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湿地为巢湖戴上“翡翠项链”

    夏日里,驱车沿着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环游,不但没有闻到往年蓝藻暴发产生的味道,相反,一路行来,满目是辽阔的水面、丰茂的水草、自然沼泽草甸舒缓的边际线、竞相绽放的荷花,还有时时在蓝天划过优美弧线的白鹭。





    这是2022年8月5日拍摄的合肥市包河区的巢湖湖滨湿地。新华社发(叶玉庭摄)


    2022年7月底,随着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三期项目最后一道工序的落地,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完成修复。10处湿地为巢湖架起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有人说巢湖的形状像传说中的‘聚宝盆’,十大湿地的建成等于给‘聚宝盆’戴上一串‘翡翠项链’。”安徽省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岳长青告诉记者,随着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总投资58.5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合肥在内陆淡水湖水体治理方面积累了探索性经验,并将带动环巢湖周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组合拳”助推湿地修复

    8月23日下午,应几个游客要求,周新民开车带着他们去三河湿地拍照。

    三河湿地紧邻巢湖岸线,这里保持了田埂、沟塘、水渠的原状,生态绿道串起小微湿地科普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引江济淮游览区、太平圩生态体验区和生态农业聚集区等不同区域。湿地粗犷原始的景色引得游客不时停下来留影。

    周新民原是当地的农民,为了建设三河湿地,他和村里人一起退耕,自己在三河镇开了一间民宿。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对于八百里巢湖而言,环湖湿地是维系其生态环境的“肾脏”。

    近年来,合肥举全市之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2018年,合肥围绕生境、水系、水质、水量等湿地保护核心问题,正式启动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至今,派河口、湖滨、三河、槐林、柘皋河、栖凤洲、马尾河、玉带河、半岛、十八联圩等十大湿地先后全面完成修复。

    合肥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采取生态补水、封育、退耕还湿、植被恢复、保护野生动物、移民搬迁等措施,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环湖泊湿地群。合肥率先启动巢湖一级支流十五里河下游河口生态治理工程,净化水质、削减氮磷,实施退养1.5万亩,退耕4.7万亩,退居7005户,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共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5.4万平方米,水生植被906万平方米。

    在滨湖湿地,记者走进位于巢湖北岸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内的蓝藻科普馆,这是安徽省首家蓝藻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你能看到放大了很多倍的蓝藻结构模型,通过科普馆内的设备,了解蓝藻的前世今生、结构特征,还可以通过灭藻大作战等游戏,身临其境体会蓝藻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如今,建成的环湖湿地群正在实现改善水质、蓄水防洪、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主要功能。十大湿地日均净化水量可达120万吨,2020年环湖十大湿地累计蓄洪2.69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减少了入湖水量。调查显示,环湖湿地植物达562种,鸟类达303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

    “这些鸟我们小时候常见,有那么几年,人和村庄都挤到湖边,鸟不见了。”故土难离,周新民一有闲暇还会来湿地,找寻“家”的旧址,“你看那棵落满白鹳的大树,就是原来的村口,可像油画?”

    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合肥位列其中。

    珍稀鸟类接连在巢湖现身

    盛夏的肥东十八联圩,水草丰茂,不时有飞鸟划过天空。

    这里原是具有30多年养殖历史的长临河2814渔场,如今一改往日的模样——33座“生态渗滤岛”是这里最大的亮点。

    俯瞰,这些远近大小各不同的“生态渗滤岛”是圩区533口鱼塘的高污染底泥,这是通过生态渗滤岛技术集中固化、科学治理后的成果。据此,南淝河河水以自流方式进入十八联圩湿地后,通过西部多田湿地和东中部多田湿地分别净化后,汇入中部湖泊湿地进行深度净化,再由泵站排出。

    穿行湿地,河汊纵横;极目远眺,绿水交融。“我们构建了包括生态岛、季节性草滩、湿草地、滩地、芦竹沼泽、浅水区和深水区在内的多样化湿地生境,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

    在庐江县,栖凤洲湿地、马尾河湿地美丽非凡。“2019年,我们对栖凤洲、马尾河两大湿地范围内的丰洲圩、一浪圩、许桥联圩、苍头联圩等4个地块进行了修复重建,面积达5097亩。修复工程去年3月底完工,随后转入日常养护阶段。”庐江县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邵健介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芦苇、荻、荷花、菰、水芹、慈姑等水生植物,构建了集水环境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健康湿地生态系统。

    沿环巢湖大道而行,天空,鸟的翅膀不时划过;水面滩涂上,白鹭优雅散步,野鸭快速滑行……

    年近七旬的夏家振自退休后,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扛着相机到巢湖边转转,镜头记录下了很多环巢湖历史上无记录的鸟类。“这些年,湿地面积扩大,巢湖水质好转,禁捕后鱼虾增多,巢湖逐渐成了鸟类的天堂,每年都给我们摄影爱好者带来惊喜。”

    “珍稀鸟类接连在巢湖现身、栖息,折射出巢湖生态环境的日益向好。”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组鸟类专家虞磊说,今年以来,环巢湖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目56科257种。“环巢湖新记录鸟类13种,其中西方秧鸡、棕头鸥、亚洲短趾百灵和长嘴鹬为安徽省新记录鸟种,白鹈鹕为合肥市新记录鸟种。”

    湿地建设扮靓了巢湖“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美景,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聚集到巢湖周边,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综合施策建好管好湿地

    湿地如何保护?如何修复?怎样长效管理?

    2019年,合肥首开保护湿地立法先河,出台《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为环巢湖湿地保护注入法治力量。

    合肥还在湿地补偿机制、湿地保护修复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制定了《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考核办法(试行)》,落实财政奖补政策;依托高校及领域专家技术力量,编制了《巢湖流域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导则》,丰富湿地修复措施;出台了《环巢湖十大湿地管养导则(试行)》,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

    湿地要建好,更要管护好。“随着环巢湖十大湿地的全面建成,后期重点是管养。”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自2022年起,合肥将连续3年,每年预算安排约8500万元,专项用于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构建湿地后期管养长效机制。

    走在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身着统一制服的公园养护和管理人员随处可见。“为保障公园高效运营,区里创新采取‘政府+国企’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运管部负责人汪皓说,公园现已配备管理、巡护、养护人员220余人,实现了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管护。

    在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宣教馆,一块大屏幕上,湿地温度、降水量、湿地功能分区、动植物种类等数据一目了然。作为合肥首个“国字号”湿地公园,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在科研监测等方面走在了前面。“我们与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进行合作,对湿地公园的植被覆盖和土地覆盖类型、重要环境因素、外来物种等开展长期监测。”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监测就像是‘体检’,旨在更好地管养,发挥好湿地生态功能。”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合肥将搭建湿地智慧平台,持续开展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研究和湿地生态监测,对湿地修复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实现十大湿地数据共享、行动同步,建立湿地资源本底数据库和生态预警机制。

    2022-08-30
  • 摩天大楼又迎“限高令” 用什么撑起城市天际线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山水城林和历史文化底蕴。只有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变迁等实际条件出发,才能设计各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从而真正地擦亮城市名片。

    周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很少有建筑形式像超高层建筑一样,在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引来巨大的争议,比如建设运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消防施救难度大、得房率低等。

    近日,我国对超高层建筑“限高”的决心,在社交媒体迎来一片叫好:“实用型最重要”“后期维修养护都是问题”……网友的热烈讨论,使“我国不再新建500米以上高楼”的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话题的中心,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及的建筑“限高”标准,即不得新建高度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高度250米以上建筑。

    那些欲与天公试比高、曾经撑起城市天际线的网红地标,缘何现在被弃如敝履?城市容颜该如何妆点,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宜居宜业间求取平衡?

    两年四次,超高层建筑管控力度不断提高

    两年四次,在涉及全国的建筑风貌、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政策体系中“围追堵截”超高层建筑,这样的力度可谓巨大。

    细数前三次的“围堵”,不难发现,我国对超高层建筑的“限高”方向日益明确。

    2020年4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指出“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提到“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2021年10月,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面对500米的“身高天花板”,开发商纷纷出招将建筑高度拉伸到极致:南京江北国际金融中心高度从600米降到499.8米,苏州中南中心由729米降到499.15米,西安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由501米降至498米……

    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人类追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当初美国的石油、通讯、钢铁等行业的巨头,纷纷兴建高层建筑,后来很快发展到超高层建筑,也就是100米以上的建筑发展阶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介绍,技术、市场、资本、土地等多重因素的加持,让超高层建筑迅速在全球遍地开花。

    十中有六,我国超高层建筑数量众多

    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使用面积的建筑以节约土地,是催生超高层建筑的源动力。

    我国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探索高层建筑建设。当时,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我国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高层建筑建造技术,建造了一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准的高层建筑。1976年,随着高达114米的广州白云宾馆落成,我国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城市中心区的集聚效应越发明显,催生了大量的办公、居住需求。随着地价在建设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攀升,楼也越建越高。那时流行的一种观念是:一个城市第一高楼的高度,代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曹伟说。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周琦表示,许多外企进入中国后,他们对现代化的办公环境、设施的需求,也推动了超高层建筑的勃兴。中国多年持续的经济发展,也在客观上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随着土地的价格越来越昂贵,以及一些城市打造地标性建筑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周琦说。

    记者登录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网站查询发现,目前中国超过150米的建筑已经有2964座,其中超过200米的有964座,超过300米的有102座。世界最高的十栋超高层建筑中,有六个在中国。2015年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632米,共120层。在全球范围内,上海中心大厦从高度上仅次于迪拜高828米的哈利法塔。而在全球拥有150米以上建筑数量最多的10个城市中,香港、深圳、上海、广州、重庆5个中国城市位列其中。

    不只高度,如何更好构建城市地标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运营维护成本、消防风险、楼内垂直交通的拥堵和潜在的生态影响,近年来屡屡为人诟病。

    “高层建筑每升高50米,建筑成本大约增加20%。建筑越高,要抵御的风力和地震的水平推力就越大,所以地基就要打得更深,建筑的柱梁也要更粗,玻璃幕墙也要巩固地更紧,外部的楼体维护体系也要加强处理。而为了楼内通行的方便,建筑内还要安装高速电梯。此外,超高层建筑每隔50米,都需要设置避难层,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以便发生火灾时供人们疏散避难。”周琦说,上述因素都导致超高层建筑的得房率较普通建筑低,而且楼层越高,得房率越低。而超高层建筑的造价却很昂贵,这导致租金和售房价格更高。这一高一低,让超高层建筑性价比较低,逐渐失去光环,造成了高空置率。

    而即使是使用中的超高层建筑,也存在先天不足。“目前的消防云梯一般只能攀升到100米左右,这意味着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施救难度会很大。”曹伟说。

    曹伟表示,超高层建筑造成的高能源消耗也不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有数据显示,150米的超高层住宅,单个电梯能耗较100米高层住宅高出40%以上。超高层住宅相较于普通高层住宅额外增加的供水耗电量约为2400千瓦时/年。由于通常需要水泵、水箱分段抽送,造成部分楼层水压过大,进而导致水龙头水流过快,也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玻璃幕墙带来的光污染,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形成的楼之间的空气气流,还会形成微热岛效应。”周琦补充。

    漫步在当今的中国城市,一座座摩天大楼彰显出城市的国际化雄心。如何让城市摆脱“千城一面”,变幻出多姿多彩的容颜?

    “建筑的高度、规模,往往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尺度,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线的改观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贡献,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城市风貌的内在品质与内涵。”曹伟认为,“城市地标未必都需要通过建筑高度来体现。那些能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城市文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都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周琦认为,城市建筑追求容积率的提升,并不会带来舒适的工作、居住体验:“人们更喜欢生态的、宜居的生活空间,而非高密度的生活空间。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山水城林和历史文化底蕴。只有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变迁等实际条件出发,才能设计各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从而真正地擦亮城市名片。”

    2022-08-30
  • 孙绍骋深入库布其沙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

    8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库布其七星湖生态区,了解沙峰绿谷生态治理成果。记者袁永红摄


    8月26日至27日,孙绍骋深入库布其沙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

    途中,孙绍骋在列车上听取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汇报,不时询问交流,就如何推进科学防沙治沙、创新治沙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一下火车,孙绍骋就驱车来到治沙带头人敖特更花家,了解牧民参与治沙的方式及收益等情况。看到家中摆放的一个个荣誉证书和勋章,孙绍骋对她多年来带领群众防沙治沙给予由衷称赞,赞扬她为自治区争了光。

    孙绍骋来到库布其七星湖生态区、银肯塔拉沙漠治理示范区、达拉特旗光伏应用领跑基地、响沙湾沙漠旅游区,察看防沙治沙成果,了解治沙植物生长情况及沙草产业、沙漠新能源产业、沙漠旅游业发展情况。他说,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加强防沙治沙,植树种草、发展沙产业、建设沙漠光伏基地等,对于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治沙漠要多算生态账,守住底线。治沙地要多算经济账,创新治理模式,用好生态建设项目资金,鼓励各地采取“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和推行“以工代赈”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和农牧民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并从中长期稳定获益,努力探索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共赢路子,用发展来调动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每到一处,孙绍骋都详细询问治沙带来的经济收益如何,并就柠条等饲草料、肉苁蓉等中药材的种植和光伏产业在沙漠沙地布局提出要求。

    2022-08-29
  • “嘉州环保先锋”任冬:践行环保、服务环保,他是环境的记录者

    近日,乐山市发布了第一届“嘉州环保先锋”评选活动最终名单,他们分别是王涛、刘星、任冬、李策宏、张建华、金洪银、罗兆威、黄耀华、黄小兰、常佳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任冬的环保故事。

    任冬是乐山广播电视台记者,他从2017年7月《环保曝光台》创办开始,就一直在该栏目工作,参与报道了400余条新闻报道,涉及水、空气、土壤、噪音等污染问题和城市“脏乱差”等现象。乐山《环保曝光台》典型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并在2019年获四川新闻奖电视专栏类三等奖。

    任冬作为《环保曝光台》“元老级”记者之一,从节目初创到现在的5年时间,一直坚持在一线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典型的环保题材新闻,促进解决了不少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井研茫溪河支流污染,犍为县石溪镇某家禽屠宰场污水直排岷江,沙湾某石面厂粉尘污染等问题。积极参与全市“双创”工作、“五清”行动,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类活动,为乐山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贡献了一名一线记者的力量。

    任冬所参与创作的《环保曝光台》栏目也受到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喜爱。如今,《环保曝光台》不仅是乐山广播电视台的品牌节目,也是在舆论监督上促进乐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把“利器”。

    任冬参与报道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做到“报道一个解决一个”,他为乐山市“双创”工作、“五清”行动的深入开展,提升乐山环境质量,解决百姓实际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生态环境舆论监督的路上,展现了一线记者的不凡风采。(王凡实习生陈潇洋)

    2022-08-29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水、气、土治理见成效 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农家乐”洗菜池下面,装了油污分离器,污水入管,泔水每天有专人上门收集;玉米地周边,建了农田尾水收集沟,尾水进调蓄带循环利用……为保护好抚仙湖,云南省澄江市去年7月启动了全域截污治污及健康水循环工程。

    “与其花钱事后治污,不如投在源头治理。”澄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锐光介绍,澄江所有畜禽和水产养殖退出湖泊径流区,今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依然实现同比增长,达4亿多元,并新增3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

    澄江的实践,是云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云南考察调研,希望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云南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狠抓水、气、土治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

    去年5月,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曝光了“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的典型案例,昆明果断拆除晋宁区长腰山片区15万多平方米建筑物,复绿2200多亩,如今种的小树已长到一人多高。

    既有雷霆举措,也下绣花功夫。今年7月底,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就滇池鱼类栖息地修复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打通和修复被人为阻断破坏的涌泉鱼洞、洄游通道及隐蔽空间,为滇池金线鲃等鱼类提供适宜的产卵场所,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2018年起,云南省级层面每年投入36亿元用于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推动九湖从“一湖之治”向“全域联治”转变。大理市跳出洱海抓保护、走出流域谋发展,实施“大(理)祥(云)巍(山)”一体化统筹,把流域内的产业发展和人口压力向外疏解。今年4月底,云南开始对九大高原湖泊实施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和绿色发展区“三区管控”。

    目前,云南优良水体比例近九成;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稳定在98%以上;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90%和100%,连续4年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九成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水、气、土治理见成效。

    不走老路闯新路,云南聚力高质量发展。目前,绿色能源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2021年绿色能源装机增长至9500万千瓦。云南绿色能源装机、绿色能源发电量、清洁能源交易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均居全国前列。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全国绿色铝重要产业基地初具雏形。推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提升至50%以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前列,有机茶、有机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绿色食品成为云南出口第一大项商品。

    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已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的基础上,云南今年7月又开启“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奋力书写美丽中国建设的云南新篇章。

    2022-08-29
  • 长江流域抗旱进行时 消防为村民送水千余吨

    烈日当空,长江“瘦了”。这条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一大河”,在持续四十多天的高温炙烤下,失去了往日的磅礴之气。


    一级支流黄浒河“汛期反枯”,河道断流;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显著减少,一个月内“缩水”近70%。截至目前,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9个省(市)耕地受旱面积3299万亩,246万人、35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罕见高温“烤”验着长江流域供水,一场保供保收的“战役”打响了。水利部自8月16日起,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多地也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供水举措,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饮用水,并通过打井、抽水等措施,尽力为干涸的农田“解渴”。


    四川合江


    蓄水池见底消防为村民送水千余吨


    离送水的消防车到来还有半个小时,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水河沟村的临时取水点,一只只大容量的空桶就已列起了长队。一个月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两个月未见下雨,村里的蓄水池早已见底。尽管位于长江支流的小漕河流域,但连日的高温“蒸”干了村里的常用水源。


    起初,村民们有的骑摩托车到几十里外打水自救,有的直接在山沟里挖坑取水。然而,遍布山沟的坑越挖越深,日常用水缺口依然难以补全,“几十年没遇到过这种干旱。”


    村支书张焕德说,所幸村里种植的玉米此前便已收割完毕,未受太大影响,但全村最急缺的仍是日常饮用水。还好,接到村民们的求助,合江县消防大队开始每日向村中送水,每户人家可接3桶,足以饮用三天。


    “每次送水前,队员们会认真清洗消防车水箱、水枪等供水器材。”据合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三级指挥长姚云辉介绍,该县共有5个消防站,每个站点派出一辆消防车,每天早上6点出车,晚上8点收队,向周围停水的村庄送水。截至目前,已出动240余次消防车,600余人次,为各乡镇村民送水1200余吨。


    合江县多山,从一个村赶到另一个村,路上往往需花费一个多小时。姚云辉说,由于村民的用水需求日渐增长,消防车蓄水不足的情况愈加频繁,常常需要中途到附近消火栓加水。遇上没有消火栓的村庄,消防队则要返回城镇取水,来回一趟需要两个多小时。送水时间因此被拉长,凌晨收队已是队员们的家常便饭。


    让消防员们最为担心的,不是路途颠簸遥远,而是中途遇到火情,这时送水工作往往要被迫中断。据姚云辉回忆,8月中旬的一天,合江县白沙镇消防站就在“救火-送水-救火”中来回反复。


    “消防员加班为村民送水,特来电感谢相关部门。”前两天,姚云辉收到了一则市民热线的反馈,他说,“打心眼里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湖南华容


    藕池河断流村民清淤抽水提灌至高处水田


    7月中旬,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鲇鱼须镇高山村村支书张金红发现,藕池河断流了。


    “原本长4000米、深33米的河流,现在只剩下河槽了。”张金红告诉新京报记者,藕池河是长江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此前我从来没看见过藕池河断流。”


    据张金红介绍,高山村种植有5800亩水稻,90%依靠藕池河水灌溉。旱情发生时,正值水稻拔节孕穗期,“但是当时,我们9台抽水机已经抽不到水了。”


    一旦缺水,将直接影响水稻收成,张金红随即组织高山村党员、村干部等40余人,启用5台挖掘机将河中淤泥挖出,以便长江上游水流重新填补藕池河河域。紧接着,他们使用抽水机进行二级提灌、三级提灌,将输送管道延长至60米,河水终于被引至高处的水田。


    然而,连日来37℃-41℃的高温,又让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涸下去。为及时掌握旱情,张金红组织巡逻队,分三班,每班2人8小时进行巡逻。“巡逻任务是保证抽水机正常工作,同时查看水有没有被抽上来并灌溉到农田里。”8月10日,高山村再次增加了6台抽水机进行提灌。


    “我们发现旱情比较早,应对比较及时,全村约90%的水稻能保证正常产量。”张金红说,5月鲇鱼须镇人民政府召开了一次动员会,会上专家称“藕池河极有可能面临旱情”,他很庆幸自己把这句话听进了心里。


    “再过20天,水稻就成熟了。往近了说,再过10天,过了孕穗期、抽穗期,水稻就不太需要水了,我们的抗旱就算成功了。”张金红满心期待。


    江西都昌


    鄱阳湖“缩水”农场修渠引水保水稻产量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枭阳农场位于鄱阳湖畔,在农场场长曾爱国的记忆里,整个7月,当地只下过一场小雨。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而环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的粮食主产区。自7月上旬开始,曾爱国就发现,“鄱阳湖水位降得特别快,一天能下降20厘米。”


    曾爱国在枭阳农场干了16年,管理着近100名农户、5000亩水稻。起初,农户依循惯例,认为“时候到了,还是会下雨”。然而,周溪镇的天空始终澄澈无云。由于天气炎热,水稻授粉并不尽如人意,曾爱国发现,“有些稻壳看着是饱满的,但是一捏,里面是空的。”


    7月中下旬,鄱阳湖湖面开始萎缩。7月19日,周溪镇召开种粮代表会议,研判抗旱形势。第二天,曾爱国召集农场工人,启用了两台挖掘机,开始挖水渠。足足5天,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7点,从鄱阳湖畔“牵”出一条300米长的水渠至农场蓄水池。由于水渠位置比沟槽高,无法直接引水,农场又购买了8台抽水机,24小时不停工作。


    “水变得珍贵了。”曾爱国感慨道,“以前上游靠近蓄水池的水稻都是漫灌,现在只灌几厘米就把水排到下游去了。”为了防止有上游农户私自将排涝沟堵住,曾爱国还派巡逻队早晚巡查。


    然而,高温加速了水的蒸发,“以往灌一次水,可以让土地保持湿润六七天,现在三五天,水分就没了。”曾爱国告诉新京报记者,枭阳农场有3000亩水稻分布在下游,上游蓄水池已无法保证下游水稻用水,为此,8月21日,农场又增修了一条400米长的水渠,增设了8台抽水机,将鄱阳湖水引至下游蓄水池。


    两条水渠24小时不间断抽水,枭阳农场保住了80%的水稻产量。据曾爱国介绍,水稻的第一茬已然成熟,亩产在1300斤至1400斤,第二茬也长势良好。“今年打下的粮食和往年一样,质量不错,光泽度和口感都很好。”曾爱国稍稍松了一口气。

    2022-08-25
  • 引水疏渠打井——安徽多地多措并举抗旱保苗

    新华社合肥8月24日电(记者刘方强赵金正)23日上午7点左右,在安徽省寿县堰口镇魏岗村,程明传早早来到自家农田。当天,他请来的施工队正在稻田旁打井取水。


    “准备打口井,大概两天能打完。”程明传告诉记者,他和自己的兄弟二人共有20多亩地,就等着打好井给稻田上水。





    8月23日,施工队正在安徽省寿县堰口镇魏岗村稻田旁打井。新华社记者刘方强摄


    近期,寿县大部分水稻正处于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是水稻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然而,由于持续高温、降雨偏少,当地稻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面对旱情,当地政府和村民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我们村已经打了15口井了,目前还有3口井正在施工。一口井一天一夜出水量能够保证大约10亩地的灌溉。”魏岗村党总支书记江剑说。


    在堰口镇江黄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针对该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组织全村20个村民小组分别购置大功率抽水泵,以3人一组的抗旱服务队帮助群众将水渠中的水抽送到每户田头。


    “抗旱服务队帮助群众统一抽水灌溉,省去了每家每户购置水泵、电线、水管等成本,省钱省心又省力。”江黄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彬介绍。


    据统计,今年入夏以来,寿县通过科学调度引水、清淤疏浚渠道、组织人工增雨等措施共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98.7万亩。


    连续的高温少雨也使长江水位不断走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地处长江江心洲,是当地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入夏以来,长江水位(铜陵段)比往年同期低了4米多,老洲乡农作物累计干旱受灾面积1.6万亩。


    23日下午,在老洲乡老洲泵站外江口,站长潘和平正带领工人将水泵取水口下移到江水中,确保水泵能够顺利抽提江水。这里抽提的江水将通过老洲泵站提水到主干渠,经过长江一级提水、圩内二级提水、支干渠三级提水,最终被送到田间地头。


    铜陵尚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老洲乡建有142亩蔬菜种植基地,今年受旱情影响较大。合作社负责人洪祥说:“江心洲多是沙土,蔬菜种植用水量大,好在乡里组织提引江水,让沟渠里有水,我们基地只用在附近沟渠抽水浇菜,很大程度减轻了旱情带来的损失。”


    据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市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调动各类灌溉机械7273台套、应急供水车辆114车次。当地通过江河引水、打井取水、灌区调水、人工降水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效益,减少受灾损失。

    2022-08-25
  • 各地生态环境持续恢复 野生动物频“出镜”

    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更多的绿水青山,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闯进镜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近百只藏野驴成群活动


    近日,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的冬格措纳湖附近,记者拍摄到了近百只藏野驴成群活动的场景。画面中,成群的藏野驴时而低头吃草,时而闲庭信步漫步草原,时而集体奔跑,场面壮观。藏野驴活动的地区为冬格措纳湖附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充沛的水源和丰美的水草为藏野驴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藏野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头短而宽,四肢粗壮。成年藏野驴体长可达2米多,体重在250至400公斤。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具有极强的耐受力。


    村民采松茸偶遇“濒危”动物小熊猫


    近日,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一名村民在捡松茸途中,发现一只小熊猫。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15年将小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易危”调整到“濒危”,其生存境况比大熊猫更为严峻。


    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藏酋猴


    近日,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在野外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也是该区域首次发现灵长类动物。藏酋猴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物种,常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

    2022-08-24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 江豚数量大增

    图为江豚在水中嬉戏,圆圆的脑袋不断露出水面煞是可爱。(资料图)刘占昆摄


    中新网南昌8月23日电(吴鹏泉徐梦文)记者23日从江西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鄱阳湖水域江豚数量大增。


    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聚集了包括长江江豚在内的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


    总磷是鄱阳湖水质主要污染物。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董良云表示,鄱阳湖湖区总磷浓度由2018年近年最高0.082mg/L下降为2020年的0.058mg/L,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057mg/L,创近年来同期最低,同比降低12.3%。


    赣江干流水质也实现突破。数据显示,赣江干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2年的79.2%提高到2021年的100%,且2021年赣江干流所有33个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Ⅱ类,今年上半年继续稳定保持。


    除了改善水环境质量,江西还深入推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多年未见的鳤鱼、大规模刀鱼、大规格胭脂鱼、纯种野生‘江西大鲵’种群等在长江江西段和鄱阳湖水域等地出现。”董良云说。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大型鲸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因种群数量少,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董良云称,鄱阳湖水域江豚由2017年的457头增至2021年的700余头,时隔40余年南昌扬子洲水域再现江豚群。


    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延彬看来,现在的江西,蓝天白云常在、繁星闪烁常见、清水绿岸常留、鱼翔浅底常存,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完)

    2022-08-24
  • 内蒙古按下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加速键”

    日前,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住建局了解到,今明两年呼和浩特将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充电桩10000个,以满足市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出租车协会透露,今年年底全市将有1360辆出租车面临报废更新,首先将在公车公营出租车公司推广新能源车。未来,呼和浩特市出租车也将以新能源车为主要车型。


    呼和浩特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是自治区广泛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应用场景不足,主要还是依靠发电卖电,在已并网新能源装机中,近90%为保障性并网项目,其余为外送项目,不仅电网消纳和调度运行承受较大压力,同时在牵引和带动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作用不够。


    为加快新能源多元化场景应用,推进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近日,自治区能源局发布2022年版源网荷储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及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这六类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并迅速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内蒙古高比例消纳新能源按下“加速键”。


    按照申报要求,源网荷储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这三类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项目要满足“必须为同一个主体、必须具备调峰能力、必须明确消纳条件”这三点要求。


    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及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三类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项目申报需严格执行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新增负荷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准(备案)文件;燃煤电厂需未列入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关停的范围内;其能耗、排放等相关指标达到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要求。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以对应发电集团作为申报主体,整合区域内新增调节空间,集中布局新能源。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原则上由新增负荷作为申报主体。同时,新能源项目场址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规划,内蒙古将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项目纳入自治区2022年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记者康丽娜)

    2022-08-23
  • 内蒙古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8月22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蒙古专场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过万亿元到2021年跨过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加到8.5万元,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首要战略定位,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


    十年来,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区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


    内蒙古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十年间单位GDP用能下降4.1%、用水下降40.7%、用地下降60%,创建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居全国前列。


    2021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累计生产煤炭98.9亿吨、外运59.3亿吨,发电4.9万亿千瓦时、外送1.8万亿千瓦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


    内蒙古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一手抓保供、一手抓保护,一手稳定能源供给、一手推进能源革命。外运煤炭、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去年完成了18个省份的煤炭保供任务,今年上半年外调煤炭同比增长23%,外送电力同比增长10%。


    内蒙古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同步调整。“十四五”期间在建和拟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接近1.5亿千瓦,一体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规划建设风、光、氢、储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拉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打造形成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1/2。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十年来,内蒙古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铁路运营里程从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万公里,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与周边8省份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民用机场由15个增加到43个。对外开放口岸由12个增至20个,过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2021年的6100多列,始发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2021年的300多列。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十年来,内蒙古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3平方米和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7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0%。


    老百姓“钱袋子”更鼓。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8.7万人。居民收入增幅始终高于经济增幅,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9倍,农牧民收入增长了2.4倍。


    公共服务更优。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等达到90%以上,建成了五级医疗卫生体系,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6.4万户、危房改造116.65万户,配套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160多万套。


    民生“保障网”更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228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967.7万人增长到2192.2万人,连年提高养老金、医保补助、低保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区养老机构床位从13.58万张增加到21.33万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614个增长到1165个。


    “新征程上,我们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孙绍骋表示。

    2022-08-23
  •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今日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希望大家增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近日,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市民通过绿色骑行、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行为,可获得相应积分奖励。小小“碳账本”,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更多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碧水逶迤,青山相向,抬头能望见蓝天白云、飞鸟盘旋,出门能看到绿草茵茵、林木繁盛,这般的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凝聚着人们对良好生态的共同追求,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从节约用纸,到按需点餐,从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到外出自带购物袋,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贵在行动,重在坚持。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就一定能早日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2022-08-22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