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超市”义乌今年已新设外企同比增长123%

    新华社杭州3月28日电(记者屈凌燕、张晓洁)“世界超市”义乌迎来外资加速涌入。记者从浙江省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3月中旬,义乌今年共新设外资公司18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3%。





    外商在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办理业务。(李丽梅摄)


    “在义乌开公司,流程比我想的要简单。”外商哈桑·贾韦德告诉记者,去年底他就着手准备各种材料来义乌了。在这里只需拿着护照到窗口面签,提交完申请材料,第二天他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为加快当地外贸复苏,1月1日《义乌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正式实施,举措内容包括工作居留便利、外商生产经营、涉外法律服务、政策咨询等10个方面。1月8日,义乌第一时间发出了“万名国际采购商邀请行动倡议书”。


    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外商、外资源源不断涌入义乌。义乌出入境管理部门统计,疫情前义乌常驻外商约1.5万人;受全球疫情影响,最低谷时义乌常驻外商人数减少了一半左右;目前,义乌常驻外商超过1.2万人,达到疫情前八成,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今年新开办的181家外资公司,投资来源遍布五大洲的49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外商新开办公司121家,占比67%。除成立新的公司外,还有大量外商通过投资入股现有公司的方式来义乌发展。


    近年来,随着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义乌外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3月中旬,义乌共有外资公司4996家,占当地外资主体总数的57%,同比增长12%。

    2023-03-29
  • 走进民企看信心丨订单纷至沓来,这家企业生产线热火朝天

    新华社天津3月27日电(记者宋瑞)走进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数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多组板材生产线并排运转,一眼望不到头。一米多宽的涂镀板材在轧辊间快速流动,经多次碾压成形,打包成卷。


    “外部订单纷至沓来,内部生产热度节节攀升,大家分秒必争,干劲十足。”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宝新说。今年以来,仅功能彩涂板这一类产品,公司2023年全年的意向合同就已超过200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5%。


    抓订单生产、促新项目建设……近期,杜宝新忙得不亦乐乎。“近期顺利交付以色列客户近一万吨彩涂板。”杜宝新说。截至目前,公司板材卷已经出口到巴西、比利时、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达成的订单紧锣密鼓推进,新的合作意向也接连不断。近期,一批批国内外客户前往企业询盘考察,杜宝新总会带着他们来仓储区转转。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仓储区,机器臂将板材卷吊入卡车。新华社记者李帅摄


    在企业仓储区,近一人高的板材卷密密麻麻,整齐码放,颇为壮观。工人熟练操控大型机械设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打包和运输作业。


    “这些都是我们即将交付客户的板材卷。”看着眼前景象,杜宝新很是欣慰。“相比20多年前,企业已是‘脱胎换骨’之变。”


    2002年,从事焊管生产的杜宝新嗅到商机,将业务拓展至板材生产领域。“当时,我们仅能生产建筑领域用的钢板,只有红、蓝、白三色,厂房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生产规模更是有限。”杜宝新回忆道。


    作为传统制造业,板材行业生产商众多,同质化高、可复制性强。“板材企业竞争高峰时,一个买,五个卖,产品利润被严重挤压。而一些高端板材的生产原料依赖对外采购,公司发展受到制约。”杜宝新说。重复走老路只能被淘汰。


    痛定思痛,杜宝新拍板决定,企业要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大生产设备和试验设备投入、引进科研人才、加大研发力度……2017年前后,这家企业锚定高端金属涂镀板材领域,相继建设了智能彩涂生产线、镀锌生产线等,满足更大范围的客户需要。


    公司总工程师刘岳华说,钢板容易生锈,镀有色金属能有效提升其耐腐蚀性。公司历时7年研发制造出镀锌铝镁产品,使镀层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10倍。公司还将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涂层研发,满足彩涂板美观性、持久性和功能性要求。


    从兼具高耐候性、高耐腐蚀性的抗菌板、抗静电板,到隔温效果良好的环保隔热板……如今,这家企业自主研发并制造了200多种功能彩涂板,广泛用于建筑、光伏、医疗、电气电子等行业。2022年,企业的功能彩涂板产品入选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产品要创新,人才是关键。该企业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专注绿色节能、抗菌、美观、防霉、耐腐蚀等功能彩涂板研发。


    此外,企业还投资上千万元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比以往提高30%。”刘岳华说。


    如今,新宇彩板的年综合产能350万吨,主营产品功能彩涂板年产能260万吨。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近140亿元,高端化产品占企业销售收入的40%以上,利润占60%以上。


    在绿色、智能发展上,企业也有清晰的“规划图”。3个厂区共计36万平方米的光伏屋顶工程即将开工,投资3亿元建设四期智能工厂,新建2条高端镀铝锌镁生产线……


    “国家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我们迎来了新春天。公司要继续研发自己的拳头产品,加大高端产品研发投入和绿色智造投入,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铿锵迈进。”杜宝新说。

    2023-03-28
  • 陕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好技术,有了好出路(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辆辆近4米高的自卸车,灯光闪烁,一字排开。每12分钟,就有这样一台“身材魁梧”的产品下线,从陕西省西咸新区驶出,发往世界各地。


    迎着春光,记者步入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感受到满满的干劲儿。


    “前不久,我们研发出这款甲醇混动自卸车,主要运用于矿山开采和大宗物料运输等领域。”总经理许亚楠的兴奋写在脸上,“这也是继纯电动、氢能动力车型之后,我们又一项科技创新成功转化、实现量产。”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夯基筑本、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眼下,一批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


    “三项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净化车间里,全自动激光调阻机开足马力。一项科技感十足的产品——薄膜铂电阻传感器芯体,正在有序生产。


    “设备远程控制,24小时不间断。”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剑告诉记者。


    薄膜铂电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等领域,每年国内市场需求达3亿支。“这条生产线,实现了关键工艺的突破,生产成本比国外降低20%。”罗剑说。


    产品硬核、技术高端。可罗剑坦言,“当初创业,顾虑不小。”罗剑既是创业者,也是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一段时期以来,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不少科研人员存在“不敢转”的顾虑。


    放眼陕西,拥有百余所高校、千余家科研机构、上百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科研资源成果丰厚。然而,成果转化难一直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时刻,“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的新政策,让罗剑眼前一亮——转化前的职务科技成果由高校院所负责管理,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


    “感觉就像‘松了绑’,顾虑全消。”罗剑说。


    2022年3月,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难题,陕西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三项改革”试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新体系。


    乘改革东风,罗剑创立的公司落户西咸新区沣东创智云谷。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孵化企业,不到一年时间,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投产,科技成果顺利从“书架”走向“货架”。


    早在2021年3月,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其打造为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和西部创新港。


    “眼下,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力争到明年,年产能达1000万支。”罗剑信心满满。


    享受政策红利的,不只是罗剑。截至目前,陕西75家试点高校院所中,3.8万余项科技成果已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其中232个项目已经成立公司;184名科研及管理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53个项目利用横向结余经费出资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


    日前,在试点基础上,陕西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10条措施。“‘三项改革’激发活力,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表示。


    科创基金、科技经纪人让技术、市场端精准对接


    “这款新型农药助剂,保证农作物产量、质量不变的同时,至少降低50%的农药使用量。”说起这项“黑科技”,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西安清秀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鹏滔滔不绝。


    “尽管手握技术,但团队成员多是高校教师,不善于对接市场、寻找资金支持,这趟成果转化的‘科创旅程’起步就犯愁。”杨鹏说,“就在此时,秦创原春种基金与我们取得联系。公司成立仅13天,100万元融资就到了账,解了燃眉之急。”


    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能否成功转化落地,需要多方面立体保障。其中,资金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此,陕西省、西安市和西咸新区联合出资设立秦创原春种基金,专门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如今,西安清秀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市场反响良好。“后续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杨鹏说。


    “企业初创,最难的就是融资。我们主要服务各种初创项目,帮助高校科研成果迈出‘下书架、上货架’的第一步。”春种基金负责人王晖告诉记者,自2021年4月成立至今,基金已推动成立科技创新型企业462家。


    金融支持,不只是春种基金。2022年,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基金规模达110亿元,发行科技金融产品89款,秦创原系列科创基金已为250余个项目投资20.41亿元。


    技术、市场有效连接,还有一条纽带,便是科技经纪人。


    厂房需达到14米层高,距离水源需3公里以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教授的一款新型水处理设备项目,在落地转化时遇到诸多硬性条件制约,让团队颇为困扰。


    科技经纪人吴军军及时介入,多次协商洽谈匹配合适场地,为科研团队争取到房租减免等“政策礼包”,让难题迎刃而解。“最终,项目落地秦创原,从签约到投产运营,不到两个月。”吴军军说。


    一边是手握科研成果却找不到市场的科研人员,一边是急需技术支持的企业。“我们负责牵线搭桥,让技术端、市场端精准对接。”入行两年来,32岁的吴军军已促成华中数控西部中心等十几个重点项目落地。


    “在秦创原酝酿初期,我们就着手筹建懂技术、懂产业、懂市场、懂管理的科技经纪人队伍。”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对一’、全链条服务,积极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转化。”截至目前,秦创原科技经纪人队伍已达106人,对接21家高校院所,梳理千余项优质科研成果,新增科技型企业425个。


    聚链成群、开放共建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


    偌大车间里,工人相互配合,装配底盘零件;不远处的试车场,一辆辆新款新能源汽车排列整齐,工程师正调试性能……走进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随处可见忙碌身影。


    作为陕汽集团成立的“创新联合体”,借助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2022年,公司自主研制60款新能源产品,同时完成自动驾驶、燃料电池、镁合金零部件等23项关键技术研发落地。


    “秦创原加速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聚集,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德创未来总经理王钊表示。


    不只是汽车产业。围绕陕西省确定的重点产业链,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规划建设十大特色产业园,包含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3条主导产业链,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七大产业集群。


    “今年1月,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2023年招商引资活动中,成功签约167个项目,总投资达1082亿元。”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说,“如今,一批围绕重点产业链的科创项目,正在秦创原聚链成群,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聚链成群,也有开放共建。不光是总窗口,秦创原也辐射三秦。


    走进秦岭腹地的商洛高新区秦创原(商洛)创促中心孵化基地,一排烧制好的发泡水泥和陶粒样品颇为醒目。


    “经过多次实验,利用尾矿废弃物烧制的陶瓷材料,尾矿利用率达80%,年产量是现有技术的约3倍。”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副教授赵威介绍,继发泡水泥研发成功后,新研发的陶粒硬度和质量均优于石子,“目前已和一家建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市外,推动飞地孵化器建设;市内,推进双创孵化载体建设。以‘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商洛市科技局副局长李传伟告诉记者,“目前,西安·商洛飞地孵化器,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领域。”


    成立两年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1577家,带动陕西各地设立秦创原创促分中心60余个,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年均增长31.7%和40.8%、39.1%。

    2023-03-28
  • 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塔里木油田:在深地油气领域打造更多“中国深度”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超深层油气资源量占中国陆上超深层油气资源总量60%以上。





    面对超深、超高压、超高温等众多世界级难题,塔里木石油人迎难而上。





    在全国两会精神的鼓舞下,塔里木石油人正满怀信心,在深地油气领域打造更多“中国深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023-03-27
  • 辽宁依靠创新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基本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辽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改造升级“老字号”,重塑传统产业优势


    在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工段长韩振宇熟练地扫描二维码、填写工作进度后,大屏幕上相对应的机床产品状态同步更新,顺利进入下道工序。


    “这是我们最新上线的车间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收集产品加工数据,还能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流程缺陷,为改进生产和管理提供支持。”韩振宇介绍,通过数字赋能,产品装配周期缩短30%,单位产能提高83%。


    改造升级“老字号”,辽宁坚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去年全省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2个、应用场景123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占比达37.4%。今年,辽宁还将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0个,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0个,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链竞争优势,沈机、沈鼓等一批“老字号”正在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日前,由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150万吨/年乙烯“三机”试运转合格后发往用户现场,该机组振幅小于15微米,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6%左右的科研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


    “辽宁在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领域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这是我们的家底和本钱,也是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辽宁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持续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把辽宁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胜势。”


    今年以来,鞍钢集团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1月份,鞍山钢铁、攀钢、本钢等子企业多项指标创历史佳绩。


    “1+1=1”“1+1>2”如何实现?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辽宁深化国企改革的一步棋。2021年10月,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钢铁企业鞍钢、本钢正式挂牌重组。


    重组只是起点,融合才是关键。“鞍钢、本钢同处一域,市场相同,产品相近,重组后,双方按‘战略引领+资源协同’原则,在更大产能规模中优化组合资源要素。”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介绍,集团正在推进多个铁矿开发和扩产项目,“目前,鞍钢年产铁精矿5000万吨,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到2030年,鞍钢铁精矿产量将增至1亿吨。”


    让“老字号”焕发活力、重塑优势,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我们正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加快国企整合重组,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一批实力强、运行质量优的国有大型企业。”辽宁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度开发“原字号”,做优做强产业链


    初春的盘锦,海风强劲。登高远眺,纵横交错的工业管廊、井然有序的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更远处,万吨油轮缓缓驶入港口,液化石油气船靠泊在码头紧张作业……这里是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从单一石油炼制扩展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岩介绍,目前开发区拥有乙烯产能100万吨/年、丙烯产能120万吨/年,并向下游延伸发展了35万吨/年苯乙烯、60万吨/年聚丙烯等项目,石化及精细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保持千万吨炼化规模的基础上,我们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正加速石化中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乙烯、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链条。”冷岩说,到“十四五”末,开发区石化产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


    为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持续推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减油增化”,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目前,全省化工精细化率达到44.1%。


    “我们正着力解决‘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争取到2025年,全省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化工精细化率达到50%。”


    行走在辽阳高新区芳烃基地,园区整洁,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我们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辽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琪介绍,目前高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培育壮大“新字号”,激活振兴发展新动能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在密集的快门声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快步走上“代表通道”。“要让半导体芯片把最好的性能发挥出来,就一定需要温度控制器件。”孙东明说,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一系列微型半导体器件的真正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


    目前,孙东明团队研制的国产温控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激光通信、车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在政策支持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月产能突破30万枚。”从北京归来后,孙东明又把目光聚焦半导体材料微纳加工等领域,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孙东明团队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仅仅是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里的一棵新苗。培育壮大“新字号”,辽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创新转型和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


    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调试车间,一台名为“星卫来”的工业清洁机器人引人注目。“它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调度系统和新一代控制器,能够实时分析外部环境变化,自主规划作业路径,与智能生产线和其他类型机器人实现共线运行。”公司总裁张进介绍。


    目前新松已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3大类核心产品,以及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3大应用技术方向,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我们正加紧推进新松产业园四期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半导体装备、汽车制造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张进信心满满。


    “今年,我们将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支持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加快发展,做强做大航空装备、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22个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


    培育壮大“新字号”,离不开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年来,辽宁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去年,辽宁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累计达287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1105项、中小企业556家、“小巨人”企业310家。“目前,我们正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争取到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万家。”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03-27
  • 融入基础设施,服务各行各业——“北斗”导航赋能 产业发展提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制图:沈亦伶


    近日,由国内企业发起的“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启动,以“车道级导航”为代表的北斗创新应用将从当前的8个城市试点向全国普及。据了解,该计划还包括基于北斗核心算力打造的动态红绿灯倒计时、等灯状态等功能,是北斗高精度应用面向大众推出的创新服务,将助力北斗在交通出行场景的产业化落地。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约4700亿元;截至今年1月,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15亿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1700亿次,服务覆盖全球超230个国家和地区;北斗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的“标配”,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北斗已从解决“有无”全面迈入“更高精度、更加可信、更优服务”的发展阶段。


    规模化应用不断扩大


    在西北地区,种植棉花需要进行高精度的直线覆膜作业。如果农机手无法保证作业直线精度,不仅会影响覆膜质量,造成“切膜”返工,也不利于后期的打顶、收割等环节,同时会造成土地浪费、产量降低,影响棉农的收入。


    现在,有了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棉农只需设置好作业幅宽等数据,就可以保证农机精准笔直作业,点播种子、拉垄覆膜等程序一气呵成,播种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近年来,我们打造的‘慧农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广泛应用于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植保机以及一些特定的自走式车辆,覆盖耕整地、播种、插秧、开沟、植保、收割、平地等全作业环节,作业精度可达2.5厘米,系统累计作业面积超5000万亩。”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沈军说。


    应用是北斗发展的生命线,农业是北斗应用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北斗支撑我国精准农业快速发展,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已超过10万台/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从交通运输到农林牧渔,从智慧港口到电力巡检,北斗提供的时空服务如同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一样,全面融入基础设施,深度赋能各行各业,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繁华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具有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停放在“电子围栏”内,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度、清运。“这些共享单车搭载了北斗高精定位模块,可在空旷场景取得亚米级(小于1米)的定位精度。”美团单车硬件研发负责人窦科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定位的实时性和精度,他们已将共享单车的智能锁芯片从2G升级到了4G,并配置了更先进的传感器,让车辆调度更有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北斗已经在20多个行业(领域)实现应用。北斗产品应用总量已超过1550万台/套。目前,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覆盖450余座城市;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机出货量占比超98%。


    “如今,北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北斗所产生的时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数字经济产生积累的海量数据又为北斗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行业和大众应用领域打造越来越多的北斗数字化应用场景,有力拓展了北斗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说。


    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数据想要互通、发挥有效赋能作用,需要有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基准来进行“对齐”,只有具备精确可靠的“时空标签”,才能达成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实现基于时空的感知、计算和协同。随着北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结合,北斗应用也在向新兴技术领域延伸。


    “车道级导航”就是时空智能的一个典型应用,也是北斗与多种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所谓‘车道级导航’,是指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可获得手机导航应用提供的极高精准度定位;在此基础上,当司机需要变换车道,比如临近快速路转向路口或者高速匝道时,‘车道级导航’会提供更精细的车道级语音播报和动作指引。”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介绍。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金培说:“技术原理上,我们通过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对导航卫星信号的观测,经高精度计算引擎运算,向手机终端提供高精度差分改正数据。其后,手机将其结合卫星原始观测数据,完成算法解算,得到亚米级定位精度。最后,定位导航应用结合高精度定位地图,为用户提供车道级的精细化导航指引。”


    “车道级导航”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定位天线、定位算法、定位芯片、手机地图等技术要素的全方位升级。从2019年开始,国内企业就在多个软硬件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降低定位天线功耗、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算法、主流芯片厂商的深度适配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看来,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要按照“融网络、融数据、融终端、融服务”的理念,做大做强“北斗+”和“+北斗”新业态,大力塑造全产业链意识,打造创新联合体,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在全球率先打通手机高精度定位全链路。


    于贤成认为,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等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只有与其他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配套,做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不断保持技术的引领性和融合性,推动应用服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更好地、更充分地实现时空赋能。


    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当前,北斗规模化应用进入关键期,同时也是整个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期。《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1454亿元,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3236亿元。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约1.4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


    于贤成表示,北斗产业化应用正处于重大变革期,需直面竞争、另辟蹊径、争取优势,通过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北斗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推进北斗与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湖州德清县就是发展北斗产业的受益者。这里聚焦“北斗地信”优势产业,拓展形成“北斗地信+人工智能”“北斗地信+通用航空”等产业集群,汇聚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2家,成功打造出“地理信息小镇”这张名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动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是加速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于贤成说,“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促进北斗标配化和泛在化发展,充分发挥北斗作为自主时间空间基准、提供泛在精准时空信息服务的作用,真正实现北斗应用服务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记者谷业凯)

    2023-03-25
  • 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我国锂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1至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记者日前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了解到最新信息: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其中2月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保持高位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69.6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13.3%。其中2月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21.9吉瓦时,同比增长60.4%。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新能源电池以锂电为主,重点在消费、动力和储能三大应用领域,其中动力电池的占比超过了70%。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同时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年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超过1.2万亿元。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整个锂电行业而言,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锂电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将起到关键性节点支撑作用,锂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创新驱动让中国锂电产业领跑全球


    中国的锂电产业不仅迎来快速增长期,同样也领跑全球市场。


    位于福建的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锂电生产企业,日前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场占有率为37.0%,较上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


    走进位于福建宁德蕉城区的宁德时代电池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加紧生产的,正是批量上市的第三代电池。区别于上一代也就是第二代电池,这代电池的优势就是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比。


    锂电储能:应用场景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正飞速发展,这背后离不开锂电池。


    锂电储能领域同样加速落地应用场景并迎来增长的窗口期。


    最近,在福建省厦门市,一批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点正式投入使用。这样一座换电站最多可容纳48块标准化尺寸、外貌酷似“巧克力”的换电电池,前来换电的新能源汽车仅需3分钟时间,就能更换一组共两块的动力电池,从而获得400公里的续航里程。


    除了换电,锂电储能技术还运用于光伏储能充电领域。在福建福州、宁德等地的中心城区,一批引入了“新能源+储能”技术的智能快充站也在最近投入使用。通过加装光伏面板、大型锂电储能设备收集存储太阳能。


    不仅是地方,中央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锂电储能应用,中国铁塔依托210万个站点、打造分布式电力网络、分布式储能系统,目前已在全国280多个城市部署换电网点5.7万个,每天为90万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提供超200万次换电服务。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由三峡集团开发的兆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正在进行并网前的调试工作,这个项目实现了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全球的首次示范应用,示范项目中固态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可以达到6000次以上。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吉瓦时。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去年我国的锂电储能型锂电累计装机增速超过了130%,储能领域是实现我们的绿电从发电到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将来我们觉得在这个领域还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工信部:多方面推动新能源电池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从多方面推进新型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表示,在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推动钠电、氢燃料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快新型电池与太阳能光伏、关键信息技术、重点终端应用融合创新,推动新型电池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趋势发展。工信部还将发布新版《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建设锂电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回收利用的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我们还要进一步实施关于做好锂子电池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推动供需的有效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2023-03-25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山西:以制造业振兴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山西坚持把制造业振兴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用好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等抓手平台,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数实融合。


    持续开展产业补链强链


    3月21日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技术中心风电所办公室,灯火通明。全国人大代表、风电所技术专办朱少辉同设计组组员正在打磨低成本低风速风电机组的设计细节。全国两会闭幕后,一回到工作岗位,朱少辉就带领工友投入新产品研发工作。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国家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朱少辉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转达给工友,“大家深感振奋,干劲倍增。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迭代很快,我们都在摩拳擦掌,争取月底前做好主体部分,下个月完成设计。”


    朱少辉说,如今集团自主研发的风电机组已有20多种机型。据了解,2022年太重集团成为山西风电装备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加强供应链、产业链、人才链合作,风电整机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





    太重集团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王劲玉摄


    3月上旬以来,山西密集举办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会、首届智能制造推进大会、特钢和特种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大会,达成一批产业链供需合作协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国两会闭幕后,山西省委召开的首次常委会再次聚焦制造业振兴,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当前,结合产业基础和行业发展趋势,山西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风电装备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努力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就马不停蹄地开展产业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说制造业‘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体现在这里,这对我们工作启发很大。”常书铭说。


    “晋中市的特色专业镇,在盘活存量、寻找增量、提高质量方面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常书铭说,在深入调研、摸准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的基础上,今年晋中市将分行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





    祁县宏艺玻璃的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王劲玉摄


    据了解,当前,晋中市已形成玻璃器皿、玛钢铸造等3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县级专业镇。以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为例,从人工吹制到高端智能制造,从普通玻璃到无铅玻璃,整个行业正在全面提档升级。


    从传统优势产业中寻找转型突破口,在县域打造专业镇经济,引导特色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成为山西探索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有效路径。


    “专业镇在打造县域经济长板优势、促进经营主体提升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首批认定的10个省级专业镇2022年产值同比增长8.8%。”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潘海燕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增强了我们把特色专业镇打造成为转型新引擎的决心和信心。”常书铭说。据了解,今后3年山西将再培育20个省级专业镇,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


    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一栋6层高的办公楼内,一家数据流量生态园“云”聚合了13个行业领域的462家企业,其中包括9家上市公司、2家独角兽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们已经布局了低碳云账户、云会计、数字健康等7个数字化平台,正在对标安徽声谷、武汉光谷等数字经济先进园区,积极推动‘由园升谷’工程,为物流、能源、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赋能。”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董事长贺晗说。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展示企业培育场景。新华社记者梁晓飞摄


    在近百公里外的山西天宝集团法兰锻造车间,生产环节产生的每一项数据都与这个生态园息息相关。入驻园区的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帮助法兰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目前数字转型的第一步已经完成,100多台重点用能设备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原料利用率提升20%,能耗明显降低。”山西祥睿能源低碳云中心总经理尉言说,下一步,通过虚拟电厂、绿电响应,预计每年可帮助新能源企业消纳绿色电力1000万千瓦时,减少企业碳排放5000吨。


    在山西,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正在拔节生长。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林说:“我们要力争提前完成‘十四五’5G基站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吸引大数据相关产业集聚落户,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实现加速跑,把全国两会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2023-03-24
  • 3月机票预订相较2019年增长明显 旅游城市“淡季不淡”

    3月机票预订相较2019年增长明显海南、云南旅游呈现“淡季不淡”


    3月26日,民航将迎来夏秋换季航班计划调整。2023年夏秋航季的关键词是“恢复”。


    根据《2023年夏航季航班时刻配置政策》,国内客运周计划航班量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增密较多的城市线多为成都线,京蓉、沪蓉线较疫情前更繁忙。





    新航季各家航司恢复航点


    换季前,民航市场稳中向好,客运双量环比上扬。据飞常准发布的数据,上周执行客运航班8.4万班次,日均12060班,环比增长4%,同比2022年增长165%,恢复至2019年95%。周运输旅客量1050.9万人,日均150.1万人,环比增长6%,同比2022年增长258%,恢复至2019年87%。周执行率75%,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截至3月19日,今年全国累计执行国内客运航班88.29万班次,同比增长2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累计执行国际客运航班2.98万班次,同比增长206%,较2019年同期下降86%。


    新航季部分航司已宣布将增加重点城市的运力投放。南航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围绕旅客出行需求拓展和优化航线网络,重点加强对广州、北京“双枢纽”的运力投放,优化上海、深圳、乌鲁木齐、武汉、长沙、郑州、海南、成都、杭州、沈阳等地的航线网络。2023年夏秋航季南航集团日均航班量超3000班。


    旅游城市呈现“淡季不淡”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去哪儿平台了解到,2023年3月以来(3.1-3.21),国内多个城市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3月预订量前25名的城市中,三亚、成都、杭州、广州、沈阳、海口、哈尔滨、长沙、重庆进出港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南京、北京、武汉、大连等城市恢复至2019年的九成以上。


    2月以来,以京沪、京广、沪深为主的商务干线恢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这说明了公商务市场正在迅速复苏。


    去哪儿数据显示,商旅酒店预订量快速上涨。2月15日至今,商务酒店预订量同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1.3倍。商旅酒店预订除北、上、广、深四个超级城市外,恢复速度最快的前5位城市为长沙、苏州、佛山、珠海、杭州。随着公商务旅客量恢复,国内民航旅客结构已逐渐正常,这有利于航司合理调整航线网络结构,迎接暑运旺季的来临。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分析,大城市航线繁忙的同时,旅游城市也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以三亚、海口为代表的海南,以大理为代表的云南,两大旅游目的地省份的机票预订量相较2019年增长明显。3月以来三亚进出港预订量超过2019年45%,海口进出港预订量增长19%;大理进出港预订量超过2019年21%。


    日韩澳洲东南亚航班量、预订量双增长


    截至发稿前,国际航线的计划航班表尚未公布,但从各航司公布的新航季计划来看,国际航线计划航班量有望达到2019年的七至八成。


    据去哪儿平台数据,2023年3月1日-20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国家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明显,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下降。根据目前旅客需求来看,泰国、马来西亚等目的地,航班量有望恢复至疫情前。


    随着航班换季的到来,飞往东南亚的航班数量增加,以新加坡为首的目的地机票价格下降明显。在去哪儿平台上,4-5月,从广州、南宁、海口直飞新加坡的含税机票价格低至500元左右,往返在1200元左右。较2月初下降了七成。五一期间直飞往返含税价格为2402元,甚至低于不少国内目的地。


    日本、韩国、澳洲航线也在近期大幅增班,随着航线恢复,机票价格也将迎来持续回落。4月16日,天津-东京直飞含税价格为2572元,北京-东京2976元,环比3月降了近八成。此外,中国内地飞往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阿联酋迪拜、阿布扎比等城市,均有直飞航班机票在售。


    郭乐春表示,目前,中国已试点恢复60个国家的出境游业务,多国已取消新冠核酸检测要求,开放将是大势所趋。国内旅客希望出去转转,世界也需要中国旅客。

    2023-03-24
  • 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4亿千瓦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2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1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水电装机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5.5%;风电装机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太阳能发电装机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截至2022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3.93亿千瓦。如今站上4亿千瓦新台阶,与水电装机容量已十分接近,4.1亿千瓦的装机相当于18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根据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今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9亿千瓦左右。


    电力投资完成情况方面,1至2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676亿元,同比增长43.6%。其中,太阳能发电283亿元,同比增长近200%。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90.4%。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9亿元,同比增长2.2%。


    1至2月份,全国跨区、跨省份送出电量同比较快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3
  • “机器人+”链接百业千家

    在晶泰科技自动化实验室里,一台台小巧灵动的自动导向车穿梭于不同的工作站间,将物料、耗材放在指定位置,再由机械臂“接手”进行粉末加料、恒温震荡、反应监测等,这种新型研发模式正助力更多新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记者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走访时了解到,“机器人+”正在百余个行业里大显身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正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的上海,2022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预计达到7.5万台以上,产量居国内城市前列。近期发布的《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涉及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推动机器人应用十分有必要,不仅能让产品加速被市场认识、熟知,而且能让机器人的零部件、整机、产业链更高效地转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慧洁说。


    比如,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助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打造了智能机器人康复医学中心。记者在这里看到,用于人体上肢、下肢康复等不同功能的康复机器人整齐排列,患者在机器人“手把手”帮助下,可以做上下左右移动的姿势,配合着屏幕里多元的场景,如磨面粉、煎三文鱼、抓小鱼等,让康复过程更加高效。


    “过去需要两三个治疗师帮助一个中风患者站起来走路,现在有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只需要一个治疗师就能方便操作。”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吴绪波说,通过智能系统集群,可以精准调整治疗方案并提升治疗效果。


    根据规划,上海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智能化、集成化、类人化、服务化成为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上海将紧抓产业变革新机遇,到2025年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说。


    目前,上海浦东新区集聚机器人企业超过100家,机器人核心企业产值达100多亿元。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好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联盟于3月17日成立。同日公布的还有ABB赋能中心,作为跨国企业ABB机器人在中国建设的首个医疗应用赋能中心,将助力张江机器人谷生态建设。


    据介绍,张江机器人谷正在加快各类功能型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加速融合。

    2023-03-23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拔节”有声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锚定“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目标,“天津制造”脚步铿锵。


    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代表、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业部元通公司主任工程师李刚回到工作岗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全国两会精神带给身边的工人们。“作为制造业战线的一员,习总书记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振奋。”李刚说。


    走进元通公司的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淬火工艺中的一根根通红无缝钢管,让人感受到沸腾的热力……李刚穿梭在车间各处,一边查看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一边与工友们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业部元通公司主任工程师李刚(右二)正在与同事交流。新华社记者白佳丽摄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在李刚看来,传统制造业“不愿转”“不会转”已经成为过去,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些天,他正忙着加紧改造传统生产线。


    “听说咱这条生产线要换机械臂了?”有工友扯着嗓子问李刚。


    “快啦快啦,等着升级换代吧!”李刚回答。


    他向记者介绍,今后,机械臂将替代工人进行搬运部件工作,可以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工友们对提升智能化水平有着强烈的期待,传统生产线正在与新兴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双向‘奔赴’。”李刚说,智能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必将赋能制造业迈向新阶段。


    一条条生产线的变革,是天津从制造跃向“智造”的缩影。仅去年,天津新打造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就达到100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强调‘把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我觉得,要实现大国制造,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弘湖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昌隆说。


    为了深入了解科技赋能制造业的情况,去年,孙昌隆率队走访了20余家信创领域企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和与会的科技界专家、学者等就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孙昌隆说,今年,他将以更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为课题,深入天津代表性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等开展调研,就如何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方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对接等,找到更多“新点子”。


    绿色发展,正成为天津制造业的新底色。





    新天钢集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生产能源管控大数据中心。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新天钢集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办公室,一场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正在热烈进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公司党委副书记张璞锜说。





    新天钢集团是天津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近几年,摒弃了粗放经营的老路,开始加速向绿色发展“转型”。


    在公司大数据中心十几米高的大屏幕上,每天实时显示着厂区环境变化趋势、排放源清单等“环保数值”,每一个数字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调度人员的注意。厂区绿树成排,环境优美,很难与传统的钢铁企业联系到一起。


    “我们也经历过‘烟囱突突冒黑烟’的时期。现在在气体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公司投入近18亿元,完成了全工艺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张璞锜介绍,去年,企业通过了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并被评为“3A级工业旅游景区”。


    “钢铁等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寻求更多‘绿色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必答题’。”张璞锜说。


    新天钢集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生产能源管控大数据中心。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眼下,张璞锜与同事们就如何巩固超低排放治理的成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进行攻关。推动电卡、氢卡清洁能源运输项目,降低原燃料消耗,实现协同降碳,探索光伏发电……一个个方案,被列入今年公司的重点任务清单。


    “我们希望通过主动节能、深度减排,打造一个‘花园式工厂’。”张璞锜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在全国两会结束回到天津后,重点关注、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制造业绿色转型。目前,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牵头发起的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已接入1.8万余户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并提供特色“双碳”服务。


    他们了解到,很多制造业企业在绿电交易、绿色金融等方面有着迫切的节能增效需要,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碳减排、碳管理、碳评估、碳交易等相关业务,解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当下,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拔节”有声。“我们将进一步充实政策‘工具箱’,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把全国两会精神真正落实在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次转型升级中。”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洪源说。

    2023-03-22

  • 首 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