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

    王有德与职工一起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沙丘上扎草方格新华社发


    王有德是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团结带领白芨滩林场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3年9月生,宁夏灵武人。自从1976年进入林业系统工作后,王有德一直坚守着“生命不息,防沙不止”的人生信念,用40多年治沙一线的打拼,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牢不可摧的生态屏障,保护了母亲河、保护了万顷良田,探索形成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成功走出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为“三北防护林”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内外沙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见证并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土地,荒山变成绿洲是我的价值;当地老百姓能找到幸福之术,就是我的价值!”在人与沙漠的抗争中,王有德以坚韧的毅力和“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搏干劲,成为我国科学治沙的探路人。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英雄”、“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他颁奖。

    2022-08-15
  • 【爱国情 奋斗者】魏振江:带领瓜农走上节水致富路

    走进伊吾县淖毛湖镇西坎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安居富民房、笔直的柏油马路、家家户户门前停放着的小轿车,处处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气氛。这里人人讲团结、思稳定,家家户户谋发展、奔小康。西坎尔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魏振江的努力。

    1999年6月,魏振江当选为西坎尔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魏振江始终怀着质朴、诚挚的为民情怀,扑下身子真情付出,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节水致富路。

    西坎尔村自1993年种植哈密瓜以来,干旱缺水是无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品质的重要因素。1993年,西坎尔村种植的哈密瓜仅有120亩,其余多是小麦和棉花,随着淖毛湖哈密瓜品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村民们都改种了哈密瓜。

    魏振江上任后,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魏振江带头在自家的瓜田里实施节水滴灌。“当时也是冒着风险的,第一年滴灌300亩,大获成功。”魏振江介绍说,第2年,村民们开始主动找到村里,要求实施滴灌,村里就对2000亩地实施滴灌,后来都增收了,发展到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滴灌。

    王胜军是西坎尔村村民,种植有100亩哈密瓜,是村里的种植大户。2003年,他将以往的沟灌整体改为滴灌后,不仅节省了水费开支,与此同时,当年的哈密瓜产量也大幅提升。王胜军告诉记者,从沟灌到滴灌,一亩地多出来200株—300株苗。

    一年下来,滴灌技术试验田每亩产值达3800元,比一般传统沟灌地增收了1500元,村民看到试验获得成功,并能增产增收,纷纷加入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行列,西坎尔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实施膜下滴灌的村。

    西坎尔村还被选为有机精品哈密瓜生产试点工作村,全村208亩哈密瓜地获得了有机生产转换期认证。近年来,西坎尔村不断尝试新品种实验,先后引进和试种了8501、8601、香妃蜜、金花蜜25号、西洲蜜17号等品种,瓜农收入从往年每亩3800元增长至今年每亩5600元,村民收入提高了,哈密瓜良种引育和推广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为改善村民们的居住环境,魏振江又将村容整治提上了日程。在他的带领下,村里5条巷道两边的垃圾得到了彻底清理,20余处安全隐患排除了,5条巷道完成柏油路铺设,村民家的庭院里垃圾杂物得到清理,种植上了爬山虎、葡萄,打上了水泥地坪。

    如今,西坎尔村已成为伊吾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魏振江先后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状元”“哈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22-08-15
  • 致敬最美奋斗者 | 郑桂萍:扎根沃土 质朴耕耘

    扎根沃土质朴耕耘

    新时代大庆“最美奋斗者”

    她就是

    我们的郑桂萍老师

    郑桂萍,一名一心扎根黑土地,用科研成果武装农田的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农垦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三十年来,她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

    清晨,当人们刚从睡梦中醒来时,郑桂萍已经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查看水稻样本秧苗的长势情况。

    2013年市里一些种田大户、农业企业谈过秸秆综合利用、水稻苗床土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后,郑桂萍就一直记在心里,当年确定了水稻机质板育苗科研方向,并制定出平盘、半播盘和无土育苗三步走计划,起早贪晚进行科学实验。目前,进入到了科研内容的攻坚夺果最后关键阶段。

    八一农大农学院教授郑桂萍说:“基质板育苗技术,这是一个新技术,也是学校产学研的技术,开发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就是农业可再生资源的废弃物,用它们来作为基质,来代替土壤进行育苗,第一个解决了秸秆出口问题,实现秸秆利用10%,这个在当今秸秆综合利用上意义很大,另外一个重要的生态意义在哪里呢,原来育苗取土,非常困难,好的育苗土,挖树带、挖旱田土,存在问题,第一生态环境破坏了,第二旱田土有农药残留等,还会对水稻秧苗造成药害,这样经常育不出壮苗。所以我们用这个代替土,就保护了生态环境,保护了优质农田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意义。”

    提及郑桂萍与水稻结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讲起,当时黑龙江水稻生产刚开始起步,作为垦区的大学,不能没有水稻科研,1984年,郑桂萍留校任教,便与搞栽培水稻育种的丈夫李金峰一起,开启了水稻科研的夫妻组合,也成为八一农大水稻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郑桂萍同事赵淑英说:“谁愿意搞水稻啊,搞水稻女老师是很困难的,你看她穿个大靴子,特别是在有雨的时候,穿个大雨衣,真看不出是个女老师。泥里水里,原来什么都没有,后来他们俩,硬在这学校周围搞了那么大一块基地。”

    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八一农大的水稻科研事业蒸蒸日上,他们培育出4个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在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并圆满完成省部级多项水稻重大科研课题,多次受到农业部、黑龙江省及农垦总局的表彰奖励。2005年,李金峰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然而令人痛惜的是,2006年8月的一天,李金峰从农场实验基地返回路途中遭遇车祸,以身殉职。突然失去了生活和事业的亲密伴侣,郑桂萍遭受的精神打击可想而知。为了水稻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她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开始忘我的奔波,走农田,入地块,将课堂搬进了田间地头。

    八一农大农学院教授郑桂萍说:“我在和农民接触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农民他们很渴望致富,他们也希望自己获得高产获得高效,但是往往都是由于技术掌握得不好,所以很费时费力,没少付出,但是他们收获不高,所以这样我就觉得我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师,就应该为农民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实际中生产中的问题,能够为他们增效增收,做出一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垦区农业部水稻高产项目西部管理局的首席专家,郑桂萍每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奔波于农场、农村水稻田间和实验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风风雨雨里从不懈怠。十多年来,她举办农技培训1千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8万人次,黑龙江省凡是种植水稻的地方,都留下过她瘦弱的身影。

    十几年来,郑桂萍带领的团队,取得18项科研成果,8项成果获得省部、厅局级奖励,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的开发与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由郑桂萍发明的水稻旱平垄作双色双深栽培模式,在垦区20多个农场得到推广应用,被誉为现有水稻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

    八五九农场副场长韩东来说:“把节水节肥发挥得淋漓尽致,会给农业生产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推动农业生产三减,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上,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躬身科研和教育事业30多年,郑桂萍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标兵”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当年风华正茂的郑桂萍,如今已年近花甲,但踏实做事,为水稻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她心里始终未变。

    八一农大农学院教授郑桂萍说:“我们每名党员同志,也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发挥余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咱们黑龙江农业,为我们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一份贡献。”

    择其所爱

    爱其所择

    愿八一农大人

    以梦为马不负耕耘

    2022-08-15
  • 奋斗者正青春丨“新农人”吴海红:打造生态田园线上耕耘新市场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返乡创业的热潮中,发展特色农业,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大放异彩,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新生力量。1980年出生的吴海红就是这样一位“新农人”。

    “原来我做过销售,后来跟着丈夫转行做了农业。”吴海红告诉记者,丈夫朱文贤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工作,2021年,他们创办了耘心家庭农场,以农为业、以农为乐、以农为生,探索创新经营方式,追求生态绿色安全农产品。

    敢于尝试,创办休闲果蔬采摘园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海南路附近的耘心家庭农场,几排整齐的设施大棚间,数十只大白鹅、小鸡仔正在啄食、嬉戏,微风拂过,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在眼前展开。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简单的衣着,小麦色的皮肤……常年扎根田间,穿梭在果蔬大棚里,让吴海红看起来更多了份质朴和坚韧。“我们农场有80亩地,其中露天栽培20亩、冬暖式日光温室3个占地10亩、普通拱棚15个占地10亩、玻璃温室1个占地12亩,还有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及保鲜库等。”说话间,吴海红带记者来到一排拱棚前,这里分别种植了树莓、西红柿、黄瓜等果蔬。

    “5月份,树莓一上市,我们就开始亲子采摘体验,节假日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采摘,能一直持续到10月份,农场里还有蜜薯、小西红柿等10余种果蔬。”跟随吴海红走进树莓拱棚,一垄垄树莓枝叶繁茂,拨开叶子一棵棵树莓饱满晶莹,尝一口,酸酸甜甜,柔软鲜美。采摘过程中,吴海红告诉记者,别看农场不小,但平时就只有家里的4个人来管理,农场里有智能水肥一体机、放风机等智能化设备,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吴海红性格豁达开朗,作为“新农人”,她在传统农业发展中融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式,让农业发展走向新高度。在家庭农场里,吴海红探索生态种植、生态养殖、订单农业、乡村旅游……将普通农田种成了“生态田”“高效田”。不仅如此,她还探索农业休闲观光、果蔬采摘体验等创业新门道,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敢于创新,开启“农场+线上”助农新模式

    “我们是从淄博过来的,从抖音上看到了这里的家庭农场搞得不错,有树莓、西红柿、黄瓜等果蔬作物种植,便过来参观学习一下。”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刘先生一家,他通过网络了解到耘心家庭农场后,专程开车赶来学习。

    作为新一代农民,吴海红在发展思路上和父辈们早已不同,她结合市场需求,更了解时兴的销售方式。一番考察后,吴海红发现在网上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她便开始发展经营抖音账号。起初,站在镜头前,吴海红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随着拍摄视频多了,直播次数多了,她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她说:“我的优势在于专业和耐心。”

    “我现在的抖音粉丝有25万+,平时我会在线上介绍我们的果蔬、讲解种植技术等。”吴海红说,手机架起来,屏幕这边是新鲜的蔬菜、朴实的种菜人和充满激情的主播,屏幕那端则是热情的万千网友,“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提升了农产品供销的对接效率,买方和卖方都得到了实惠,对于农产品品牌的推广也大有裨益,还有很多想学技术的菜农慕名而来。

    在这里,豆角、黄瓜等大棚中都实行了套种模式,基本上常年不歇地。为了提升果蔬的品质,吴海红在家庭农场里采用专门配制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在防治虫害方面,他们尽可能采用物理防治,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危害。“我会主动跟同行学习交流,然后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吴海红说,她的愿景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特色健康农产品为杠杆,把农场做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精品示范家庭农场。(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小菲)

    2022-08-15
  • 【奋斗者正青春·解困惑·促扎根】从生态学博士到乡间养蜂人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博士、四川省平武县猫熊谷家庭农场创始人张玉波

    四年不到的时间,我从一位生态学博士,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快乐的养蜂人。

    我养蜂的地方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一片有着“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的热土。我曾在这里做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博士论文。一个研究大熊猫栖息地的人,为什么跑去养蜂呢?

    2005年3月,刚完成硕士论文的我和师弟师妹来到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做科研调查,吃住在当地村民家中。这里是真穷啊!阳春三月,山里的雪还没化尽,我借住农家的男主人何大叔就整天赤脚上山采药补贴家用。

    后来做博士论文,我越来越多地来到平武,几乎踏遍木皮藏族乡的山山水水,也从村民口中听到很多五花八门的故事:有个深山沟里的村落,大部分青壮年因为偷猎大熊猫被抓进去了,只剩下老弱病小。“没得法,逮到一只就能卖个好价钱,大家伙咋个能经得起诱惑?”村民都说。如此“靠山吃山”,大熊猫慢慢退到深山里,很难见到了。

    博士毕业后,我先是作为访问学者远赴美国杜克大学从事生态研究,后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但无论身在何处,平武村民始终是我的牵挂。那时,当地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平武高山蜂蜜逐渐成为土特产品牌。

    2018年的一天,我接到做博士论文时所驻村村支书的电话。他焦急万分,告诉我村民养殖的蜂群存活率普遍下降。我立即买了科学养蜂的书寄去。但没过几天,村支书又打来电话:“小张,我们这些大老粗咋啃得动这些书?”我动了念头:干脆辞职去平武养蜂,带动老百姓把青山变银行!

    2019年年初,我毅然辞职,一头扎进了平武山沟里,开始了“猫熊谷家庭农场”的创业之路。

    这次抉择,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是独生子,父母快70岁了,知道博士儿子扔了光鲜的“金饭碗”,去干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事,很不理解。一向支持我的爱人也觉得这是瞎折腾。

    可我的内心却坚定无比。研发“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打消村民的重重疑惑、被蜜蜂蜇到休克住院……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我的农场终于摆满了小楼房似的彩色蜂箱,蜜蜂整天嗡嗡地飞出飞进,一片欢腾。博士养蜂的事在当地越传越开,周围很多养蜂户都来观摩学习。渐渐地,依靠养蜂,村民们摘掉了贫困帽子,一边经营新生活,一边保护大熊猫。

    事业红红火火,可我的心底怎会没有牵挂?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一到冬天就咳嗽不止,要住院治疗。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也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父母在我进山半年后来过一次平武,看到我晒得黝黑,租住的民房破败不堪,气鼓鼓地走了。一次次沟通劝说,加上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父母开始慢慢理解我的梦。

    2021年,我在农场盖起了舒适的小家,把父母接到了身边。绿水青山中,母亲的慢性咳嗽竟不药而愈。父亲考了驾照,料理起农场的一些轻省活。虽然他嘴上没说,但心里或许已有了几分认可。

    除了养蜂,我还给村民进行公益培训,开科普类直播,拍短视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想在3至5年间,把小山村变成生态保护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

    对了,还有喜事分享:退回深山的大熊猫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场附近了。前不久,还有只金丝猴跑进了农场里!

    ■对话

    张玉波:

    读了光明日报《奋斗青春无悔抉择》栏目,被大国工匠孙红梅的故事深深感动。扎根基层,意味着远离家乡、难在父母膝前尽孝。如何处理好照料父母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一级技术专家、全国劳模孙红梅:

    1997年7月,为了追寻理想,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四面环山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井冲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这里离家将近1000公里,当时从襄阳回家乡只有一趟直达车,经常没有座位,每到春节更是挤得脚不着地。

    父母几次三番劝我回去,却没有结果。那年秋收结束,他们决定来襄阳看我。

    车间主任听说后,专程开车带我从山里跑到襄阳火车站接站。父母看到捧着鲜花的领导,很是感动。晚上回到山里后,领导请我的父母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第二天,我领着父母参观工厂。母亲一路唠叨着“厂子还行,就是太偏了,饭菜你也不习惯”,父亲没有说话,返程时才对我说:“好好在这里干,干事踏实点、勤快点。”望着不到50岁却已满脸沧桑的父母,我掉下了眼泪。

    2003年,我结婚了。父母承包的土地到期了,他们一起来到襄阳,在工厂附近租了房子,摆了个早餐摊,一边守着摊,一边守护我。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平淡又幸福。

    有了父母的支持,我尽情投入到工作中。2015年,父亲生病去世。母亲身体一直不好,脊椎骨常发生压缩性骨折。2019年,母亲不幸中风,腿脚很不方便,可我家在六楼,她想下楼走一走也成了奢望。工厂得知后,专门为我们协调了一楼的房子,还专程探望了母亲。

    公婆一直在家乡生活。我和爱人平时没时间回去,每到过年就千方百计赶回家乡陪陪老人。现在有了飞机、通了高铁,回家最快只需要四五个小时,感觉离亲人更近了。

    对于家庭,我有亏欠,但更多的是一家人互相扶持、相互鼓励,让生命更加充盈和踏实!

    2022-08-15
  •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钻研突破多个技术难题——为了首都有更多的蓝天(奋斗者正青春)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浓缩了北京2013年以来每一天的PM2.5(细颗粒物)浓度情况。

    “颜色越深越红,表明空气质量越差;颜色越浅越绿,表明空气质量越好。”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说,通过这幅日历图能明显看出,北京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蓝天白云多了,“气质”持续提升。

    继去年首次全面达标后,今年以来北京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4%,蓝天保卫战交出优异答卷。刘保献和同事们充分发挥“哨兵”的作用,为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

    凭着一股韧劲练就过硬本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者,必须具备一身过硬的监测技术。2008年,25岁的刘保献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了尽快掌握相应技能,他埋头苦练。

    白天,完成业务工作之余,刘保献孜孜不倦地锻炼“稳准精”的操作手法,在实验室经常一个动作一练就是一天;晚上,他翻看、学习各种环境监测类书籍,补充理论知识。凭着这股韧劲,在一年后的北京市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刘保献勇夺冠军。

    2013年,我国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当时,国内PM2.5源解析相关领域尚为空白。

    刘保献主动担当,带领团队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PM2.5的成分到底是什么,用什么仪器来采集。国外的经验很难照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刘保献说。

    研究初期,刘保献和团队借鉴PM10(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技术体系研究方案,但PM2.5、PM10两者污染特征差异很大,采样器内的滤膜被堵住,样品采集失败。一个个问题纷至沓来,研究一度陷入困局。

    “我们低估了PM2.5源解析的难度。”刘保献扛起责任,带领团队继续研究。从2012年初到2013年底,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市区、郊区、工业区、道路等地方收集污染物,放置、采集上万张滤膜,剖析污染物组分,开展化学分析和模型计算,做了大量工作后,突破了多个技术难题,最终研究出PM2.5中200余种化合物的监测方法。

    2014年,北京首次发布PM2.5源解析研究结果,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

    带队建设高密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大气污染治理逐步转向精细化,对监测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2年以前,北京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体系采用传统技术建立,只有30多个点位用于评价城市空气质量,很难支撑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特别是难以覆盖到街道、乡镇等管理“末梢”,执法队员只能满街转着查污染。

    “采用传统技术,把网络铺开到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占地面积大,还需要投入巨大资金,不切实际。”刘保献认为。

    刘保献和同事们想到,利用小型、智能、成本相对较低的传感器监测终端,作为原有自动监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由人工转智能,通过认知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高密度监测。”

    最大的挑战是数据质量问题。“研发要做场景测试,气象条件越恶劣越好。”刘保献说。

    一天凌晨突降暴雨,天气恶劣,但在刘保献眼里,这是一次研究高湿度天气下质控模型的好时机。他赶紧召集团队成员,在暴雨中调试设备,梳理和总结数据,最终解决了特殊环境下设备的质控问题,“为蓝天拼一拼,值得!”刘保献说。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钻研摸索中,北京首个自主开发的高密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投入使用。2015年至今,刘保献带领团队设置了1000多个小型传感器,覆盖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如同为诊断北京大气状况安装了一台高精度“CT机”。

    在高密度监测网络提供的海量数据支撑下,刘保献带领团队结合气象、地理、污染源等信息,建立了一套从污染结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体系。

    “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精准识别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区,把它们暴露出来,为精准执法、靶向治污提供了直接依据。”刘保献表示,如今,执法队员“一查一个准儿”,执法效率大大提高。

    “有信心收获越来越多的蓝天”

    “监测数据是环境决策的依据,不管面临什么情况,监测数据都不能中断、不能出错。”刘保献说。

    在工作中,刘保献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举一动影响身边的人。针对磷酸雾、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等难点项目,他不惧寒暑,一次次爬楼梯、上烟筒;不惧枯燥,一遍遍重复着实验步骤。工作至今,刘保献保持着10余年百万组环境监测数据“零失误”的纪录。

    如今,刘保献肩负起新课题任务。2013年以来,北京已开展3轮PM2.5污染源解析,为污染防治对症下药奠定基础。“在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新一轮污染源解析将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进一步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刘保献表示,不仅要关注这两项污染物的监测,还要更加关注它们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

    “当前,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还不稳固,要实现长期稳定达标,仍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刘保献说,“未来,我们将深化实施‘一微克’行动,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北京和周边区域协同联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收获越来越多的蓝天。”

    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梦,刘保献和同事们正不懈努力。

    2022-08-15
  • 吴怡: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永不懈怠丨奋斗者正青春

    “环保工作是一个庞大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体系,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物理化学、地质生物,还有大量工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8月5日,回顾12年来在环保行业的工作,今年40岁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所副所长吴怡总是严谨又饱含热情,“作为一名环保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永不懈怠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1999年,17岁的吴怡考入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本科,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学习期间他先后到成都化工厂、成都污水处理厂等地实习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懵懂的年纪,一颗“绿色”的种子悄无声息地埋进了他的心里。2010年博士毕业后,吴怡毅然选择了环保行业,从事固废处理处置与水土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

    工作中的吴怡。康姿颖摄工作中的吴怡。康姿颖摄

    编制手册,助力防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吴怡临危受命,奔赴川南、攀西等重点区域,指导规范隔离点涉疫废弃物的源头分类收集和废水处理处置工作。

    “疫情刚暴发时,大家都不清楚新冠从何而来,如何在环境方面进行防控。而隔离点的废弃物和废水如何进行闭环管理又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将新冠病毒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吴怡表示。

    于是,吴怡和同事们一连辗转四川宜宾、泸州、内江、资阳等多地的隔离点、医院和医废处理中心,现场指导传染区的废物如何收集,如何运输,如何转运,如何处置等工作。同时,为确保医疗废物能够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吴怡通宵查阅国内外资料,并结合国内之前在SARS病毒和H1N1流感病毒蔓延时,进行环境监管的经验,编制完成四川省应对疫情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手册。

    同年11月,为进一步强化疫情期间环境管理工作能力,吴怡又和同事们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牵头制订并完善了《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环境监管手册》,并发放到全省。

    作为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应急专家,工作以来,吴怡前后参与环境应急事件处理20余次。2021年1月,嘉陵江川陕交界断面水质出现铊浓度超标,吴怡又连夜从成都赶到广元,牵头编制广元市西湾水厂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组织水厂实施低压供水和原水微污染净化工程,开展微污染水体降污实验,投加氧化剂、絮凝剂净化水质,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苦心钻研,为河除“膏”

    传统磷化工主要通过硫酸浸提湿法工艺来处理磷矿,这种工艺产生的固体废物磷石膏,是我国产生量最大的工业副产石膏之一,量大且处置成本高,一般以大量废弃、大量堆存为主。过去,磷石膏长期堆存在四川长江经济带河流两岸,造成极大污染。

    2018年,时任固废所副所长的吴怡接到磷石膏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的任务时,一边深入全国几大磷石膏产生大省进行实地调研,一边扎进实验室,针对四川省磷石膏的主要存在形态、固化药剂开发、效果评估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分析研究。

    研究刚开始时,吴怡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位同事曾说:“实验都做了一年了,还是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安全的地方堆存吧。”

    “不可能,一定是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吴怡坚定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地研发与实践,吴怡和同事们终于自主研制形成了磷石膏渣场污染控制、磷石膏在线快速稳定化、磷石膏氟磷去除与晶体分离控制、分质结晶产物高值化利用等多项全过程成套关键技术。

    “我们现在正逐步解决磷石膏堆存问题。目前新产生的磷石膏,不再上堆堆存,直接转化做成石膏粉或者水泥缓凝剂进行利用;已有的磷石膏堆积体,我们可以将它做成建材进行利用。”吴怡说。

    “创新要勇于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吴怡表示,做科研必须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并保持一直学习、充实自己的动力,才能在环保科技领域越走越远,才能在面临复杂的环境问题时,有相应的对策。

    2022-08-15
  • 魏玮: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一种传承

    她健谈且幽默,仿佛天生就是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料儿,在喜欢侍弄花草的妈妈影响下,魏玮几乎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园林专业,并走上了园林工作者的岗位。如今她是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也是公园每一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她说,“假如公园设立了科研科普相关部门,那应该是我更乐意去干的事情。”



    “自然实践课上的我就是大家的小导游”

    别人家小孩的童年是补课、特长班,魏玮的童年是在妈妈的小花园中游荡。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中,魏玮从小就比同龄人认识更多的花草,在自然实践课程中,好为人师的她就当起了同学们的“小导游”,为大家讲解路上遇到的各类园林植物。

    那时候还没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这样的名词。但当她现在想到小时候妈妈用吃剩下的果皮碎屑埋入土壤,将土壤密封发酵再种花,并经常将她的做法传授给周围邻里时,她觉得这就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这种情怀一直影响到了魏玮的高考志愿,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开始了成为一名园林人的漫漫长路。

    “把专业知识用通俗语言讲给大家”

    在2013年大运河森林公园成为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后,魏玮成为了第一批宣教员,开始为小朋友们讲授生态科普课程。园林专业毕业的她在讲解上不免过于专业难懂,并不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于是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漫长的实践后,魏玮终于明白,所谓专业,不是让人听不懂讲的是什么,而是能把专业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大家。

    比如榆叶梅和碧桃的区分要点,魏玮会告诉小朋友碧桃的叶片像纸片对折后展开一样,有清晰的中脉虽然中间有折痕但两边平整,而榆叶梅叶片就像揉成团又展开的纸片一样整个都是皱皱的,就这样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就起来了。

    除了对孩子,对其他市民的讲解魏玮也费了不少心思。每次听魏玮讲解的人,都不约而同说“真想每个季节都过来看看”。要把植物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才会真的爱上这片土地。

    “如何创新是我现在想的最多的事情”

    尽管魏玮的讲课风格已经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她心里总还有个“疙瘩”,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能一直停留在辨识植物上,如何把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创新呢?

    在“2018·爱绿一起”的第一期活动中,魏玮将树洞与绘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门“树洞画”课程。魏玮和她的同事们首先在公众号上选定了26个有绘画功底的小朋友,然后请专业的老师根据树洞的位置形状对儿童画做出设计,先为树洞刷一层保护液,再由孩子们合力为树洞绘出彩色画卷。

    母亲节前夕,魏玮和她的同事们又策划了一场“我和妈妈共种一盆花,让爱去浇灌花朵成长”的母亲节专场活动。采用一个可以生成电子贺卡的第三方平台,孩子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电子贺卡的形式送给妈妈,无需破坏树木,浪费纸张。活动中,他们共送出了500盆康乃馨,鼓励大家爱绿护绿,共同呵护小花成长,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后台反馈植物的生长情况,这时候魏玮可以确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效果的。

    所有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因为对象大多为小朋友,所以开设时间都在寒暑假及周末,像魏玮一样的宣教老师几乎全年无休地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他们却乐此不疲。用她自己的话说“很少有人能在加班工作中还感受到巨大的乐趣和成就感,而我们宣教员,就是其中的一种。”

    2022-08-15
  • 湖州安吉八万亩水稻田乐享“生态补偿金”

    8月14日一大早,趁着太阳光还没有“发威”,湖州安吉旭萍家庭农场的“少东家”王伟冬就操控农用无人机,在自家的水稻田喷洒除虫药水,“4月底,得知水稻田能享受湿地补偿金,老爸种田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一下子比去年多种了50亩。我们家承包种田有7年了,今年是种得最多的。”


    指着绿意盎然的水稻田,王伟冬说,今年安吉县里出台了个新政策,叫“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自家种了500多亩水稻,光这一项补贴就能享受近13万元。


    “‘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是安吉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和防止‘非粮化’的基层实践。”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吴旭东介绍,补偿发放对象为本年度实际种植水稻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植水稻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安吉县里已经排定补偿资金2080万元,初步估计每亩能补贴220至250元。将会同第三方专业测量公司对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踏勘测算,待水稻收割入库后通过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直接发放。


    梅溪镇历来是安吉种粮面积的大镇,被称为“安吉粮仓”。“听说有了这个新政策,今年来镇里咨询稻田承包事宜的人多了不少。”梅溪镇副镇长郑爱华介绍,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2万亩,比去年增加了近2400亩。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秦叶波表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水稻田除了可以提供丰富的粮源外,还是零耗能的“大空调”和容量惊人的季节性蓄水库,是目前最经济的人工湿地。


    “将水稻田作为湿地发放‘生态补偿金’在浙江是首创,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及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受政策刺激影响,安吉县种植水稻面积较去年有了明显增加。据初步统计,安吉全县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8.45万亩,同比增加6500亩左右。


    安吉县生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水稻湿地生态补偿”是安吉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的一项创新探索,这既是对生态保护者恪尽职守、生态受益者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也将有力地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的不断增长。目前通过财政保障、市场调节、社会捐赠等渠道募集资金4.8亿元,专项用于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等领域。

    2022-08-15
  • 中国家电消费市场规模去年已达8811亿元 “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升级了

    8月8日,商务部组织开展的“2022全国家电消费季”正式开启,本次消费季以“拥抱绿色智能,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绿色智能、数字引领。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既是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举措。


    增量市场潜力大


    “多吉大叔,你家的电冰箱到了!”前段时间,60岁的德庆多吉收到了在网上下单的电冰箱。他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西噶村,送货上门的是米林县京东家电专卖店老板两口子,他们开车将冰箱送到了德庆多吉家门口。


    “以往,县城只有一家杂货品牌店,有些家电要跑到林芝市才买得到,来回成本高。如今,手机上下单,一两天就到货!”德庆多吉说,他买的冰箱价格实惠、节能省电,家人都很喜欢。


    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是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重要措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8811亿元,其中,下沉市场家电市场规模达到2775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远高于整体市场。专家认为,目前家电消费主要增量空间越来越多地来自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今后,更多生活在乡村的人将能更方便地享受到绿色智能家电带来的品质生活。


    从品类看,智能冰箱洗衣机空调、超高清电视、手机以及智慧厨卫、智能安防、智能办公、智慧康养等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正在热起来。


    “绿色智能家电兼顾低碳节能与智能化双重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美的发布“主动式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以晨起运动场景为例,用户起床后,舒适的运动环境已在客厅准备完毕,用户喜欢的音乐将自动播放,运动完毕去浴室洗澡时,打开花洒就有温度适宜的热水。


    这样的智能家居服务,可以根据消费者习惯主动调整家电相关参数,形成场景服务能力,赢得许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喜爱。业内人士指出,智能控制、远程监控、语音交互等新功能在家电中逐渐普及,由传统家电转向成套家电、提供全屋解决方案的趋势明显,家电市场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升级。


    促销活动福利多


    天猫近日发布的《2022年家电消费新趋势报告》显示,防疫期间,家电消费线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已经增长到52.9%。“2022全国家电消费季”同样重视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记者了解到,电商平台和家电领域众多头部品牌踊跃参与,纷纷宣布拿出真金白银让利促销。


    8月7日至11日“88会员节”期间,天猫向消费者发放3.1亿元的数码家电购物券,并和海尔、美的、西门子、海信、博世等品牌建立重点合作,推动以旧换新绿色家电专场,大力鼓励支持家电下乡,推广节能减碳环保低能耗家电。


    京东携手众多家电厂商在8月9日正式启动“8·15全民家电消费季”,集合了最新技术的新风空调、超薄平嵌冰箱、游戏电视等一批家电新品亮相。除了种类多样的消费券,众多商品将价保时长延至近90天。京东家电还特别推出“3C跨品类以旧换新”服务政策,也就是说家里闲置的旧手机、旧电脑也可以换购新的空调、电视等产品。活动期间,覆盖全国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的1.5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将同频发力、提供优惠。


    此外,8月至10月,苏宁易购将在全国开启“千城万店促消费”系列活动,其中以“8·18家电家装购物节”作为首个节点,将发放5亿元家电消费补贴。海尔智家合计投入3亿元,规划了155种爆款产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用户可享受最高800元的企业换新补贴;海尔智家还将在全国开展进村入户换新活动,计划覆盖超过2万个乡镇,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申领补贴、享受优惠。


    个性化定制增多


    家电是重要的大宗消费,家居产业具有规模体量大、消费带动力强、产业覆盖面广的特点。


    近期一系列支持政策释放了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积极信号:7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地方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予以适度补贴或贷款贴息;商务部等13部门日前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对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进行部署。


    为推广智能家电产品,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对一些城市的5G和千兆网继续实施覆盖,同时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相信有了5G和双千兆网络的支撑,在家电家居等领域,百姓喜爱的消费场景将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29个城市已经建成了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8月8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专家表示,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有利于补齐家电市场短板弱项,打通家电消费堵点,满足人民群众对低碳、绿色、智能、时尚家电消费升级需求,还能拉动家电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8-15
  •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紧盯的重点之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开展督察,在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围绕水资源短缺突出问题开展督察,推动各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打造绿色生态滨江岸线


    “十里造船带”变身“十里风光带”,是卢孝华的直观感受。卢孝华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村,离长江只有数百米。白天到江边看风景,晚上去江边跳广场舞,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以及绿地、花海,让她感到惬意舒心。


    但在2016年以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桥林街道水务站站长詹纯龙介绍,长江岸线浦口段桥林一带岸线平缓,从2003年开始,逐渐聚集起近50家大小船厂,成为远近闻名的“十里造船带”,江边被船厂和吊机占据,机器轰鸣。附近居民出行时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转变出现在2016年。那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苏省,在反馈督察意见时明确指出:“要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推进长江、太湖、通榆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2018年,督察组向江苏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意见时进一步提出:“强化长江大保护,全面控源截污,清理整治违规占用岸线问题”。


    拥有18.9公里长江岸线的桥林街道,按照“沿江非法码头整治”“江豚保护区整治”“长江岸线专项整治”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整治工作。


    詹纯龙说,2018年开始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白天到船厂一家一家宣传政策、恳谈协商、指挥拆除,晚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历时两年,“十里造船带”退出历史舞台。


    经过整治,桥林段长江岸线复绿面积达170万平方米。


    在南京,退出历史舞台的不止“十里造船带”。沿江而下,长江江宁段建成绿色亲水滨江公园,鱼嘴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雨花台区梅山9号路片区重现江畔明珠胜景……


    对标督察要求,南京深入开展岸线清理整治和规范提升工作。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退出生产岸线37.6公里,完成226个干流岸线清理项目,中心城区生产岸线全部退出。


    新济洲原本是一座“江中荒岛”。2018年以来,南京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水岸生态修复,在新济洲及对岸19公里江堤累计建成近1万亩“滨江秀林”。目前,洲岛水体质量稳定在Ⅱ类以上。


    “南京严格压实责任,主动作为、靠前行动,探索‘整体性、原生态、系统化’湿地保护新路径。变新济洲这座‘江中荒岛’为‘生态宝库’,就是一个生动例子。”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文青说。


    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水质


    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镇长、镇级河长杨洋下班后,专门来到独流减河河堤路上。“我管着这段河道,隔几天就得走个来回。独流减河出了王稳庄,没多远就流入渤海了,水质问题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天津因河而立,因海而兴。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污染严重加之岸线以泥滩为主,天津只有“临海”之名,却无“亲海”之实。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天津压力很大。2017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直指症结,指出“天津市河道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活水少、污水多”“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不折不扣做好督察整改,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入海河流消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压茬推进,深化“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大措施,累计完成工程项目6700余个。天津市用3年时间对全市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每年约10亿吨城镇污水由劣Ⅴ类转变为Ⅳ类或Ⅴ类。


    12条入海河流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独流减河。在督察推动下,天津市为独流减河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包括治理城镇污水、改造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沿岸生态修复工程等。


    经过大力治理,独流减河水环境持续改善,万家码头国控断面达到Ⅳ类标准。2017年天津市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为劣Ⅴ类,到2021年已总体达到Ⅳ类标准,全市水环境质量发生质的转变。2021年,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全部消劣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做好下半篇文章。”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韧表示,下一阶段,天津将坚持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打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攻坚战,推动重点河湖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


    确保鸟类繁衍栖息不受人为活动干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伴随着声声脆鸣,一行水鸟振翅高飞,翱翔蓝天。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呵护着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2017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存在保护区被侵占、游客违规进入缓冲区等问题。保护区管委会直面问题、立行立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游客违规进入保护区缓冲区’问题被指出后,保护区坚决关停了‘观鸟秘境’旅游项目。同时,关闭了观鸟网上预约通道,拆除相关标识牌、广告牌,增设生态保护宣传牌。”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古金魁介绍,保护区还对道路出入口、鸟类分布区等关键位置实行24小时全面监控,确保鸟类繁衍栖息不受人为活动干扰。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通过大屏幕实时观察着鸟类。监控画面中,东方白鹳等鸟类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保护区加强智慧监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全方位监管体系。


    “我们不断强化督导调度,采取清单督战、暗查督战等方式,有力推动保护区问题整治。”古金魁说,此前督察指出的1391个问题点位,已于2020年11月完成整改销号。


    近年来,保护区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4.7万亩,生态补水4.52亿立方米,取得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2017年以来,保护区湿地面积增长了188平方千米,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大美湿地。


    据统计,在黄河三角洲,鸟类已由保护区建立之初的187种,增至现在的371种。这里已经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每年经这里迁徙过往的鸟类超600万只。

    2022-08-12
  • 鄂尔多斯:绿色发展风正劲

    初秋时节,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绿动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充满现代气息的电动重卡有序停放,“正面吊”伸出吊臂,抓起车上的空箱后再将一只装满煤炭的重箱放在拖挂上,整个装卸过程看不见有煤渣粉尘散落。


    “以投运1万辆新能源重卡运行10万公里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万吨,还可以减少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同时,将散装运输方式改为集装箱运输后,只需喷洒一层抑尘剂就能有效防止煤粉洒落。”绿动运销公司副总经理辛苒说。


    “新能源智慧陆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绿动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峰介绍说。


    据了解,新能源重卡重载运行10万公里,消耗20万千瓦时电量,用电22.8万元,相较燃油重卡减少5万元。此外,以陆港枢纽为支点,通过扩大新能源重卡、绿电广泛应用场景,带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消纳,推动整车生产、三电配套、高端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链延伸,撬动能源数据、碳汇交易结算、智慧物流等下游产业发展壮大,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近200亿元。


    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通过“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运营模式,不断深化物流体系零碳化变革,提高新能源重卡运营比例,最大程度应用绿电。


    智慧赋能添动力,绿色发展风正劲,“新能源”与“智慧”完美结合的应用场景,如今在鄂尔多斯已经屡见不鲜。


    曾经,煤炭及相关产业占经济总量50%以上的鄂尔多斯,给人们留下一个“黑黢黢”的印象。


    如今,鄂尔多斯坚持先立后破,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以“绿色能源+产业集成”的模式,全力打造“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改变产业发展“四多四少”状况,建设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由现象到模式,鄂尔多斯市“领跑”新能源再掀转型新浪潮。


    园区:新能源产业的“容纳器”


    2022年4月,在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该产业园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打造。产业园内的风机、光伏、储能与智能物联网协同形成的清洁、稳定、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电池生产提供100%零碳能源供给。


    视线来到产业链下游——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的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高达200亿元左右;还有同样热火朝天装配生产的鄂尔多斯·美锦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经过系统总装和检测后,合格的氢燃料电池就会投入市场。


    那目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有什么呢?在上汽红岩鄂尔多斯新能源重卡基地,最新推出的第六代新能源重卡还冒着热乎气儿。上汽红岩已构建起纯电动重卡和氢能重卡两大产品矩阵。对比燃油重卡,新能源重卡具有动力强劲、经济性高、操作轻便、续驶里程长等优势。


    “设立1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具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能级提升、人才培养、对外开放六大功能的产业高地。”伊金霍洛旗委书记华瑞峰说。


    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根本之策。鄂尔多斯市在谋划产业、引进项目上以能耗、碳排放硬性约束倒逼存量项目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杭锦经济开发区现有入驻企业127家,规模企业57家,完成投资183亿元。形成日处理463.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规模,建成新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成为鄂尔多斯市第一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


    2021年,鄂尔多斯新增新能源装机56.3万千瓦,占新增电力总装机30%。上报氢能产业示范项目等8类新能源项目,总规模3665.65万千瓦,已批复分布式、集中式、氢能示范项目、火电灵活性改造、整县屋顶光伏、风光大型基地等共计7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达拉特光伏领跑基地二期、天骄绿能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陆续并网发电,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达拉特旗光储氢车零碳生态链示范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鄂尔多斯市“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扬帆起航,成为带动鄂尔多斯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科技:绿色转型的“助推器”


    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总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把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正在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新的发展动力和新的赶超机遇,成为鄂尔多斯绿色转型的“助推器”。


    纲举目张,方能事半功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科技兴蒙行动”。2021年9月7日,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推动成立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该研究院是自治区第一家双碳研究机构。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定位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碳中和创新平台。


    如今,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壳牌合作的先进电解水制氢示范基地已初见规模,这一项目将助力鄂尔多斯新能源消纳和制氢技术效率的提升,为该市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保障。以碳中和研究院为“平台”,鄂尔多斯市还根据成果转化进程,引进孵化落地一批“高精特尖”企业,为建成中西部地区资源城市“低碳、零碳、脱碳”发展的样板和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加码”。


    “我们已经与清华大学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围绕碳中和目标,打造既充满活力又有机协同的政产学研用的科技创新机制。”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王明培信心满满地说。


    鄂尔多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政策力度和投入强度,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各领域创新潜能。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对全区652家企业下达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1.63亿元,其中鄂尔多斯市115家企业获得补助资金4199.4万元,居全区首位。


    2021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全力构建和完善“科技新政30条”“1+N”政策体系,以“政策落地年”为主题,通过“双倍增”“三清零”等科技型企业培育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2021年全市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170家,同比增长29%;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0家,同比增长53%。2021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上报64.75亿元。


    人才:推动创新的“加速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2021年9月《鄂尔多斯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围绕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搭建人才载体平台、优化人才服务措施、健全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以空前力度,推出30条79项“政策干货”,主动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强化政策供给。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度谋划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开发投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驱动向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转变。


    “鄂尔多斯高新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使命,我们明确了建设区域高水平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和急需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六大重点任务,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鄂尔多斯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尚秀珍表示。


    今年4月初,鄂尔多斯高新区入园企业—鄂尔多斯市尚德艾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抗癌药物开始中试生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脑胶质瘤原创新药ACT001在鄂尔多斯市具备了临床用药的生产条件。


    据统计,鄂尔多斯高新区现有自治区级研发机构30家,其中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研发中心1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工程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人才”充分发挥杠杆效应,成为每户企业、每个项目和科技创新主体发展中的“助推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四五”期间,鄂尔多斯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度障碍,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发展环境。到2025年,力争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80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所有旗区科技创新投入平均达到10亿元,市本级科技创新投入超过100亿元,企业高新产业投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


    能源升级、科技重塑、创新超越,“领跑”新能源,游目四野,鄂尔多斯的未来生机无限。(记者王玉琢鄂尔多斯日报记者王亦然)

    2022-08-12

  • 首 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