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养老金融 信托服务助力养老产业

    “最近我开始关注养老问题,几番考察下来,发现养老信托很符合我的需求。”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安女士说,她希望用信托为自己和父母的晚年生活再添一重保障。



    五矿信托为安女士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方案。“方案分3部分。一是客户购买一份年金保险,确保其本人和父母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权。二是客户将现金和这份年金险的保单‘装入’专门设立的养老信托中,设定客户本人和父母为受益人,对养老日常支出、大额用款等需求给予资金保障。三是根据受益人的需求,信托公司协助对接医疗服务、意定监护等机构,由养老信托对相关费用进行受托支付。”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总经理尹璐说。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中建投信托研究部研究员高斌介绍,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和处分财产的行为。养老信托聚焦养老资金保障、养老服务提供等需求,提供年金信托、养老理财信托、养老消费信托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

    与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相比,养老信托有独特之处。“首先,信托资产具有独立性,与其他资产隔离,当破产清算时,信托财产不受影响,因此养老信托在资产的安全性上更有保证。其次,由于信托的运用方式明确、多样,养老信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投资理财、财产分配等各类服务。第三,信托公司专业性较强,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有利于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高斌说。

    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年金信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信托等养老信托产品已经较为普及,而我国养老信托产品的规模相对较小。高斌认为,随着我国信托税收优惠、信托财产登记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信托公司投资管理水平的提高,养老信托将成为我国养老市场的重要力量。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信托行业有望在养老产业中更好发挥作用。中信信托相关负责人说,从公司的实践看,目前老年人需要的是综合养老信托服务,这要求养老信托产品至少具备3个功能:一是有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提供风险可控、收益稳定、期限匹配的资产配置方案。二是有灵活的财产保管和传承安排,支持资金、保单、房产、股权等各类资产通过信托保管,发挥信托风险隔离的优势。三是有可靠的养老消费信托服务,提供养老生活费用支取,养老机构定期账单支付,养老医疗费用支持等专业增值服务。面对老年人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信托业还应继续精耕细作。

    尹璐认为,信托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更好满足养老资金在安全和收益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更好发挥信托公司受托服务功能,实现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本报记者葛孟超)

    2022-06-14
  • 绿色心情全线出击,火了20年,今夏赋予「经典雪糕」新意义!

    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雪糕,绿色心情已经陪伴大家一起走过20年的夏天,清凉消暑的印象深入人心。今年夏天,绿色心情用不一样的方式与消费者玩在一起,以小绿人的形象,让人们重新认识绿色心情。



    6月12日,绿色心情代言人龚俊发布小绿人主题视频,随时随地“绿色心情挺你一夏”的绿色心情小绿人正式亮相。与此同时,小绿人走进线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挺一下”,为人们带来治愈能量与好心情。



    小绿人鬼马亮相成都,「挺熊猫」意外走红

    视频发布当天,小绿人从龚俊的视频中走上成都街头,在成都最具人气的网红大熊猫打卡点亮相,引来许多路人围观。小绿人一手抱着人们熟悉的绿色心情雪糕,一手撑住大熊猫拿着自拍杆的手臂,摆出力挺大熊猫的姿势,将主题“绿色心情挺你一夏”真实演绎。



    颇具话题感的小绿人与地标性建筑的趣味互动,吸引了许多路人停下来拍照打卡,“小绿人挺大熊猫一[夏]”成为新的网红地标点。



    小绿人挺熊猫的照片被上传到各大社交平台上意外走红,相关微博底下不少网友评论,“绿色心情,你变了!”小绿人好玩、解压的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代言人龚俊也和小绿人全面联动在一起,当天,除基础互动外,还为粉丝准备了特别福利:在线下各地设置专属粉丝冰柜,打卡即可免费获得龚俊同款雪糕;参与现场互动还可能获得龚俊周边、海报等福利,更有机会抽奖获得龚俊限量签名照。



    不久前,绿色心情官宣#绿色心情,挺你一夏#的主题概念,提出以小绿人代表绿色心情品牌主张落地的“行动载体”,在紧绷的社会情绪下,为大家带来大自然的治愈能量,让消费者获得好心情。



    随后,小绿人和当地大学生一起走入成都街头带“成都成就梦想”地标,完成“挺你舞蹈”打卡,并一起现身活动现场,开展大型活动舞蹈快闪活动,给与迷茫和在为梦想努力的朋友们,送去满满的活力能量。






    舞蹈魔性搞怪,舞步整齐划一,人们在“挺你舞蹈”中挥洒汗水,释放压力,一曲终后,朝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努力。小绿人的加入,体现出绿色心情对年轻消费者的理解与陪伴,始终与消费者站在一起,送去鼓舞力量,挺你每一个梦。

    20年始终相伴,绿色心情随时随地「挺你一下」





    不止挺熊猫,小绿人还在大街小巷“流窜”,随时随地,纵情挺你。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一组小绿人挺路人的照片热度正在不断攀升。在照片中,小绿人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挺一下”。





    广场上,大爷大妈在晨练时,小绿人伸手挺了一下,送去点赞和鼓励;



    繁忙的CBD,上班族在烈日下行色匆匆,小绿人伸手挺了一下,送去清凉与力量;





    小区门口,外卖小哥正因迟到了而沮丧,小绿人伸手挺了一下,送去暖心的安慰......随时随地挺「好心情」。





    小绿人在各个城市出没,挺了东方明珠,挺了黄鹤楼,挺了小蛮腰,挺的是人们对美好心情的向往;



    小绿人在街头的各个角落,挺了街头铜像和小花,挺了还挂着露珠的小草,挺的是身边治愈的小美好。

    绿色心情诞生至今20周年,起初,以人气爆品绿莎莎雪糕在国民心目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之后,绿色心情不断在产品上进行特色创新,去年,绿色心情看到了茶赛道的市场,与人气电影《姜子牙》联名,推出芝士抹茶、珍珠红茶等口味。随后,人们对健康冰淇淋愈发青睐,绿色心情继续推出植轻系列,包含生打椰奶、罗勒苹果等新品,抢先占领植物冰淇淋赛道。

    在营销上,绿色心情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与用户对话。2021年6月,绿色心情签约龚俊为品牌代言人,通过系列传播互动,收获了许多粉丝的喜爱。









    在产品力与品牌力的双重加持下,20岁的绿色心情始终年轻,充满活力。此次的全新亮相,旨在希望让品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消费者不仅记住产品,也记住产品所带来的治愈力和活力。小绿人只是一个对话的载体,背后是绿色心情希望借随时挺你的小绿人表达与传递对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每个夏天,绿色心情一直陪伴在消费者身边,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质朴长情的陪伴,随时随地带去慰藉与清凉好心情,带去由内而外的治愈能量。

    2022-06-13
  • “菜篮子”端出“菜盘子” 预制菜产业为何发展迅猛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各地纷纷加码布局预制菜产业,一个万亿元级的新蓝海正在开启。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市场餐桌,从种植到加工再到运输和销售,能够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东潍坊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蔬果之乡,近年来深耕预制菜产业发展,将产地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速冻锁鲜、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等技术应用和设施配套不断成熟,预制菜产业迈入加快发展轨道。预制菜因方便、快捷、营养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正成为大量城乡居民家庭餐食方式的新选择。

    今年农业农村部发文要求各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精深加工,发展食品预处理、中央厨房等模式。预制菜作为餐饮和传统农业升级迭代的组合拳,既是“新风口”,更是“新蓝海”。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食品企业也在积极抢占预制菜市场先机。

    山东潍坊市早已进入预制菜产业赛道,通过创新发展“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简称“三个模式”),在全国率先出台地级市预制菜产业政策,打造首个全国性预制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向预制菜领域转型。

    今年4月份,潍坊市发布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到2024年潍坊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将达到3000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0亿元。作为全国4座年产蔬菜千万吨级、年产肉百万吨级城市之一,潍坊这个“菜篮子”如何端出能上全国餐桌的“菜盘子”?记者前往调查,探寻答案。

    便利千家万户

    最近,搭载预制菜的智能点餐机在济南各大型写字楼里火起来。临近中午,济南科技金融大厦一楼大厅里,一台无人值守的智能点餐机前排起了长队,点餐、结算、加热、出餐,不到两分钟,顾客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家住济南舜玉小区的王鹏和妻子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现在有了预制菜,下班回家很快就能吃上丰盛的晚餐。用手一撕,打开外包装,新鲜的食材呈现在眼前。锅内倒油,再倒入食材,加上酱料包,铲子来回一翻炒,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咖喱土豆、猪肉豆角焖面就端上了餐桌。

    “预制菜的出现,让做饭不再是伤脑筋的事,很快就能张罗出一桌饭菜。”王鹏说,“以前下厨的准备工作费时费力,下班后买菜、洗菜、腌制肉类等,得一个小时才能吃上热乎饭,我们晚饭经常吃方便面或者点外卖。现在有了预制菜,可太方便了。”今年春节不能回家过年,王鹏在潍坊的父母购买了各式各样当地生产的预制菜快递过来,让他的年夜饭有来自家乡的风味。

    何为预制菜?“预制菜是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现代食品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经简单烹调后即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食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介绍,根据深加工程度和储运条件的不同,预制菜分为常温、冷藏、冷冻及净菜、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和品类,既可以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又可以提供餐饮解决方案。

    预制菜以其简单的操作、稳定的出品,迅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凭借标准化生产、仓储和配送方式,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省大量备菜时间,为人们提供便利、健康的新选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与健康难以兼得的问题。

    预制菜不仅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餐桌上成为主角,在酒店、餐馆等公共用餐场所也正逐渐占据“C位”。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王博告诉记者,一次他在潍坊诸城市吃喜宴时发现,18道菜中有13道是预制菜,红烧肘子、狮子头、香甜玉米粒等都是即热上桌。

    预制菜为何如此火爆?有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于直击痛点、满足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好吃、便宜、方便、安全的在家吃饭解决方案。

    在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臧方运看来,随着“宅文化”“烹饪小白”等现象带来的消费市场改变,叠加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制菜“应运而火”。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预制菜发展更是跑出加速度。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中,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在各大社区零售商、生鲜平台上,预制菜的销售也异常火爆。

    预制菜的火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大规模连锁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据测算,餐饮企业的原料进货成本、房租及物业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占营业额的近八成。因此,餐饮企业通过去厨师化、去厨房化来缓解成本压力、提升效率的意愿不断提升。虽然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尝试自建中央厨房,但由于餐饮店的菜品普遍较为多样,建设多品类生产线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并且需要前端门店的需求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实现盈亏平衡,因此与预制菜企业合作是大量餐饮企业的最佳选择。

    沈篪分析认为,预制菜的普及可有效缓解餐饮行业租金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润低等难题,不断解放餐饮行业生产力,是激活现代饮食消费的重要推手。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对样本餐饮企业的测算,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速度,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

    在诸城市委副书记王琪华看来,预制菜之所以越来越火,既有疫情导致堂食暂停、居家办公等因素影响,也与国内消费需求升级、农产品深加工适应食品化方向转型、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性推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场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再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产业链日趋完善

    记者在位于诸城的得利斯集团看到,一箱箱开袋即食的咖喱鸡肉、鱼香肉丝、香菇滑鸡、红烧肉等预制菜品被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运往各地。“我们新上的10万吨产能的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起来了。疫情催热了预制菜需求,我们集中所有力量全力以赴保障民生需求。”该公司副总裁宋景峰说。

    近年来,潍坊市密集出台许多措施支持预制菜企业发展。今年4月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潍坊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全国第一个预制菜产业名城,为潍坊预制菜全产业链赋能加速。潍坊近日还出台了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政策措施,强化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运表示,潍坊市将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撬动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力争3年内,在全国预制菜万亿级市场中抢占三分之一的份额,全力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在沈篪看来,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和传统烹饪业在冷链系统支撑下,跨界融合发展形成的食品工业新兴门类,具有“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显著特征,对扩大内需、激活消费有重要意义。

    预制菜的发展,有效助推了农产品食品化进程,让其找到有效实现路径。农产品食品化也给优质农产品以更高溢价进入市场提供了更高效的途径。

    潍坊作为全国闻名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园子”,去年食品加工生产总量达1676.7万吨,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7亿元。从原材料供应到深度加工再到检验检测,潍坊具备全链条优势。这些优势成为潍坊敢于抢先做出“一盘菜”的底气。那潍坊如何将产地优势转化为发展预制菜的市场优势,把“一盘菜”做成“一桌宴”?诸城的发展模式颇有代表性。

    今年,来自诸城的得利斯集团和清清百福两家企业成功拿到了北京冬奥会的订单,两家企业为北京冬奥会供应预制菜总计超过65吨。

    位于诸城的惠发食品从2013年开始研发预制菜产品,是山东省最早研发预制菜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建设了智慧中央厨房,还重点打造了健康食材供应链,目前已有宫保鸡丁、蚝油牛柳等千余款预制菜肴。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周雪告诉记者,他们在预制菜方面探索了3年多时间,目前主要为酒店、企业等大客户量身定制预制菜产品。

    截至2021年底,诸城已有预制菜加工企业556家,上市企业2家,形成涵盖八大菜系、400余个种类、1200余个品种的产业体系。

    在预制菜“风口”来临之际,诸城能够异军突起,是因为他们在食品加工领域一直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产业已在当地聚链成群。作为农业产业化发源地,诸城通过发展预制菜,让“菜篮子”围着“菜盘子”转,把当地食品加工业的基础优势激发出来,成为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有效手段,更成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加速器。

    在诸城惠发智能餐厅,炒菜机器人辗转腾挪,一份土豆丝预制菜3分钟就可出锅。“这里不仅重新定义了未来中央厨房,也在改变着农田牧场。”惠发副总经理解培金指着大数据屏幕向记者介绍,“惠发供应链数据平台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端消费大数据,消费者愿意吃什么我们就定制什么。通过精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倒推生产端的种植养殖种类,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种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为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诸城把预制菜产业当作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纽带,用三产来倒推一产,让下游的消费数据和信息精准传导到上游,依托“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生产园区+种养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上游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定制化种养。如今,诸城九成以上农产品实现就地转化,增值收益不断攀升。

    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屠宰白羽肉鸡5600万只,如今他们将刚下屠宰线的鸡大胸肉直接搬上预制食品生产线。去年加工鸡排6000多吨,销售额1亿元左右,相比直接销售鸡肉冻品,产值翻了一番。华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屠宰生猪260多万头,今年以来,高品质的五花肉被制成半成品猪肉丸,毛利率在40%左右。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民生根基,也决定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未来。为确保预制菜是“安全菜”,诸城在食材源头拧紧“安全阀”。

    记者在得利斯的养殖厂里看到,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小猪耳朵上都佩戴着一个电子耳标,记录它们在养殖厂的成长过程;走进生产车间,小猪们的“身份证”换成了带有芯片的挂钩标签;进入冷库后,更换为追溯码标签;在产品运输过程中,采用无线射频、GPS、GPRS等技术实时监控路径、温度等信息。通过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冷链物流配送的全程追踪管理体系,产品进入市场后,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对产品的生产信息进行全程追溯,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保证产品安全品质。

    为严把食材源头关,惠发与山东田园绿禾蔬菜基地签订购销合同,实行统一供种、施肥、检测,发展订单农业,保障上游农业安全可控。

    诸城市依托农业产业化优势,引导预制菜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大户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基地直供方式,发展订单农业,保证预制菜食材可追可溯。目前,诸城预制菜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上游原料充足、中游加工精细、下游市场广阔的产业链体系。

    此外,为推动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诸城市与110家科研机构、协会平台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智能化加工和冷链配送等环节开展不同维度的合作,实现校、政、企协作发展。

    潍坊市提出要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这让诸城市市长王浩信心满满:“诸城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培育‘爆款’产品,下一步要在产品研发、产销对接上做足文章,争取在潍坊预制菜产业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预制更好未来

    预制菜市场广阔,但这个方兴未艾的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清晰可见。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餐饮行业发展举步维艰,大量餐饮企业转为线上销售。外卖市场的逆势发展,也推动了预制菜的火热。但是,在讲求快出餐、高利润的市场需求之下,一些连锁餐饮门店利用料理包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无论口感还是品相上都与消费者期待相差甚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预制菜制作难点在于锁鲜和复原,尤其是蔬菜类产品在口味复原方面存在很大难度,而外卖式预制菜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赖程度。

    此外,标准缺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山东团餐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军认为,现在预制菜产业还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所有沾边的品类都归为预制菜,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杜秀丽介绍,目前预制菜产业中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存在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比如食品中的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国家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但是在预制菜方面,还没有成套的国家级标准体系。”

    目前预制菜市场参与者多,企业实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作坊式半成品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流程、仓储物流等方面与规模化企业差距较大,难以实现原材料追溯、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配送,无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要加速构建和完善预制菜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预制菜产业准入门槛。加强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参与预制菜各类标准制定,对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关键环节做出统一规定,引导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沈篪说。

    预制菜产业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随着年轻群体成为餐饮行业的消费主力,预制菜菜品的创新要更加频繁,品质标准要更高。”臧方运认为,预制菜在未来应该做到既保留传统工艺,还充分结合现代设备与技术,追求不逊色于新鲜菜品的味道、口感与营养,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预制菜的本质是餐饮行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和工业化。这也是预制菜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预制菜行业标准制定牵头人张春晖研究员认为,手艺技艺的数字化是菜肴传统品质得以保持的关键。中国传统烹饪文化中,类似盐少许、糖少许、火候等主观经验太多。当务之急是要破解烹饪手艺技艺的数字化、标准化难题,让预制菜加工实现技艺数字化、工艺标准化、生产装备化、品质传统化。

    在沈篪看来,目前我国的预制菜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布局、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口感风味都有待提高,产业发展的规范性、协同性和标准体系建设也有待完善。他建议,今后要重点引导和开展预制菜加工技术、装备、食品安全、营养均衡、感官风味、人才培养和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在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及地方特色食品的基础上,协力推进预制菜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生产方式。

    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透露,不少南方的预制菜企业会来山东“取经”,但他们更注重宣传推广、品牌塑造,市场知名度大有超越山东之势。在预制菜火热发展的当下,如何保证山东预制菜的市场竞争力?

    潍坊乃至山东的预制菜企业应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补齐终端市场品牌建设短板。“预制菜产业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产业,它不是单纯的工业投资,而是涉及风俗特色、地域文化和商业经验等多个要素。”张春晖认为,预制菜源于传统饮食文化,像螺蛳粉、羊蝎子、佛跳墙等网红产品的成功,都能找到文化传承。

    “预制菜产业不是传统工业化产品,而是一个基于文化基因、历史沉淀、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的新兴业态。离开了文化传承,产品就会没有温度和厚度,也很难做出爆品。对于潍坊而言,一定要深耕齐鲁文化、饮食文化,找到文化之根、传承之源、产品基因,才能让预制菜产业长成参天大树。”张春晖说。

    对此,济南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赵欣也有同感。他认为,潍坊应本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大力发展具有鲁菜特色的预制菜。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搭建政企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补齐预制菜产业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山东省畜牧局副局长张乃清表示,山东将依托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等平台,强化政策支持引导,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标准建立、产品研发、风味提升、模式升级上发挥引领作用,打响山东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让世界爱上山东味。

    2022-06-13
  • 促销发力带动车市回暖

    “现在每天到店消费者能有五十来拨,日均客流量100多人,其中看车、购车占比达七成以上,单日订单在10辆左右。上个月,即使在周末,到店购车的消费者也没几个。”北京朝阳区姚家园路东风日产4S店的一位销售经理说。


    随着国家购置税减半细则的出台,地方促销政策落地,以及车企配套购车优惠措施紧急跟进,端午假日期间全国各地4S店客流量回升,不少地方甚至出现看车购车小高潮,汽车销量明显回暖。

    国家地方促销齐发力

    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在实施范围方面,前两次政策均针对的是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此次明确为2.0升及以下,将有870多万辆乘用车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在受益面方面,此次政策优惠对象明确为单车不含增值税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乘用车,重点鼓励大众消费。”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这意味着,如果算上13%的购置税,实际上售价33.9万元以下,排量在2.0升以内的乘用车都将被覆盖。

    与此同时,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到今年底,在山西、吉林、江苏、甘肃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部分省份也对新能源车辆出台了优惠政策。比如,广东省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者,给予新能源汽车综合使用补贴8000元/辆;上海市对置换纯电动乘用车用户给予1万元/台补贴;北京市对符合“以旧换新”并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

    此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比如,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加快出台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政策文件;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一揽子政策措施中关于汽车部分的内容非常丰富,每句话都包含了很多利好内容,比如,被忽视的二手车政策涉及三项利好,再加上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全国流通就是四项利好政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预计6月份汽车市场将恢复正常水平,汽车销量环比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车企“配套”跟进有力

    伴随国家和地方促销政策措施的落地,车企“配套”促销也紧急跟进。

    “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响应,发布了10亿元购车补贴政策,助力汽车产业销量增长,为稳经济贡献力量。”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王伟森表示,从6月1日起,消费者登录官方指定线上渠道购车,即可享受全系产品至高21000元补贴、9.9元下订再送交强险等优惠政策。

    目前,已有30多家车企发布了免购置税、购置税补贴、现金补贴等配套促销方案。梳理起来,具有含金量的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原有政策上“疯狂”加码,不仅把购置税减半升级成“购置税全免”,而且还有额外现金优惠,或给予一定让利;第二类同样是购置税全免,但之外的让利并不突出,或提高一些置换补贴、质保升级等;第三类是在坚持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同时,给出颇具含金量的优惠。此外,还有一类企业则在购置税减半政策基础上,给予一些小幅度优惠,相当于借势“划一次水”。

    有分析认为,最具诚意的还是自主品牌。比如,长安、捷途在部分或全系车型购置税全免前提下,还能给到相当于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现金优惠。用消费者的话来说,就是“既免了购置税,还有相应折扣”。而北京汽车、一汽奔腾以及唯一上榜的合资品牌东风日产,虽然没有额外追加现金优惠,但不论是商业险减免,还是高达7000元的油卡,对用户而言都是实打实的福利。

    同时,第二类企业中的吉利和上汽大众的方案也不乏诚意。尤其是上汽大众,不仅将新途观L、途观X、途岳等主销车型购置税“清零”,其他符合条件的燃油车也能享受总计75%的购置税减免。

    虽然有部分车型不在国家购置税减免政策范围内,但沃尔沃自愿为消费者“送福利”。其销售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B6顶配车型的指导价格与终端优惠幅度推算,沃尔沃XC90额外优惠达2.8万元,可谓诚意十足。

    也有网友吐槽个别经销商以车源紧张为借口,借机收缩优惠,调升价格,甚至采取“购置税减免多少,就加多少”的策略。但该品牌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明确表示,不支持这种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就算有,一般只体现在“不为追求销量,只为保证收益”的热销车型上,并不具有代表性。

    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市场

    “实际上,端午汽车市场出现了环比明显大幅改善的局面,居民消费热情在近期得到激发,加上供给逐步改善,各地通过车展等活动拉动了消费热情,进店消费者数量大幅增长,符合我们的预期。”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随着国家购置税政策的有效实施,前期被激发的消费群体购买力将得到有效释放,6月份车市的环比增长速度有望达到50%以上,同比也会实现小幅正增长。”

    如果说促销是从消费端发力,那么产能提升则是从供给端发力。随着各地尤其是上海疫情的缓解,全国汽车产业复工复产复市进度明显加快。记者从多家主机厂了解到,目前上海汽车业平均产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近80%的水平。据了解,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恢复了“相当高水平”的产能,今年有望生产150万辆汽车,较2021年产量增加50%以上。

    针对此波上海疫情是否会引发供应链外迁的担忧,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供应链是汽车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质上,供应链“去留”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始终是市场。只要中国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市场还在,只要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在,汽车产业供应体系要从中国整体迁出就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如果只是某些企业、某个部件或某个模块的产能外迁,并不会对整个供应链体系和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告诉记者,自2010年以来,宝马集团已投资超过830亿元于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建设,本月下旬宝马集团在沈阳的第三个整车工厂——里达工厂将开业。该工厂遵循BMWiFACTORY“精益、绿色、数字化”标准,这一标准是宝马集团对于未来汽车生产的总体规划,它确定了集团工厂和生产技术的未来方向,并为电动时代的生产网络转型提供全球化解决方式。

    为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设计、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变化,目前宝马集团已在上海设立专门的设计中心。高乐透露:“在宝马集团全球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布局中,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仅次于德国本土。此前宝马推出的iX3电动汽车,就是由中国和德国共同研发、在中国生产,面向全球销售。中国汽车行业的变革不断加速,尤其是在数字化、语音控制、自动驾驶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今后任何车企要想成功,要在中国有强大的研发实力。”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汽车产业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梯度深。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我们对供给和需求恢复充满信心,今年二季度的产销损失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弥补,全年有望实现平稳发展。”

    2022-06-10
  • 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成立

    本报北京6月7日电(记者齐志明)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推动下,中国供销集团所属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联合多家日用品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行业协会,日前在北京发起成立了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并举行了线上成立仪式。



    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以日用品联合采购为重点,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导向,围绕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推动系统商贸流通企业抱团发展、下沉市场,提升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供给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该平台首批会员单位共有49家,其中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为理事长单位。发起单位所属直营门店有2200多个,经营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等23个省份,重点为县和县以下居民提供服务。

    2022-06-09
  • 旅游业蓄势复苏:纾困政策密集落地 行企创新自救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旅游业迎来复苏。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万人次,同比下降10.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



    为帮助旅游业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冲击,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硬招实招,一方面从金融、财政等政策层面为企业纾困,另一方面通过刺激消费等措施,释放旅游市场潜力。行业企业也积极开展自救和互助,面向市场新需求,拓展商业空间,抢占旅游业复苏蝶变的新风口。

    打出政策“组合拳”

    旅游业因具有人员接触、聚集和流动等特点,受疫情影响较大,也是纾困政策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今年2月份,14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近期,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密集落地,政策的纾困效果初步显现。各地也在加速推动相关举措出台。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具体实施办法,并结合实际提出创新支持措施。

    “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企业类型多,受疫情冲击较大。总体来说,纾困政策对于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博士韩元军表示,密集出台的政策坚定了旅游业战胜疫情、复苏发展的信心,也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补充了企业现金流。

    “当前,疫情的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相关部门应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出台针对性更强的扶持政策。例如,金融政策应向中小型旅游企业倾斜,同时要突出信用贷款的作用;支持地方将产业基金优先用于文旅企业复苏发展等。”韩元军表示。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一系列举措。为迎接中国旅游日,各地推出了近5000条旅游惠民措施,包括部分景区免票或半价优惠、发放文旅消费券等。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陈楠表示,门票减免、发放消费券等手段,有助于稳住文旅市场消费的基本面。陈楠建议,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还应以“文化引领+科技创新”“新基建+传统项目”“旅游需求+休闲空间”等文旅新需求为导向,指导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数字文旅产品与服务体系构建,推动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积极自救不“躺平”

    5月28日,河南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恢复开园。银基文旅集团市场中心副总经理张红超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经营面临不小压力。

    今年以来,河南省推出了多项助企纾困政策。银基文旅集团旗下的冰雪世界参加了河南省226家景区免门票活动,政府对参与景区进行补贴。“利好政策增加了企业信心。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自身也要拒绝‘躺平’,积极创新求变,根据当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蓄积品牌力量。”

    张红超介绍,当前本地游成为旅游市场主流,露营格外受到欢迎,公司紧抓风口,提前布局露营市场,在清明小长假和“五一”期间持续收获市场热度。

    “政府扶持政策对企业的支持是阶段性的,旅游企业要更多依靠自身力量,深挖新时期文旅市场需求特点和消费转型趋势。”陈楠表示。

    韩元军认为,疫情改变了旅游形式,形成了新的消费业态;疫情还改变了游客出游半径,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受到青睐;旅行社发展亲子文博游、户外拓展等开发新客户……这些都是旅游业自救转型、站上新风口的方向。

    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也在积极互助。去哪儿旅行网酒店业务今年推出流量扶持、本地券等多种活动,帮助酒店、民宿等商家更好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曝光度和订单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酒店各项引流项目帮助参加活动的商家提高综合流量30%,订单量提升20%左右。

    借云旅游添热度

    随着5G、VR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云旅游让远方的风景名胜跃然于手机屏幕之上,身处千里之外亦如身临其境,不仅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也成为当下旅游业自救的现实选择和未来旅游业服务升级的有益探索。

    “云旅游涵盖了通过数字化、虚拟化等智慧化手段实现线上旅游体验的总和。具体而言,其常见形式包括非带货类的旅游直播、旅游短视频、旅游Vlog、VR虚拟旅游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表示。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五一”抖音旅行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共有2.5亿人次在直播间跟着导游打卡景点;飞猪旅行网平台上线的“云游博物馆”系列5月以来直播观看量超1000万人次。

    “云旅游实现了与游客的持续联系和互动,为疫后游客回归增加了可见度和关注度。”飞猪旅行网度假事业部副总经理崔宇鹏表示。

    邓宁表示,消费者通过云旅游产生旅游冲动,进而购买目的地、旅行社产品,预订某些极具性价比的预期产品,比如酒店、航空等,还可以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周边产品。借助云旅游,线上的流量正在转化为现实的销量。

    陈楠认为,在疫情背景下,旅游业应借助数字化等手段强化自生能力和发展韧性,旅游景区也可通过云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进行目的地景区文化、资源、产品等的展示,通过直播方式营销目的地产品。除此之外,景区还可积极运用5G、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推动景区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推出线上景区游览项目和居家VR旅行产品等,推进景区全流程智慧游览服务。(张雪)

    2022-06-08
  • 油菜产能提升成效初显

    眼下,正是夏收油菜籽收获上市的时节。



    油菜籽是国内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源,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40%以上。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最集中的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油菜是扩种油料潜力最大的品种,长江流域则是潜力最大的产区。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产油大县奖励、耕地轮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油和农民务农种油的积极性。各油菜主产省压实油菜扩种任务,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大力推广20多个宜机化、高油高产品种,初步统计优质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达95%以上。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预计夏收油菜籽面积有望突破1亿亩。

    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油菜办公室日前联合举办全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会。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黄凤洪说,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是推动油菜产业从优质高产到绿色高产高效跨越的重要支撑。通过油菜“三全高效”模式,即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挖掘、全产业链开发,以高油、高产、多抗、适合机收油菜新品种为核心,挖掘油菜的油用、花用、菜用功能,推动品种、品质、品牌共同提升。今年江陵县夏收油菜面积同比增长10%,冬闲田利用率达90%。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青科源农业基地的油菜迎来收获。今年基地种了350亩油菜,在农技部门指导下,亩均产量明显提升。为做好油菜收割、中稻备耕工作,樟山镇农技服务队分组分片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问题,确保油菜收割后及时种上水稻。据介绍,该区采用“稻+油菜”轮作模式,利用冬季闲置的农田种植油菜,发展油菜1.24万余亩。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油菜花的观赏价值,推进油菜产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中央加大资金投入,各地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油菜扩种任务落地。各地因地制宜推行免耕直播、机械开沟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提高了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去年秋播以来,主产区大部天气条件总体较好,油菜长势好于上年。经专家田间调查,夏收油菜籽亩株数、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四因素”均呈增势,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国夏收油菜籽已丰收到手,增产趋势明显,为提升全年油料产能和自给率夯实了基础。

    收获之后还有收购和加工环节。中粮集团是我国油脂行业龙头企业,其油菜籽收购主要布局在长江沿线。中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粮在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的加工能力达210万吨。中粮本着“能收尽收”的原则,坚持敞开收购,一是为农户提供方便,切实保障农户利益;二是积极稳定市场供应,保障油脂产业链稳定有序运行。

    中粮集团在湖北设立了3家加工厂进行油菜籽收购。在今年油菜籽产量高、价格高的形势下,中粮在湖北的这3家工厂规划加大收购量,预计收购量远远高于去年。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开秤收购10多天来,已收购油菜籽2.8万多吨,成为目前全国收购油菜籽最多的企业。据统计,其平均日收购量达1800多吨,日均支付农民油菜籽款1000多万元。

    “湖北油菜籽种植面积较去年明显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这与当地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有关。同时,油菜籽价格也较去年高出不少。”中粮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油菜籽产量提升,今年湖北油菜籽市场出现明显变化:一是,油菜籽加工利润较好,油脂加工企业积极介入油菜籽收购市场,市场收购及加工主体较上年大幅增加;二是,油菜籽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农民油菜籽交售积极性高,上市进度较往年加快。(乔金亮)

    2022-06-07
  • 青岛市港关联动保供应链畅通

    班轮正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目前,400米长的集装箱班轮在青岛港靠泊已成常态。今年以来,全港靠泊400米长的集装箱班轮已超80艘次。(资料图片)



    “我们是做棉花出口业务的,在贷款时会遇到抵押物不能通过的情况,该如何办理?”“我们是一家轮胎外贸机构。这几年,汇率波动对我们影响不小,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吗?”……5月20日,在山东青岛自贸片区“创新自贸·融易惠企”活动上,多家金融机构现场解疑惑、送服务,用金融政策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

    这是青岛市解决外贸企业金融痛点堵点的一个场景。在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变化、海运物流不畅的形势下,青岛市市港关联动,着力加强涉企服务,疏导公路、海运物流运输堵点,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改革畅堵点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前湾港、董家口港,都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我国北方最大“出海口”。巨大的运输量使西海岸新区货车保有量达4.7万余辆,其中港口货运车辆占比高、体位大,对外疏港道路不足、对内城区道路拥堵的问题导致运输成本增高、效率下降,直接影响物流大通道畅通。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7月份,西海岸新区选择在胶州湾和疏港2号两条高速路段开展“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试点,对新区货五、货六车辆免收高速通行费,使走城区道路的货车陆续“换道”,成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收费改革第一例。目前,两条高速路段货运通行量占比由18%提升至38%,既缓解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大大提高了疏港速度,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青岛丰瑞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德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天有10多辆货车往返前湾港,每辆车每天节省过路费160元左右,单程节省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数十万元。

    今年5月10日,西海岸新区出台交通运输业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七条措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力度再次加码,在前期货五、货六车辆免费基础上,计划扩大免费对象为安装并使用ETC设备的所有货运车辆,仅此一条政策可惠及全区1900余家货运企业,实现道路资源、货运流量和通行效率的最佳耦合。

    创新消痛点

    港口疏运是关键,港内畅通同样重要。近日,满载18.2万吨铁矿石的“SEALINK”轮停靠青岛港。货主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反映,由于库存不足,公司急需这批原料,否则将面临断料停产风险,众多下游企业的生产、市场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黄岛海关、董家口港海关和山东港口青岛港综合研判认为,这家公司距青岛港260公里,且具备铁路运输条件,利用“船铁直转”模式,可以解决紧迫的原料供应问题。

    在这一模式下,卸船作业线与铁路装车作业线直连,进口矿产品无需运往后方堆场落地,“查验+取样”完毕后,即可边卸船边进行装车作业。以一列装载量4000吨的火车为例,从入场到驶离仅需约2个小时。

    “‘船铁直转’新模式帮我们节省了5天到7天的作业和物流时间,还节约了搬倒转运等费用至少50万元,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部副经理宋莹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黄岛口岸累计进口铁矿石1068.25万吨,保障了国内150多家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进口需求。其中,应用“船铁直转”新模式放行铁矿石20批次136.9万吨。

    “船铁直转”新模式只是青岛市市港关联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个缩影。依托青岛自贸片区建设,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口岸智慧查验平台、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等17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此出炉。

    多措解难点

    随着供应链堵点陆续打通,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较慢成为制约外贸企业发展的主因。

    为此,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以信用为支点,建立出口退税企业“白名单”,首批12户高信用企业通过“出口退税贷”获得银行授信8000余万元。

    “正常的贷款需要企业去质押或抵押,现在我们只用企业信用就拿到了300万元的授信,而且全部在线上操作,不到两周就能到账,着实方便。”青岛保税港区恒嘉恺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强对这一举措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还设立了1亿元“自贸贷”资金池,一期投放2000万元,为片区出口贸易企业银行贷款提供风险缓释,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西海岸新区“七条措施”中有一条便是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将组织交通运输行业专项金企对接会,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服务,并鼓励驻区金融机构创新符合交通运输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盘活车辆等资产。

    山东港口金控公司还创新了出口端业务场景现货质押融资模式,日前第一笔融资成功落地。“我们做出口卷钢业务,受疫情影响回款较慢,资金周转紧张。”济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外贸部门负责人韩宁告诉记者,“不久前,山东港口金控公司发放的3500万元融资到账,这将大幅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卷钢采购量将翻番。”

    一条条保畅通、稳外贸举措频频“上新”,稳住了企业发展的势头和信心,稳住了经济增长的预期和决心。今年一季度,山东港口青岛港实现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双增长”,均跃居全国第四位;前4个月,新增10条外贸航线……繁忙的港口背后,是青岛全力保畅通、稳外贸的强劲脉动。(刘成)

    2022-06-06
  • 一头连着“嘴巴”,一头连着“泥巴”——疫情连续冲击下餐饮企业盼精准纾困

    为防止疫情反弹,北京餐饮门店一直保持暂停堂食的状态,各餐饮经营单位营业额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餐饮企业不断遭受冲击,引发较大关注。



    餐饮企业经营状况受损程度如何?日常经营存在哪些痛点?纾困政策能否精准覆盖?记者在多家连锁餐饮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生存现状,倾听心声期盼,探寻发展之路。

    部分地方层层加码关闭门店

    企业经营压力超预期

    疫情暴发以来,餐饮业遭受冲击。在政府部门和餐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餐饮业曾一度呈现回暖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总计收入4841.1亿元,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超过10%。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说,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比2020年增长18.6%,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进入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餐饮业等服务类行业再次遭受严重冲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53亿元,同比下降24%。中国烹饪协会表示,受本轮疫情影响,多个一、二线城市餐饮堂食乃至外卖阶段性停摆,品牌餐饮企业由于在一、二线城市开店较多,收入降幅更大。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关联众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海量就业人口,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连锁餐饮企业经营体量更大、就业人口更多,社会责任也更重。

    《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连锁餐饮门店总数超过3.7万个,从业人员超过100万,餐饮连锁化率达到15%,且从2018年起呈现不断提升趋势。

    在疫情冲击下,连锁餐饮业不仅要承担大量人力成本、防疫成本,还要承担保供任务,压力很大。多家受访连锁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餐饮业经营风险持续加大,市场信心不足。

    呷哺集团公关部副总裁张艳梅说,他们旗下拥有上千家门店、近3万员工,受本轮疫情影响比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暂停营业的情况。

    不但正餐连锁品牌感到巨大压力,一些老牌快餐连锁餐饮企业也深感担子沉重。

    快餐品牌汉堡王企业事务部负责人张建中表示,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遇到了不小困难和挑战。“尤其是从今年三月开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些经济重镇接连出现聚集性疫情。4月份,我们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家门店处于关闭或不能堂食的状态,占全部门店的近四分之一,现在还有200多家店是这种情况。”

    租金、防疫、物流“压力叠加”

    经营成本明显上升

    租金、防疫、物流三项成本上升是造成绝大部分连锁餐饮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由于现金流短缺,部分餐饮企业下属门店无法凑齐下季度房租费用,陷入关张困境。

    房租一直是餐饮门店主要支出之一。记者了解到,疫情暴发后,在减免房租方面,各地普遍实行的是国有物业减免房租,但不少餐饮业租赁的是个人或者民营物业,不在减免范围内。拥有大量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的房租问题上更是突出,受访的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反映,私人物业难以享受政策,租赁国有、集体土地房屋想要享受房租减免优惠也面临实际阻碍。

    一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下属的一部分门店承租的是国有房屋,但大多通过房屋租赁公司,或者‘二房东’‘三房东’,他们不降房租,我们就无法实质享受到房租减免政策。另外,目前各地出台的房租减免政策更多指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的大型连锁企业不在减免范围。”

    防疫成本居高不下也加重经营负担。一些受访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餐饮企业作为接触性、聚集性行业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疫措施,但部分地区的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企业的防疫负担愈发沉重。

    某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举例说,连锁餐饮企业的门店多、员工规模大,目前需要承担员工冷链进口食品管控成本(例如要求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防疫物资成本等。“在冷链上,有的门店其实很小,但为了符合地方的进口冷链食品防疫要求,我们在自有的冷库里再买个冰柜,专门放进口食品,成本大幅增加。”

    同样水涨船高的还有物流成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然而,不少受访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各自为政导致公路交通“肠梗阻”的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不畅推高了生产生活资料成本,供应链处于紧绷状态乃至有“断裂”风险。

    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说:“部分地区设立交通卡口,运输物资的货车司机行程码带星的不让进城;要进城不但需要全国通行证,还需要本省出具的保供证明,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保供证明省市互相不认的现象。”

    另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说,由于部分地方各自为政,防疫措施层层加码,物流运输不畅,直接导致大型货车锐减,租车费用也就水涨船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一辆4.2米的厢式货车的租车费用以前每天1200元左右,前段时间最高时涨到每天1万元。”

    企业盼纾困和扶持政策

    精准对接

    受访专家和企业代表表示,餐饮企业一头关联产业链企业,一头关联上千万从业人员,关系众多中小微市场主体,经历此次疫情打击,企业生存困境更加严峻,急需相关部门进一步综合施策、精准施策,加大扶持力度。

    “餐饮企业一头连着‘嘴巴’,一头连着‘泥巴’,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眉州东坡董事长王刚说,需要加大支持引导力度。

    针对行业困境,有关部门出台多项纾困政策减轻市场主体压力,但不少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不少普惠性政策难以精准对接,企业的经营压力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集团不是中小微企业,但事实上个体门店就是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不覆盖,造成很大困扰。”张艳梅说,“连锁餐饮企业的门店能否也视同中小微企业,享受帮扶政策?”

    受访业界人士表示,小微企业、夫妻店固然重要,但连锁化、品牌化餐饮企业是餐饮业的重要支撑,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也应引起重视。

    不少受访人士表示,有关方面出台宏观政策措施后,希望各地政府能够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不打折扣地执行有关部门的政策,帮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优惠。针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地区,可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扶持政策,降低劳动密集型低收入行业的社保缴费基数;在财政允许范围内,政府进一步发放消费券,以释放消费潜力;制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保供企业白名单,加以精准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应将餐饮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纳入解决留抵退税的重点行业。

    某家受访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部分行业的留抵退税,但餐饮业没有被纳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能把餐饮业纳入,就能一定程度缓解现金流问题。”

    “餐饮业是现金为王的行业,建议切实加大金融扶持政策。”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建议,可以建立“白名单”制度,调动金融机构给予信用好、税费缴纳较为规范的餐饮企业以中短期低息信用贷款,推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城市提供稳岗补贴,比如对安置就业人数500人以上的餐饮企业给予专项稳岗补贴,稳住餐饮服务业基本盘。

    “眉州东坡全国有100多家店、7000多人就业,我们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员工失业。”王刚说,“餐饮业严重依赖现金流,疫情下支持餐饮业,可以对企业发放低息贷款,只要企业不倒闭,产业链就能保存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些受访业界人士建议,疫情下给企业金融支持不要通过第三方,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据企业以往信用情况、经营情况,直接将帮扶资金以长期低息贷款方式贷给企业,缓解成本压力。

    “一定要按中央要求突出精准防控,对于部分地方层层加码的防控行为进行遏制。”受访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建议,应在疫情可控的基础上,对于阻碍交通物流、层层加码防疫措施(如冷链行业高严管控、快递场所封禁等)的地方政策和行为予以明令禁止和严厉惩处,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记者李斌孔祥鑫吉宁马骁冬)

    2022-06-02
  • 制造业PMI回升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在连续2个月回落后,5月31日出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4月份上升2.2个百分点。这一先行指标显示,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5月份,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5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升至49.7%和48.2%;大型企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PMI分别高于上月1.9和1.1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打通物流和产业上下游衔接堵点政策成效有所显现,5月份反映物流运输不畅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8个百分点。







    “由于货运物流趋于通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材料供给紧张,加上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持续取得成效,5月份,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15.3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说。







    企业用工景气水平小幅回升。5月份,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至47.6%。







    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地区复工复产,生产活动较快恢复。5月份,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逐步复工复产,企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5.3个百分点。







    此外,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高于上月5.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景气度较快修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7.1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综合PMI各项指数来看,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疏通,市场需求趋于恢复,经济运行基础有所改善。







    恢复态势向好离不开政策支撑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缓解疫情冲击,各部门各地加力施策,助力企业生存发展,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先前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攀升,产品销路受阻又加剧了资金压力,关键时刻,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如增值税留抵退税、部分税费缓缴等,让企业缓了一口气。”江西富德士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黄小红说,现在物流畅通,积压的产品全部交付,企业正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为稳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徽滁州成立物流运输车辆通行保障工作专班。同时,建立“遍访企业、助企纾困”工作常态化机制,完善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和问题跟踪督办制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36.2亿元、用工需求5万余人、土地需求5503亩,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有序推进。”滁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1722家部级“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达92%,上海5872家“白名单”企业整体复工率达75.4%,吉林监测的重点企业全部复工。







    稳住经济大盘仍需加力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经济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制造业PMI仍低于50%的荣枯线,经济恢复仍不充分,稳住经济大盘仍需加力。







    市场需求恢复仍待提升。5月份,虽然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但仍位于50%以下,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至44.7%,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企业生产仍面临多重困难。5月份,企业生产指数仍位于50%以下,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至32.8%,为今年以来新高。







    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信部5月27日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保链稳链、帮扶中小企业等一系列措施;5月3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明确从8方面发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上海将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浙江桐乡发放总额8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拉动汽车消费;青海省日前印发援企稳岗、畅通物流、减税退税等助企纾困的“青十条”,缓解市场主体困难……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为突出,对企业生产经营冲击较大,要继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要进一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大力度有效应对三重压力,尽快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2022-06-01
  • 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如何“领跑”全部投资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批批重大项目早投产早开工;升级生产线、搭建云平台,一个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快落地频上新……近段时间,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靠前发力,制造业投资持续升温、彰显韧性。今年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然而,面对多重因素影响带来的新压力,1-4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比一季度有所下滑。如何进一步将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各部门正加紧部署,抓紧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加强项目融资、用地保障支持,为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注入活力。







    “订单都到7月了,必须开足马力加快生产。”5月16日,湖北省当阳市中清智慧当阳光伏全产业链智能制造项目基地,电光闪烁,首块光伏组件顺利下线。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12亿元。在这个龙头项目的牵引下,支架、逆变器、蓄电池等上下游企业纷纷“跟投”,百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在当地初具规模。







    “良好的政策环境,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项目投资方、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亚伦告诉记者,为支持企业布局发展,当阳市在落实2000余万元奖补资金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目前企业已获2家银行授信5亿元。“去年完成30亿元的投资后,今年1月决定再次追加150亿元投资,延长产业链。”







    放眼全国多地,一批批重点项目“赶前抓早”,加快投产达产。1-4月,江苏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8%,450项省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43亿,占全年计划投资的35.8%,超时序推进2.5个百分点;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开工项目992个、总投资6256.2亿元,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长21.5%。







    “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制造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稳住制造业投资对于稳住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超预期变化,各地各部门加大政策调节力度,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财政资金靠前发力,带动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快落地,充分发挥投资拉动工业增长的作用。







    一边聚焦重点工程项目扩大增量,一边推动企业技改投资优化存量。







    生产率提高四倍,一线操作者减少三分之二,订单交付及时率提高至99%……在山东,走进青特集团车桥工厂智慧化生产车间,在这个深耕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里,机器人实现了关键产品上下料、焊接、加工、搬运等环节自动化运转;中控管理系统对异常故障精准锁定并自动报警,智能仓储将管理效率提升了10倍。







    “把钱投在‘刀刃’上,近年来通过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打造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现代化生产线,持续激活了企业内生动力。”青特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企业将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计划投入资金1亿元,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







    不止青特集团,透过山东省今年以来工业技改投资的一组数据,制造业投资活力与后劲可见一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4月份,山东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4%和15.2%;全省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7142个,4月当月增加1064个。







    “在我国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八成,新型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是新产业培育、新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是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表示,加快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市场空间巨大,有助于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不容忽视的是,受疫情、国际局势影响,保持制造业投资平稳增长面临一些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投资增速较一季度放缓3.4个百分点。







    直面压力,近段时间,各地各部门加紧部署,紧盯项目、抓实投资,持续提升稳增长后劲。







    ——多举措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工信部将抓紧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外资项目建设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结合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要求,谋划启动重大项目建设。







    ——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礼包”精准发力。加大重点项目融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山东将建立财政、银行、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助或股权投资支持。浙江今年确保省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5万亩,奖励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1.5万亩。







    ——助企纾困政策惠润一线企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直达企业,增强投资信心。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鼓励数字化服务商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用云用平台的费用,降低数字门槛助企上“云”用“数”。







    “稳住制造业投资,既对当前稳增长有重要作用,又影响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李杨表示,尽管当下存在压力,但我国制造业潜力大,投资稳步增长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下一步,需做好各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加大传统领域改造升级力度,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落实好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举措,持续激发企业投资活力。

    2022-05-31
  • 政策护航需求驱动 露营产业化规范化提速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露营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选择,或在“家门口”撑一顶帐篷,享受简单快乐;或选一个精致露营目的地,体验营地提供的优质服务;或驾着拖挂式房车,来一场“说走就走、想停就停”的随心之旅……



    实际上,露营产业升温趋势由来已久。作为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在疫情之前,露营产业就已呈升温之势,疫情的持续影响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加之自驾车拖挂房车上路新政落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露营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提速趋势有增无减。

    政策日趋完善发展潜力巨大

    露营产业涉及诸多领域,如露营装备制造、自驾车旅居车交通法规、营地建设等,纵观近年来发展,上述领域政策保障总体呈不断完善趋势,推动露营产业朝着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早在2015年,公安部积极回应大众诉求,发出《关于规范旅居挂车上路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准确理解“全挂拖斗车”的概念和定义,及时纠正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限制旅居挂车通行高速公路的做法。2022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申领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驾驶证指南》,明确居民申领C6驾照后方可驾驶私家车拖挂房车上路,房车旅游规范化发展再迈一步。据悉,目前各地已陆续发放第一批C6驾照。

    2016年,《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实施,标准由导则、自驾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营地4部分组成,对休闲露营地的建设和服务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并组织开展评定。截至目前,已评定高等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35家。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推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实施自驾游推进计划,形成网络化的营地服务体系和比较完整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业链,推出一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和旅游驿站。

    从数据来看,我国露营产业发展基础厚实、韧性十足。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15732万辆,增加1059万辆。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7.6%。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五一假期,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行业迎来风口业界待机而动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众旅游需求的变化,以及露营产业的自身积累和发展,将露营推向了风口。如何把握“起飞”机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露营产业发展已积累了诸多经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秘书长宋磊介绍,如“营地+景区”“营地+乡村”“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休闲”“营地+演艺”等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组合。此外,在“露营+”模式推动下,露营产业链也在持续延伸。

    “疫情给露营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监事长、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秘书长刘汉奇表示,“当前各大露营旅游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应关注到,露营旅游、露营地逐渐成为旅游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从业者应继续坚定信心,做好人才储备等工作,为疫后重振打好基础。”

    全国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俱乐部轮值主席程骁也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以及跨省游“熔断”机制作用下,周边游、省内游、周末城郊游成了主流,汽车露营成为时尚。相对于传统的观光型景区而言,露营旅游目的地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因素,加速了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型,也推动中长线旅游向短途多点旅游转型。

    对于露营产业发展趋势,中国旅游集团投资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驾游及房车专责机构负责人李冠杰认为,当前露营装备及户外用品热销,而标准化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并未享受到太多红利,露营产品及商业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同时,随着露营旅游逐渐普及,消费需求逐渐走高,精致露营将成为一大趋势。“疫情之下,大众在城市近郊安营扎寨,露营消费理念在逐步增强,展望未来,大众将从林荫草坪转向标准营地。”

    坚持精致露营满足升级需求

    眼下,围绕露营产业,无论是政府、协会,还是行业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产业化、规范化发展,以此破解“野蛮露营”对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精致露营项目不断赢得市场认可,对全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星乐度·露营小镇是复合型轻奢露营休闲目的地。近年来,小镇持续打造“露营+”产品生态圈,受到周边游客的欢迎。小镇运营方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贵华介绍,公司对星乐度·露营小镇进行了IP形象体系打造,围绕IP策划故事线,引发与游客的共情点。基于IP形象,深挖当地文化内涵,开发出大量衍生品。

    彭贵华还介绍了星乐度·露营小镇在营地教育方面的特色经验。“营地教育在国外比较流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兴趣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因此,露营教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为此,我们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营地教育系列课程,获得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彭贵华说。

    当下,国内独具特色的露营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多,它们大多结合了本地特色、区位优势。环青海湖自行车自驾车营地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达玉部落民俗村。该营地公园董事长洛桑尖措说:“我们坚持‘一路骑行、一路旅行、一路修行’理念,依托环湖特色资源,搭建特色营地,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成了环青海湖自行车自驾车营地公园、驿站、民俗馆、体验区、洛桑演艺中心等景点,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来此打卡。”

    江苏省途居开沙岛露营地,位于南通开沙岛,除提供房车营位、木屋、树屋、野奢帐篷,还设有烧烤区、放映区、篝火区、休闲运动区等。该营地总经理周加友表示:“在营地发展中,我们坚持口碑营销,多设置拍照打卡点,便于游客通过朋友圈等传播;多做户外产品探索,设计寒暑假主题营,吸引学生和亲子客人;突出自由,让游客尽情发挥、打造深度沉浸式场景。”(李志刚)

    2022-05-30

  • 首 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