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3日开启 或迎兔年“第一涨”

    中新网2月3日电(中新财经葛成)春节假期归来,油价又要涨了?2月3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本轮是2023年第三次调价,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机构预计,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呈上涨走势。





    资料图:加油站。中新财经葛成摄


    “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从之前的下跌行情中筑底企稳,并有小幅的反弹。受此影响,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震荡。”在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芦青看来,本轮成品油零售价上调概率较大。


    王芦青分析称,本轮国际油价上涨主要受两点因素影响,分别是美元指数疲软,多数商品都获得较强支撑;以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预期下,市场对亚太地区需求恢复保持乐观。


    机构测算,截至2月2日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82.90美元,变化率为5.21%,预计国内汽油、柴油上调幅度为每吨220元,折合汽油、柴油每升上调0.18元左右。


    “后市看来,国际原油或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消息面或维持向好指引。”据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毕明欣预计,未来国际油价仍将在震荡中维持涨势。(完)

    2023-02-03
  • 提前还房贷要排队到4月!“没想到还钱比借钱难”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2月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左宇坤)借钱的人准备好了钱想还款,却还得排队等消息,怎么回事?


    伴随着多地频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进入低利率区间,不少贷款买房人开始考虑提前还款。“提前还房贷”为何能屡掀高潮?又是否真的合适?


    排队到4月,提前还房贷热度高


    “我在去年年底预约了提前还贷,当时最快只能选一个月之后的。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审批还没通过,我打电话问银行,说是去年10月的申请还没处理完呢,我估计要排到4月。”


    “我在2022年10月提前还过一次房贷,当时一年有三次申请机会,只要月初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好了。现在不仅要给银行经理留下信息预约,而且也是起码等到3月。”


    “我在2022年3月申请过一次提前还贷,当时申请后的第二天就扣款了。感觉从下半年开始越来越难申请,现在都说要等到4月、6月甚至8月份,这几个月就又有不少利息了。”


    正如上述几位买房人向中新财经记者介绍的一样,最近不少想要提前还房贷的买房人都陷入了“线上预约不到,线下让等消息”的死胡同里,焦急不已。





    资料图:银行点钞员在工作。艾庆龙摄


    事实上,2023年初的这波“提前还贷潮”并非新事,从2022年起热度便逐渐走高。


    “2022年之前没有过这么多人提前还贷,2021年下半年银行的贷款额度甚至还不够用呢。”一位商业银行贷款部门人士对记者说,这两年“房住不炒”的属性愈发明显,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还贷成为了一种减少利息的理财办法。


    据其介绍,特别是在2022年之前的高利率时期申请了房贷,现在手头不紧张,短期内或可见的中长期没有大额资金需求的客户,基本都在操作提前还贷。


    近期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是重要触发因素。自年初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迈入“3时代”。


    “一方面由于此前贷款的利息较高,购房者希望通过提前还贷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2022年投资理财收益波动较大且远不及预期,房贷和投资理财之间收益倒挂,让一些购房者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愿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提前还贷,利弊几何?


    提前还贷热度不减,但这一行为是否划算也一直受到争议。


    95后女生小夏在2021年底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我选择了高首付,所以只贷了40多万元。不过当时还在放贷难的时候,银行有额度就赶紧申请了,利率加点80个基点达到5.45%,属于比较高的。”


    正是因为支付了比较高的首付,小夏目前手里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提前还贷。“最近都说提前还贷很实惠,我爸妈就想再省一省、借点钱把房贷提前还上。但我很不喜欢手里没钱、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感觉,所以目前还没有决定。”


    虽说“无贷一身轻”可以说是大多数买房人的终极梦想,但正如小夏所顾虑的,业内人士同样提醒,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的热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对个人来说,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偿还个人贷款,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则考虑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反之则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偿还贷款。当然,还需要为日常生活支出与未来养老、医疗等留足资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中原地产也指出,不适合提前还款的情况包括房贷利率低、等额本息还款已到还款中期、等额本金还款期已过1/3等。


    但对于银行来说,大量的提前还贷则会造成不小的业务压力。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个人按揭贷款是银行核心优质资产,大量提前还房贷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因此不少银行选择提高还款门槛。


    “但银行也应该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主动改善服务,而不是对提前还款设置障碍。毕竟相对于短时利润,长期的信用更有价值。如果购房者提前还贷存在违规恶意阻拦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银保监会进行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蓬博说。


    矛盾如何解决?


    但相对于买房人和银行的“纠葛”,不少分析指出,“提前还贷潮”最终的矛盾还是在存量房贷客户还款压力上。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当前存量房贷的压力仍然较大,希望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既能降低月供压力,还能释放内需和消费。


    董希淼也提出,当前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考虑到2023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下一阶段提前还贷热潮或将趋于平缓。当然,稳定居民信心和预期、减缓提前还贷还有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董希淼认为,可加快引导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继续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完)

    2023-02-03
  • “欢乐春节”亮相多国 文化年货慰乡愁促交流

    融汇中西的新春音乐会、欢乐喜庆的春节巡游、热闹非凡的新春庙会......2023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在多国举行。这些“文化年货”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慰藉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也让世界各地的民众“沉浸式”体验热闹的中国年。


    华侨华人同庆欢乐春节


    大年初一,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国家公园广场上龙腾狮舞、锣鼓喧天,这里举行的是2023年“欢乐春节”新春庙会。表演者们带来了太极剑、古筝独奏、现代探戈等精彩表演,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欣赏节目,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品尝中国特色小吃。


    “对于华侨华人而言,春节年俗是深刻的文化印记。”庙会承办方负责人之一、阿根廷妇女儿童联合会会长陈静说,今年的春节庙会更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还有很多华裔青少年登台献艺,充分展现阿根廷华侨华人蓬勃奋进的面貌,也把欢庆中国年的喜悦分享给当地民众。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海外华人庆祝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日前,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现场,投壶、套圈儿、猜谜语等各项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中国书法家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福”字和春联。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大家共同欢庆农历兔年春节。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2023年“欢乐春节”匈牙利唐人街新春庙会当地时间1月28日举行,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宾们学习书法国画,剪窗花、猜灯谜、画脸谱、包饺子、品茗赏茶。匈牙利《新导报》在报道中指出:“庙会持续两天,吸引数万人参与,让来宾们在指尖、笔尖、舌尖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多彩活动展现文化魅力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在里斯本东方博物馆......”当地时间1月25日,葡萄牙《葡新报》的记者来到2023年葡萄牙“欢乐春节”活动现场做直播,带领观众在音乐和展览中感受葡萄牙的春节氛围。


    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在葡萄牙里斯本和波尔图两个城市举办,《葡新报》记者直播了两地的活动。“两场直播活动都在线上引发热烈反响。”葡萄牙《葡新报》的报道指出:“随着华人在葡萄牙影响力与日俱增,春节活动已不再是华人社区内部的自娱自乐,发展为多元文化融合的民间盛会,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春节期间,各类音乐会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海内外共享中华文化之美。当地时间1月7日晚,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上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当地时间1月25日晚举办2023“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弦音雅韵”音乐会;当地时间1月16日晚,2023年“欢乐春节”庆典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音乐家们带来了一场中西合璧的视听盛宴。


    各族裔共享年味大餐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七届欢乐春节庙会当地时间1月28日在唐人街中山公园和文化宫举行,庙会以“振兴华埠迎兔年”为主题,当地华人文艺团体表演了腰鼓、歌舞等节目,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在现场观看中国书画作品展,体验剪窗花、做灯笼等传统技艺。


    “蒙特利尔欢乐春节庙会始于2017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和交流的一道靓丽的城市文化风景。”蒙特利尔华商会主席张仕根介绍,在当地逾百个华人社团共同支持和参与下,历届庙会已累计吸引30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体验中华民俗风情、共享中国年的喜庆。


    当地时间1月14日,2023“欢乐春节”大巡游在阿联酋迪拜举行,60余个方阵、20多辆花车从世博会中国馆出发,喜庆前行。华侨华人商会、在阿中资机构和企业、阿联酋当地企业等组成巡游队伍,奉献舞龙、舞狮、秧歌、伞舞等表演,一辆辆花车五彩缤纷、各具巧思。街边的春节集市上,人们在品尝中华美食、体验非遗手作、挑选中国商品。


    阿联酋华星艺术团团长王鸣凤表示,阿联酋华星艺术团组成了腰鼓队方阵,在春节巡游中英姿飒爽,腰鼓队中的成员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72岁。“‘欢乐春节’大巡游不仅是阿联酋华侨华人的一道年味大餐,也是一场当地民众共同参与的文化盛宴,向阿联酋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完)

    2023-02-02
  • 二〇二二年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2月1日电(记者王政、韩鑫)记者1日从工信部获悉:得益于广阔应用场景、巨大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9.1%。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新业态增势喜人。2022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4.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0427亿元,同比增长8.7%,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4.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2.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044亿元,同比增长18.5%。


    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增长加快,有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3.1个百分点。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夯实开发环境、工具等产业链上游基础软件实力,提升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软件水平,增加产业链下游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给,支撑我国从数字经济大国向数字经济强国迈进。

    2023-02-02
  •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阶段 首付、二套认定等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近一个月以来,郑州、太原、天津、厦门、福州、长春、沈阳等地宣布调整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多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4%以下,进入“3”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城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同时,首付比例、二套认定等需求端政策调整力度也有望加码。


    多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今年1月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长春首套房贷利率从1月31日开始执行3.8%,首付比例20%,利息少了不少。”一位房产中介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


    春节前后,房贷利率调整城市数量明显增多,有更多城市首套房利率降至4%以下。沈阳自2月1日起,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将下调至3.9%。天津自2023年1月起,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执行“不低于相应期限LPR-40个基点”,即为3.9%。河南郑州、山西太原、河北唐山部分银行也在1月初开始执行首套住房贷款利率3.8%的下限。另外,福州、厦门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自1月31日起,也从此前的4.1%下调至3.8%。


    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2023年1月首套房主流利率平均为4.10%,环比上行1个基点,二套房平均为4.91%,环比持平,同比分别回落146个基点和93个基点。具体来看,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11个,比上月新增2个。贵阳、昆明等10个城市因去年9月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政策期满,利率小幅回升至4.1%。


    部分城市首付比例降低


    在贷款利率下行的同时,多地首付比例也在下调。1月31日召开的2022年度湖南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湖南省13个非限购市州的首付比下限均降至首套20%、二套30%;1个限购市(长沙市)的首付比政策下限降至首套30%、二套40%。


    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也在下行。安徽省淮北市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自2023年2月1日起,首次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30%;二次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40%。山东省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部分政策的通知》指出,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


    信达证券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江宇辉表示,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水平或为后续需求端发力主要政策。他说,从历次房地产周期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持续下行时,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同时房贷利率也随之下调,下调幅度与周期持续时长和幅度相关,目前的政策调整,对扭转房价下跌预期的作用可能更大。


    “因城施策”仍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央行掌握的数据,2022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和2021年12月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房贷利率下调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房贷成本的降低,有力支持了住房消费的释放。同时,地方政府‘因城施策’调整房贷利率更大的自主权,原则上房价未扭转下跌趋势前地方政府可以持续下调或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1月,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房贷利率下调的密集操作,预计后续基于房价走势情况,会有更多地方调整房贷利率水平。


    严跃进称,总体来看,符合新房贷利率下调的城市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部分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大的二线城市。根据对全国百城2022年的房价数据进行统计,约有七成城市房价偏弱,具备房贷利率下调或突破房贷利率下限的条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在存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的同时,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进入“3”阶段已是大势所趋。他预计,一方面,后续会有更多城市贷款利率有序下调,另一方面,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限或不止步于3.8%的水平,还有继续下调空间。


    张大伟说,虽然房贷利率下调会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但目前市场信心依旧没有完全恢复。“房地产市场复苏也与整体经济复苏情况密切相关。”他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调整。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房交易量连续在历史最高位徘徊,贷款利率也普遍达5%以上,甚至部分高达6%。可以考虑进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试点,降低存量购房人的月供压力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释放内需和消费,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记者梁倩张莫)

    2023-02-01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带来哪些改变?

    根据1月31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方面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国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更加突出强调市场主体地位,三项制度改革更大范围落地见效,瘦身健体有序推进,中央企业存量法人户数大幅压减,“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透过一组组数据,可以感知国企改革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强治理:3.8万户国企建立董事会


    来自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3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2.5万户地方各级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达99.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设规范的董事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排在重点任务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系列改革按下“加速键”,努力从国有企业、国资监管两个层面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优势——


    国企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这一历史性突破进一步夯实了国有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法律基础。


    央企集团层面及重要子企业、地方一级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更加清晰。


    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提升到99%。


    增活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覆盖逾8万户企业22万人


    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是国企改革始终追求的目标。


    三年行动开始以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各级国有企业全面推开,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共22万人。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俗讲就是打破“铁交椅”、打破“大锅饭”,通过签订并严格履行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等“白纸黑字”的契约,明确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


    抓住了经理层,就抓住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


    “以上率下有利于推动在更深、更广层面实现三项制度改革落实落地。”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


    围绕“员工能进能出”,国企加快实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围绕“收入能增能减”,推动完善了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多种中长期激励措施惠及49.1万名骨干员工;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9000亿元,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注重经营机制转换……


    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稳步消除,涌现出了一批活力迸发、动力充沛的现代新国企。





    2021年12月6日,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新央企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物流集团总部。新华社记者王希摄


    优布局:央企超70%营收涉及国计民生等重点领域


    截至目前,央企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功能稳步提高。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优化的背后,离不开改革“关键一招”。


    要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这是三年行动提出的重要目标。三年来,国有企业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在有序进退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亮点纷呈。4组7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8家央企,推动实施30余个央企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


    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步伐加快,先后分两批遴选出16家“链长”企业。2020年以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35%以上,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充沛。


    推进瘦身健体,突出主责主业。国企“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


    在日前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表示,要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发挥领头羊作用。

    2023-02-01
  • 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30日公布,根据对6.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调查,2022年中国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0.9%。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解读数据时介绍,2022年,在9个文化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5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3.4%、3.3%、3.2%、2.1%和0.3%。


    分业态看,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4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36.0%,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上述16个行业小类中,13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到81.3%。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30.3%、21.6%、18.6%、16.9%和10.2%。


    分区域看,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2022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2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快于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5.0%,占比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793亿元、917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0.1%。东北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9亿元,比上年下降1.0%。(完)

    2023-01-31
  • 从“巨轮出海”看我国造船业提质升级“新航迹”

    新年伊始,中国造船企业斩获新订单。意大利GRIMALDIEUROMED公司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外高桥造船”)订造5艘9000车汽车运输船。大型汽车运输船成为中国造船业进军高端船品市场的又一标志,这也是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0%,这一成绩彰显了中国制造国际领先的规模与实力。而数据背后的科技创新、智能绿色和产业带动更能显示我国造船业提质升级的“新航迹”。


    高端产品密集涌现


    2022年,全球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态势,中国造船业主动作为、抢抓机遇,LNG船订造、交付取得突破,成为2022年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大型邮轮(2022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据中国船舶集团统计,2022年中国船舶集团累计签约大型LNG运输船订单达49艘,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订单总量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不足7%跃升至2022年的近30%,创历史新高。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动力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全球首艘20.9万吨纽卡斯尔型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随着一艘艘高端LNG船建造成功,我国造船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运输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形成了以沪东中华、大船重工、江南造船、招商海门和江苏扬子江船业为主的多个大型LNG船建造企业集群。


    沪东中华总工程师宋炜说:“我国LNG船实现了奋起直追、迭代创新的长足发展,不断缩短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在全球LNG船订单爆发式增长中,稳扎稳打抢抓机遇。”


    与大型LNG船一样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型邮轮建造也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标志着中国造船业“双轮同造”,向大型邮轮批量化、系列化建造迈出重要一步。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已先后攻克重量控制技术、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安全返港系统设计技术等难关,全面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攻坚期’。”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船企批量承接各类船舶订单,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船、散货船、原油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辅助船等船型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50%。


    “在全球新造船市场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我国船企克服极端天气等一系列困难,继续巩固在优势船型的领先地位,并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迈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


    2022年,我国船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高技术船舶研发和建造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全球箱量最大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批量交船,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等一系列高端船舶产品及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成功交付。


    带动产业“联动”


    1月27日,远海汽车船公司的“中远腾飞”轮满载3968辆中国造新车从上海南港码头缓缓驶离,目的港为土耳其代林杰港和意大利利沃诺港。这是远海汽车船公司2023年开辟的第一条定制化专班航线。


    大型汽车运输船的快速投放市场助力我国汽车出口,也为航运物流企业拓展汽车运输市场份额赋能。2022年,远海汽车船公司新造21艘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船,使其成为汽车专业运输领域生力军。


    除了服务外贸进出口和航运物流业,造船业以产业链长、创新带动力强的优势,也在推动着上下游产业联动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船舶工业高度国际化、产业链长、技术密集、辐射面广,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李彦庆说。以国产大型邮轮为例,其突破性意义在于,2500万个零部件的庞然大物带动起材料、零部件、设备系统的研发与建造,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好国产大型邮轮产业链“链长”作用,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通过与全球101个供应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在设计、原材料制作、现场施工、调试交付的全流程合作。外高桥造船跨行业、跨地区吸纳了超过500家全球供应商推进邮轮设计建造。”周琦说,外高桥造船还成立了大型邮轮创新中心,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已有40余家优势企业入驻。


    与此同时,我国船舶行业加紧科研攻关,船用高端钢材研发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国产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国产高锰钢罐项目顺利开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驶向“绿色智能蓝海”


    智能化、绿色化是全球造船行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动力应用、信息技术赋能等是全球造船业共同面对的新课题。中国船舶工业将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努力成为全球船舶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瞄准国际行业新能源动力研究前沿,设计的大型汽车运输船不仅运量大,节能减排特性更是十分突出,其配备中压岸电系统可在码头装卸货期间实现“零碳排放”,后续还可通过改装直接使用氨燃料。


    2022年,我国船企围绕智能、绿色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取得一系列突破,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中国方案”。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船坞内,全球箱量最大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NE336”正在紧张建造。这是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在手订单近10艘。在此基础上,其成功开发的“碳中和”绿色新能源船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经推出,备受市场关注,有力提升了中国造船工业在中高端船型方面市场竞争力。


    在建造管理环节,快速提高船舶建造工艺水平和管理能力,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必不可少。比如,外高桥造船打造薄板生产智能车间,以MES系统为核心,搭配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线智能化管控,提升分段建造效率和精度管理水平,有力保证了船体建造的精准高效。


    除加大绿色智能船品研究外,中国造船业正在大力推进船舶建造的整体数字化转型,以骨干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为依托,结合重点产品研制需求,加快研制面向船舶工业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支撑产品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

    2023-01-31
  • 全国能源供应量价均稳

    时值冬日,冷空气频繁来袭,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可靠供应是否能跟上?居民温暖过冬有无保障?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序的应对措施,能源保供稳价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的看,全国能源供应有保障,价格平稳。”


    增产增供方面,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这些年我国通过上大压小、增优汰劣,煤炭先进产能明显增加。电力的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国各类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了26亿千瓦,油气持续增储上产,原油产能提升到每年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能提升到每年2200亿立方米以上。


    重要品种储备上,近年来我国大幅增加对储备能力建设的投入。目前,天然气储备能力已经超过320亿立方米,采暖季前做到了应储尽储,即便采暖季已过半,储气库仍有可动用储气量200亿立方米。煤炭有5000万吨左右的政府可调度储备,电厂存煤可用天数达到22天,可以有效保障调峰顶峰的需要。


    从实际表现来看,入冬以来,能源供应经受住多轮寒潮天气的考验,2022年12月以来,煤炭产量保持稳定,电煤库存保持在1.75亿吨左右;全国用电负荷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最高达到11.59亿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5.8%;入冬以来天然气日供应量超过12亿立方米的天数达到38天,地下储气库1.7亿立方米/日以上顶峰采气连续20天。


    “目前,全国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均在尖峰水平上有所回落,供需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当前采暖季能源保供在资源总量、区域平衡上是有保障的。各级政府、各类能源保供企业均成立了应急保供机制。”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说。


    除了能源供应,能源价格稳定对保障民生和经济平稳运行同样意义重大。过去一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复杂严峻,价格大幅上涨。2022年1月至11月,美国、欧元区CPI中能源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7%和38%,其中天然气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6.6%和56.5%,电力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12.9%和36.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同样面对国际市场冲击和应对极端天气考验的情况下,依靠制度优势和保供稳价组合拳,实现了能源价格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2022年1月至11月,我国CPI中居民水电燃料价格仅上涨了约3%,汽柴油价格涨幅也明显低于欧美,尤其是居民电价、气价总体保持稳定。


    连维良表示,我国煤炭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逐步完善。居民用电用气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价格保持稳定。


    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原油、天然气有一定比例的进口,这部分会不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对此,连维良透露,“现货部分会受到影响,但是长协部分相对稳定。我们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律,主要通过长协锁定进口资源,比如我们进口的天然气大部分是通过长协来保障,这样可以有效管控和防范供需短缺和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当前,迎峰度冬的考验尚未结束。入冬以来,我国气候呈现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从气温来看,全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略偏低,但是冷暖起伏比较大。二是总体降水偏少。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入冬以来全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40%。


    “冷空气活动会带来低温雨雪天气,从供需两个方面对能源保供造成影响。”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说,一方面,冷空气活动带来的低温降温会导致居民对供暖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雨雪天气会给供电设施以及供电原材料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所以,从供需两方面来讲,确实有一些压力。全国能源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保持着密切沟通协作,及时应对,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离供暖季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后期的能源保供任务仍然繁重。连维良说,面对这一轮冷空气过程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重点是做到四个“保”:保正常生产、保正常运输、保顶峰出力、保个案快速处置。


    针对下一步的能源保供工作,连维良表示,将持续抓好能源增产增供,指导地方和企业组织好煤炭生产,确保供应平稳。大力提升电力生产供应能力。保持国内油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提升火电机组出力水平,优化水电调度,推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多发满发。同时,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完善电力负荷管理预案和天然气“压非保民”预案,指导地方加强政企联动,确保民生用电用气。(记者王轶辰)

    2023-01-30
  • 春节楼市:看房热度上涨 50城二手房成交量增超五成

    中新网1月3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左宇坤)过去,以返乡团圆和出行旅游为主旋律的春节假期,往往并非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旺季。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今年楼市“春节档”的成绩单还是引发关注。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政策助力,看房热度上涨


    在上海工作的房产中介孙先生今年春节没有回老家,但依然过得颇为充实。“我们售楼处平均每天能有二、三十组客户看房,初五的时候最多,差不多能有五十组,属于比较火爆的了。”


    “我们这里人也挺多的,特别是初四初五初六这三天。接待的客户很多都是从一线城市回来,老家在这里,在年前因为利好政策得到了购房资格,趁着过年期间来看房。”某二线省会城市房产中介蒋女士对记者表示。


    “我们这里假期前四天基本没什么人,店里也只留了一两个人值班。但从初四开始看房的人多了起来,假期后三天平均每天二十组左右吧。”某三线城市房产中介林先生说。


    看房热度在这个春节出现上涨。58安居客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各线城市找房热度同比上涨3.7%,一线城市找房热度较去年春节期间小幅下跌3%,新一线城市同比持平,二线城市上涨6.3%。


    “一线城市外出旅行、探亲群体大幅增加,导致春节期间找房热度小幅下降;二线城市购房政策持续放松,叠加返乡置业人群,更倾向于在本省省会城市或近年崛起的‘强二线’城市购房,找房热度出现上涨。”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


    “最近咨询的人确实多,也有很多过年返乡的客户和我们线上沟通。不过相比于看房的热度,大部分人还是处于观望状态。因为每年春节后房价、成交量、租金都会涨,也就是常说的‘小阳春’,所以假期期间真正下定决心的购房者不算多。”孙先生表示。


    为了真正留住购房者,各式各样的优惠活动也少不了。林先生介绍,最近售楼处推出的活动主要着眼首付、车位。“在我们合作的银行办理按揭,首付能做到10万元以下;再就是我们也推出了一批5万元左右的特价车位,购房可配套购买。”


    林先生提到,今年春节来的购房者们比以往更关注交房时间的问题,工作人员也会把“现房、准现房”一直挂在嘴边。


    “楼盘整体的价格比起2021年降了不少,我们也会尽可能邀请客户来现场看盘。”蒋女士透露,如果去售楼处面谈的话,可以得到比app上展示价格便宜不少的优惠。


    蒋女士同时提到,虽然新房优惠比较多,但是二手房价格还是比较稳固的。“特别是最近也到了学龄儿童父母考虑买房或者置换的时候,以学区房为代表的二手房源依然抢手。”


    蓄势待发,二手房市场现暖意


    二手房市场的暖意则更为明显。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与去年春节相比,今年二手房看房和买房数量有了明显提升。


    从带看量看,贝壳50城二手房带看量较2022年春节期间提升28%。成都、重庆二手房带看活跃度比去年春节分别提升1.5倍和1倍。珠三角重点城市市场启动之势也较为明显,惠州、东莞及佛山春节期间带看量较去年同期翻倍,深圳增幅也达86%。


    从成交量看,贝壳重点50城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春节增加了57%。1月前27日成交水平已经基本接近去年12月全月,其中京津冀重点城市1月市场延续去年12月的回升态势。北京、廊坊、天津及石家庄已经超过去年12月全月成交水平,4城总体日均成交水平提升38%。


    “春节看房找房热度确实不减,特别是一些老牌的学区房属性房源,价格也还是比较坚挺。”北京市西城区一位二手房中介表示,自己店里1月份上半月成交量不错,预计整个月的总成交量能超过2022年销售最好的月份。


    58安居客研究院统计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中国70城二手房日均需求热度相比1月出现明显上涨。同期,70城中有56城二手房日均需求热度上涨,仅有9个二线城市和5个三线城市出现下跌。


    “从先行指标来看,预计一季度市场会保持复苏的势头,珠三角及京津冀重点城市表现好于其他城市群。”贝壳研究院认为。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走向,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判断,短期来看,供需两端政策将继续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旺盛,有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完)

    2023-01-30
  • 一线城市购房市场出现零成交 部分省会城市迎置业潮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是近三年来春节假期出行人数的最高值。探亲访友、旅游过年等出游需求在春节假期集中释放,然而购房市场则显得较为平淡,加上部分城市如北京等网签系统暂停,数据有所缺失,导致众多城市“挂零”,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重点15城新房成交386套,较2022年春节下降58.4%。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北京均零成交,仅有上海一城成交16套,较去年春节下降96.8%。


    二线城市中,大连、南宁、青岛、济南、扬州成交情况好于去年春节,其中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也受到回乡置业的带动,成交120套,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大连涨幅位居第二,春节假期成交13套,较去年春节上涨225%;青岛春节期间成交34套,较去年春节上涨54.5%。


    济南、扬州也均有良好表现,分别成交62和23套,打破了去年春节的零成交。春节返乡置业的购房者开始增加,不仅是三、四线城市,像南宁、济南这样的省会城市返乡置业需求也有所增加,在疫情影响消退后,一些置业的购房者将目标瞄准了家乡的省会。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表示,从春节期间的成交情况来看,在购房淡季以及出游人数激增的干扰下,尚未展现出明显的回温迹象,不过在疫情防控全面放开,感染群体陆续康复,加之今年政策环境预计将会延续宽松态势,前几年积压的购房需求有望陆续释放。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各行各业迎来利好,居民收入预期提升,2023年楼市回稳值得期待。

    2023-01-29
  • 春节假期 快递揽投量超7亿件(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李心萍)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总体安全平稳,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5.1%,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0%,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254.8%。





    春节假期,全国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充分发挥节日期间寄递服务保障作用,健全完善工作预案,加强人员、物资储备,超百万快递小哥坚守岗位,切实畅通邮政快递末端“微循环”。


    一份份寄往老家的礼品,带回了游子的牵挂和乡愁,一件件从故乡寄来的年货,承载了家人的思念和祝福,互寄年货已成为人们欢度新春的新方式。数据显示,自春运开始以来(1月7日至2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39.4亿件,投递快递包裹49亿件,与去年春运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邮政快递业全力做好春节假期医疗物资寄递配送保供,切实加强与药企对接,保障医疗物资邮件快件优先处理派送。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假期全行业共寄递医疗物资邮件快件超300万件。

    2023-01-29

  • 首 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