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订单!传统民俗“出海”忙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不过年”。社火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也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河南许昌灵井镇霍庄村是全国有名的社火道具村,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春节前夕,这里的乡亲们比往年更忙了。
这段日子,河南许昌灵井镇霍庄村的霍永革、霍浩然父子特别忙,父亲忙着在生产车间里,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订单。儿子搞社火飞行培训,指导客户就地学习飞行器操控,现场热火朝天。
除了品类丰富,紧跟市场不断求新求变,才是霍庄常火的流量密码。就是在热卖的当下,大家还在抓紧研制各种“潮”产品。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三区,记者发现,与12月的销售旺季比,此刻的商区略显冷清。带有生肖龙元素的福字、挂件、灯笼、挂历虽然随处可见,但不少商户已经不再接单。
记者了解到,“生肖龙”成了现在市场最大的流量密码,通过产品的设计创新,行业内不少企业的内外贸订单增长都在20%以上。
春节前夕,全国各地的民俗市场都在加紧赶工。在河北张家口蔚县的剪纸艺人们,正忙着刻制、染色、装裱。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构思精美,畅销到了美、日、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当传统年俗忙着推陈出新时,科技新时尚也在焕新启航,为这个春节注入了时代活力。春节期间无人机编队表演需求火爆,记者来到天津一家无人机生产企业看到,员工正开足马力赶订单,迎接春节表演大市场。
付琳是创意设计团队的一员,从去年年末起,她所在的团队就开启了加班模式,全力准备今年春节期间的无人机表演程序设计。为了凸显“龙年”的“龙”这个传统元素,设计师们在积极利用3D技术、AI技术等创新方案。
节假日期间举办无人机表演秀,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烘托节日气氛的首选。今年春节期间,这家企业的无人机表演订单有50场左右。有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演出订单,也有汕头、九江等地级市。
办公室里,设计师们正开足马力,场外准备工作同样紧锣密鼓。厂房内,几百套用于无人机表演的设备清点完毕,准备装车运往山东;而另一边,技术人员正在对上千架无人机、数千块电池及配套装备进行检查出库。今年开年,这家企业的近万架无人机已在海内外30多个城市完成表演,像这样的设备运送与测试成了常态。
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不仅是无人机编队表演订单比去年多了30%以上。无人机表演的火爆,也带动了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短短几年间,公司主营业务就从飞行表演转变为“无人机表演+无人机生产”双支柱模式,到2023年底,无人机生产销售业务已占该公司总营业额半数以上。目前,无人机产品的售卖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整个订单需求已经排到了今年“五一”前后。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