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改委: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中新网10月21日电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21日消息,为做好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与国家投放中央储备形成调控合力。国家要求各地按照猪肉储备调节预案规定,加大力度持续多批次投放猪肉储备,冬至、元旦和明年春节等重要时点以及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过多、价格水平过高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调度,目前国家和各地猪肉储备总体充足,应对生猪猪肉价格异常波动具有坚实资源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采取引导正常出栏、储备调节、市场监管等多种措施,增加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切实保障价格平稳运行。(中新财经)

    2022-10-22
  • 从4G同步到5G引领 中国力量加速崛起

    十年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从4G同步到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给全球5G标准烙上“中国印”。


    谈及中国标准工作者十年如一日提升中国在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化工作中的技术贡献,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分外感慨:“对技术创新的追逐、对标准突破的执着,这一路的迎难而上和筚路蓝缕,事非经过不知难。”


    5G标准制定跌宕起伏


    黄宇红率领中国移动研究院标准化团队参与了全球4G/5G标准制定的全过程。她回忆说,5G标准在技术上有着更多样化的需求和挑战,这使得中国移动研究院5G标准工作组常年在技术先进性与实现复杂度、通用化方案与个性化需求、后向兼容性与前向兼容性、性能与成本等各个维度之间反复权衡、艰难抉择。


    相比具体的技术方案抉择,技术路线之争为标准制定带来的挑战更为巨大。


    黄宇红介绍,5G标准研究启动之初,业内在5G频率和组网方式上产生了分歧,以中国移动为首的运营商率先提出5G以中频路线为主,美日韩部分运营商更倾向高频路线;此外,如何组网也出现多个“选项”,种种分歧为5G标准制定带来了不少困难。


    为更快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国际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史无前例地以每月一会的频率加快了5G标准的制定进程。


    信道编码是每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的关键,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中一直没有中国方案。在5G第一版本的标准制定中,华为提出的Polar码和欧美公司主导的LDPC码成为两个最具实力的信道编码候选技术,同场竞技。相比LDPC编码历经40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应用,Polar码初出茅庐,欧美公司对其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黄宇红指导团队对这项技术进行独立客观评估,并结合形势提出多编码协同方案,通过多种渠道向其他国家的代表介绍Polar码的技术优势和建议的方案。在最后决策的3GPP标准化会议上,针对控制信道编码技术方案的讨论持续到了凌晨两点。最终会议通过了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机制这一决议。


    全球5G标准制定中国力量不可或缺


    5G时代,技术更加复杂,某些架构前所未有,想在5G标准中继续扩大中国贡献,挑战重重。黄宇红说:“国家相关部门有力组织,高效协同,在开放合作中,国内企业积极投入技术力量,在全球5G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5年,由中国移动牵头的“下一代系统架构设计”(NexGen)立项,标志着5G系统架构讨论在3GPP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公司首次牵头制定全球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移动提出服务化新架构(SBA)后,欧美公司认为该架构变革大,多数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经过半年的拉锯战,服务化新架构赢得了全球运营商的支持。2017年,服务化新架构作为5G核心网唯一基础架构,被确立为5G国际标准。


    在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的舞台上,担任标准组织领导职务是对标准化工作的极大贡献。十年来,中国在各类国际标准组织担任的领导职务不断突破攀升,已成为推进全球通信标准发展的重要力量。来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等运营商和企业的标准专家在3GPP多个工作组中担任了重要职位,为全球5G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5G标准制定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中国通信行业已经从2G、3G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边缘人”一跃成为5G标准制定的“领导者”之一。


    黄宇红说:“我们很自豪,中国企业在5G标准制定中的技术贡献度超过50%,成为3GPP标准化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来源:科技日报)

    2022-10-22
  • 走进国外“专精特新”企业(国际视点)

    德国辉柏嘉位于巴伐利亚州施泰因的工厂内,工人正在进行铅笔生产。
    辉柏嘉供图


    核心阅读


    多年来,不少国家的一些中小企业聚焦主业、深耕细作,走在“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上,不仅钻研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也成为激发各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薄如蝉翼的高精度铜箔、应用于新型显示产业的高端材料、能检测物料成分的激光成分分析仪……日前,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一批“小巨人”企业带来了自己的黑科技、新产品,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文具生产企业——


    追求质量


    不断创新


    铅笔,看似不起眼的文具。一家德国企业却凭借它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跨国公司,每年产量23亿支。


    1761年,文具生产商辉柏嘉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小镇创立,是欧洲最古老的工业企业之一,至今已传承九代。260多年来,凭借在铅笔生产领域的“专”和“精”,辉柏嘉所生产的铅笔受到很多艺术设计者和普通消费者的喜爱,至今仍是其毫无争议的“核心”产品。


    “陪伴你的一生”是辉柏嘉的产品理念。据介绍,其第八代管理者安顿—沃尔夫冈·冯·辉柏嘉有一个习惯:从城堡25米高的塔楼上将铅笔扔到庭院的石质地面上。这是他用于验证自家铅笔硬度的一种方式。


    小小铅笔,背后是工匠精神的积淀。19世纪,德国铅笔行业的价格主要由贸易商决定,制造商缺乏动力制造高质量铅笔。当时辉柏嘉的管理者洛塔尔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将质量作为产品生存的根本,改良笔芯制作方式,将石墨和黏土混合,并通过改变混合比例来制作不同硬度的笔芯。其确立的铅笔长度、硬度等标准,后来逐渐为其他同行所采用。在洛塔尔担任管理者期间,辉柏嘉还将铅笔形状改良为六角形,使其不易从桌面滚落,并将公司名称印在了铅笔表面,成为全球第一个品牌书写工具。


    辉柏嘉在铅笔领域钻研不止。1905年,辉柏嘉设计生产了一款军绿色铅笔,至今仍是其经典产品;1908年,辉柏嘉推出采用油性笔芯、具有较强耐光性的彩色铅笔;2001年,辉柏嘉推出三角形铅笔,在笔身抓握区设计了防滑水性涂料凸点,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年度产品”。


    除了不断对黑色铅笔进行改良,辉柏嘉还在彩色铅笔领域进一步细化,开发出适合儿童绘画的红盒彩铅、适合一般绘画爱好者的蓝盒彩铅、适合专业人士的绿盒彩铅,以及可用水晕染、具有水彩效果的水溶性彩铅等。2015年,辉柏嘉研发了兼具普通铅笔和平板电脑触控笔功能的产品,方便用户创作数字化作品。辉柏嘉第九代继承人查尔斯·冯·辉柏嘉认为,在数字时代,书写正成为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这种个体性,而我们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日本食品模型制造企业——


    订单生产


    延伸应用


    在日本岩崎株式会社总部车间里,有的员工在用吸管吸取染料滴到香蕉模型上,有的员工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肉馅”放到开口的包子模型中……这里与其说是车间,不如说更像一个实验室,员工们都在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在旁边的展示厅里,陈列着成百上千件食品模型。如果只用肉眼看,很难分辨真假。


    在日本,几乎每家餐馆门口都会摆放出招牌菜的模型,用来招揽顾客。总部位于日本大阪的岩崎株式会社成立于1932年,是食品模型行业的头部企业,在日本有近七成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在日本各地拥有10家工厂和20个销售中心。


    食品模型是一个很细分的市场。岩崎坚持按照订单生产,致力于满足每家企业的个性化要求,积累了数千种模型的生产技术。喜乐株式会社经营着70余家餐馆,其常务董事辻野诚对岩崎提供的食品模型赞不绝口:“只要我们对食品模型的形状、颜色等有任何意见,他们都会认真耐心地修改,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食品模型的生产技术还可以延伸应用到更多领域。2019年,这家公司开始研发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牛排造型的笔架售价达4840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20.9日元),苹果派造型的智能手机壳售价达6380日元。虽然价格不菲,但一上市就迅速成为网红产品。目前,该公司已研发了约130种文创产品。


    岩崎还与关西医科大学开展产学合作,研发导管治疗训练模型。其中,由硅胶整体成型的心脏血管模型,可以逼真地呈现导管通过人体血管时的情景,帮助医生更真实地模拟手术。据了解,日本国内很多开发导管的厂商已开始引进该公司的模型。


    意大利造雪设备生产商——


    重视研发


    紧跟市场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崇礼云顶滑雪公园等雪上运动场馆,分布着350多台造雪机。机器开动后,雪花喷涌而出,在山脊上迎风划出一道道弧线,为雪道铺撒出一层厚厚的“白毯”。这些造雪设备来自一家意大利企业——天冰集团。


    天冰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尔扎诺,产品占全球造雪设备产业60%的市场份额。尽管是行业龙头,但公司规模不大,全球员工共计600人左右;起步也不算早,上世纪80年代,企业创始人开始涉足造雪行业并设计出第一台造雪机,1990年正式成立公司。当人们询问企业成功的秘诀时,天冰集团亚洲区域销售经理迈克尔·迈尔表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重视研发。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在总体结构中的比例均达10%,在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天冰在多个国家设有研发实验室,与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了技术孵化中心。多年来,该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坚持自行研发控制系统,目前在手机上就能操作多台造雪设备。其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比如新一代炮式造雪机优化了操控面板,触摸显示屏在极低温度下也能正常显示,戴着手套也可以精准操作;无油压缩机能保证整个造雪过程中没有机油残留物进入环境。它还研制出可以在零摄氏度以上造雪的设备,使滑雪场的可开放时间大大延长,受到了市场欢迎。


    目前,天冰在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产品销往5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天冰最大的海外市场。据介绍,天冰在河北省三河市和张家口市两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成为天冰唯一一个设立两个分支机构的海外市场。迈尔说:“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市场前景广阔。我们还在张家口设立了研发部门,希望抓住机遇,与中国的冰雪产业共同成长。”

    2022-10-21
  • 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211.7万辆(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王政)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211.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步伐加快,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汽车出口延续高增长势头。继8月单月出口30.8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后,9月汽车出口再次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73.9%。1至9月,汽车企业出口同比增长55.5%。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69.6万辆,同比增长60.1%;商用车出口42.2万辆,同比增长39.2%。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踏步走出国门,欧美正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据海关总署数据,去年,我国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长了204%,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长超过100%。

    2022-10-21
  • 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蹄疾步稳

    “邹小帮”帮代办员指导群众办理业务


    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14种工业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成功撤县设市通高铁,获评山东省工业十强县,成为山东省综合改革试点,连续入选全国百强县,多次入围全国工业、创新、投资潜力、营商环境等百强县榜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邹平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坐落在山东滨州的邹平市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水平等多方面历史性突破;如今,邹平正全力实施“九大工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奋力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


    以制造业立市靠制造业崛起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邹平将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12.47%,位列全国百强县前茅,税收占比79.07%。全国41个工业大类邹平现有27个,打造出邹平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糖都等荣誉称号,涉铝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2700亿元,中高端铝制品占比提高到71%。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41亿元,居全省县域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到378家,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过50亿元企业、过1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8家、19家、49家,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达297.73亿元。魏桥创业集团入选世界500强,2022年位列第199位,较2012年上升241个位次。


    科创平台加速搭建,研发人才投入持续领先,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38%,位列全省前茅。培育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9个,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1人,其中院士10人,自主培养国家新型人才2人、省泰山系列人才6人;2022年将人才专项资金提升到1亿元,设立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出台“人才兴邹”新政,以真金白银支持八方英才创新创业。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低碳转型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邹平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施“四减四增”行动,焦化等传统产能陆续转移退出、实现高端绿色蝶变,公改铁落地投用、公改水加快推进。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成为区域发展的绿色交通大动脉。能耗排放显著降低、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十年,全市SO_2、NO_2、PM10浓度分别下降90%、50%、60%,空气优良天数提高到260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山清水秀、鱼游浅底已成为邹平常态。


    坚持绿色发展“项目为王”,邹平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十年来,邹平高标准谋划建设项目1000余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省市县重点项目680个。魏桥轻量化基地、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中欧循环科技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高端低碳产业项目依次落地。济青高铁邹平站、济青高速改扩建、邹平货运铁路等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先后建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承载力、助推邹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邹平立足全球视野谋发展。开放之路更加广阔。率先成立山东省县级保税物流中心,150余家企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服务效能更加优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门办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邹平市场主体达到8.1万户,较10年前增长5倍多。高标准建成优秀企业旗帜广场,成功举办企业家大会,用真心、真情、真诚惠企服务。


    乡村振兴共建共享


    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邹平市投入真金白银保障民生。2012—2021年,民生支出由43.32亿元增至77.69亿元,年均增长6.4%,占比稳定在80%以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山东率先设立防贫保险、防贫特困救助基金,全市1462户、32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基础保障更加稳固,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妇幼保健院新院、城南新高中等先后投用,鲁中职业学院新校、市人民医院新院等落地建成,新增学位4.73万个、医疗及养老床位数过万张,16处镇街卫生院、299处卫生室全部达到省规范化建设标准,群众可以享受更高水平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画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十年来增长56.4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覆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等均居全省县域前列;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邹平供销社连续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社前列;邹平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入选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环卫体系、无害化厕所实现全域覆盖,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翻番增长,收入比由10年前的2.14∶1缩小到1.78∶1,居全省前列;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从不足30%到实现全覆盖,邹平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


    “一体规划、分区推进、相互支撑”,邹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更加完善。十年来,实施城建项目323个,完成投资129.2亿元,城镇化率从54.3%增长到68.7%,居全省县域前列。城市治理更加有效。平安邹平、法治邹平建设深入推进,开创“全科大网格”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平安建设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城市内涵更具深度。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正积极创建全国

    2022-10-20
  • 海南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记者从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海南正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近日,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接连获批。





    图为10月2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建设中的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重点开发临高西北部、儋州西北部、东方西部、乐东西部和万宁东南部海域共计11个场址,总开发容量约为1230万千瓦。目前,海南已确定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共6个,总投资约968亿元;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建设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共3个,总投资约165亿元。


    目前,多家风电企业已进驻海南,抢占海上风电市场。(记者吴茂辉)

    2022-10-20
  • 构建旅游业新思维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旅游业面临着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新思维要总结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系统回答新时代旅游发展为什么、依靠谁和做什么的根本问题。在促进世界旅游业复苏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所贡献的不仅有消费和投资的力量,还应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3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旅游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广大游客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选项和刚性需求。2019年,我国国内和出境旅游分别达到60.06亿人次和1.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6万亿元。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巨大的贡献。“吃有肉、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成为小康社会的生动写照。


    尽管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大众旅游消费意愿仍在,近程旅游、乡村旅游和本地休闲依然是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过去3年,文化和旅游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业和助企纾困等工作,守住了旅游市场基本面和旅游行业基本盘,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和旅游业界的理解。这是过去10年党和国家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结果,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信心所在,也是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现实出发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旅游业面临着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


    我们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思维凝聚共识,以新动能提升效率,以新模式推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把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新思维要总结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系统回答新时代旅游发展为什么、依靠谁和做什么的根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发展旅游业是为了吸引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中国大陆(内地)旅游,赚取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收入,指导思想是政府主导、适度超前。


    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提出旅游基础建设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从那时起,就强调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化取向。20世纪90年代提出发展国内旅游,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9年的首个“国庆黄金周”,标志着城乡居民的旅游意识觉醒和以国内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市场形成。10年后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彰显了保护旅游权利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国家意志。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均对新时代大众旅游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做了明确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大众旅游的人民性、智慧旅游的现代化和绿色旅游的未来感。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旅游业要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强调经济属性,也要强调文化内涵;不仅要有产业功能,也要有事业目标;不仅要市场供给,也要公共服务。从人民的旅游权利出发,让更多人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好,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平民、平等和平稳的发展理念,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照进小康旅游的现实。通过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培育健全人格,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应当也可以成为旅游新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将“游客满意度高不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强不强”“发展动能新不新”作为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在质的有效提升基础上寻求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以需求侧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下更大的力气研判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旅游需求及其变化。以消费视角重新审视旅游业,强化客源地思维,以主客共享、存量利用、增量拉动的新理念指导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民间文化等人文资源是观光旅游的本底资源,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则是休闲体验、场景建设和度假旅游的关键要素。


    “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经过去,“走马观花逛景点,扎店购物吃回佣”的模式更不可能让旅游业重回黄金时代。只有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实现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目标。我们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新旅游统计理论,完善需求导向的数据体系,让数据成为美好生活的温度计、共同富裕的测量仪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无论是各级政府主导的旅游目的地建设,还是各类市场主体的旅游投资和商业运营,都要发展绿色旅游和文明旅游。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我国将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将为国家旅游形象注入全新内涵,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和金砖国家的更多游客来访,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自由行走,在海外目的地产生更多的消费,并可能继续扩大旅游服务贸易逆差。


    对此,我们不必固守重商主义的传统,将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作为长期不变的目标。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人民群众花些外汇到世界各地看一看,在提升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花些外汇是值得的,也是可以承受的。旅游业的开放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外国的旅行服务商、酒店管理公司和专业人士可以进来,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出去,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接受全球化市场规则和商业伦理的考验。


    在促进世界旅游业复苏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所贡献的不仅有消费和投资的力量,还应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2022-10-19
  • 持续精准发力 中国护航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正在持续发力稳实体经济。


    日前,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发布公告,表示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凸显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根据相关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国有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总体来说,五大行贷款规模均实现较好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近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三季度末,中国银行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到17.41万亿元。交通银行前9个月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


    在国有大行“头雁”效应下,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数据超预期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


    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9月社融同比增速10.6%,较8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自2022年6月以来的持续下行趋势。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57万亿元,同比多增7964亿元。


    “稳增长政策下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预计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说。


    为实体经济精准注入“活水”


    今年以来,中国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精准注入“活水”。实体经济有效金融供给持续增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不断加强。


    首先,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不减。截至9月末,国家开发银行今年已发放贷款131亿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了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7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其次,普惠贷款显著增加。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1.8倍。8月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6.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23.3%。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


    此外,绿色信贷增幅明显。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绿色贷款近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0亿元,增幅为32%;中国银行绿色信贷较年初增长约36%;工商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为34%;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


    戴志锋分析,从国有大行信贷投放结构看,制造业、绿色和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速明显超过总贷款增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护航“实体经济”未来怎么做?


    展望未来,金融系统应如何进一步护航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要通过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要确保金融发展不偏离服务人民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同时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机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表示,加强对实体产业运行规律的深入研究,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至关重要。要瞄准服务对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关键核心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助推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


    “时至今日,实体经济的内涵越发广泛,互联网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逐步提高,个性生产、柔性生产、定制生产、快速生产等新型生产方式开始普及,金融体系应紧跟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大规模普及现代信息数据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蔡之兵说。(完)

    2022-10-19
  • 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从2012年至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但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制造要锚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的目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谱写制造强国新篇章。(顾阳)

    2022-10-18
  • 增投资建新厂 智能化转型忙——安徽芜湖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一线见闻

    增加投资建设新工厂,朝着智能化转型,完善产业链配套……记者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走访时看到,该市以芜湖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细分领域企业培育,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扎实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走进位于该基地的芜湖瑞丰农牧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组装农业机械。不远处,这家公司的智能化新工厂正在建设中。“我们主要生产牧草收获、秸秆打捆等机械,2018年从内蒙古产业转移过来,一期投资1亿元。”公司董事长王健说,“这几年公司的发展形势不错,2019年产值约600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8300万元。”





    图为芜湖瑞丰农牧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厂房。新华社记者赵金正摄


    由于看好产业发展前景,公司增加投资1.2亿元上马二期项目。“今年6月开始建设智能化新工厂,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000台打捆设备,员工数量将从现在的约50人增加到120人左右。”王健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基地坚持以打造产业高端化、技术高端化、人才高端化、服务高端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加快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截至2021年底,该基地已拥有整机及配套企业1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4家,陆续招引项目87个,合同总投资额达154.32亿元。


    抢抓工期,早建成早投产,成为基地一些新企业、新项目的努力目标。


    记者近日来到安徽中良智能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年产8000万米农业机械用高性能传动带及3万吨橡胶件(橡胶履带)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施工。“主体框架已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忙着装外墙板、砌墙粉刷等,我们抢抓工期、加快建设,预计今年11月底基本完工。”施工现场负责人陆满友说。


    该基地还通过鼓励和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支持国家及省级平台建设等方式,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0年以来,基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创新平台17家,基地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重点工程等专项项目3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项,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52个。


    在该基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谋求智能化转型发展。


    在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门口,记者看到可实现智能控制的甘蔗收获机、拥有智能集成显示器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数台大型农机。“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持续推进,现代农机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马廷友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农机,这几年新产品不断涌现。


    “过去的传统水稻收割机主要靠驾驶员调节清选筛的角度、风机的风速等,往往不太精准,影响收割效率。现在的人工智能水稻收割机,通过视觉识别和算法等,上述环节可由系统自动调节,可提升收割效率和质量,降低粮食机收损失率。”马廷友说。(记者姜刚、赵金正)

    2022-10-18
  • 夯实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之基

    重要民生商品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对此,要重点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促进产销衔接流通顺畅,增强储备调节能力,继续完善对困难群众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眼下,全国秋粮已收获过半,尽管此前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罕见高温干旱,但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粮食生产经受住了不利天气的影响,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农业根基稳,发展的底气就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米袋子”保障有力,“菜篮子”供给充裕,“果盘子”品种多样,棉油糖胶等稳定发展,为保供稳价防通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也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筑牢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海外很多经济体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食品等民生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价依然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CPI累计同比涨幅仅为1.9%,明显低于美国的8.3%、欧元区的7.6%。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近年来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需求大幅增加,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产品进口数量也持续走高,国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性变得更加紧密,在中国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且海外通胀高企的背景下,中国何以能实现“风景这边独好”?


    事实上,中国保供稳价的成效并非“从天而降”,其背后凝集着各方的共识与合力。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压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地也在做好价格监测预警的基础上,从供需两端齐发力,加快建立健全保供稳价的“四梁八柱”,着力构建起保供稳价的体制机制。


    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是基本前提。重要民生商品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近年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得到进一步强化,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各地生猪产能得到保障,诸如主产区和主销区共担保供稳价责任、大中城市确保满足当地基本需求的菜地面积等做法,得到全面落地实施。


    促进产销衔接流通顺畅是重要保障。在做好生产的基础上,加强产销衔接、畅通运输配送、保障终端市场“微循环”顺畅,有利于切实降低流通成本,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平稳。近年来,大中城市通过发挥骨干流通和零售企业作用,积极提升市域配送能力,有力保障了终端市场货源稳定、货架充足。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建设平价商店、惠民生鲜超市等方式,开展平价销售,切实稳定了市场价格。


    增强储备调节能力是关键一招。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先后多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地方同步投放储备猪肉,较好地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不仅是猪肉,近年来各地通过建立成品粮油、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择机投放储备商品,及时增加市场供应,较好地发挥出储备商品调得出、用得上的积极作用。


    从市场实践看,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储备调节机制日益完善,保供稳价能力显著提升。即使面对疫情、异常天气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冲击,“米袋子”“菜篮子”商品始终保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应该说,我国保供稳价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和检验,为稳物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在夯实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的基础上,下一步还要继续完善对困难群众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通过及时发放价格补贴等举措,切实把兜底保障工作做实做好。(顾阳)

    2022-10-17
  • 付永久:发展甘薯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金秋十月,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本报即日起,开设“二十大时光”专栏,陆续刊发采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传递全区各族群众对盛会的期盼、反映社会各界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烈气氛,以及展现全区干部群众实干笃行的精神风貌,与大家一起共庆二十大、共度二十大时光。


    10月16日上午,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来到村部会议室,共同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互利村原党支部书记、现任青龙山镇副镇长付永久全神贯注地聆听大会报告,边听边做笔记。付永久激动地说:“报告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大伙儿发展甘薯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互利村坐落在奈曼旗南部山区,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互利村产出的甘薯色泽鲜艳、口感甘甜,是远近闻名的甘薯村。但多年以来,甘薯产业始终处于小规模种植和零散加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2012年,付永久当选互利村党支部书记,流转土地、扩大甘薯种植规模、成立甘薯种植合作社、建设甘薯鲜储库和粉条加工生产线……在付永久的引领下,互利村实现了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华丽转变。


    2018年,奈曼旗对该村5253亩土地进行确权颁证,互利村将全村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到村办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盘活村里的土地,实现了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保底分红。当年,入股到公司的23户贫困户集体脱贫,互利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去年,付永久发挥村电商扶贫服务站作用,在线上销售模式中寻求突破,通过与食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将特色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0年间,互利村抢抓发展机遇,形成甘薯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链”起了全体村民的收益,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互利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均收入达到22000元。


    近年来,青龙山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甘薯特色产业,注册了“青龙山粉条”县域公用品牌,并成功申请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今年,全镇甘薯种植面积达2.1万亩,每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付永久介绍:“全镇的甘薯种植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8个以上品种,甘薯加工淀粉转化率达到23%。目前,我们正在加强深加工技术研发,通过科技育秧,全面加强甘薯产业链延伸,发展薯条、薯干、红薯粉条等生产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规划建设甘薯科技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与专业院校合作研发新品种,青龙山镇全力打造种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甘薯产业从最初的卖原产品向产业化生产迈出坚实步伐。同时,通过与当地生态旅游度假村合作,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做大做强甘薯产业,让青龙山镇早日成为甘薯特色小镇。”付永久说。(记者郭洪申薛一群)

    2022-10-17

  • 首 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