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本报北京9月1日电(记者杜海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分项指数变化显示,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继续下降,消费品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1至4.4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分别为2.8和0.6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8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表明支持经济回升的力量开始趋强。订单类指数有所回升,表明市场需求开始回暖;采购量、进口量、价格类等指数回升,表明企业生产展现恢复态势,对未来的预期开始转好。要科学全面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松懈地落实好助企纾困、应对三重压力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企业生产持稳运行,市场供给相对稳定。8月份,尽管高温天气和疫情散发给部分地区生产作业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恢复,制造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生产指数为49.8%,与上月持平。进入三季度后,生产稳定也带动了原料端和就业端运行有所回稳,8月采购量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9.2%和48.9%,都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2022-09-05
  • 2022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休闲度假活力旺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在阿尔山旅游度假大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度假产业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当前休闲度假已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多样化的旅游度假体系正在稳步建立,呈现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特征。



    《报告》显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带薪休假成为人们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的主要时间选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获取休闲度假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家人朋友进行休闲度假已成为常态,这也是提升家庭凝聚力和稳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气候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是选择休闲度假的主要因素。滨水休闲、生态康养等是主要的休闲度假方式,湖泊型、滨海型、温泉型、山地和森林型、草原型目的地占比较高。《报告》显示,人们对休闲度假型旅游感知较为正面,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休闲度假型旅游是值得的,满意度较高。不过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性价比和服务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各类设施不完善,产品类型单一,是休闲度假型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度假区在旅游产品供给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等方面形成了较大规模,而且对整个旅游度假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旅游度假区早期更多是空间概念,而现在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性消费场景。

    目前,旅游度假类型更加多样,产品开发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文化体验。近两年,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受到欢迎。各地开发了一批相应的微度假和周边度假产品,如自驾游、房车营地、郊野游和乡村度假等。

    《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休闲度假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内涵。疫情虽对远程休闲度假造成一定冲击,但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新时期旅游度假发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引领、科技赋能、绿色发展。(赵珊)

    2022-09-02
  • 大干快上羊草产业,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5个战略定位,也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总方向、大布局。


    这其中,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都离不开一个字:草!

    道理很简单:生态修复、生态治理需要草,乳肉绒毛产业发展需要草。可是,内蒙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草,又有什么样的草能够满足内蒙古的需求?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迅速解开的“结”。

    6月17日至19日,孙绍骋在呼伦贝尔调研时表示,没有什么事情比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更重要的了,一定要守护好这方绿色宝地。对像羊草扩繁这样有益无害、一举多得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大干快上”,争取早见成效。

    羊草,这个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名字,就此引发广泛关注。

    羊草究竟是什么草?羊草扩繁在内蒙古进展得怎么样?羊草能否挑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大梁”?内蒙古的羊草产业应该如何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进行了深入采访、调研,与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

    有品质有营养有强烈需求羊草蕴含“大能量”

    据自治区林草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羊草是专指禾本科赖草属的一个物种,别名“碱草”,属于一等优质饲草,有“禾草之王”的美誉,是内蒙古天然打草场的当家草种,具有抗寒、耐盐碱、耐瘠薄、耐牧等特性,在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广为分布。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羊草列入其中。作为我国唯一出口的优质乡土草,羊草苗期粗蛋白含量可达20%以上,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抓膘育肥的重要牧草。不只是羊的“心头之好”,还广受牛、马、驴、鹅、兔、鱼的喜爱。

    羊草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发达的横走根茎,穿透拓展能力强,能够形成强大密集的根网结构,盘结固持土壤,全年覆盖土表,减少土壤颗粒和营养流失。被牧区群众形容为“第一年一根针,第二年一条线,第三年一大片”。

    羊草寿命极长,一次播种成功可生存几十年,甚至达50年以上。羊草的这些特点,在水土流失控制、沙地治理、退化草原修复、盐碱地治理、毒害草治理、羊草草原景观重建、矿区生态修复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生态价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羊草草原,面积约1.63亿亩,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问题,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对羊草草种需求量很大,仅靠天然草原采种远远不能满足,迫切需要加强羊草种选育、扩繁、储备和推广利用。

    内蒙古也是中国最适宜种植羊草的区域,羊草是内蒙古东部草原生长的乡土草种,最佳适生区面积居全国首位,约为10.86亿亩。发展羊草人工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也是内蒙古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自治区农牧业厅饲料饲草处负责人巴特尔告诉记者,作为优质牧草,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羊草种植,加快羊草扩繁,可以有效解决天然草原羊草纯度不够、品质不高的问题,对于增加饲草产量、改善饲草结构、支撑牛羊养殖数量扩张,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利用优质乡土草种进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国家林草局《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原则上要使用乡土草种。利用羊草进行草地生态修复和人工草地建设,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有效解决进口品种适应性差、成本高的问题,防止有害物种侵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内蒙古羊草优质品种少,种源严重不足,种子产量低、成本高、繁殖系数低;政策支持推动不够,企业和农牧民种植羊草积极性不高;产销用一体的羊草产业化体系有待培育,短期内迅速扩张面临市场约束。

    另一方面,目前内蒙古优质饲草50%—60%依赖进口、饲草种子60%—70%也从国外购买,供需矛盾紧张、国际贸易摩擦使优质牧草种子和干草的国际贸易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草种业已成为阻碍内蒙古草业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伤”,羊草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发展羊草种业刻不容缓。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羊草首次写入国家林草局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羊草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新机遇。

    有专家预测,当下,羊草事业已经进入大发展时代,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发展羊草科技创新和产业的热潮,羊草有望在全国草业领域率先出大成果、出大品牌、出大效益。

    有实践有支撑有科技保障羊草能做“大文章”

    “我种羊草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今年的纯收入能达到六七百万元,我有信心继续干下去!”电话里,人在北京的种草大户杜永滨言语间难掩兴奋。

    记者来到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的中科羊草基地探访时了解到,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公社团队合作种植中科羊草,规划建成全国最大的中科羊草种子繁育基地,打造全国首个“羊草小镇”。

    在这样的背景和机缘下,杜永滨成为当地首批羊草种植户。他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在小街基镇种植了5000亩中科羊草,经过4年的发展,已进入丰产期。

    在“羊草小镇”,不仅是像杜永滨这样的“草老板”越来越看好羊草产业,当地老百姓也纷纷加入其中。如今,这个科尔沁草原上的“羊草小镇”已经汇集了28家来自北京、陕西、天津、内蒙古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种植企业。据了解,目前全国中科羊草12万亩原种繁育基地中,开鲁县小街基镇面积达5万亩,成为全国中科羊草原种繁育基地面积最大的区域。

    开鲁县小街基镇镇长苑庆飞用“人来了,地绿了,钱挣了”这几个词来形容小街基镇这几年发生的变化。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是:“十四五”期间,在已有5万亩的基础上,把目标锁定在建设高标准中科羊草种子繁育基地15万亩。

    与此同时,小街基镇走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之路,开启了以中科羊草团队为科技支撑,以京都农业等企业为种植龙头,由科塔中科羊草种业订单回收草种,由多家企业进行优质饲草料加工和销售,由镇办企业基兴公司、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提供产业化落地全方位服务的全产业链模式,“科研+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羊草产业发展“小街基模式”呼之欲出。

    当开鲁县的羊草种植大户杜永滨可以松一口气时,呼伦贝尔市的赵强却更忙了!

    这几天,内蒙古苍润草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和他的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从别处调用专业联合收割机赶来作业,他3年前种下的3000亩中科羊草已经进入达产期,秋风里草浪翻滚,赵强获得感满满。

    在赵强看来,大力发展羊草产业的时代到来了,要抓住当今的好机遇,像种庄稼一样种羊草,“大干快上”。他踌躇满志地筹划未来的羊草业发展蓝图:在陈巴尔虎旗建设生态修复种子基地,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建设牧草种子基地,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建设高标准羊草良种基地。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程利告诉记者,呼伦贝尔市土地广阔,是羊草的适生区,已确定了羊草产业发展的“十百千”工程:在现有1.12万亩草种基地的基础上,建设10万亩草种基地,保证羊草种子供应;建设100万亩人工饲草基地,让1000万亩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休养生息。

    他认为,建设羊草草籽繁育基地对呼伦贝尔意义重大:可以满足大规模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的草种需要;羊草粗蛋白含量高,用于人工草地建设能减轻天然草原压力,缓解草畜矛盾;人工种草能大幅度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广大科技工作者也加快步伐,全力研发羊草新品种。就在前不久,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6个“中草系列”羊草新品种在内蒙古培育成功。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主任武自念介绍,经过10多年探索研究,他们研发的羊草品种基本解决了羊草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的“三低”问题,发芽率平均在80%以上,种子产量平均每亩35斤以上。目前已在鄂托克旗、锡林浩特市、扎赉特旗等地牧场多有种植,“育繁推”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

    据自治区相关部门测算,经过努力,如果全区将人工羊草种植发展到500万亩,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可以支撑年增加200多万个羊单位的牲畜饲养量。

    有困难有对策有坚定信心羊草需要“大谋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对羊草产业的发展既有强烈的愿望,也有各自相对具体的思考。

    小街基镇和羊草种植户提出,羊草种植对水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前3年,要有井浇条件。当地希望在用水指标上给予倾斜——在草种基地建设的前3年,允许在天然草地打井、上电,开采浅层地下水;待3年羊草长大后再行封井、断电。

    一些种植户反映,羊草种子繁育和人工种草,前两年都没啥效益,第三年收益也不多,希望参照对苜蓿、燕麦及农作物等种植的奖补政策,对羊草种植进行3年补贴。

    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布和敖斯提出,羊草加工、仓储设施需要使用土地,但办理相关用地手续面临着很多困难。希望上级部门本着有利于羊草产业发展的宗旨,在羊草产业土地使用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主任巴达拉呼认为,推进羊草产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羊草种子的生产和供应,要防止优质羊草种子被垄断经营。羊草种子要走向市场化,要让种草人买得上、种得起,为羊草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程利说,呼伦贝尔发展人工草地,要考虑好在哪儿种,种多少,人工草地产出的草往哪儿卖?这些都要统筹考虑,要尽可能把羊草的产业链拉长。

    陈巴尔虎旗副旗长谢子明建议,陈巴尔虎旗有部分天然草场严重退化,如果把这部分天然草场转换为人工草地或饲料地,通过种植羊草进行生态重建,这样既可以实现生态修复,也为羊草产业腾挪出发展空间。

    对于内蒙古羊草产业如何发展,专家学者们也有着自己的看法,纷纷为内蒙古羊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主任武自念建言:应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建议设立羊草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市场为主体,加大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种子生产、推广水平;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羊草新品种权,社会无偿使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羊草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公社告诉记者,各地发展羊草产业,首先要规划先行,可以请专业团队做好规划。当地能不能种羊草,要看土地、降水是不是适合,资金能不能跟上,这些因素都要想明白;各地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一哄而上。

    在前不久自治区农牧厅和自治区林草局联合召开的羊草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视频参会的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则建议:应该确立羊草为内蒙古半干旱区第一牧草或第一乡土草的地位,尽快解决羊草产业发展机制和体制的问题;由内蒙古牵头组建全国羊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及相关的专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体系,形成羊草产业联合发展的大格局。同时,在羊草产业发展中要做好“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的”三不争大文章。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无论是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还是业内人士、种植户,虽然对于羊草产业发展有各自的理解,但大力推进羊草产业发展,让羊草像奶业一样,成为内蒙古草业品牌,已经是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不久前,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羊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

    ——积极推进,尽快把推进羊草产业化发展提上日程,坚持能快就不要慢,积极支持羊草产业发展。针对制约羊草产业快速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制定推进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多方努力、多措并举,为加快羊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压紧压实有关部门,重点盟市的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确保加快羊草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见行见效。

    ——循序渐进,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全区统筹、规划先行,对全区羊草产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明确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明确各个时期重点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按规划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上。

    ——加快重点人工羊草基地建设和羊草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培育。优先支持目前已形成一定基础、发展前景较好的草种育繁地区扩大规模,探索羊草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要大力支持羊草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应用推广。认真组织好实施好“羊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揭榜挂帅”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重点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羊草种质资源研究,研发出更多更优质的羊草新品种,为促进羊草产业化发展、保障国家草种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个利好的消息传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把羊草作为草原生态修复的重点乡土草种扶持发展,正在推进乡土草种生态修复的试点,探索通过代表性乡土草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的技术模式。

    同时,由内蒙古牧草产业发展协会主办的中国·内蒙古第四届牧草产业大会于8月25日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开幕,大会以“立草为业·振兴乡村”为主题,围绕现代饲草产业体系、草原畜牧业与草原生态协调发展、草牧新技术转化机制体制等重大课题展开对话和探讨。

    内蒙古的羊草产业,小荷才露尖尖角;羊草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022-09-01
  • 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关键配套标准、持续推动其他配套标准制修订,以标准支撑和规范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提升。



    《通知》要求,重点修订新建机组的设计供电煤耗门槛要求、对应的负荷率基准,以及现役机组的运行供电煤耗要求、对应的修正方式等。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在2023年底前完成。《通知》还提出,依托“三改联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将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遴选并严格控制示范项目数量,并于项目投运1年后组织验收。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可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3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

    2022-08-31
  • 氢“驱”未来 逐梦远航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制氢加氢储氢一体化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他们穿梭奔忙在工地,场面壮观好不热闹。


    “制氢厂房基础建设已经完工,电解槽等设备已入场,正在进行消防水池、泵房、加氢站房等配套设施建设。从4月30日开工到现在,项目一期的工程进度已经达到90%,很快即可建成。”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内蒙古伊政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对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总体项目制氢能力为每小时10000立方米,加氢能力为每天2000公斤,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满足约600辆重卡用氢需求,依托不远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未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绿氢,可进一步降低用氢成本。

    据统计,鄂尔多斯市从事煤炭中短途运输车辆18万辆、工程卡车15万辆,仅鄂尔多斯地区牌照的重型运输车辆就有2.1万辆,氢能重卡在煤炭短倒运输中发展潜力巨大。

    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总经理巴特尔说:“近期,还将有至少20辆氢能短倒运输重卡投入运行。未来5年内,我们将推广替换新能源汽车1.3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重卡5500辆,换电重卡7500辆。”

    重卡汽车是很多人眼中的“污染大户”,但跑了20多年运输的张艳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开上不用烧油的重卡汽车。

    张艳和是内蒙古圣圆钢联新能源运营有限公司氢能源车车队的驾驶员,此时,他正开着公司配备的氢能重卡,将国电察哈素煤矿的煤炭运往位于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图塔村的铁路集运站,全程52公里。

    像这样的路,张艳和一天要走两趟。随着夏季用煤用电高峰临近,各地煤炭需求量增大,这些煤炭将通过“公转铁”的方式,从圣圆巴图塔集运站装车发往黄骅港、天津港等地。

    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装配车间生产工段长陈杨介绍说:“氢能重卡背后的绿色奥秘,在于重卡‘吃’的是氢,‘排’的是水。与传统重卡相比,氢能重卡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硫以及颗粒物,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

    产业脱碳需“氢”力“氢”为,氢能重卡跑起来,氢能产业链起来,生态环境好起来,示范标杆立起来,这是鄂尔多斯践行现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体现。

    碳达峰、碳中和是目标,更是动力。鄂尔多斯市有力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为现代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鄂尔多斯力量。

    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如今,鄂尔多斯共有5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通过自治区评审,总投资123.3亿元,规划建设161.95万千瓦光伏、风电电站,年制氢能力4.13万吨,并配建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已开工4项,其中: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项目总投资28.3亿元,已完成投资1.1亿元;达拉特旗光储氢车零碳生态链项目总投资39.8亿元,已完成投资1亿元;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光伏制氢项目总投资15.6亿元,已完成投资800万元;鄂托克前旗光伏电站及氢能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已完成投资800万元;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项目总投资25.8亿元,力争10月底前开工。另外,鄂尔多斯与清华大学合作启动零碳智慧制氢示范项目,实施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电堆生产等7个氢能装备制造项目,年内投放氢燃料电池汽车250辆左右。

    当前,氢能赛道已然开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鄂尔多斯正站在行业风口的氢能产业,能更加明晰地勾勒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实现更大的技术突破与更加广泛的场景应用,氢“驱”未来,逐梦远航。(记者王玉琢)

    2022-08-30
  •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举办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8日电(富丽娟、实习生白虎桭)8月27日下午,“发展绿色氢能共创低碳生活”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举办。







    本次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主办,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承办。论坛以“发展绿色氢能共创低碳生活”为主题,







    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在致辞时表示,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多重要求下,高质量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既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一项重大责任,也是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一个重大机遇。发展氢能产业,内蒙古绿电优势、电网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突出,全区绿氢化工需求、重卡替代需求、全氢冶炼需求大,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巨大的应用场景。除了替代传统能源燃料,内蒙古正在致力创造氢能替代传统工业原料的全新场景,这种变革将会推动工业产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开启一个崭新的“氢纪元”。内蒙古将围绕“四个突出”全力培育壮大氢能产业,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上游的科研创新和装备制造,中游的新能源发电制氢,下游的绿氨、绿甲醇制备和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应用;突出市场主导,不搞政府补贴,在市场化运行中统一行业标准、运营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以联盟为主体共建共赢、互动互促;突出要素本地化,推行本地采购、本地融资、本地服务和本地科研,支持企业将区域、功能、研发等总部落户内蒙古;突出金融支持,采取市场+技术+资本、融资+融智等方式,为氢能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对氢能融资业务快报、快审、快贷,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氢能企业安心投入研发、扩大生产,推动氢能产业链企业上市,加快进入资本市场,在祖国北方打造一个氢能投资新蓝海、产业发展新高地。







    千古敕勒川,再谱氢能歌。此次论坛的举办,既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及“两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政银企深化合作、携手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营造氢能良好生态、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打造完备的氢能产业链、加快全区氢能产业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2-08-29
  • 促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

    促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发挥其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烹饪一顿丰盛的美食,享受一下精彩的家庭影院,甚至只是简单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都能让人远离家门外的喧嚣、放松身心。高质量的家居产品和服务,能让居家体验变得更加舒适、惬意。


    近日,四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为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下,家居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很多家庭更换了环保家具、用上了智能家电。但家居产业也面临重点行业创新引领不足、质量精细化水平不高、智能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不少消费者反映家具市场环保认证问题多、“绿色家具”不绿色、“智慧家居”不智能等问题。百姓生活中还有很多家居消费需求,特别是高品质家居消费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以优质供给引领家居消费。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升家居产品质量要从标准抓起。相关部门要鼓励制定快速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家居领域团体标准,支持重点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一方面增强企业执行标准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要为家居行业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应用推广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震慑不法企业,加强家居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推动家用电器、家具行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将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认证要求的劣质家居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


    以细分供给满足家居消费。目前,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供给体系需要及时调整。家居产业供给也应进一步配适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消费需求,提高供需契合度。比如,围绕健康消费需求和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推动适老化家电家具、健康电器、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应用。拓展三、四线城市家居消费市场,支持企业结合线上线下、AI赋能和深度体验等场景构建,创新营销模式,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促进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市场开发个性化、定制化、健康化智能绿色家电产品,通过新零售、农村电商等方式推动渠道和市场下沉,开展促销让利、以旧换新、以换代弃等活动,完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促进农村居民升级消费。


    如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遮风避雨,而是有了健康、便捷、智能等更高的要求。促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发挥其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林丽鹂)

    2022-08-25
  • 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讲述各自“出海”故事

    不久前公布的外贸进出口“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规模达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传递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积极信号。面对挑战,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批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探索道路。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出海”故事。


    水下机器人“游”向海外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情节。”拿着一台笔记本大小的水下助推器,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之蓝公司”)创始人魏建仓向记者介绍,“这款设备不仅可以水下调速,还能外挂智能手机和运动相机,满足消费者的水下摄影需求。如果喜欢冲浪,还可以把它安装在充气浮板底部,变身动力浮板。”


    2013年,深之蓝公司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是全球首批面向消费市场的水下智能设备制造企业之一。如今,企业生产的水下助推器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科考、水下安防、打捞救援、水利水电、海上风电、水产养殖等领域,占据该行业近65%的全球市场份额。


    走进深之蓝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深黑色、颇像螺旋桨的设备,正从生产线下线。“最难的就是这个部分。”魏建仓拿起一台设备,“这是消费级产品的水下推进器,也是所有水下无人机器人装备的核心部件。之前,国内和国外同类产品有近半个世纪的代差,现在已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为了解决推进器的可靠控制和完全密封问题,研发初期,团队人员住在公司甚至水池边上。“睡醒不刷牙不洗脸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数据。”就这么“泡”了一年,魏建仓和团队终于推出首款中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推进器。这款体积小、推力大的水下推进器,在相同功率前提下推力比国外同类产品提升了20%以上。


    2019年,深之蓝公司和3家日本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相关产品开始打入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实现了中国水下机器人出口“零”的突破。“原来渔民要了解海里的鱼类信息需要通过潜水员或者水下摄像头,观察时间和工作效率都十分受限。深之蓝公司生产的水下机器人则可以轻松完成这些工作。”一名日方企业代表说。


    随着潜水等水下运动逐渐推广,传统的潜水设备沉、大、贵的缺点逐步显现。为此,深之蓝公司计划在国外市场主推更轻便、更便宜的个人消费级产品,涵盖游泳、潜水、亲子娱乐等领域。


    2017年5月,深之蓝公司发布白鲨MIX水下自游器。被称为第一款“水下平衡车”的白鲨MIX能够以每秒1.5米的速度提供水下前进动力,还可以挂载水下摄影装备。2018年,产品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目前,深之蓝公司推出的水下助推器、动力浮板、水下无人机、智能冲浪板等个人消费级产品,近90%的业绩来自出口。


    医疗小器械切缝更稳定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临床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59岁的国际减重和代谢治疗委员会委员阿米诺·拉莫斯教授正在为一名患者进行胃部微创手术。握在他手中的,是一把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这既是一把刀,也是一根针,可以一边切割,一边缝合。


    半个多小时后,手术成功了。“和常规情况相比,患者出血量减少50%、手术时间缩短20%,患者身体恢复理想,第二天就能进流食了。”拉莫斯兴奋地说,“我的秘诀就是这把来自中国的智能压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


    “我们的第三代吻合器由于内置智能芯片,绿色指示灯亮起才能按动开关,可以将相关流程标准化、刚性化,防止人为误差。”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和医疗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兴华说,针对不同部位的组织厚度,设备还可以“随机应变”,灵活把握切缝方案。


    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风和医疗公司研发生产的吻合器,如今已远销93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在胃肠、肝胆等各类手术中,服务患者近5万名。


    拉莫斯第一次接触风和医疗公司的产品是在2013年,“当时的产品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风和医疗公司副总裁兼海外销售负责人刘天择坦言,产品在率先进军的拉美国家市场份额不到3%。于是,从2013年起,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10%以上用于研发,对标当时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潜心攻关。历时5年研发,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正式在海外上市,标志着企业从学习模仿迈向集成创新,在吻合器制造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它避免了手感带来的不一致性,切割也更加稳定。质量好,价格也具有优势。”拉莫斯对风和医疗公司的第二代产品印象深刻,并在使用后向同行推荐。风和医疗公司第二代产品在巴西的市场份额一路上涨,翻了四五倍。2020年初,公司又在海外市场推出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智能化切割吻合器。


    如今,风和医疗公司在墨西哥和埃及相继成立了微创外科学院,教师从全球和当地同步招聘。学院已开设20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7个国家的学员,累计160多人次。


    让家里的大屏幕更加智能


    通过电视大屏畅享音视频点播、云游戏、体感健身、在线购物、办公会议等各类应用;只需一句口令,即可进入物联网享受多样的云服务……近年来,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曦达公司”)研发的智能电视盒、网络通信产品等终端硬件,以及视频云平台和各类软件服务,联动上下游芯片生产、内容制作、版权保护等供应链企业走出国门,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运营商提供产品和服务。


    “以前海外运营商需要联合四五家供应商,花1年时间才能集成交付音视频系统平台。现在,通过‘云端’部署我们自研的云平台,只需要3个月就能完成交付,稳定性很高,鲜少出现兼容性问题。”华曦达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建一说。2021年,华曦达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80%,2022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120%,盈利水平创新高。


    回顾10余年来的“出海”历程,李建一坦言并不轻松。2010年,紧随全球互联网电视大发展趋势,华曦达公司转型开展OTT互联网智能电视盒产品研发,眼光瞄向海外市场。OTT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智能电视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当时,海外普通家庭用户还是以非智能机顶盒为主,OTT产品尚未成为主流,市场拓展异常艰难。”李建一回忆。经历了多次参展推广和反复产品调试迭代,公司业务逐渐赢得东南亚市场认可,并以此为跳板,向全球市场进军,成为知名国际制造商的重要供应商,并获多家全球知名内容商的合作授权。


    “华曦达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撑力来自不断修炼技术‘内功’。”李建一说,公司正努力将中国音视频、云游戏等应用生态推向海外市场。

    2022-08-24
  • 金融“贷”动内蒙古12条重点产业链开枝散叶

    中电投东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治沙项目一角。


    “真是没有想到现在养奶牛都能办抵押贷款了!”眼瞅着自己的养殖基地日益壮大,万荷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山鹰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近年来,李山鹰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无奈资金不足,无法为自家养殖基地“添丁进口”。今年,当他得知农行推出了“奶牛活体抵押贷”,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金融“贷”动奶牛基地扩容。前不久,他以奶牛活体抵押的方式,从农行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支行顺利拿到了300万元低息贷款。


    现在,李山鹰的奶牛养殖场已拓展到近700只。他底气十足地与伊利集团签订了供应合同,成为其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小小一杯奶一头连着乡村、农户,一头连着消费者,更牵动着产业振兴的动脉。


    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向自治区政府首批确定的现代煤化工、生物制药、稀土、有色金属、风电装备、光伏装备、奶业、肉羊、肉牛、马铃薯、羊绒、新能源12条重点产业链和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重点传统产业链发展提供金融需求,建立供应链金融‘1+N’服务机制(每条产业链确定1家银行为主办行,其他有意愿的银行为辅办行)”,在今年3月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农牧厅、能源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内蒙古银保监局联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链“1+N”金融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响鼓重锤地提出了振兴重点产业链的“金融计划”。


    一石浪起千层激!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确定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浙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为奶业产业链主办行,其他有意愿的银行积极参与,确保奶业产业链能够获得专业化、特色化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实现整条产业链融资总量稳定增长。


    政策指挥棒下,各主办行结合产业链特点,立足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迅速为主办的每一条产业链制定专属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立足“商行+投行”战略,在传统信贷服务的基础上,向金融租赁等集团多元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延伸,积极满足风电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客户融资需求。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聚焦肉牛、肉羊产业链发展,推出“金牛快贷”“金牛兴畜贷”“金牛易融贷”以及“金牛易链贷”4款信贷产品。


    顶层设计指路,“真金白银”落地。


    “我们目前负责建设的敖汉旗敖润苏莫15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总投资6.1亿元,融资需求4.89亿元。建行内蒙古分行为企业批复基本建设贷款4.89亿元,期限13年,贷款用于该光伏治沙项目,目前已成功实现投放3.9亿元。”中电投东北新能源敖汉风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建行内蒙古分行支持中电投东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赤峰市敖汉旗的光伏治沙项目,为践行双碳理念作出生动实践。


    一些金融机构也纷纷为重点产业链企业“量体裁衣”,将资金有效注入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和运转能力。


    交行内蒙古分行为伊利集团下游经销商设计了一款全线上产业链融资产品“伊利经销商快贷”,切实解决了线下融资难题。“从申请到发放仅用半天时间,如果材料完整且符合放款条件,放款时间可缩短至1小时之内,极大提高了提款速度和系统响应效率。同时,产品克服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一家分行做全国’,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普惠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截至7月末,该产品已为伊利集团下游经销商提供2.4亿元授信支持。”交行内蒙古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针对自治区重点乳品行业龙头企业蒙牛集团具体业务,为其“量身定制”了“订单e贷·运费贷”产品。以蒙牛应付承运商运费为主要还款来源,为获得蒙牛推荐的小微物流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累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419万元,利率仅为3.9%。


    “‘一链一主办行’工作开展以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梳理核心企业名单,先后2次推送‘白名单’核心企业共432家。各金融机构积极走访对接,上半年累计向核心企业发放贷款269.9亿元,支持企业3788户(次),加权平均利率4.48%;上半年累计向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1342亿元,惠及上下游企业10548户(次),加权平均利率4.97%。”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金融“贷”动下,稳产业强链条育动能效能显现,内蒙古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全区38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记者李永桃)

    2022-08-23
  • 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

    中国旅游报讯(见习记者郭子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产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实现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样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提档升级特色化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全面提升,能较好满足国内海洋及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建立邮轮游艇本土配套及国际协作体系,形成专业化的配套供应链。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提升设计建造能力、完善装备产业基础、扩大消费市场需求、加强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四项主要任务。其中,在扩大消费市场需求方面提出,大力发展邮轮旅游。推动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福州、广州等地邮轮旅游发展。鼓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邮轮旅游创建示范工作。打造旅游客船精品航线。支持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西江流域等有条件的江河湖泊发展国内水路旅游精品航线,重点推进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水上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游艇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海南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支持大连、青岛、威海、珠海、厦门、北海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支持海南率先开展游艇租赁试点。

    《实施意见》还提出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三方面保障措施。

    2022-08-22
  • 多地密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应用示范陆续落地 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另一赛道?

    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的政策,氢燃料电池行业也迎来爆发。随着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商业应用的突破和逐步落地,未来有望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山东提出,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辽宁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含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等)保有量达到2000辆以上,建设加氢站30座以上……


    近来,多地密集出台与氢能相关的产业政策或相关措施,支持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多家证券机构的研报都提出,2022年将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氢燃料电池与当下应用广泛的锂电池有何区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另一赛道吗?


    “锂电池是储电,氢燃料电池是发电”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记者注意到,多地支持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政策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低碳”。


    “简单来讲,锂电池是储电,氢燃料电池是发电。”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运营的科技企业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阮艺亮介绍说,氢燃料电池主要依靠氢气和空气中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进而驱动电机让汽车行驶,整个循环过程排放物一般只有水,可实现“零碳排”。


    多位纯电汽车车主反映,市面上安装锂电池的纯电汽车存在续航里程短、受低温环境影响明显、充电较慢等问题。对此,阮艺亮表示,氢燃料电池相较于锂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环境耐受性强、加注时间短等优势,更能够满足长续航、高温、高寒工况环境需求。


    不过,对于氢燃料电池,市场仍有关于其是否安全、生产成本高、生产原料金属铂稀缺等问题的质疑声。


    “氢燃料电池系统,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安全控制措施。”阮艺亮认为。对于生产成本,他算了一笔账:当前,燃料电池电堆成本平均可控制在2000元/kW以下。随着规模化效应和国产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25年,燃料电池成本可控制在1000元/kW以下。


    氢能重卡成商业应用突破口


    去年,上海、北京、广东、河南、河北相继被列为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业内预计,到2025年,5大城市群将推广超过3.2万辆燃料电池汽车。


    数据显示,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超过1500辆,销量也接近1400辆,产量、销量均超过去年全年的八成。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各地的支持政策相继落地;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配套升级,比如,在一些区域,开辟了专门的氢燃料汽车运行线,完善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在新能源领域,由于相较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更能够满足长续航、高温、高寒工况环境需求,有着大载重、长续航、高效率需求的重卡成了氢燃料电池商业应用的突破口。


    阮艺亮介绍说,氢能重卡与传统柴油重卡相比,环保优势非常明显。而相较于纯电动重卡,氢能重卡具有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且基本不用考虑“冬季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立足本地氢能供应能力、产业环境和市场空间等基础条件,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


    背靠长城汽车的未势能源,已经进入北京、河北等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先期布局包括雄安新区“容易线”百辆氢能重卡、北京新发地农批物流、天津氢能汽车绿色物流运输等在内的多个示范项目。其中,“容易线”百辆氢能重卡已经落地,这是国内第一条大规模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列队行驶的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氢能重卡销量为779辆,同比增长42倍,占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0.7%上升至7.46%。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至少有16个氢能重卡项目及应用示范落地。


    与锂电池互补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其中,“三纵”即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为电池、电机、电控。


    然而,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来,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因种种原因不及其他“两纵”。


    不过,在我国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氢燃料电池的发展迎来了转机。《规划》这样表述: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需要牢牢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大势和机遇,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


    盘和林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难点在于氢燃料的物流运输,氢气体积相对较大,无论是运输还是使用,车辆可装载的氢气量有限,而加压设备成本又比较高。未来要探索可行的技术方案,降低氢气储运的难度。


    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在加快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阮艺亮介绍说:“我们陆续完成了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储氢系统等核心产品和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储氢瓶、高压瓶阀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布局。”海马汽车则表示,公司第4代氢燃料电池正在研发中,将采用更高功率电堆、更高效电驱系统等。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研发出新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仍使用铂,但所需用量较目前减少八成。


    对于氢燃料电池的未来发展,《规划》明确,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2022-08-18
  • 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银保监会支持外资再保险公司在华设立机构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杜燕飞)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日前,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西班牙曼福再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曼福再)筹建北京分公司,中国再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曼福再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主营寿险和非寿险再保险业务,是一家全球专业再保险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起,曼福再积极参与中国再保险市场,与境内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业务合作,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和合作基础,此次在华设立机构显示出国际保险市场对中国市场保持积极展望和强劲信心。

    银保监会表示,近年来,中国再保险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外资再保险公司成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坚实力量。一是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双增长,2021年外资再保险公司分保费收入667亿元,市场份额达到35%,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二是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在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叠加影响下,2021年外资再保险公司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逆势上扬。三是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外资再保险公司累计增加注册资本达46.2亿元,为深耕中国再保险市场夯实发展根基。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支持外资再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我国再保险市场建设,不断提高中国再保险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2022-08-17

  • 首 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