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为特色产业集群“造血”
更新时间:2021-10-27
 在襄阳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基地,一辆装载着毫米波雷达的轿车在即将撞上障碍物时,自动停了下来。
  图为天鼎毫米波雷达产品应用展示新华网发赵梦琪摄

  “毫米波雷达作为传统雷达的升级换代产品,在军用领域和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这个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天鼎毫米波雷达及太赫兹研发生产基地将在襄阳投资建设成果转化中心及研发平台,把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9亿元,形成华中地区雷达产业链,并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在襄阳高新区宇昂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聚维酮碘粉剂设备在有序生产。“项目投资4亿元,占地55亩,可年产医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45万吨。”襄阳市高新区负责人介绍。

  从毫米波雷达应用、高端药用辅料等科技创新成果,到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洗车服务、智能马桶、智能穿搭口罩、环保型玉米淀粉餐具等一批新科技产品,“十三五”期间,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襄阳市在近期出台的《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21.8%提高到24%,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实现总量倍增。
  图为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新华网发吴肖摄

  产学研融合“护航”高新产业

  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捕焦油器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瑞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个解决电捕焦油器放电安全问题的企业,但因为储积电荷后续放电问题,一度导致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停摆。”

  2019年,九鼎昊天将企业技术需求发布在汉江科联网共享平台上。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星看到这一信息后,通过汉江科联网联系到九鼎昊天,最终敲定了技术合作事宜。“张晓星团队开发的新技术帮助我们的产品完成了升级换代,占据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张瑞说。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产学研创新孵化基地项目作为襄阳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产业链条的重要载体,2013年成立以来,服务企业170余家,完成企业委托开发项目50余项,与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42项。

  2020年,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服务湖北回天新材粘剂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解决了企业智能化产线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组建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表示,双方将通过产教融合,重点攻克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北航襄阳研究院产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产品展示新华网发赵梦琪摄

  在襄阳高新区的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里,隐身装备、大型无人直升机、机柜新型高效冷却技术……这些展品都是北航襄阳研究院产业园内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北航襄阳研究院落户襄阳后,依托科研技术和专家优势,成立产业园,近年引进了4个通航项目,成立了4家高科技企业。据悉,北航襄阳研究院将致力于建设华中地区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广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襄阳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何雁男介绍说,企校联合密切对接,深度融合,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

  招校引院,“科技大脑”刷新发展思维

  在襄阳东津新区鹿鸣路以东、内环线以南的工地上,机声隆隆、各种施工机械齐上阵,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里是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建设工地。

  现场的项目展板显示,校区内规划有教学楼、实验楼、图文艺术中心、交叉学科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产业楼和市农科院综合大楼等。同时,还将建设1000亩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个各300亩的科研试验站。预计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未来3到5年内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左右。

  除华中农业大学外,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会在这里建立起研究院或研究生分院。

  襄阳经济总量在湖北省内名列前茅,但一直以来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科研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襄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襄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招校引院”,围绕“产业链”,布局“院所链”,引入了10多家高校院所进驻襄阳。

  目前,襄阳市在“招校引院”上规划投资超过100亿元,襄阳市正从见效快、周期短、对GDP拉动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转为打基础、管长远、提升未来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投入,用长远眼光,布局科技创新。

  10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印发实施并全面启动建设,襄阳将通过实施创新策源、双链融合、人才引领、要素聚合、协同创新五大工程,着力打造湖北“北部列阵”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襄阳将全面建成湖北省域重要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陈墨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