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碗托解码小微经济
作者:贺润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5-05-14
  走进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百年老镇沙圪堵,工程队路口的四大风味小吃店——郝来碗托已默默坚守30余载。郝来碗托不追风口、不慕流量,凭借几十年如一日凌晨4点的坚守、荞面清水的老配方,将一碗碗托的温度炼成金字招牌。

  从日销5碗到年入三四十万元,从沿街叫卖到门庭若市,在郝来碗托的坚守中,我们看到了小微经济的生存智慧。笨功夫不等于低效率,传统也不等于守旧。郝来父子用33年的时间证明,只有真正沉下心、脚踏实地,才能做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手艺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执着。

  郝来碗托的成功,离不开对原料食材的严格把控和对制作工艺的精益求精。他们坚持使用健康的原料食材,保持原汁原味,雷打不动地遵循着“碗托、豆腐热汤,当天做当天卖”的诚信铁律。这种对品质的坚守,让郝来碗托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他们也注重与供货商的长期合作,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共同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政策的扶持也是小微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格尔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准香味道”团体标准,为特色小吃提供了“工艺身份证”,为传统美食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可延续的基础。这种政策扶持,不是简单地输血,而是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系统,让老味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郝来碗托的成功,不仅是个体的成功,更是小微经济生存哲学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品质的坚守和对传统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节奏,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郝来碗托的故事,将激励更多小微企业在坚守与创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