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跑出奶业振兴“加速度”

    近日,记者从赤峰市农牧局获悉,截至8月,全市荷斯坦奶牛存栏8.6万头、同比增长12.5%,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存栏稳定在22万头;上半年全市生鲜乳产量28.8万吨、同比增长21.4%。从“一棵草”到“一杯奶”,赤峰市多措并举,跑出奶业振兴赤峰“加速度”。





    强化政策扶持。赤峰市专门成立奶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奶业振兴工作,谋划制定《2022-2028年奶业振兴规划》,通过项目拉练、现场观摩等方式推动奶业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共争取上级资金1.2亿元,支持84个养殖场改造提升,推动21个奶食品加工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对119万吨饲草料收储和5.1万亩饲草种植进行补贴。


    推动规模养殖。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今年赤峰市本级投入5000万元集中打造3个荷斯坦奶牛养殖基地,重点发展3个乳肉兼用牛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奶牛场,全市存栏千头以上的奶牛场13家,万头以上的建成3家、在建2家,规模养殖占比超70%。推动奶牛良种扩繁,2020年至2021年,使用5.6万剂良种奶牛性控冻精进行冷配。强化种源基地建设,全市荷斯坦奶牛能繁母牛存栏达到5.4万头,良种率100%。


    加强疫病防控。2022年赤峰市开展奶牛布病免疫、结核病监测经费补助申报,6个旗县区的17个奶牛养殖场提出申请,涉及免疫总数、监测总数近7万头。


    加强补链强链。今年赤峰市种植紫花苜蓿143万亩、青贮玉米197万亩、燕麦36万亩,饲草料年产量稳定在700万吨以上,实现奶牛养殖和优质饲草料种植配套衔接。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乳制品加工作坊145家,推动乳制品加工业做优做强。在一揽子金融信贷支持政策的扶持下,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已达8家,实现产值19.1亿元。


    做好品牌建设。目前已培育品质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乳品品牌2个,小作坊和专业合作社注册产品商标62件。(记者王塔娜实习生丁宁)

    2022-09-23
  •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电力领域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担负重要责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的重要论述,努力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中国能建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低碳发展机制化等,着力处理好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系统方案。


    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要求我们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形成科学完备的顶层设计,又要上下协调、因地制宜,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中国能建依托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能源电力领域“双碳”行动方案研究,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找准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开展“双碳”实施路径研究、咨询与工程建设,参与建设一批生态友好型工程项目,助力稳妥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国情,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中国能建一方面聚焦传统煤电挖潜升级,做好新建煤电机组低碳化设计建设,实施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推进大型输电通道工程建设,提升传统能源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聚焦新能源业务长远发展,推动一批大型新能源项目落地,加快建设一批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高空风能、氢能等开拓性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双碳”目标,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有效发挥企业作用。中国能建通过整合内外部、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不断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由高能耗向高能效转型,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价值创造能力,并为有关方面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能建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积极承担央企责任,在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做国家战略的践行者,奋力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展现新担当、闯出新路子,在低碳绿色发展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做数字转型的先行者,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趋势,全方位应用数字孪生、3D打印等技术,加强信息交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系统灵活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通产供储销、源网荷储、煤油气电等各环节;做融合发展的推动者,以“能源+”“数字+”“绿色低碳+”为切入点,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能建平台,大力推动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能源与大数据和资本之间、能源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做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需求端贯通产供储销、源网荷储各环节,在供给侧提升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科技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能力和协同能力;做绿色发展的建设者,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投建营一体化的全过程,持续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全面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主动融入全球绿色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性、区域性行业绿色标准制定,不断汇聚共建绿色世界的合力。

    2022-09-22
  • 多地出台政策抢占氢能“新赛道” 相关产业开发和应用加速落地

    近期,我国多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相关产业开发和应用加速落地。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发展潜力逐渐释放。作为新兴产业,氢能产业链诸多环节还有待完善,进一步降本增效是未来重点。





    抢占赛道多地出台支持政策


    5分钟即可加满氢,续航达400公里,排放物仅有水……日前,广西首批商用氢燃料汽车交付使用,按照每年行驶1万公里的标准计算,每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04千克。商用氢燃料汽车可广泛应用到城市客车、市政环卫、工程建设、城市及城际物流配送、重载及冷藏运输等场景。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相关产业开发和应用加速落地。


    “发展氢能产业,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强化政策引领和产业培育,推动氢能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同时推动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


    根据规划,2025年前,北京将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3至4个国际一流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过1万辆。


    陕西发布三个氢能相关规划和行动方案,预计到2025年,全省氢能发展政策环境体系基本形成,形成若干个万吨级车用氢气工厂,建成投运加氢站100座左右,力争推广各型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左右,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投运,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按照《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到2025年,河南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推广示范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突破5000辆。


    根据全国各地公布的涉及氢能相关政策,多地计划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


    初具雏形带动形成新兴产业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稳步发展。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智蓝新能源总裁秦志东认为,全球氢能产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我国氢能产业从制氢-储运加-应用,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处于规模化前夕。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经实现氢气产能约4000万吨/年,产量约3300万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8939辆。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拥有众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长时间储能、边远无电网地区供电、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交通运输等方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氢能协会燃料电池分会主席李献国表示,当下,燃料电池技术应用较多的是交通运输领域,未来市场非常庞大。


    秦志东表示,目前,我国已确定的5个城市群4年示范期内将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3.3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在政策大力支持下,2030至203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实现100万辆的应用规模,商用车将率先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突破口。


    “以固态储氢为氢源的‘电电混动’氢能源汽车将成为新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新兴产业。


    降本增效诸多环节有待完善


    作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氢能产业链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李献国看来,现阶段,燃料电池应用于汽车领域,在性能、成本、耐久性方面都已相对成熟,处于商业化应用早期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他表示,业内关注的主要技术重点,一是基础材料能够成本更低、寿命更长、性能更高,二是大规模自动化制造技术使得产品成本下降,三是燃料电池实际运行的控制、监测、诊断和预测。


    李献国说,在基础材料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催化剂成本很高,降低铂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以及开发非贵金属催化剂,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法。其次是电解质膜,需要开发更适合在交通领域应用的电解质膜。第三是双极板,目前石墨双极板的缺陷是比较厚重,金属双极板的缺陷是易腐蚀,因此金属双极板需要好的表面涂层,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是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重点,建议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三个应用方向,即资源地绿氢+化工就近利用、工业园区风光氢储微网供能、工业园和物流园绿氢叉车。同时,降低绿电价格是降低绿氢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应鼓励发展风光微网直接制氢,低成本高效率制取绿氢。

    2022-09-22
  • 智能汽车十年蝶变 汽车是否足够智能将影响车企江湖地位

    “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满足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和网联功能全场景应用需求……”


    9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和应用载体,牵引“车-路-云”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正在与政策监管实现良性互动。


    作为汽车“新四化”之一的智能化,将如何重塑产业格局与用户的生活,也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新能源汽车下半场:智能化


    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将时间拉到10年前,汽车的智能化大概体现在两个领域:其一为生产领域,即依靠数字智能来制定生产规划、协调零部件供应、品质保障和物流顺畅。其二为提高车体及驾驶的效率和安全,即通过前后行车仪保障行驶安全、倒车停车安全,通过导航准确迅速到达目的地,通过音响放松心境,通过车载电话保障与外界的通讯联络。总而言之,以往的汽车智能都是保障汽车更为有效地得到全面使用。


    而时至今日,汽车的智能化较之以往已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或叫作根本性的升级换代。章弘提到,从理念层面来讲,“以人为核心”是智能车联的创新目标;从技术层面来讲,5G加AI同时进入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当下的汽车智能则以自动驾驶、车内智能助手、高精地图导航、加油停车充电等生态数据、云计算等为主要科技含量。


    过去的汽车智能是在汽车产业链内引进了智能制造技术,现在的汽车智能,则是在人类的汽车应用生活中,全面引进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将汽车改造成为移动的互联网产品,是过去和现在最大的区别。


    章弘认为,过去的汽车更偏向于一个驾驶、出行的工具,而今的汽车则拥有更多的“可能”。这种可能基于电气化,基于自动驾驶的发展,基于对于人们美好需求的向往。如今的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了结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甚至车路协同的一个全新的出行工具。


    2022年3月2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也在钓鱼台百人会论坛上提到,电动化只是汽车革命的序幕,目前人们所担忧的充电难、续航短等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过去,而造福居民,深度改变经济社会的是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最终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融合。


    他指出,这是我们行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


    对于智能化战略的发展,政府也早有布局。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在文件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式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上述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需初步掌握辅助驾驶的总体技术,并初步建立起自主研发体系;到2025年需掌握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并搭建较为完善的自动驾驶产业群。


    此后,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中央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将自动驾驶汽车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法规体系建设。


    2018年前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城市,纷纷推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以北京亦庄等为代表的示范区也纷纷建立。目前,北京亦庄地区已实现了无人驾驶的巴士、出租车的试点运营。


    百度、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一系列自动驾驶企业也在亦庄等地开启了智能驾驶的道路测试。今年8月8日,中国自动驾驶政策迎来重大突破。重庆武汉两座城市率先破局,发布全无人商业化政策,在自动驾驶和无人出租车领域耕耘多时的百度成了这两座城市唯一获准运营的企业,将率先开展车内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质变。全车无人、公开道路运行、面向公众并且收费服务,等于已经走到了我们这个产业一直渴望的终局场景。”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重大的、整个产业面向全无人商业化布局的起点和转折点。”


    自动驾驶示范区不断完善发展,车企们也在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不久前在“诸葛智能”发布时表示,长安汽车将加速智能化转型,走向“软件定义汽车”之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多年后,业界对于其发展趋势的理解,也开始逐渐深入。正如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所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引起了诸多同行的认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日益提高,汽车是否足够智能,将越发决定一家车企的江湖地位、市场空间,乃至于生死存亡。


    一时间,车企、互联网大厂开始将互联网技术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汽车产业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来,这正为汽车创造更多的可能。


    自动驾驶仍以L2为主,智能座舱快速发展


    根据我国对自动驾驶的分级,从功能、责任等方面划分,共有L1-L5五个层级,在市场层面,近年来车企发布的产品仍然以L2级别为主。


    虽然车企们纷纷提到L2+、接近L3等宣传话术,但章弘表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用户将车辆控制权完全交给车辆,仍然有安全上的挑战,而L3级别正是责任划分的重要红线。


    在法规中,如果一辆汽车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那么在发生与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有关的事故时,企业将承担起部分责任。


    过去几年,全球因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而导致事故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明星企业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都曾因为辅助驾驶引发的事故引起争议。


    可以说,自动驾驶在不断发展,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章弘认为,无论是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立与发展,小鹏城市辅助驾驶功能的逐步开放试点这样积极的行动,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遗憾,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可以给我们以信心,后者则让我们警醒并进行改进。


    智能化另一种展现部分——智能座舱则有较快的发展。


    过去的汽车座舱,基本功能只有收音机、USB接口播放广播、音乐。如今的智能座舱,不仅可以支持如同手机一般的丰富体验,更能为汽车赋予更多联系万物的功能。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U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在2022年7月曾表示,今天的智能汽车跟10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非常像,相似度90%以上。而现在,汽车与手机的互联、互操作,也成为智能座舱的一大特色。在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的AITO问界M5EV上,支持HarmonyOS(鸿蒙系统)的手机终端应用能够无缝上车、实现车机界面平行视界横屏窗口布局显示,实现手机生态与车机生态融合共享,还支持手机车机硬件相互调用功能,多种交互布局覆盖。


    此外,目前大量智能汽车已经拥有了软件应用、接打电话、与互联网充分交融的功能。同时,智能汽车还可以检测人体健康、协助人类驾驶、帮助车主消费购物、控制家中电子电气设备等等。


    汽车将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三空间”,这曾被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等一众车企高层提及。小鹏第三款产品P5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在车内观影、睡眠的更多客观条件。


    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基础上,车路协同也是整个社会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尝试。


    正如陈清泰所说,最终造福人民的,是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融合。


    而如何将汽车、城市交通相融合,也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尝试。过去的我们只能通过广播了解道路拥堵与否的情况,而今在地图、辅助驾驶等功能的支持下,我们甚至可以知道下一个红绿灯还有多少秒会改变颜色,并预先对车辆状态进行操作。


    智能汽车的现在与未来,也在挑战中充满了希望。


    2021年1月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发布。计划到2025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2021年5月


    工信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


    2021年8月


    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2021年10月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发布。


    2022年1月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布,探索丰富无人机、无人车等城市配送应用场景,发展自动驾驶货运服务。


    2022年3月


    《“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发布,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2022年3月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发布。促进道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在道路货运、城市配送、城市公交的推广应用。


    2022年4月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发布,北京开放国内首个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


    2022年7月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发布,是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


    2022年8月


    全无人驾驶商业化政策落地武汉、重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白昊天许诺

    2022-09-21
  • 换个角度看山水:地学旅游为桂林旅游业态提供新模式

    图为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地学旅游分展区开幕式。杨宗盛摄


    中新网桂林9月20日电(杨宗盛蒋丰慧)9月20日,以“地学+旅游”为主题的地学旅游分展区在桂林开幕,这是此展首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期间举办。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是一座拥有丰富地学旅游资源的城市,喀斯特地貌分布全境、泥盆纪和石炭纪化石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通过视频致辞称,桂林是地学科普、科研、自然景观资源的世界级宝库,对打造国际地学旅游名城和博物馆城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9月19日至21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市举办,地学旅游分展区作为广西区首次以地学旅游新业态为主题开展的旅游展会,从地学角度讲好桂林故事,推动桂林地学旅游产业发展,将为旅游业态提供新模式、新方案、新经验,让地学旅游成为推动中国—东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地学旅游分展区活动包括开幕式,桂林地学旅游线路合作项目签约,天目地学旅游论坛,换个角度看山水—桂林地学旅游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桂林地学产业展览,桂林地学研学旅游系列线路体验活动。


    据悉,作为202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地学旅游分展区执行单位的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基地),拥有矿标、矿晶等各类藏品2万多件,展厅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古生物化石和矿物晶体为实物载体,将地学知识与研学实践有机结合,用化石讲述生命演化历程,用矿物晶体讲述地球环境变迁,开展一系列地学旅游主题活动,实现“学”“玩”“研”“游”有效结合,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宇宙、地球,了解地学在人类生活、矿产资源、生命演化、环境保护、国防科技中的科普知识,爱护地球、珍爱生命。


    地学旅游是新兴的文化旅游业态,也将为桂林旅游发展提供新方向、新对策。推动地学旅游融合发展,发挥地学旅游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特色作用,让地学旅游成为桂林旅游发展新业态,将为桂林旅游转型升级提供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赋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赋能中国—东盟旅游经济新发展。(完)

    2022-09-21
  • 坐上邮轮去旅行 邮轮业迈向高品质发展

    游客在邮轮甲板上眺望。


    乘坐一艘邮轮,仿佛入住一座航行中的星级酒店,在欣赏沿途风景之余,可以在船上游泳、桑拿、玩球、狂欢,或站在甲板上看日出日落,听海鸟啼鸣,任咸湿的海风吹过脸颊……“邮轮即是目的地”,这是邮轮游带给人们的独特体验。


    中国2016年成为世界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邮轮载客量在2020年大幅下降。2021年,世界各大邮轮集团逐步恢复运营,今年夏天,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邮轮旅游,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独特环球游


    与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环游世界相比,邮轮因航线风光独特、能在漫长的旅途中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娱乐服务而受到欢迎。


    与直抵目的地的旅游不同,邮轮游的魅力在途中。漫长的海上航行中,时间放慢,旅人的心情也随之放松。早上,坐在船尾享受海风中的早餐,欣赏沿途风光。累了,躺在甲板上睡一觉,也可以在邮轮上游泳、攀岩、蒸桑拿、打球、看电影,甚至感受甲板跳伞、甲板冲浪等运动。傍晚,沐浴在落日里品一杯美酒,远望橙色的太阳掉入海平面……


    中国在上海、天津、青岛、厦门、三亚等地设有诸多邮轮母港,大连、天津、青岛、上海、舟山、厦门、深圳、广州、海口、三亚、北海、防城港等港口都具备接待全球最大邮轮的能力。2006年,欧洲最大的歌诗达邮轮公司首次开启以中国为母港运营的国际邮轮航线,此后越来越多的国际邮轮公司进驻中国。从中国母港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短线旅行,成为游客们节假日出行的广泛选择。


    2015年,歌诗达公司的“大西洋号”从上海母港出发,途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经过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绕地球整整一圈,成为首条以上海港为起点的环球邮轮航线,远航的中国旅人自此可以从家门口出发,完成如麦哲伦一般的环球航行。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旅游与会展系教授孙晓东认为,中国远洋邮轮的基础设施港口建设已经趋于成熟,周边乃至国际航线的布局完备。


    从中国母港出发或是经停的远洋邮轮,在2019年以前仍由外资生产。2019年,第一艘中国国产大型邮轮开工,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上海外高桥船厂开工建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中资邮轮加入到国际邮轮航线中。


    内河航线旺


    受疫情影响,人们在中国旅游网站上预订的船票多为内河或沿海的经典航线,如重庆—宜昌的三峡航线、海南海峡的西沙航线、厦门—舟山的沿海航线。


    内河旅游客船与远洋邮轮的航期、航线和船体都有所不同。邮轮的航行线路长,通常跨国跨海,航期也固定,载客量可达到2000人以上。而内河航线中行走的旅游客船船体大多在150米宽以内,主要负责短期游、近海游和内河游。


    53岁的杨玉群退休后,逐渐爱上“说走就走”的独自旅行。去年6月,她乘坐探索号,从重庆到宜昌,体验了一次五天四晚的水上经典三峡航线:在三峡之巅品香槟,去丰都鬼城跨过奈何桥,观赏烽烟三国表演,乘船通过三峡大坝的五级闸门。她在船上放飞了人生中第一只风筝,还结识了不少和她一样独自出游的女性朋友。


    何磊经营着一家邮轮公司。他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推出的外宾入境接待旅游线路中,一条便是长江三峡。因初期面向国际市场接待游客,内河旅游客船的船体参考国际标准不断迭代,配备了阳台、独立卫浴,安装电梯,并且引入“头等舱、一等舱”的设计理念,还结合欧洲内河造船工艺,在船上搭建了酒吧、影院、游泳池等娱乐设施。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航道拓宽,旅游客船船体从最初的70多米增加至近150米,在全球内河领域达到最优标准。


    自2006年邮轮市场起步以来,中国邮轮旅客运输量逐年增长,为适应市场需求,今后将有更多国内旅游客船精品航线问世。据五部委的《实施意见》透露,未来重点推进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水上旅游资源开发。


    迈向高品质


    中国邮轮旅游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瑞红认为,当下邮轮旅游培育时间短,产业链不够健全,尚处于产业链低端水平。在欧美邮轮市场加速复苏、中国邮轮市场全面暂停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中国在邮轮游船游艇装备设计建造、产业供应链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差距。


    中国邮轮业如何消除差距,迈向高品质发展?孙瑞红认为,一是增强邮轮游船游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加强邮轮游船游艇疫情防控和运营安全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对本土邮轮的支持力度,提升邮轮建造、运营及配套企业集聚度;三是加快推进邮轮游船游艇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邮轮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邮轮港口服务功能,推动邮轮港口资源要素集聚发展,建设区域性邮轮物资供应配送中心。(解亦鸿)

    2022-09-20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加速推进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王政)记者近日从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6月底,智能网联汽车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


    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作用,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目前,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车规级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测试应用加速推进。截至6月底,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

    2022-09-20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第二批支持政策发布

    2020年两省一市政府出台的对示范区第一批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怎样?今年第二批政策相较于第一批,有哪些新的亮点?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对外发布。


    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执委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2020年两省一市政府出台的第一批支持政策共22条。两省一市又将这些条文分解为45项具体任务。目前,第一批支持政策中明确的设立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财政专项资金、跨省中职招生和跨省中高职贯通、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举办高级别的跨域体育赛事等45项具体任务已经基本落地,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


    这次推出的第二批支持政策,在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上,与第一批支持政策一脉相承,同时又有新亮点。


    更加注重先行先试。长三角区域范围广,一些创新举措和改革事项需要先行试点,成熟后再稳步推开。示范区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既在探索创新和改革集成方面责无旁贷,也具备先行先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第二批支持政策推出的一些试点类政策,如推动长三角碳普惠机制联建工作在示范区先行先试等,就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长三角更大范围放大改革效应。


    更加注重资源导入。示范区建设需要凝聚更多高端要素、优质主体踊跃参与、积极赋能。在构建更大范围区域一体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等方面,第二批支持政策有不少亮点,特别是推动国内外大院名校与示范区合作共建高端创新载体,加快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示范区内建设布局等政策内容,将实质性助力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跑出加速度。


    更加注重机制保障。加快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第二批支持政策从回应市场主体和群众对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完善机制保障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将从跨两省通办、跨省联动、要素保障、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政策协同的支撑效应。


    更加注重标准统一。统一标准,是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对一体化发展成效的检验。第二批支持政策对示范区有关领域高频、急需事项的标准建设作出了规定。如结合地域特点和管理实际,允许电动自行车跨省临时通行免于注册登记。华源说,这件事看上去不大,但示范区居民跨域走亲访友、通勤出行的量很大,看似很小的突破就能让人民群众有较大的获得感,这也是各方共同推动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2022-09-19
  • 厦门:“三链融合”促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省重点产业项目——海沧半导体产业基地投入运营,云天半导体、中科四合等业界多家知名企业已进驻装修施工。海沧半导体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是国内少有的成规模集成电路中试厂房园区。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厦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厦门海沧区积极探索“产业链”优化布局、“金融链”强化支撑、“创新链”激发势能的“三链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基地。


    “产业链”优化布局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硬道理。


    海沧区出台了一系列引才、留才的相关政策:人才可享受安家补助、创业就业贡献奖励、住房保障等政策;企业可享受引才奖励、猎头费用补贴、在职教育学费补助、新引进人才培养经费补助、员工薪酬补贴、企业购房补助奖励、产业奖学金政府补贴、爱才重才先进单位评选表彰等政策;为解决随迁子女上学问题,海沧信息产业园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开展合作办学,成立集成电路“专班”。


    近年来,海沧区累计集聚产业人才3000多人,集成电路企业50家,项目总投资超35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在“乘风破浪”的同时也兼具“精耕细作”。海沧区始终坚持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链”布局:坚持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及重点应用领域,通过产业链布局的长期思维,深耕细分领域,着力打造竞争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重点攻坚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装测试(载板)、产品导向特色工艺(MEMS、功率器件)等领域。


    面向未来,海沧区将持续重点推动现有存量企业加快提质增效,同时围绕以产品为导向的特色工艺技术路线,力争再引进一批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项目,重点以先进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材料与装备等为主,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支撑带动5G、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物联网和光通信等新兴市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金融链”强化支撑


    近日,知名半导体上市公司士兰微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士兰明镓已启动化合物半导体第二期建设,拟建设一条6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建设周期3年,最终将达到年产14.4万片6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的产能。


    近年来,厦门海沧区坚持精准化招商,强化“金融链”支撑:注重政府资源与市场手段、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组建区属国有集成电路产业招商投资平台,坚持精准招商、专业招商,通过招商、投资、并购、科技项目孵化等方式不断做大产业,进而探索出地方政府投资半导体兼具产业培育和财务收益的“海沧模式”。


    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作为支撑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业团队,通过资本引导,在细分领域深耕。目前,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已实现了从“零基础”到近百亿元产值规模、带动相关投资近百亿元的“双百亿”飞跃。士兰微、通富、云天、安捷利美维等一批制造业企业和3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蓬勃发展。


    为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海沧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从“坐等上门”到“提前介入”,企业增资扩产审批办理跑出“新速度”,让企业“省时、省钱、又省心”。


    厦门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海沧分局局长赵珂介绍,企业在增资扩产审批环节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企业能否增容;增容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建设方案是否满足“双控指标”要求等。为避免正式审批时退回整改,节约企业开工成本,他们根据以往企业常遇到的问题及过往经验,在项目收集报送材料时期提前介入,采取“模拟审批”的形式为其“排雷把关”。


    今年3月15日,海沧宏发工业园续建项目的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式获批,然而,就在当天,该项目的图纸刚刚设计完毕。据悉,如此高效的审批正是得益于审批人员的提前介入,对报批材料实行“情景模拟审批”,确保进入正式审批环节百分之百合格。


    “创新链”激发势能


    厦门海沧区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自主,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努力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对此,海沧区在谋划集成电路发展之初,坚持开放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持续搭建专业平台,集聚了一流行业技术资源。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共建产业合作(海沧)基地,获批国家级专业资本集聚型集成电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载体,还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共建EDA公共设计服务平台,与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共建嵌入式处理器与SOC设计服务平台等。


    经过多年的积累,海沧区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雄厚,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富微电高效完成显示驱动封装产业链布局,核心产品金凸块生产线大部分设备和原材料为国产,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士兰微电子12英寸芯片生产线从签约到投产仅耗时24个月,产能释放后将缓解国内功率半导体元器件产能紧缺状况;云天半导体是目前全球率先具备低成本规模化量产玻璃通孔(TGV)技术的代工企业;开元通信推出的体声波滤波器品牌“矽力豹”以及国产首颗高性能BAW滤波器产品,实现了国内芯片厂商在5GBAW滤波器的首次突破……海沧正在半导体国产化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2022-09-19
  • 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陕西剑指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日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9亿人次,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意见》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促进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开放水平、优化设施和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了20条举措,部署了未来陕西文旅产业的发展任务。

    与此同时,陕西还公布了200余个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除了省级主抓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市场前景良好的20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外,其余项目都按期分解到了各市省属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

    20条措施

    近年来,陕西省强力推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和合共生的发展业态,培育了以城墙、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昆明池、永兴坊、回民街、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等为代表的一批成熟的主题性、区域性文化品牌,在拉动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上,彰显着不可替代的城市文化价值。

    为了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意见》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促进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开放水平、优化设施和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了20条举措,对打造陕西万亿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分类施策、实现路径进行设定。

    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方面,《意见》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四廊三区”发展新格局,打造关中综合文化产业带、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产业带、陕南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产业带。支持西安都市圈建设,发展主题鲜明、业态丰富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新增10个国家级、5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0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50个文化创意街区。

    同时,打造文化旅游重点产业链,按照“扩大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做强做大‘链主’企业,加快发展链条企业,提升配套能力,优化产业生态”思路,制定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重点产业链。提升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制定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一县一策”支持县域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创建10个省级文化旅游名县、4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方面,《意见》提出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做大做强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三条举措。其中,在壮大市场主体规模方面,要求招引一批领军企业、总部企业、新型文旅企业;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培育一批平台型、科技型企业集团,孵化一批“瞪羚企业”,新增一批上市挂牌企业等举措。

    在促进融合发展方面,《意见》提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立省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验区机制,推进“一市一品”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创建1~2个国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推进“文旅+”“+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工业、科技、教育、体育、交通、水利、农业、林业、金融等深度融合,支持文化旅游企业融合工业制造、商品交易、科普教育、文化美学等多元素,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体验性、参与性、交互性的文化旅游业态。

    此外,《意见》还提出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开放水平、优化设施和服务等任务举措。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还将重要任务细化,将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且确定了每项重要任务的主要内容,明确了任务的牵头部门和相关配合单位。

    200余个重点项目

    记者了解到,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是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主要任务之一。

    《意见》要求,制定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项目推进长效机制,省级主抓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市场前景良好的20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市县加大对入库项目支持力度。紧盯重点产业链,有效利用省级重点经贸合作活动,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一企一策”支持重大项目落地。

    同时,陕西省还公布了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分为省级重点项目和一期、二期重点项目。

    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包括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系列公建项目、未央宫遗址公园提升项目等,总计20个项目,投资额878.15亿元。

    一、二期重点项目都分解到各市和省属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一期为110个项目,投资额总计为962.21亿元,二期为88个项目,投资总额为699.56亿元。

    一期重点项目中,西安市项目最多,达到了21个,总投资额为300.56亿元。汉中市次之,13个项目,投资额也达到了155.24亿元。此外,商洛、渭南、咸阳、铜川、延安、榆林、安康、韩城等市都有项目安排。

    一期部属省属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7个项目,投资额24.62亿元,包括陕西广电眼界视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的丝路文创基地项目、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陕旅”项目、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照金康养冰雪运动小镇等。

    相比于一期重点项目,二期重点项目中,省属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项目比重很大,共有22个项目,投资额214.59亿元,包括西部影视产业聚集区、中国航空航天文旅博览园、长安画派数字博物馆等项目。

    2022-09-17
  • 我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国家统计局今天(9月15日)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2013—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水平。


    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不断攀升,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40万家,工业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首次突破20万亿元,2018年突破30万亿元,2021年达37.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6%。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达28.5%,较2012年提升6.2个百分点,在全球工业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2-09-16
  • 强化区域联动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今天(9月15日),国新办举行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状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着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强化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











    同时,发布会公布,我国将于9月18日至20日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聚焦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共谋合作发展。

    2022-09-16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