当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决不为经济利益牺牲生态环保利益,真正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全过程,制定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决反对“三高”项目上高原,做到零引进、零审批、零落地。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加强。建立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和“绿色围城”、水系改造,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和“四旁”植树行动,加大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全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以上,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以上。


    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9个、国家湿地公园22个,自然保护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8.75%,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60.8万平方公里、全区50.6%的区域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目标,零审批零引进“三高”企业和项目,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扎实开展沿江沿河村居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得全国“优秀”等级。


    目前,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激发绿色动能提升发展水平


    “我在这里工作不仅能照顾小孩和老人,还可以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旦增克珠是拉萨市达东村藏家宴的厨师、达东村五组村民。2018年,他看准时机,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果断放弃外地打工的高薪待遇回乡发展。


    在拉萨,乡村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占据经济“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放眼全区,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生态西藏的名片,更孕育出新的发展优势,培育出新的发展动能,让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生态化协同发力,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了一批森林、草原、湿地、地质地貌旅游区,扩大生态旅游产品供给。


    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富民利民,落实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支持发展林下经济,让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中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中国这十年·西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西藏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富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70余万个,年人均补助3500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富民,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近300亿元。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德孔村,每到夏天,村里林荫密布、郁郁葱葱,塔曲河静静流淌、溪水潺潺。


    “以前经常是大风一来,漫天沙尘,都不敢出门,更严重的是,庄稼会被沙子吞没,村民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土生土长的德孔村人扎西告诉记者,“后来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种树,树越来越多,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种出来的树给德孔村人带来了“绿色财富”。如今,德孔村家家都从村里的“东嘎林卡”中获益,户户都吃上了“生态饭”,发起了“旅游财”,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了。


    “现在,村里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我们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扎西高兴地说。


    此外,我区还大力发展高原绿色农牧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1014个,一大批生态农牧业特色基地陆续建成。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全区上下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锲而不舍,接续努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22-10-07

  • 首 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