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今天(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十年来,全国优良水体比例提高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十年来,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建成涵盖8万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十年来,我国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了3亿吨,淘汰老旧和高排放机动车辆超过3000万辆。





    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2022-09-16
  • 长江中下游多地无有效降雨超50天 夏秋连旱形势严峻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陈溯)记者14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长江流域旱情仍在持续发展,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日数已超过50天,展望9月中下旬和10月,流域降水量仍偏少,夏秋连旱形势严峻。





    资料图: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鄱阳湖水域,湖床大面积裸露,几名游客走向干涸的鄱阳湖湖床。中新社记者刘占昆摄


    据水利部信息中心统计,7月以来,长江流域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为1961年有完整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至八成,湖南、江西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日数超过50天。长江上中游来水量偏少四成,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少,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历史同期最低,9月6日,鄱阳湖跌破8米极枯水位,较历史上最早出现年份(2019年11月30日)提前85天。


    极端旱情已经对江西、湖南等地居民饮水、农业生产和生态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据江西省水利厅统计,江西省有20%的水库在死水位以下,25条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发生断流,农作物受灾面积883.6万亩。


    中国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在13日召开的水利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高峰期一度有6632万亩耕地受旱,80.9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针对长江流域严重旱情,中国官方动用中央预备费1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抗旱减灾,其中用于水利救灾资金65亿元。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水利部密切关注长江流域水情、雨情、旱情,8月中旬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为下游累计补水35.7亿立方米,农村供水受益人口1385万人,保障了356处大中型灌区灌溉农田2856万亩。长江流域有关省市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减轻了干旱影响和损失。


    据预报,9月中下旬长江流域降雨将继续偏少,江河来水持续偏少,河湖水位继续走低,10月,长江中下游降雨量仍明显偏少,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可能出现夏秋连旱,当前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期,长江流域抗旱形势严峻。


    刘伟平表示,水利部决定,自9月12日8时起,再次启动“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计划补水17.8亿立方米以上,确保民众饮水安全,重点保障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完)

    2022-09-15
  •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中新网9月15日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15日在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取得的成效时表示,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优良天数比率去年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杨可佳摄


    中宣部1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从“坚决向污染宣战”,到全面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取得了哪些进展?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下一步还会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黄润秋表示,“这些年,我们身边的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老百姓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都显著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的调查统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了90%。”他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三大变化来概括:


    第一,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空气质量指标PM2.5,也就是细颗粒物全国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另外,优良天数比率去年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黄润秋说。


    第二,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十年,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第三,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这些年我们出台了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我们开展了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应该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黄润秋指出。


    黄润秋称,“十四五”,党中央明确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想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这不仅仅是用词的变化,从内涵上来说,它意味着我们遇到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难度更大、范围更广,要求的标准也更高。所以,‘十四五’我们仍然要坚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广度,用更高的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润秋表示,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在战略层面上,必须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当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尽管幅度很大,但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接续奋斗的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第二,从战术层面上,要坚持精准、依法、科学治污。“我们提出‘五个精准’,就是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我们提出要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要统筹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方面“五个统筹”很重要。一是要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治理向深里走,生态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根本上改变的需要。


    二是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因为这两者具有相同的前体物,可以使PM2.5和臭氧协同降低。“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PM2.5和臭氧初步实现了协同降低。”


    三是要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一个良好的水体除了有好的水环境质量以外,还应该有好的水生态系统,要有水有草、有草有鱼,“这方面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方面、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还要努力。”


    四是要统筹城镇和乡村,农村的环境治理仍然是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垃圾污水、黑臭水体等。


    五是要统筹好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尤其要建立新化学物质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在行动层面,已经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了八大标志性战役,现在已经陆续推出。一是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将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治理和柴油货车治理三大攻坚战。二是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将围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重点海域治理以及长江、黄河治理攻坚战。三是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将聚焦农村的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总之,‘十四五’我们将以更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黄润秋说。

    2022-09-15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丨防御水旱灾害 建设幸福河湖——“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

    9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题:防御水旱灾害建设幸福河湖——“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水利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水利大事,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共中央宣传部13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战胜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说,十年来,我国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了以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全国各类水情站点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2021年的12万处,南、北方主要河流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


    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以来最严重旱情。对此,水利部门积极应对,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群众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


    节水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1.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比2012年分别下降45%和5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高至2021年的0.568。


    李国英表示,我国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十年来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深层次变革。


    十年来,水资源配置格局也实现了全局性优化。统计显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到了2021年的8900亿立方米。


    “十年来,我国建设了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等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54处,设计年调水量647.9亿立方米,我国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今年以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这些项目都是论证已久、多年想干而没有干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


    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


    河湖长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省、市、县、乡、村五级共有120万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基本上都有人管护。


    李国英说,各地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面对河湖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突出问题,重拳治理河湖乱象,依法管控河湖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河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李国英说,通过采取“节、控、换、补、管”等措施,这几年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2021年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较2018年平均回升1.89米、4.65米。同时,白洋淀水生态得到恢复,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


    统计显示,十年来,我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这十年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最大、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十年。”姚文广说,甘肃定西土豆、江西赣南脐橙、陕北苹果等特色产业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培育发展,全国累计1000多万名贫困群众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受益。


    李国英表示,迈入新征程,水利部门将锚定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总体目标,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2022-09-14
  • 河北衡水:呵护一湖碧水 走出生态特色发展之路

    俯瞰衡水湖梅花岛。陈康摄


    人民网石家庄9月11日电“来衡水湖采风拍摄,已经是我1985年从事摄影创作以来的‘规定动作’了。像‘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我一直在潜心观察、拍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衡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康同跃,一有时间就到衡水湖采风,记录衡水湖的美。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上唯一保持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设立于2011年,因湖而建,因湖得名,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发展之路。


    春季碧波荡漾,夏季荷红柳绿,秋季芦苇摇曳,冬季群鸟翱翔。衡水湖秀美景色的背后,是滨湖新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衡水湖”的决心与行动。该区总面积296平方公里,分管控区和指导区,其中管控区就有166平方公里。近年来,《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出台,让衡水湖保护和管控走上了法治道路。


    自2013年起,衡水湖的禁渔期延长至每年9个月。同时,滨湖新区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放流鳙鱼、青虾、泥鳅等,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这些年,爱心团体、市民、游客,还有我们这些原来的渔民,都把爱护衡水湖当成了自觉,救助伤鸟、辅助巡湖、冬天投喂鸟粮等都已经成了常事儿。”该区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巡湖员,王家宜子村村民李国忠说。5年前,他还是一名靠水吃水的渔民。他一边划船在水上巡查,一边感慨:“违规捕鱼、偷猎鸟类等几乎杜绝,垃圾、臭水污染根本没有了,我们的工作也‘清闲’了。水清了、岸绿了,在这里安家的鸟也越来越多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滨湖新区生态保护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目前,衡水湖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植物538种、鱼类34种、昆虫75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7种、哺乳类动物20种、鸟类33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青头潜鸭、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都会来衡水湖栖息、育雏,这标志着,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早就听说衡水湖景色优美,这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家住石家庄的大学生李婉宁利用暑假,和几个好友相约来衡水湖旅游。他们泛舟湖上欣赏美景,还到闾里古镇体验礼孝文化、在三生岛学习了生态知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滨湖新区以京津冀最美“后花园”和华北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旅游发展新定位,形成了生态休闲度假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健康养生游六大旅游业态,仅去年一年就接待游客230余万人次。


    正确把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绿色、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滨湖新区一直坚定不移的方向。带着这份“绿色”坚守,滨湖新区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2.36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4元,同比增速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3元,同比增速10.4%。


    放眼未来,滨湖新区正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围绕衡水湖努力打好生态、研学、冀文化三张牌。作为河北省唯一推荐景区,衡水湖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独具魅力的衡水城市“会客厅”,从一湖碧水驶向新的发展航程。(商帆、黄建)

    2022-09-14
  • 湖北早稻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99.7%

    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7月29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我省早稻病虫害防控处置及时,为害较轻,病虫累计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三成左右,防控处置率达到99.7%。

    7月至8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7月25日,荆州市荆州区,天河国富家庭农场,两名植保工作人员正在田头仔细查看病虫测报设备诱捕害虫情况。他们将害虫样本带回实验室检测,通过观察害虫的形态,可研判监测的害虫成虫种类和数量,预测下一代害虫的防治时间,更好地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提高作物产量。

    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保绿色发展、农药减量使用的主要手段。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我省大力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加大调查范围,规范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提升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能力,将病虫害防治从“见虫打药、见病喷药”向“预防病虫、精准防控”转变。今年以来,荆州市已布设国家级田间病虫监测站点3个,配置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设备45台(套),在病虫发生防控关键时期,严格执行周报制度,密切跟踪。(记者汪彤、通讯员徐荣钦)

    -0001-11-30
  • 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 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本报北京8月1日电(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贯彻落实8月1日起施行的黑土地保护法有关规定,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要求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份自然资源厅围绕开展黑土耕地调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黑土耕地的特殊管控、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加强监督执法、严格落实保护责任等6个方面,切实加强黑土耕地保护,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通知》要求,四省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应当将黑土耕地全部带位置纳入耕地保护红线任务,黑土层深厚、土壤性状良好的黑土耕地应当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逐地块上图入库,严格实行特殊保护。《通知》明确,要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黑土耕地,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监督执法。

    -0001-11-30
  • 海口市集中开工30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73.9亿元

    中新社海口9月9日电(记者王子谦)海口市2022年度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日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海口江东新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30个,总投资173.9亿元(人民币,下同),2022年计划投资30.5亿元。










    本次开工项目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其中,产业发展项目21个,总投资额155亿元,这将有效提升海口发展能级,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


    海口江东新区正在培育大型企业区域总部聚集区,本次开工的江东天地商业综合体项目是区域首个商业综合体。海口江东新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峰松介绍,这里将打造成为集滨海文娱、生态商业、创意办公为一体的复合型商业街区,创造适合高端产业人才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资本、人才聚集。


    据悉,8月初海南省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海口市115个省市重点项目、海口市江东新区127个在建项目无一停工停产。9月8日海口市全域无中、高风险区,转为常态化防控。


    今年以来,海口已集中开工3批次51个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完)

    2022-08-26
  • 花钱买个好睡眠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及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电子产品占据,在工作和娱乐之外如何更好休息、拥有高质量睡眠,成为许多人面临的“痛点”。


    相比于客厅、厨房等场景下的“显性消费”,卧室消费内容相对单一,购买频率似乎也不高。但消费者现在愈发重视“睡个好觉”,让经常被忽视的卧室消费成为商家眼中的蓝海。










    首先,舒适性是卧室产品的最突出特征。卧室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睡眠休息的空间。因此,产品能否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直接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如很受年轻人欢迎的按摩眼罩能够帮助使用者放松眼部,加快睡眠速度;再比如,护脊床垫能够保护骨骼,对睡眠质量有一定提升作用,销售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虽然使用频率很高,但用户黏性较低。相关品牌要想赢得用户信赖,不仅要靠新功能和“黑科技”吸引人,还要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过硬品质,需要企业久久为功。


    其次,卧室消费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智能音箱、智能开关等智能化产品的热销上。但是,卧室消费无论怎样变化,都无法脱离“睡个好觉”这个基本前提。因此,卧室智能产品的操作要更加便捷、对人体的干扰要更小。同时,还要坚决杜绝产品“套壳”、过度堆叠各种不必要功能,以及花式营销手段等。


    再次,各类消费者的卧室消费诉求差异较大。在丰富产品组合的同时,相关企业应专注赛道不断做细做深做实。例如,针对已婚人群注重实用、未婚人士注重氛围、年长人士注重质感等消费特点,推出睡衣、眼罩、香薰等各具特色的产品。虽然单个品类的市场规模可能不算大,但随着品牌口碑的不断积累,整合起来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儿童、老人等群体的专用卧室家具也是一条值得关注的卧室消费新赛道。例如,儿童床垫、老年按摩器等产品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这一类产品的定制化发展道路前景广阔。


    针对卧室消费场景,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渠道商,都应紧紧围绕健康、环保、安眠等几大用户核心需求拓展业务。通过反向定制创新产品,推进卧室空间升级,给予消费者更加精细化、个性化、舒适化的睡眠体验。


    (作者系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22-08-26
  • 乌海: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自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乌海市自然资源局按照乌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乌海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对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摸底排查。


    据了解,按照相关要求,乌海市“十四五”期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消化目标共计513.33公顷,消化处置闲置土地任务量80公顷。对于批而未供的土地方面,将通过加快土地供应、完善供地手续、核销批文等措施,按照“供应为主、供撤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加快消化利用,有效保障各类用地需求。对于闲置土地方面,将通过聚焦土地供后服务和动态巡查,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警”,强化履约监管,有效降低闲置风险;对于现状“闲置土地”方面,本着“以用为先”的原则,“一地一策”制定处置方向、路径、时间和措施等,统筹推进闲置土地盘活利用。


    据乌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雪峰介绍,目前该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对全市2009年至2019年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复的城市批次建设用地、单选项目用地和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梳理排查。乌海市三区也将按照《乌海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分类施治、精准处置”的原则,“一地一策”分年度进行处置。


    “我们将以此次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为契机,认真分析造成土地批而未供和闲置的原因,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程序,规范行为,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产生,切实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杨雪峰说。

    2022-09-10
  • 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十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在30多个国家实施白内障复明和心脏病手术义诊,累计诊治患者2200万人次,5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获世卫组织认证,2000余人次援外医疗队员荣获中外国家级荣誉……国家卫生健康委9日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卫生健康国际交流,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与世卫组织开展良好务实合作


    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全球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司副司长何炤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我国长期以来和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和务实的合作关系。十年来,我国积极与世卫组织开展医改、疾病防控等领域合作。


    何炤华介绍,2016年,我国与世卫组织共同成功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和《健康城市上海共识》,在健康促进领域留下了中国印记;中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中国疟疾防控经验被纳入世卫组织技术指南,这些举措都为促进全球健康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与世卫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并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我国是最早提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世卫组织提出的“全球疫苗接种战略”。


    积极开展医疗援外工作


    2023年,我国将迎来中国医疗队派遣60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近60年来,我国向遍布全球的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约2.8万人次医疗队员,诊治患者达2.9亿人次,在世界范围内挽救了大量生命。从2014年到2015年,我国先后派出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1200多人次,全力援助西非疫区国家,控制了埃博拉疫情。


    “为落实中非健康卫生行动,我们当时在几内亚实施中非友好医院试点建设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第27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赵兴山说,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中几友好医院运行十年,初步形成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医学中心,有时候还能吸引周边国家的人过来做手术。


    加强卫生健康民间国际交流合作


    十年来,我国卫生健康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形成主体多元、伙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渠道多样的格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甘戈说,从西非埃博拉疫情到全球新冠疫情,我国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也包括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民间组织的志愿者们,多次逆行、深入一线,彰显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强大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通过这些民间交流合作,也培养了一批技术、专业能力过硬、综合能力强的民间机构、专家、志愿者队伍。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2022-09-10
  • 10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95%以上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庄换新颜宜居又宜业(“三农”这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10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家家美到村村美,村容村貌更好了


    四方庭院利落整洁,花坛菜圃葱葱郁郁,农具杂物摆放有序。河北省邱县后段寨村村民赵兰霞家的小院,温馨恬静。“拾掇得干净,咱住得舒心。”赵兰霞说。


    作为美丽庭院示范户,赵兰霞在小院里花了不少心思,“里里外外每天清扫一遍,犄角旮旯、门窗灶台都不漏掉。小院里还垒了花池,养花种菜,好看又实用。”


    打造美丽庭院,学问不少。不久前,邱县妇联邀请家政专家来村里开课,赵兰霞赶紧报名。“没想到,收纳的门道这么多。”说起学习心得,她打开话匣子,“物件得按功能分类,随拿随放;收纳盒尽量用透明的,东西找起来方便。一番收拾下来,家里不仅整齐了,还变宽敞了。”


    一座座美丽庭院,连成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邱县通过示范引领、专家授课、群众评比、微信晒图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动起来,让家家美起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创建美丽庭院2236户、精品庭院1027户。


    美丽庭院事关群众幸福生活。10年来,各地乡村美丽庭院创建不断推进,院里院外更美丽,生活方式更卫生。“可以说,环境整治改变了农民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生活新貌,树立了农村文明新风。”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说。


    家家美更要村村美。10年来,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臭水沟变成小公园,见证了山东省诸城市西王门社区西王门村的变化。“过去一到夏天,这里味道难闻、蚊虫乱飞,大家都绕道走。”村民王秀云说,“改建成小公园后,大家伙都爱聚到这儿乘凉聊天。”


    王秀云细数村里的变化:“村道硬化了,天天有人扫。家里改厕改水,污水不再乱排乱流。装了路灯、建了广场,环境越来越好。”


    “哪里脏乱差,我们就清扫哪里。”西王门社区党委书记鞠新卫介绍,“划分卫生区,设立网格长和保洁员,垃圾有人管;污水管网接上了城镇管网,污水有地排;补上交通道路、电力通信、文体设施等短板,群众生活更方便。”


    整治环境,更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每天上街走走,扫扫树叶,捡捡垃圾,既能锻炼身体,又净化了环境。”村里的志愿者刘红说。


    “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村容维护,我们在村微信群里及时提醒,在村民接送孩子的时候宣传动员,网格长、志愿者定期巡看,及时上报清理。如今,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变强了。”鞠新卫说。


    10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全面推开。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各地区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2018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


    守护绿水青山,乡村环境更靓了


    三峡库区,青山连绵,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周坪村挂在半山腰。“一道道沟、一条条河连着三峡,处理好生活垃圾,是村里的大事。”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宇说。


    过去,因山路狭窄,地势崎岖,垃圾存放难、转运难困扰着小山村。2020年开始,村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完善设施,加强指导,建立长效机制,让垃圾运得出、有去处。


    垃圾咋分类?村民王勇铭说:“剩饭菜、干叶子存放在堆肥桶里,发酵成农家肥。报纸、瓶子等放在蛇皮袋子里,送到村垃圾分类回收点。剩下的倒进街上的垃圾桶,由垃圾车定期拉走。”


    垃圾分类回收点负责人冯长海负责二次分类。“废纸、玻璃、塑料等分拣、打包、入库,回收再利用。其它垃圾集中清运到乡镇中转站。如今,村里的垃圾明显变少了。”冯长海说。


    秭归县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各村配齐垃圾桶、易腐垃圾沤肥桶(坑)、建立可回收站和有害垃圾暂存点等,建设1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投资3000万元建设县级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可回收中心。在资金保障上,县财政按每年每村1万元、每人5元的标准,安排农村垃圾治理奖补。


    近年来,全国以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一个个美丽乡村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10年来,各地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全力治水、护绿、造林,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枫溪港蜿蜒入湘江,波光粼粼,草木葳蕤。伴着晨光,打开手机软件,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白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喻春明开始巡河,“看到垃圾杂草,及时打捞。仔细检查排水口、河滩地,一旦发现乱排乱堆,及时拍照上报。”


    不久前,喻春明发现一股污水流向枫溪港,他赶紧溯流而上,探明来源。“我一边上报河长办,一边与加工厂沟通,及时制止排污。”喻春明说,水利、环保等部门很快出具整改意见,要求企业增加污水处理设备。


    治水从河里延伸到岸上。“为了守好家门口的河,村里基本完成了改水改厕,生活污水进入缓冲湿地过滤净化后排放;保洁制度完善了,河里的垃圾基本不见了;山上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轻了。”喻春明说着变化,“枫溪港成了风景线,更是亲水线,村民们常常来河边散步。”


    “区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把护水治水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系统发力,守护好绿水青山。”芦淞区水利局局长黄永立说。目前芦淞区设立区级河长16名、乡级河长24名、村级河长64名,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向好,湘江芦淞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10年来,一个个小村庄换新颜。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2021年水利部门治理农村河道3800多公里、湖塘1300多个,受益村庄3300多个,农村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美丽经济更火了


    青翠枝叶间,油桃橙黄鲜亮。“个头大,品相好,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摘果了。”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山街道龙门村村民冯子红喜笑颜开。


    “采摘季遇上黄金周,果子不愁卖。”冯子红发展起观光采摘,“我们跟农科院合作,选种新品种,全程绿色种植,游客现场采摘,放心购买。”


    建设采摘园,冯子红有底气。“这些年,村里改善环境,建起民宿,客流不用愁。我的果园年产值达七八十万元。”冯子红信心满满。龙门村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美丽村庄与周边督公湖、大洞山等景区融为一体。


    走农旅融合路子的,还有茱萸山街道许阳村。青石小道、流水潺潺,交织出一派别致的田园风光。“村里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建立起保洁队伍,通上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鹿丙道介绍。好环境有了好发展,村里打造观赏鱼观光园,建设村史馆、红色记忆馆,旅游景点多了,不少村民吃上“旅游饭”。


    串点成链,释放集群效益。贾汪区坚持宜耕则耕、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特色粮食、设施蔬果、生态畜牧、休闲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产销一条龙、农旅一体化。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10年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累计创建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600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


    乡土乡情是乡村宝贵的财富。不论是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发展乡村旅游,都应突出乡土特色,保持独特风貌,擦亮“乡愁”招牌。


    古树参天,古屋林立,深山里的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王边村古风淳厚。“村里有68处明清时期的古院落民居、酿酒手工作坊等。我们一方面完善水电路网等设施,改善村貌;另一方面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修旧如旧。”村原党支部书记王计恩说。


    古村为画家带来了灵感,画家纷纷在村里开设工作室;秀美风光、天然氧吧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等参与其中,过去的‘空心村’变成了‘旅游村’。”王计恩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不断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2-09-09

  • 首 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