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成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戴小河)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该公司旗下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7日建成投产。油田群建有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

    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理周心怀说,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油田群包括4个新油田,计划投产生产井48口。全面投产后,油田群高峰日产石油近5000吨,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恩平15-1油田群最重要的海上设施是恩平15-1平台,平台总高度约160米,总重量超过3万吨,单层甲板面积相当于10个篮球场,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相当于常规平台的2倍,可实现钻井、修井、无人化远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等功能,是目前亚洲甲板面积最大、组块重量最重、设备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2022-12-09
  • 制造业工种上新,“人才之渴”待解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激光设备安装调试员……


    制造业工种上新,“人才之渴”待解

    阅读提示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一大批新职业蓬勃而起。但新工种的人才增长速度不及行业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从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缓解“人才之渴”。

    “公司正处在扩张阶段,设备到位了,良‘匠’却难求。”作为芯片测试设备生产商,浙江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对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需求较大,令培训总监黄楷然颇感无奈的是,虽然开出了万元以上的月薪,这个新工种仍面临“用工难”的尴尬。“以芯片测试应用和成品测试两个岗位为例,目前在岗40人,缺口有150人。”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激光设备安装调试员……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一大批新职业蓬勃而起,并陆续获得“身份证”。农民工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也纷纷成为新工种从业人员。但目前受限于多重因素,新工种的人才增长速度显然不及行业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重金难求“新工匠”

    用软件勾勒电路图、在微米级元件上精雕细琢、对成品优良率锱铢必较……一枚芯片的层层蜕变,蕴含着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去年3月,这一工种被人社部确立为“新职业”。黄楷然回忆称,从2017年开始,芯片行业热度骤增,集成电路领域“用工难”开始凸显。“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测试,上下游企业都在招兵买马。”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为76.65万人,人才缺口约为22万人。“薪酬也随之一路走高。以华东地区为例,新手工程师的工资在1万~1.5万元,熟练工可达到5万元以上。”黄楷然透露。

    为了寻觅合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在今年的“抢人大战”中,陕西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将见习期工资上调了40%,还提供了员工宿舍等福利。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鲁亚利告诉记者:“目前很难招到熟练工,新人进来,至少培养两三年才能挑大梁。”

    如今,工业机器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食品化工等制造业领域。数据显示,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

    “传统单机生产模式下,一台机床就需要一位操作工,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后,通过操控工业机器人,一个人可以管理十几台机床。”鲁亚利表示,技术变革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只要会装配工件就能上岗,现在不仅要掌握信息化、工业控制知识,还要会使用自动化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用工量变少了,但招人更难了。”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分析称,在今年公布的新版职业分类大典中,涌现了一批制造业新职业,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旺盛需求。然而在激光设备安装调试、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等诸多职业领域,人才紧缺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

    人才培养“慢半拍”

    王霆认为,新工种的用工难题,一定程度上源于产学‘两张皮’,院校人才培养远离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黄楷然举例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但直到2020年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才成为一级学科。一些本科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并非微电子科班出身。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寇煦丰表示,最新的集成电路制程已经到了3纳米至5纳米,而部分教材里的晶体管仍为微米级(1微米=1000纳米),滞后现象较严重。

    “由于设备昂贵,院校难以提供1:1还原的实训环境,教学更偏向于理论,这一方面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使其对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黄楷然说。

    职业之“新”带来的另一重问题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不畅。王霆说,不少职业虽然有了“身份证”,但在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相关部门缺乏系统研究,业内也未达成共识,更谈不上建立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

    福州高意集团党委书记王劲生告诉记者,在光学产业,激光设备安装调试员等新工种尚未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如果有了技能标准,我们便可以据此构建薪酬体系、晋升路径,能够极大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有利于企业留住新工匠。”

    记者发现,在人才供给本就不足的情况下,不少新工匠正在离开制造业。

    “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噪音中工作,手上沾满飞屑和机油,机加工车间地面上,浮着一层铁沫,走一步就吸一口。”鲁亚利坦言,车间工作环境较差,同等收入下,一些工人宁可去送外卖:“由于对学习能力要求高,年轻人更能胜任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岗位,有时候刚刚培养到能够独立上手,人家却辞职了。”

    多举措破解“用工荒”

    “人才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让新工匠不再迷茫。”王霆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科普,推动形成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也为学生选择专业、职业时提供导向。另一方面,新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需要提速,为企业和院校指明人才培养方向。

    王霆还表示,从短期看,企业可以通过“周日工程师”等柔性方式引进新工匠,充分共享人力资源,以缓解现阶段的“用工荒”。从长远计,要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岗位操作说明书。

    为了让集成电路人才更有方向和归属感,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从“助理工程师”到“专家”的5级晋升机制,黄楷然告诉记者,公司对应届生有3~5年的中长期培养规划,形成了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展通道。

    这两年,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据鲁亚利介绍,企业已经与20多所职业院校达成深度合作。其中,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订单班”,在宝鸡技师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的人才培养前置,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学生毕业后有望直接顶岗。

    黄楷然建议,克服“产学脱节”,职业院校要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既要派教师深入企业探访人才需求,合作开展科研课题;也要邀请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前沿项目经验。

    最近,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正着手改善车间作业环境。鲁亚利如数家珍:“完善厂房内设施设备,更新装配加工工具,添置电子测量设备……国家越来越重视的同时,我们企业也要改善软硬件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吸引更多新工匠入行。”(记者陈曦)

    2022-12-09
  • 工业软件保持高速增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编者按又到一年岁末时。回首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们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本版从这期开始推出年终产业回顾系列报道,梳理年度热点,直击发展焦点,记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足迹,敬请关注。


    工信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份,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业务收入8421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软件业利润总额1004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从细分数据看,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增势领先。


    专家认为,2022年我国软件业经受住了疫情反复和复杂国际环境考验,依然保持发展韧性与潜力,预计全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前10月软件业数据来看,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22年1至10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12.8%,高出全行业水平2.8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软所软件产业研究室主任杨婉云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软件行业规模占软件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1至10月份,工业软件产品占软件产品收入的9%,高于2020年同期的8.5%。


    同时,工业软件领域也实现了较大创新突破。随着我国工业软件发展政策开启发力模式,工业软件核心产品供给、行业迭代应用和市场满足率成为着力点,生产控制软件在特定行业和特定细分软件产业中逐步脱颖而出,工业嵌入式软件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研发设计类软件核心技术正逐步突破并商业化。


    近年来,通过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工业软件应用,加快培育工业软件领军企业,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稳步壮大,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由2019年的17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


    工业软件一直是软件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过去,我国工业软件中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近年来,国家出台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工业软件赛道投融资也日益活跃,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工业软件新产品,推动了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增长。”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说。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将在应用推广、产品攻关、生态构建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软件应用这个“牛鼻子”,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同时,坚持构建良好生态,充分发挥开源基金会作用,孵化一批工业软件开源项目。并依托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强化工业软件人才培养。


    培育开源生态是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开源通过集众智、采众长,加速软件迭代升级,促进产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完善,逐步成为软件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尤其在数字经济时代,开源呈现出向信息技术各领域全面拓展的蓬勃之势,为软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繁荣国内开源生态,推进重点开源项目,打造优秀开源社区。在国内首家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推动下,鸿蒙、欧拉等一批开源项目加速孵化开放,推动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发展,优化壮大开源社区,如欧拉开源社区用户数量已超60万人,合作单位超380家。


    “我们将继续支持开源基金会加快提升运营水平,面向关键软件领域布局开源项目,优化开源社区,普及开源文化,汇聚优秀开源人才,完善开源相关治理规则,加快繁荣国内开源生态。”王建伟说。


    服务化模式持续升级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表明我国软件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反映出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1至10月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5458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64.8%。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8234亿元,同比增长7.7%,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为15.1%;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286亿元,同比增长13%;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8386亿元,同比增长16.5%。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具有资源共享、规模经济、服务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也被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视频会议等用户广泛采用,日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流计算模式。2022年,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前10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的收入。”赵刚说。


    杨婉云认为,我国软件服务化演进持续深入,具体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据成为重要服务资源。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推动数据服务快速发展,围绕数据生成、采集、加工、评估等各环节的数据服务产品不断涌现,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成为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关键。二是软件云化成为确定性趋势。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软件从基于产品的服务向基于云平台的服务转变,疫情进一步激发了线上活动的活跃度,一方面云计算改变了软件架构和运行的方式,提升软件开发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云平台推动形成了资源集聚、多方参与、高效协同的软件创新模式。


    软件服务化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意义。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我国有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面临没钱、没人、没技术、没效果、没保障的五重困境。传统大企业开发使用传统企业级IT系统,不仅耗资巨大,还需要专业的培训、员工维护,以及企业内部相应流程的改造,这种模式对中小微企业而言“用不起、玩不起、养不起”。


    “相比企业级IT系统以及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云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是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SaaS的本质是业务托管,有交付门槛低、配置要求低、技术难度低、操作难度低、使用成本低五大优势,能够完美适配中小微企业的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数字化服务。尤其是SaaS的收费模式灵活,基础功能普遍免费,并采用按需付费或订阅的模式,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周鸿祎说。


    据介绍,2022年年中,360试水SaaS战略,推出了数字安全SaaS服务“360企业安全云”,把设备安全、数据安全等各类安全基础功能免费开放给中小微企业,半年就积累了近百万中小微企业用户。11月份,360又上线了SaaS商店,从服务提供商转型为SaaS生态的建设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软件定义已成发展主脉络


    软件定义已成为软件产业的成长主脉络。软件逐步融入产品和业务流程,融合到各行业,并基于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和池化,在产品演进、业务创新、行业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当前,软件正在“定义”和丰富手机、汽车、工厂、家居等硬件终端的新功能。


    2022年,软件定义的创新成果主要来自我国生活和生产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比如,国产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软件正成为驱动各种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引擎,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数字孪生等在重新定义工厂,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软件等定义了全屋智能家居,创造出全新消费体验和生活方式。”赵刚说。


    搭建自己的软件生态平台已成为主流终端厂商的标配。比如,OPPO不断优化以自研操作系统ColorOS为核心的软件生态平台,构建泛在服务生态。截至2022年年初,ColorOS在全球已拥有超过5亿月活用户。其中,作为ColorOS的“软芯片”,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是OPPO实现万物互融的软件基座,通过端云协同的融合计算与泛在服务能力,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跨设备、跨系统的连贯服务,为用户创造设备无界、服务直达的全新体验,并帮助开发者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助力数字化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手机厂商搭建自己的软件生态平台不仅是为了更好定义手机,也是为了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手机硬件产业链走向高度成熟,打造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生态成为手机厂商的布局重点。”杨婉云分析,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软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用户使用黏性极大、生态构建成本较高、先发者垄断优势极大。多年来,我国移动操作系统大多由国外品牌所垄断。而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新赛道即将打开,硬件与软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基于平台体系的产业链竞争,围绕主流软件平台体系形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将主导市场竞争。


    不仅是移动操作系统,2022年以来,我国基础软件产品整体都在向业界领先水平稳步迈进,产品“好用性”“易用性”明显提升,重点操作系统的生态适配数量、装机量均创新高,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云数据库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础软件产品性能与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3年,杨婉云认为,软件业有望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层次调整与数字化需求的不断释放,以稳增长为总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步伐,重新定义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来源,在复杂的外部形势下进一步构筑起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支撑。


    “2023年,软件业发展将呈现云服务化、智能化、软件自动化等趋势。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在信息技术服务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公有云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升;软件定义万物,将实现万物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进全社会的数智化转型;AI软件算法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并自动生成数字内容、自动构建元宇宙场景,从而改进软件算法的效率,提升软件自动化生产能力和服务效率。”赵刚说。

    2022-12-08
  • “链上”崛起绿色产业

    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包头稀土高新区主营的特色支柱产业。那么,如何围绕产业现状,深耕“集群优势”,谋划“链上文章”,推动稀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加快稀土产业资源和科技力量集聚步伐,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力齐发”,积极引进有利于延链、强链、补链、壮链的稀土大项目好项目,集中实施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全力构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稀土产业体系。


    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所到之处“大干快干”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切身感受到项目建设全速冲刺的“速度”与“激情”。


    这一总投资11亿元、占地130亩、具有高亩均投资、高亩均产值、高亩均税收特点的重大项目,是行业内首家提出并实施“数字化车间”和“黑灯工厂”的智能制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包头韵升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


    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磁谷”为目标,稀土企业总量突破百家,从业人员超万人,全国十强的稀土磁材企业有6家落户稀土高新区。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以稀土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兴业。


    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加快发展“2+2+N”现代稀土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永磁、储氢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抛光、发光、催化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稀土永磁电机、稀土特种合金等“稀土+”产业,全力带动稀土永磁终端应用产业迅速崛起。


    金力永磁、韵升强磁、金山磁材为代表的永磁企业可批量生产用于医疗器械、计算机、智能手机、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英思特稀磁、天和磁材、江馨微电机等为代表的稀土终端应用企业生产的磁组件产品,已成为微软、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永磁器件的重要供货商。


    据了解,包头稀土产业发展已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很多关键配套企业,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80%,包头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在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示柜里,摆放着一列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磁铁。该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介绍,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3C类产品。比如,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保护套,使其张合的时候产生一股轻微的吸力。而产生这种吸力的关键在于其设备内部有磁铁,因为磁铁中含有稀土,通过压延加工后比同类磁铁磁力更强,成为高端笔记本厂商的首选磁铁产品。


    走进英思特稀磁生产车间,范立忠展示了一个嵌套着稀土永磁线圈的蓝色塑料薄片,两个手机的背部都装上了这种塑料薄片,接通电路后,通过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两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华为手机无线充电的功能,应用的正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原理。”范立忠说。


    从一个只能做简单的稀土产品委托加工的工厂,到如今获得授权专利22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英思特稀磁正是包头稀土产业飞速发展的缩影。目前,该公司主要以稀土为原料制造永磁材料,业务范围涉及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稀土高新区不断积聚科技创新力量,充分利用专业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完善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稀土研究院、内科大等院所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构建稀土产业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


    今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10月底,39家规模以上稀土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80.38亿元,同比增长130%;在建稀土项目48个,总投资122亿元,在建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


    “稀土高新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足用好‘项目+科技’双引擎,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稀土新材料和终端应用产业基地。”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强表示。(记者刘向平实习生贾婷婷)

    2022-12-08
  • 三部门:新增14地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谢希瑶)记者6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决定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根据通知,新增辽宁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石家庄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山东省(潍坊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昆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14地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通知对严格遴选企业提出明确要求,即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制定本地区企业准入标准,规范遴选程序,支持具有车源整合能力、海外营销渠道、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等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建立企业考核与退出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对于不履行质量保障责任、违法违规出口不合格或盗抢、拼装、报废车辆的,暂停或取消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资格。遴选后的企业名单及年度考核结果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报商务部备案。


    通知还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出口产品质量与安全、提升出口质效规模、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

    2022-12-07
  • 现场直击:快递物流业务量稳步上涨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27日以来,全国快递日均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特别是12月2日至4日,连续三天日均超3亿件,实现迅速反弹。








    当前,快递业仍处于旺季,在即将到来的“双12”和年货节等促销活动的推动下,快递业务量有望持续增长。

    2022-12-07
  • 香港发布保险业发展蓝图

    新华社香港12月5日电香港特区政府5日发表《香港保险业的发展策略蓝图》,提出将善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促进保险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特区政府在蓝图中提出,将与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和市场持份者紧密合作,加强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与其他金融行业的协同效应;推行积极进取的政策措施和便利发展的法例,以助香港保险业开拓市场;推动长期业务和一般业务均衡发展;释放保险的社会价值,为广大市民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和管控方案。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保险业在香港金融市场发挥独特和重要作用,目前正是特区政府公布策略蓝图的适当时机。蓝图阐述了特区政府发展香港保险业的愿景和方向,有利于业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2-12-06
  • 我国将依托“832平台”深入推进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申铖)记者5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依托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深入推进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据介绍,“832平台”是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四部门指导下,由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一直秉持帮扶属性、公益属性。截至今年10月31日,“832平台”累计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助推832个脱贫县的近300万农户巩固脱贫成果。


    通知明确,脱贫县建立“主体自愿申请、县级部门推荐、平台审核”的“832平台”供应商审核推荐机制。脱贫县县级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加强供应商和产品动态管理,强化对供应商在“832平台”所售产品质量、售价、产地真实性、销量等方面监督检查。通知要求加强价格、质量监测和用户评价管理,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根据通知,四部门将加强对“832平台”的监督指导。各地要加大产销对接力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鼓励承担帮扶任务的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通过“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2022-12-06
  • 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九跌 92号汽油有望回归“7元时代”

    近期,全球能源供应前景难测,国际油价跌至年内低位。受此影响,12月5日国内油价或迎来年内第9次下调,大概率刷新下半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届时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有望回归“7元时代”。


    11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经历宽幅震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考虑增产50万桶/日的传言引发油价暴跌,然而随后沙特能源大臣出面否认增产消息并表示延续减产200万桶/日的计划,国际原油止跌回弹,走出V字折线。经历短暂的震荡后,有数据再度显示全球经济放缓迹象,叠加疫情形势趋于严峻,市场担忧情绪迅速拉升,国际原油大幅走跌,WTI原油跌至2021年12月以来价格低点。随后市场猜测“欧佩克+”或将继续减产以支撑油价,国际油价又迅速走高,延续震荡走势,不过整体处于低位运行。


    在此之下,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呈现下调预期。截至北京时间12月2日,本轮第9个工作日,中宇原油估价82.50,较基准价-7.00或-7.12%,对应下调410元/吨。金联创测算的变化率为-7.96%,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420元/吨。


    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本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价窗口为12月5日24时。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珊表示,考虑到近期原油有所反弹,本轮调价最终幅度或有适度收窄,预计下调410-420元/吨左右,折合升价或在0.31-0.35元之间,大概率刷新下半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届时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或有望回归“7元时代”。


    中宇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2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共经历22轮计价周期,其中有13次上调,8次下调,一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上调幅度共计1470元/吨,柴油上调幅度共计1415元/吨。若本轮下调落实,则2022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将迎来年内第9次下调。


    中宇资讯分析师李佳颖介绍说,上一轮国内成品油下调落实后,国内成品油市场出现明显的下行走势。传统消费旺季过后,汽柴油需求加速下滑,多个地区购销氛围清淡难改,大部分单位选择下调汽柴油价格。


    截至12月1日,中宇资讯监测国内30个主要省区市中石油、中石化批发均价显示,国六92号汽油为8740元/吨,较前一计价周期末下跌293元/吨;国六0号柴油为8825元/吨,较前一计价周期末下跌359元/吨。


    “后市来看,市场对供需端的担忧逐步减弱,市场信心恢复或有助于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回升。未来汽柴油供应相对充足,但需求端始终未见明显起色。国内市场方面,天气逐步转冷,后期车载空调用油量或有所增多,短线来看汽油需求前景或好于柴油。综合考虑下,汽油价格或稳中小涨,而柴油价格或以窄幅整理为主。”李佳颖称。(记者王璐)

    2022-12-05
  • 12月物流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航空物流业务量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

    近日,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发布物流行业11月相关指数显示,在全国多地疫情影响下,物流供应链运作受到冲击,指数出现一定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管控工作的开展,物流行业快速恢复,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近两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邮政快递揽收量、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均大幅上涨,12月物流景气值有望回升。


    具体来看,1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6.4%,环比回落2.4个百分点。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6.6点,比上月回落0.3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何辉认为,11月,受疫情多发散发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行态势放缓。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胡焓表示,前期疫情对物流网络运行造成一定影响,景气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但从历史趋势和结构变化来看,冲击仍然是局部和短期的。


    事实上,从运输方式区分来看,除了陆运业务放缓外,水路业务保持稳定,航空件更是加速增长。数据显示,11月陆运相关物流业务活动放缓,道路运输业、仓储业、装卸搬运的业务总量指数分别回落1.3、5.9和6.1个百分点。但同时,航空物流业业务量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业务量和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达到60%以上,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胡焓表示,疫情以来,物流企业保障能力和网络服务韧性不断增强。岁末年初是经济年度收官、谋划来年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预计12月物流供应链需求侧将加快恢复,物流景气值有望回升。(记者梁倩)

    2022-12-05
  • 江汽集团发力数字转型,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也为汽车产业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江汽集团把握全球工业4.0时代下汽车产业变革契机,探索出“数字江汽”的智慧转型之路,在汽车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据悉,江汽集团积极与国内外优秀车企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攻克我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瓶颈,从而抢占新能源市场机遇。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强强联合,探索出“互联网+智造”的合作模式,并联合打造世界级智造工厂——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目前,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焊装整体自动化率更是高达98%,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进行产线整体升级,生产线升级后年产能最高可达30万,进一步提升产线效能、提升车辆交付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实现自动排产、自动质量检测,可满足客户定制化生产需要。今年4月,江淮蔚来生产基地第20万台汽车下线,刷新了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最快产销纪录。

    与此同时,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展开合作,合资成立江淮大众,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等业务。今年6月,大众安徽首台白车身于MEB工厂的全新车身车间下线,标志着大众安徽首款新能源车型的试制生产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大众安徽正在全速推进生产工作,预计2023年下半年实现量产投产。

    在与大众汽车合作的过程中,江汽集团在自主的乘用车领域引入了大众的VDA质量标准,通过吸收大众造车经验,提高江汽集团对于汽车制造的认知,改进与提升江汽集团的制造体系。



    江汽集团联手优秀车企攻坚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发展速度超出预期。目前,江汽集团“数字江汽”转型之路已渐入佳境,在智能制造、产能布局等方面完成“从大到强”的跨越,持续提供高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2022-12-02
  • 北京等10省市将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谭谟晓)记者12月1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

    参与试点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为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据介绍,商业养老金业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账户与产品相结合。为个人建立信息管理账户,提供不同期限、风险、流动性等特征的商业养老金产品,满足客户稳健投资、风险保障、退休领取等养老需求。二是建立锁定养老账户与持续养老账户的双账户组合,兼顾锁定养老资金长期投资和个人不同年龄阶段资金流动性的双重需要。三是产品设计以积累养老金为主要功能,支持个人长期持续积累养老资金,并可提供一定的身故、意外伤害等附加风险保障。四是强化风险管控,建立产品托管机制,加强投资监督和估值对账。五是提供定额分期、定期分期、长期(终身)年金化领取等多种领取安排。六是提供包括收支测算、需求分析、资产配置等养老规划服务,协助客户管理好生命周期内的养老风险。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商业养老金是定位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惠性、创新性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具有支持和补充作用。

    2022-12-02

  • 首 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